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各种费用还有各种广告,还限制登录设备,手机和平板都不能同时登陆。会员都不能通用,爱奇艺、芒果、腾讯的会员到了电视上都不能用,都要单独重新开。
特别点名某酷,国内视频网站真的很喜欢把自己赚不到钱的原因,归咎于观众。逼观众掏钱,但却从来没有想过怎么通过把业务做好,让大家心甘情愿买你的服务。
好看的剧才是观众掏钱的原动力。
网友二:智能电视“套娃式充会员”让消费者“闹心”
“我为了看一部新电视剧充了连续包月的会员,充完会员后发现再想看综艺节目还得再充一个会员。另外,还存在多种会员类型,一旦买错就看不了想看的节目。”近日,山东济南消费者赵先生家中新买了一台智能电视,但各种付费观看的内容让他感觉如此收费有些“吃相难看”。
近年来,随着版权保护意识的加强,消费者已能够接受内容付费模式,但因智能电视内置的会员体系过于复杂,且电视端、手机端等互不兼容带来的用户体验不佳,让消费者常常很“闹心”。
“大屏追剧”是智能电视较之手机移动端独有的优势。一些视频内容平台也开发了自己的电视专属APP,但支持电视观看的会员与手机端并不兼容,且价格也比手机端要高出许多。
以腾讯视频为例,其超级影视VIP可支持“TV、手机、电脑、Pad全端通用”,其中电视观看需要安装云视听极光APP,折扣期间价格为一年298元。而腾讯视频VIP同期包年价格为158元,在购买详情页,商家明确提示此款商品不支持电视端观看。
“买电视的时候,销售向我极力推荐购买他们电视推出的239元一年的会员,说影视资源很多。但后来发现想看一些视频网站出的剧,还要再买这些平台的会员。”北京消费者林女士告诉记者,近年来,一些智能电视品牌开始打造自己的内容库,并建立自己的付费会员体系。但有消费者发现,充值会员后特定板块的影视内容还需要另付费观看。
例如,支持小米电视使用的小米影视会员年价为348元,充值后可以观看VIP频道全部内容。但商家也同时表示,单点付费影片、小米电视课堂会员、小米儿童成长会员及三方应用中需要付费观看的内容,均需要另行付费购买。
“买几个会员,一年得花近千元。”有消费者算了一笔账。
赵先生在充值会员时发现,平台会设置多种会员类型,每种类型的权益并不同。如果没有仔细阅读购买提示,可能买了会员,也依然看不到自己想看的节目。还有消费者发现,优酷视频不能投屏了,投屏后仅能试看6分钟。如果想继续投屏的话,需在开通优酷VIP会员权益后,再开通酷喵会员。
“‘套娃式’会员收费不仅影响消费体验,也会消耗消费者的信任,长此以往会动摇付费观看的根基,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陕西学高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晶建议,应加快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让会员收费更合理。同时,尊重消费者的感受,可探索建立多个用户端互相兼容的电视会员体系,并丰富视频资源内容,让消费者不再“套娃式充会员”。
我走在路上,看见了一家自助餐厅,进门的时候明晃晃写着298块随便吃。
摆在台面的大虾活蹦乱跳的,肘子比排球还大,鸡翅那姿势就像姑娘的纤纤玉指一样勾着我往里进。
那就来着呗,298,想吃啥吃啥。
旁边那桌子,那上面那些生鱼片不错,我看还有金枪鱼,先来一大夹子。
架子还没碰到呢,服务员过来了——对不起先生,这个桌子是给398客人准备的。
玩儿呐,你门口不写了298随便吃么?
对不起先生,我们这两天刚改的价格,外面门头广告还没改呢,不好意思哈。
本着来都来了,也懒得和服务员较劲的原则,我开始踅摸别的桌子,毕竟看着也挺不错啊。
那个桌子上大闸蟹不错,个儿挺大,掐指一算吃上半打就能回本。
关键是不占肚子,机智。
铁夹子刚下去,准备来个一勺烩。
旁边服务员过来了——对不起先生,咱们这儿的大闸蟹每人限定一个,多出来的话,咱们按照每个50块收费。
哎呀,您看今年夏天温度高,大闸蟹不长肉,成本增加的厉害,客户也都爱吃,咱们这个经营成本啊,blablabla。
得,说不过你们,鸡翅、鸡翅总行了吧!没听说过靠吃鸡翅把自助餐厅吃垮了的。
拿它30个吃着,反正时间够长,我不吃别的就吃它不行么。
坐下刚狼吞虎咽没5分钟,服务员又走过来了——先生你好。
不是,你们不会连鸡翅都限制吧。
不会不会,今天来是想向您推荐一瓶我们最近进的一款红酒,特别是适合咱家的鸡翅,您看这个就的酸度xxx,酒精度xxx,xxxxxxxx,这个外面买不到哦。
多谢,我来自助餐就图个服务员不给我推荐贵菜,算了吧。
继续吃,不喝饮料不吃菜,30个鸡翅风卷残云一般迅速吃完,骨头被我拼成了一排大闸蟹的形状,表达内心的不满。
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我看见自助餐厅吃30个鸡翅并没回本啊,还得再吃点儿什么。
这个时候一个黑影又闪到了我身后,得——又来了。
先生我看您喜欢吃咱们家鸡翅啊,现在普通鸡翅这一锅已经完了,下一锅要1个小时以后了。
我们其实每锅鸡翅吧,都还会做少量秘制调料限定版,比刚才那些多了ABCD,只需要再加50块升级,您要不要试试?
走走走,老子我高低等下一锅鸡翅。
真是的,吃一顿自助餐本应该是脑子放空,集中精力于肠胃。
在总量约束的条件下实现“回本”和“吃高兴”的多目标优化。
好家伙,还不够应付餐厅这点儿套路呢。
不过有一点服务员也没说错,我确实喜欢他家的鸡翅,其他的肘子炸糕水煮肉片,看着菜色一个比一个抓眼球——但,不好吃。
其实我也就只能吃鸡翅,高低这一个小时得等鸡翅。
电视手机每个平台都要单独收钱这件事情——请对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制度的管理单位骂,这个单位,叫广电总局。
买了一台2000块的电视,手机买一个视频会员,双十一期间几个一起买一年也就几十块一个。
然后投屏即可,常看的B站,腾讯(爱奇艺,优酷)我还没遇到不支持投屏的APP。
我一般每年都换一个视频会员买,主要这三家轮着来,过年或者重要比赛买一个月央视频或者咪咕视频,也不贵。
智能电视就不是给老年人用的,年轻人都用的很熟练,吐槽的都是有特殊需求的,为特殊需求付费天经地义。
视频网站都不傻,知道你的需求,养那么多学数学的。
这还真不是乱象,是前期默许价格战和低价倾销给消费者造成的认知误区
网飞会员最便宜的9刀一个月,而两个屏幕的高清画质就要13刀一个月,折合人民币大概要90元
就算考虑到中美的物价差异,以及国内平台剧集和网飞的质量差异,打个5折卖45一个月也是天经地义
但由于前期默许了价格战和低价监管,国内的视频会员一开始基本只要20一个月,还经常打折促销九块九,让很多消费者形成误区,觉得互联网有魔法,可以凭空降低巨额成本
但事实并非如此,看过财报的都知道,互联网公司成本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低,动辄多达几个机房的服务器和硬件设备、高昂的研发费用、天价的营销费用、高水平的薪资福利等等加在一起一点也不比实体经济少
而此前能卖的便宜,单纯是因为敢于赔本,年亏百亿无压力,再融资续命即可,而资本愿意持续涌入,投资的也不是互联网企业本身,而是监管放水所带来的垄断机会,垄断的价值几乎会是无限大的
但在监管逐渐严格,市场流动性也逐渐不足之后,融资没了,亏损不允许了,价格战难以为继了,涨价就会是必然,否则裁员都活不下去
但由于消费者的胃口已经被养刁了,直接涨价到更合理的45元一个月,显然没多少人能理解,所以只能搞套娃收费,保证避免亏损的同时尽可能让纸面价格好看一些,从而不吓到用户
总之,不看没问题,但毕竟还有很多人想看,想看的人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奇迹和弯道从来不存在,只有印钱和放松监管导致的虚假繁荣,而在泡沫破灭之后,25元就想享受优质视频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的,涨价一定是必然
未来视频平台也可以只服务于愿意付高价的这一部分用户,做个小而美,也许可以和乐视一样过上好日子
也希望今后的经济发展能更加脚踏实地,不要只会用低价倾销换销量,否则最终挨骂和两难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