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穿越千年而来的“喵星人”,2018年5月的某一天,我一觉睡醒,发现抖音上很多人都在唱,“我们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这首《学猫叫》,成为了我们“喵星人”卖萌挑战项目的最佳配乐,迅速火遍了大江南北,网上很多人开始模仿我们卖萌,果真是独吸猫不如众吸猫。
作为一只勤奋好学的“喵星人”,通过头条百科,我还学会了两个新词汇:“吸猫”和“云吸猫”。
“吸猫”:指代一种对猫极度的喜爱之情,常常会忍不住要做出一些亲亲抱抱的这种亲昵的举动。
“云吸猫”:是指通过网络看猫的现象。——资料来源:头条百科
我穿越千年而来,自然能够理解这一切。因为外型呆萌,身娇体软,性格傲娇,我们曾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上至天子下到百姓。
在古代,我们“喵星人”的老祖不仅能够捕鼠护家、充当宠物,还能招财纳福。
如今,千万网友云吸猫,为了方便大家,我还专门撰写了一本回忆录——《古人吸猫花样知多少》,以供今日爱猫人士参考。
我为什么叫猫?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特意查阅了一些古文典籍:
东汉《说文解字》说, “ 猫狸属从豸、苗声” 。宋朝《埤雅·释兽》中说: “ 鼠害苗, 而猫食之,故字从苗” 。
原来,古人认为老鼠会损坏禾苗和粮食,而我们猫作为老鼠的天敌,似乎是为保护禾苗和粮食而生,因此,就在象征动物的犬字旁加上苗字,就是我们的名字“猫”啦。
捕鼠护家西周时期,《诗经·大雅·韩奕》中就有关我的诗句:“有熊有罴,有猫有虎”,这大概是迄今为止古人对我最早的记录了。当时人们将我们与熊和虎并列,称我们为“狸”,也就是野猫。
战国时期,《韩非子》中提到“使鸡司夜,令狸执鼠”。这说明,从战国时期,古人开始驯化我们捕鼠。但是,在当时的古人眼里,我们的价值不如“六畜”,捕鼠的职责也主要是由家犬执行的,我们还没有被人们广泛驯养。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日书》记载了“十二生肖”,里面没有我们“猫”。
汉代以后,我们凭借高超的捕鼠技艺,逐渐使家犬甘拜下风。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盘中,刻有猫的纹样,可见当时,我们已经进入主流社会。后期,家猫迅速繁殖并成为民间极为普遍的家畜。遗憾的是,还是太晚了,我们终究错过了“十二生肖”的选拔赛。
马王堆汉墓中的彩绘猫纹漆盘
马王堆汉墓中的彩绘猫纹漆盘
在与人相处的漫长岁月里,我们进化出了与婴儿哭声惊人相似的叫声,人们呼唤“咪咪” , 我们应声“ 喵喵” 。利用人类保护婴儿的天性,激发人类天然的保护欲,让人类体会到被需要的幸福感。
我们还进化出了人类偏好的小短腿和大脑袋,我们有着大而圆睁的眼睛、毛茸茸的皮毛,体态俊秀、娇小多姿、玲珑可爱。
光是卖萌这一招,我们就花了近万年时间修炼,最终达成了“躺着就能被人类投食”的伟大成就。
我们会跃你案头, 吻你面颊, 惹人怜爱,我们成了人们生活中惹人喜爱的伴侣宠物。
唐朝时期,我们中的一部分从捕鼠的家畜变成了可供把玩的宠物。唐代《五行志》记载: 女皇武则天就很喜欢猫,她派遣使臣从各地收买了千姿百态、种类繁多的猫,给我们猫儿找来了鹦鹉一起玩,还宴请群臣百官欣赏我们取乐。
我们也更多地出现在文人的诗词书画中,《唐朝名画录》中就有“卢弁,善画猫儿”的记载。当时的皇族还将一对白猫当成珍宝赠予日本,我们成了“国民外交”的友好使者。
宋朝时期,我们被人称为“狸奴”。"聘狸奴"之说盛行一时。古人预要收养我们之前,需先翻看专门为我们设定的黄历《象吉备要通书》,挑好吉日,立“纳猫契”,并给出“聘礼”,方能“聘”得一猫儿。 陆游在《赠猫》中写道:“盐裹聘狸奴”,意思是陆游用一袋盐向猫主人换取了一只小猫。
明朝时期,吸猫风气愈来愈盛,连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抵挡不住我们“猫主子”的诱惑,从明前期的宣德皇帝,到明中后期的嘉靖、万历皇帝,再到晚明的天启皇帝,个个嗜猫成癖。
清朝时期,我们沿袭了各朝各代对猫儿的喜爱,人们开始总结有关养猫的经验和文化,开始出现很多相关的理论著作。
吉祥物:招财辟邪众所周知,日本猫文化盛行,“田代岛”更是很多“喵星人”的理想居住地。
日本动漫届的猫明星
在我们“喵星人”的世界,那里有很多国际影星,有走平民路线的蓝色猫型机器人“哆啦A 梦”,有走贵族路线的“Hello Kitty”,有头像和表情包红遍了网络的“猫叔”,有外形独特被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捧红了的“龙猫”,还有那家喻户晓,造型独特的“招财猫”。
东京豪德寺的“招财猫”
“招财猫”是日本传统文化中常见的猫型玩偶摆设,被视为一种招财招福的吉祥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江户。
难道“招财猫”真的只是一种日本文化,和中国没有关系了吗?
细观历史,可以发现,猫招财的起源,中国自古有之,在日本的奈良时期,佛学自西向东传播的时候, 为了防止佛教经书遭鼠类咬坏,我们的同伴猫和佛教经书一起经由中国传入了日本,他们的名字叫“唐猫”,这也就是说真正的日本猫咪是由中国大陆带过去的。
唐代段成式著《酉阳杂俎》曾写道:"猫洗面过耳则客至",招财猫的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确定,至少在一千年前的唐代,中国民间就有我们猫儿招财之说了。
类似“招财猫”造型的猫型石雕
2014年,我找到了几位伙伴。考古专家在陕西岐山南北朝时期的窟龛群中,发现了1600多年前的“招财猫”雕像,他们有凸凸的眼睛、胖胖的身体和翘起的长尾巴,呈现蹲坐姿态,一只前爪放在地上,另一只爪子似乎在向人招手,酷似现代的“招财猫”。
不止如此,在中国的云南等地,我们的伙伴“瓦猫”,又称“猫福”,自古就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能带来财富和辟邪的猫吉祥物,至今还一直在流行。
云南“瓦猫”
所谓的“瓦猫”,是指云南民居建筑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猫造型的屋脊兽。据说有辟邪镇灾、求吉纳福和招财进宝的功能。
招财纳福“瓦猫”
作为“喵星人”,我很羡慕那些专门用来招财的“瓦猫”同伴,它们造型独特,它们口中常含有宝珠或元宝,两爪怀抱元宝山或铜钱,不仅生活富裕,还经常成双成对出现。一般放在正门左右两边,如同民间大宅院门口的石狮子,也有的放在正房屋顶上,寓意“财源广进”或“招财进宝”。
日本的猫最初来源于中国,唐代就有关于猫招财的文献记录。千年前北魏石雕“招财猫”、云南瓦猫和日本的招财猫,虽然形式有所差别,但都属于人们对猫能辟邪招财的共同认识。
从这个角度来说,“招财猫”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中国是“招财猫”的原产地,也恐怕不算为过吧!
新时期的“招财猫”
互联网时代的“招财猫”,就得坚持学习新技能,不断充电,与时俱进。
相比于现代人的“云养猫”、“云吸猫”,古代人的“吸猫大法”可谓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
写诗赞美在古时,鼠患的危害远远不止于偷窃粮食,更可怕的是老鼠会啃食珍贵的书籍,这可谓是文人的心头大患。因此,我们“喵星人”除了护粮保衣之外,还承担起了护书的重任。这不,酷爱读书的陆游自此便开启了自己的猫奴生涯。
没错,就是这个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的陆游,可是吸猫界的领军人物。
据不完全统计,他总共给我们猫咪写了12首情诗,可要知道,他为最爱的女人唐婉写的诗也只有10首。
陆游:“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
“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聘得猫儿的陆游有如神助,为了表达他对猫儿捉鼠的感谢和奖励,他一连写了三首 《赠猫》来夸奖自己的猫又可爱又听话,例如,他作诗道:“鼠穴功方列,鱼餐赏岂无。仍当立名字,唤作小於菟。”
“於菟”是楚人口中老虎的别名,“小於菟”就是“小老虎”,这只小猫并没有辜负如此勇猛的名字,陆游赶紧呈上鱼餐嘉奖猫儿。
大诗人对我们猫儿也是宠爱有加。“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屋里火堆明亮,毡毯温暖,可爱的小猫窝在主人身边,幸福无比。
陆游在晚年的诗中,连连赞美猫儿的陪伴和慰藉:“勿生孤寂念,道伴有狸奴”和“陇客询安否,狸奴伴寂寥”,意思是我有猫儿陪伴,就不算孤寂,一切安好。
可见,这样一个孤寂的老人,因为有了有可爱的猫儿作伴,心中便宽慰了许多。
黄庭坚也曾写下一首《乞猫》诗,意思是他的老猫死了,老鼠要吵翻天了,每天晚上出来找粮食很影响睡眠。听说有人家里准备生小猫,他赶紧“买鱼穿柳聘衔蝉”,也就是买了鱼串起来去聘一只叫“衔蝉”的小猫回来。(文人们给猫主子取名字也特别风雅,白猫嘴上有斑纹的,叫“衔蝉”“衔蝉奴”。)
作画欣赏唐宋以后,为我们喵咪作画的人儿越来越多了。
五代 周文矩 《仕女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描绘了一位在花园中读书的仕女,她的旁边卧着一只侧目斜视的猫,它左耳到右耳几乎长了一整圈雄狮似的长毛,这可能就是古代传说中来自西洋的名种“狮猫”了。
北宋 苏汉臣《冬日婴戏图》
图中一小姑娘拿着彩旗,一小男孩用红线提着根孔雀毛,引逗小猫。小猫望向小姑娘与小男孩手里的玩具,眼神中欲欲跃试,举爪欲扑,小男孩儿似乎被吓着了,赶紧躲在小姑娘身后。
苏汉臣对猫儿的喜爱之情透过这幅《冬日婴戏图》,跃然纸上。
宋徽宗 《耄耋图卷》 局部
上图中,蝶飞猫扑。在中国画中,猫蝶图是历代画家喜爱的题材。这里运用了“猫蝶” 的谐音“耄耋”,猫常常与蝴蝶一起出现,二者嬉戏,寓意着健康长寿的美好含义。
【明】宣宗朱瞻基 《五狸奴图卷》局部
本卷集绘了猫儿的野性、机敏、顽皮、慵懒于一画之中。
前有古人沉迷画猫,今有猫奴为猫痴狂。有些爱猫人士,天天拍猫片发头条、录视频传抖音,这也催生了抖音10大“网红猫”排行,排行第一的目前有4500万粉丝,获赞4.4亿,可以说是“喵星人”中的超级大咖。
嘉庆年间的王初桐和咸丰年间的黄汉别出心裁,另辟蹊径,编写了《猫乘》、《猫苑》两部作品,可以说是给猫儿编写的史书了,里面总结了历代铲屎官的经验以及各种和猫有关的典故与寓言,成为了有关猫最早的专题著作。
封官加爵明世宗在宫里设立了专门饲养御猫的“猫儿房”,配备专人照顾猫。
“猫儿房,近侍三四人,专饲御前有名分之猫,凡圣心所钟爱者,亦加升管事职衔。”——《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
明世宗的朋友圈
这些御猫们得了圣心,还能依靠平时的出色表现被封官,最高可以晋升到“猫管事”。猫儿们可真是走上了猫生的巅峰。
走上了猫生巅峰的“霜眉”
据说,“霜眉”最善解人意,主人一叫名字就飞奔而来,过来就蹭蹭主人,谁说卖萌不重要?
这不,“霜眉”轻易就成了猫生赢家。
厚葬立碑皇家的猫,日子过得比普通老百姓好多了,只要每天卖卖萌,就能吃到好几斤的肉,很多普通老百姓一年到头也吃不上肉。
明世宗的一只名叫“狮子猫”的爱猫死后,他十分痛惜,下令用纯金的棺材厚葬此猫于万寿山(北京景山公园),并赐名“虬龙冢”,旁边植了一棵松柏,名为“虬龙柏”,现在“虬龙柏”依然在景山公园屹立不倒。
“嘉靖中,帝蓄一猫,死,命儒臣撰词以醮,袁炜词有‘化狮作龙’语,帝大喜悦。”——《明史》
这还不够,皇帝还命令臣子们写祭文超度爱猫,其中袁炜写了一句“化龙为狮”,深得皇帝喜欢。
虽然成为了人类的萌宠,但我们从来没有忘掉以前四处觅食的艰苦岁月,依然保留着善于杀戮、夜视强大等看家本领,即便我们被主人抛弃,我们会迅速恢复,依然可以生活下去。
十九世纪,达尔文在《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指出:
家猫一旦脱离人的饲养,会迅速地野化并恢复其祖先的性状、肤色和习性,重新成为野外之王。
当代生物界也有同样的结论。
我们骨子里依然保持着独立自由的野性,我们能在小鱼干的诱惑下,让人揉揉粉粉的肉垫,也会在某个夜晚从窗户溜走,挥挥爪子,不带走一片云彩,如一阵自由的风。
我们喜欢人类时,就会蹭蹭他们的裤腿;讨厌时,就会凶猛的亮出自己的小爪子。
多年的野外征战经验,让我们形成了强烈的自我防御机制。当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看时,这不是含情脉脉的告白,而是我准备发起攻击的信号。
遗憾的是,人类却通常误认为,我这是温柔的凝视。记得有一次,我的主人可能遇到什么伤心事了,她泪眼婆娑的看着我,这吓坏了我,我不由自主的进入了攻击模式,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突然回身抓住她的胳膊就是一口,留下一个齿印和爪印。
通过长达万年的修炼,我们逐渐学会了抱紧人类大腿。
虽然说我们依然保持了高冷的本色,但和祖先比起来,确实是温顺了不少,虽然我们很多时候对主人爱搭不理,但期待被投食小鱼干已成为了我们的生活习惯……
看来,要想成功喂养“喵星人”,广大猫奴们还需要学习有关猫咪的心理、饮食等领域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吸猫护猫的专业素养。
现今时期,喜爱猫儿的人越来越多,猫主子和铲屎官的CP可谓是火遍了全网,除了养猫吸猫之外,依托现代科技而出现了的“云养猫”、“云吸猫”也渐渐开辟了半壁江山。
近年来出现的“云养猫”游戏
我们“喵星人”小辈们将继承祖宗大业,继续为“人猫情缘”身体力行。
我们猫咪不仅进入了人类的客厅、沙发和床,还进入了人类的社交网站和精神生活,成为缓解焦虑症与孤独感的一剂良药,还能带动“猫经济”,打造“猫文化”。
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
2019年全国城镇宠物猫数量为4412万只,比2018年增长8.6%,宠物猫数量增幅超过宠物犬的增幅。全国宠物猫消费市场规模为780亿元,增幅达19.6%,超过犬消费市场规模增速。
其中,猫咪零食、药品、诊疗、玩具、寄养、洗澡美容等行业迅速发展,甚至出现了猫咪心理和行为研究的专门机构。看来,猫奴及相关的行业从业者们还需要经常充电学习,提高吸猫护猫的专业素养。
在猫咪文化建设方面,“故宫猫”,创意北京故宫最萌IP代言人,可是我们所有“喵星人”引以为豪的明星偶像呢。
据统计,故宫有9371间屋子,1807556件文物。木制的古建筑群,极易受到老鼠的破坏。
故宫里生活着181只流浪猫,故宫的鼠患降为零。它们消灭鼠类,保护着故宫的木质建筑,被称为故宫的卫士。
"故宫猫"文化IP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不少御猫出镜,一炮而红,还有人专门制作了故宫撸猫打卡路线。
设计师以故宫的“喵星人”为原型设计了“故宫猫”系列,软萌可爱的“人格”化形象,以此形象延展出来的系列产品,深受年轻人群的欢迎。
作为“故宫猫”,它们活出了我们“喵星人”应该有的样子。
“如果你驯化了我,那我们就会彼此需要。”
“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小王子》
总结:在古代,“喵星人”不仅能够捕鼠护家、充当宠物,还能招财纳福。古人吸猫花样多,他们为猫写诗、作画、著书、封官......外表呆萌的“喵星人”,对人类若即若离,自由不羁,独立神秘,吸猫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喵星人”对人类好处多多,除了丰富生活,缓解压力,还能带动“猫经济”,打造“猫文化”。当此之时,我们不妨效仿古人“吸猫”的诸多情思,取其精髓,漫步猫群,开启一场萌态可掬,浪漫醉人的“(云)吸猫”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