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马晋一
【一】
哪吒一出世便注定着不平凡。
《西游记》第八十三回曾有介绍,这个魔童甚是顽皮,在母体里一呆便是三年,出生之际,“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初生伊始,这娃便没少折腾,上拆房梁下拆门,远近乡里倒也不太敢惹他。及至三岁时,终于闯了大祸,“(哪吒)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这就是哪吒闹海的故事。
同为神魔小说的《封神演义》,更将这个故事详述。东海龙王因爱子无辜遭诛,便要上天庭告御状,怎料哪吒先行一招,早在殿门口等候,见到老龙王便是一顿毒打,按在地上拔龙鳞。我们都知道,神话传说里龙有四苦,分别为金翅鸟食苦、行欲时现本身苦、鳞甲细虫苦、热沙炙身苦。可以想象,哪吒笑着一片一片掀开龙鳞,老龙王当时痛不欲生的表情。
老龙王依仗着行雨正神的名号,本来还想放下狠话,“我敖广(《封神演义》里唤作敖光)绝不轻饶你”。结果一片片龙鳞的剥落声中,叫声凄惨地扭曲成了“我……嗷……嗷……嗷……”
【二】
放浪不羁且又心狠手辣的哪吒,尽管惹怒了东海的地头蛇敖广,但因有阐教师祖、师父的庇护,终究有惊无险地渡过人生大劫(肉身遭毁,借莲花复生),姜子牙伐商之战中更被委以重任,成了元始天尊对付政敌通天教主的一颗急先锋。
哪吒的勇猛,早被高高在上的玉帝(即《封神演义》里的昊天上帝)看在眼里,封神之战后,借机纳入麾下,成了降妖伏魔先锋队的扛把子。譬如《三教搜神大全》就有记载,“哪吒本是玉皇大帝驾下大罗仙,身长六尺,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后降魔有功,玉皇大帝封之为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而在《西游记》里,同样印证了这种说法,“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
当然,因为降魔有功,哪吒之前诛杀龙子、暴打龙王的黑历史被一笔勾销,升格成了大罗金仙(要知道,孙悟空虽贵为齐天大圣,仅是太乙散仙身份),官运亨通,被步步加封,领三坛海会大元帅一职,成了蟠桃会上的常客。
【三】
哪吒一生最耀眼的亮相,倒不是法降九十六洞妖魔,这些对于他而言无非小儿科。《西游记》原著六十三回剿灭牛魔王家族一役,才是他大出风头的舞台。
坐拥火焰山势力的牛魔王不识好歹,竟向取经团亮刀子。它自恃武力高强,颇有些得意地同孙悟空大战数百回合,更放下豪言,这只泼猴,能耐我何?殊不知,牛氏家族早已上了天庭的黑名单。玉帝这头,早和如来通气了一番,分别派遣了代表天庭、佛派两方势力的除魔小分队,一方由李天王、哪吒领衔指挥,另一方由佛派四大金刚配合作战。
牛魔王这下傻眼了,进退维谷。只见哪吒轻轻推开孙悟空,笑着说道,猴哥,这家伙我来对付。孙悟空一直战牛魔王不下,正郁闷着,忙自我解嘲道,“这厮神通不小!又变作这等身躯,却怎奈何?”哪吒回看了孙悟空一眼,忍不住笑出声来,“大圣勿疑,你看我擒他。”
哪吒胸有成竹,变得三头六臂,飞身跳在牛王背上。且看原著描述,“使斩妖剑望颈项上一挥,不觉得把个牛头斩下。那牛王腔子里又钻出一个头来,口吐黑气,眼放金光。被哪吒又砍一剑,头落处,又钻出一个头来。一连砍了十数剑,随即长出十数个头。哪吒取出火轮儿挂在那老牛的角上,便吹真火,焰焰烘烘,把牛王烧得张狂哮吼,摇头摆尾。才要变化脱身,又被托塔天王将照妖镜照住本象,腾那不动,无计逃生,只叫,莫伤我命。”
一向心高气傲的牛魔王,在李天王父子斩妖剑、风火轮和照妖镜的组合攻势下,彻底地放弃了自尊,蜷曲地跪在地上求饶,像一条受了惊吓的狗一般。
【四】
回望五百年前,孙悟空因嫌弃弼马温官职卑微,竟在花果山作乱,玉帝曾差李天王父子前去缉拿。
哪吒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便来战孙悟空。二者“各骋神威,斗了个三十回合”,孙悟空手快,拔了根猴毛使了个障眼法,转至身后便是一棒,打伤了哪吒胳膊。
牛魔王、孙悟空实力在仲伯之间,哪吒何故轻取牛妖,却战猴妖不下?
固然有哪吒占了以逸待劳的便宜(牛魔王此前已遭遇多番车轮战),且牛魔王体躯庞大,恰为照妖镜所摄住(孙悟空体格轻盈,照妖镜难以捕捉身影),故能一击即中。
但这些终究外因,归根结底说来,还是哪吒心态出了问题。
诚如当年哪吒败回阵中,便向天王汇报,“弼马温真个有本事,孩儿这般法力,也战他不过”。遥看封神之战时,哪吒也屡有败战,但呈现多是愈挫愈勇态势,怒目圆睁道,你伤我一尺,我十倍奉还。哪吒轻易认输,显然不是他固有的脾气。
道理却不难解开。
五百年前,玉帝虽坐镇凌霄宝殿,但神话世界的格局并未明了,各界大大小小山头丛立,如来灵山割据西方,老君端坐兜率宫,仍不忘遥控下界。哪吒投鼠忌器,担心动了谁家蛋糕,便点到为止。五百年后,玉帝基本肃清各方势力,格局较为明朗,且剿灭牛妖势力是玉帝、佛祖合力推动的除魔工程,哪吒故要大展身手,好好表现一番。
千百年官宦路上的历练,导致了哪吒的世故圆滑。这分明像极了取经前后的孙悟空。君不见,十万八千里一路西行,孙悟空金箍棒下的威力,似乎是越来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