选自《你学习那么好,为什么写不出论文》
读了博士当然要读书,自然就会从导师那儿拿份书单。那么,你猜书单上会有什么书?《国际经济法简明教程》?那是给本科生看的。《WTO案例汇编》?那本书跟《布莱克法律词典》差不多,是用来查的而非用来看的。你的书单上,更有可能出现两类书:第一类是某个方向的专著,例如《国际经济主权论》;第二类是纯理论书籍,例如,某位国际法导师给他的研究生开的书单:《二十年危机》《国家间政治》。第一类书还好,博士生的抑郁情绪多半会出在第二类书上。每个字都认识,放一起啥也读不懂,合上书啥都记不住,见了导师心发慌。
咋办?先别急,尤其别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跟这本书死磕。先分析一下看不懂的原因。其实,最开始看不懂绝大多数理论书籍都很正常,因为你面前会有如下三座大山。
其一,翻译腔。中国人的著作还好,看译著尤其会被翻译腔折磨,看不懂书,很大程度是由于译者过于忠实原文,而牺牲了语言本身的美感。举个例子:“霸权可被看为话语或一系列话语的扩张而成为社会价值取向和行为的统治性视域。”你先把句子断明白再说?这比考研英语长难句还烦人。
其二,陌生概念太多。很多书籍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作者使用了大量他认为是常识性的概念,而这些东西对你来讲约等于天书。我再举个例子:“俾斯麦的改革措施并非其首创。德国加纳利王朝的第三任皇帝在指挥红玫瑰军团对抗摩力人的30年战争中也曾有过类似的举措。”现在请回答,“类似举措”究竟产生于哪一年?红玫瑰军团是啥?30年战争咋回事?只要一个概念弄不清,这句话就看不懂。如果一个个词去百度,得,一上午过去了才看懂一段。这书还有得看?然后,下一句又来了。这句开始讨论俾斯麦的经济政策与赫拉克利特的关系了!(说明:以上内容你看不懂太正常了,我杜撰的,就是让你找找啥都看不懂的感觉)
其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多理论书籍的写法是“张教授认为;李教授认为;王教授认为”;在罗列多位名家的理论后,作者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以上均不对。这时候,你已经读了50页书,完全晕了。对于熟知理论发展脉络的人而言,这种写法没啥。但对于新手而言,想从中刨出来“应当记住”的内容,简直是个灾难。尤其是理论罗列过程中夹杂大量陌生概念,两座大山一起来,你更晕。再举个例子,“进攻性现实主义和结构现实主义的区别,可以类比为米尔斯海默与卡普兰的观点差异”这句话,你看得懂?(这也是我杜撰的,二者真的不能类比)
那么,面对“三座大山”,究竟得咋办?不死磕,但书总得看,对吧?
对,但是得巧妙地看,迂回地看。
首先,认怂。如果你发现自己是新手,比如对国际私法的了解只停留在知道啥是反致就被导师赶去啃巴托鲁斯,千万别装作自己无所不能。老老实实跟导师承认,自己基础差,能不能从基础教科书开始看。这样至多被数落几句基础太差,但是几本基础书看完,至少能扫清陌生概念,教科书的表述一般也比较简明易懂。
其次,从二手资料读起。黑格尔不好懂,对吧?整个中国敢说自己能读懂的其实也没几个人。那么与其去啃原文,不如先去读中国著名学者对其的解读,掌握了名家要义之后,再看要不要去读原文。看二手资料,不丢人。中国古代读书人也不是直接抱着四书五经去啃的,著名的《十三经注疏》是啥?教学参考书啊。
最后,抓大放小。当你终于进入能读原著的阶段,千万别一个字一个字地死磕!那样你又会发现,自己还是看不大懂,没准几句话就被绕晕了。《三国演义》里都说了,诸葛亮和朋友们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最后,其他几位做没做成郡守不好说,诸葛亮可是“功盖三分国”了。咱跟人家学学不行吗?
你贪多,还嚼不烂
读博期间,学渣有学渣的烦恼,学霸也有学霸的烦恼。比如,“老师,图书馆里这方面的书太多了,我觉得到了毕业都看不完,咋整?”又如,“导师给了我两个毕业论文题目,方向完全不一样,我感觉都挺好的,咋办?”再如,“省高院有个实习项目,高院耶!我要不要去个半年?可是,我的论文咋整?”
选择太多,哪个都想要,哪个又都放不下,于是,做着这个、想着那个,遇到点困难又开始后悔,然后,抑郁了。
对此,解决方案不是没有,咱们后面再说。先讨论一个前提问题:为啥抑郁?本质上,抑郁多是源于对自身能力无法匹配自身欲望的一种复杂情绪。别抬杠,这当然不是《精神卫生学》当中的定义,是对普遍弥漫于学生当中的抑郁情绪的简化解读。因此,对付抑郁,不是请别人替你拿主意,比如让导师直接命令你“不许去高院实习,老实写论文去”,然后每天一边写论文一边抱怨自己的导师不近人情,思想古板。对付抑郁,最好的方式是坐下来,认真分析一下,你究竟想要什么,究竟怎样做能够达成你的目标。再换句话讲,你想要一个东西,不是因为它“好”,而是因为它对你有用。女生“双十一”购物是如此,博士阶段决定取舍更是如此。毕竟,信用卡和花呗能暂时为选择困难症患者提供点支持,但博士阶段,就那么3年。贪多,就得延期;延期,就耽误找工作,目送同班同学参加毕业典礼,自己还觉得丢人。
因此,此处的问题又可以转化为:怎样才能“不贪多”?
其一,认识到自己能力的局限性。本科、研究生阶段或许还不那么明显,到了博士阶段,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就越来越突出。因为,你身边啥样的牛人都有。有刚读博士3个月就发了一篇CSSCI的;有熟读王泽鉴《民法思维》全系列,谈一个案例还能说出来自哪一部的;有一边读书一边不误挣钱的。因此,不贪多,第一步就是与自己和解,千万别这山看着那山高。否则,真的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其二,抓重点。图书馆里的书,你肯定看不完。把你毕业论文涉及的领域的书都读完,你也该毕业了。那么,咋办?找几个重点学者的著作看啊。咋区分?看出版社、看作者单位,实在不行问导师。实习机会宝贵,舍不舍得放弃?那得看你现阶段主要矛盾是什么。如果主要矛盾是“我要毕业和论文还没发表”的矛盾,那还说啥,专心写论文去;如果主要矛盾是“要毕业了我想到面试就紧张得一脑门子汗”,行,实习去。锻炼两三个月正好去试讲。换句话讲,一定得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我缺啥,得补啥。总不至于你“五行缺五行”,啥都得补吧?
其三,量力而行。天上掉馅儿饼,也得看自己啃不啃得动。比如说,导师给你两个论文题目让你选一个,其中一个题目看上去高大上,但是写起来需要从巴托鲁斯读到西蒙尼德斯,你写不写?要是已经都读到利弗拉尔了,无所谓。要是连巴托鲁斯和萨维尼谁先谁后都不知道,赶紧放弃。即使是敢闯敢拼的性子,学术上也要保守一点,错不了。
其四,放宽心。学术是一辈子的事儿,今天战略性放弃的机会,毕业之后有极大的可能会回来找你。现在看来是“一辈子就一次”的机会,随着你层次的提升,很有可能对你而言是唾手可得的。举个例子,今天错过了某十分洋气的外所的实习机会,等到你成为副教授的时候,极有可能是直接同对方合伙人展开合作。不信?没事,再过10年,欢迎回来再看这篇文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