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
2024-06-28 06:20:04  作者:伏地魔  网址:https://m.xinb2b.cn/life/mrs119871.html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1)

他发明的“菌草”技术,

让中国式扶贫走出国门。

作者:陈霖

编辑:付玉梅

“我很少(穿西装),我们都在第一线,都是在田里面、地里面、山上、沙漠里面摸爬滚打,也只有这个时候,把正装拿出来穿一下。”面对镜头,这位79岁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起了自己身上这身西装,“穿着很不自然”。

他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他从山林里走出,来到了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

许多人是从热播电视剧《山海情》中知道的他。剧中援助宁夏的农技专家凌一农,原型就是林占熺。他发明的“菌草”技术惠及107国,让中国式扶贫走出国门。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2)

·《山海情》中的凌一农(黄觉饰)。

“为了记住来自中国的帮助,一位部长把自己女儿的名字改叫‘菌草’,而且特地登报公布。”在二十大“党代表通道”上,林占熺还分享了“菌草”援外的感人故事。

《环球人物》记者曾在2020年到过那片孕育菌草的山林。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下过雨的空气中充满湿土味。那日,记者随林占熺爬到半山腰,停下脚步一看,到处是灵芝、蘑菇。这些是林占熺用他发明的菌草培育出来的。

他拿起一个灵芝说道,当初就是为了种出食用菌,才发明了菌草。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3)

破解了世界难题

菌草可不是普通的小草。它能长几米高,既像芦苇,又似细竹。站在菌草丛中,《环球人物》记者仿佛身处竹林。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4)

·菌草丛。陈霖/摄

那么,菌草是啥?其实就是“菌”和“草”交叉,将芒萁、芦苇、象草、菅、香根草5种草培育加工而成的草本植物,可用来栽培食用菌、药用菌。

为了培育这些“巨草”,林占熺下了不少功夫。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5)

·林占熺在介绍菌草。陈霖/摄

从福建农学院毕业后,林占熺来到三明市的宁化插队。攥着父亲给的粮票,他到学校贸易粮种厂换了两麻袋的谷种,到生产队做实验,种出了双季稻,使生产队口粮增加了一倍。省农业厅知道这个小伙子能干,把他调到三明真菌研究所。

从前,全球大多食用菌是用林木栽培的:砍了树木做成菌棒,再在菌棒上播菌种,培育菌类。

这就意味着,但凡种了蘑菇,就少了树木。这一“菌林矛盾”成为世界级难题。

当时日本是食用菌王国。中国很多香菇是引进的,引进时不少人参照日本的生产方式,林占熺却觉得不对劲。他想,两国的国情不符,不能一概模仿,得找到一种便宜、容易再生的方式。这时,他想到了芒萁。

林占熺的家在闽西北的连城,芒萁是那里很常见的野草,砍了能很快再生,当地人拿它当柴火。小时候穷,他饿坏了,就把芒萁混在煮猪饲料的锅里煮来吃,“口感有点刺,但吃了也没生病”。

他灵机一动:能不能用它种蘑菇?

他开始做试验,还试过松木木屑、甘蔗渣等,多次调整种植方式,终于在1986年成功了。

“空气中70%是氮,这些野草固氮能力强,能保持土壤营养,根系也很发达。”有一次发大水,他跑去地里,水全部被蓄下来了。

在反复试验中,他还确立了几个培育指标:光合效率高、抗逆性强、营养丰富、植株高大、生物量大,符合指标后才是真正的菌草,最高能长到8.7米。

“芒萁这种野草祖祖辈辈都砍不完,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可持续发展’。如果能用来种粮食,就算不用了也没多大损失。”他拿起一株菌草,笑着说。

种蘑菇终于可以不用砍树了!菌草技术很快得到国际关注。

林占熺受邀参加世界知名发明展——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当时出国难,也没经费,但他想菌草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应该去国际舞台展示,就借了近4万元当路费,去参加了颁奖会。

“三等奖、二等奖,前面一个个领完了。我想,那没戏了。不过,展会册子上写‘菌草技术来自中国’,也就够了。”

法语是瑞士官方语言之一,突然,颁奖嘉宾在宣布金奖时喊出:“Zhanxi Lin。”

“我当时琢磨,听起来怎么和我名字这么像?但我英语不好,法语也只懂几个词,农民的孩子嘛,比较老实,傻里傻气的,就怕出错,给国家丢脸。”

他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没吭声。嘉宾重新宣布了一次,他听到了法语“champignon(蘑菇)”。翻译也蹭他:“林老师,是你啊!”他恍然大悟,匆匆上台,毫无准备,只说了“thank you very much”就下来了。

1994年,林占熺又得了个大奖——第八十五届国际发明展法国内政部和国土整治规划部奖。

这一次,他有经验了,提早学了一句法语:“我是一名来自中国福建的发明家,很荣幸能来领奖,我认为更值得庆贺的是这个中国发明能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投入使用。”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6)

·林占熺介绍由菌草制成的菌棒。陈霖/摄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7)

“赶紧跑,不要被打了”

走进林占熺办公室不过10分钟,记者双腿就瘙痒难耐。他在办公室养了几盆菌草试验草,方便随时查看,不过常引来蚊子。为了不被咬,哪怕是大夏天他也穿厚长裤。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8)

·林占熺养的菌草试验草。陈霖/摄

1996年9月,国家确定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对口支援西部省份的策略,其中,福建对口帮扶宁夏。林占熺是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因此前被评为“全国扶贫状元”,便被委派带队前往宁夏扶贫。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9)

·林占熺(资料图)。

那时宁夏平原一片荒野,福建的人工草无法在那里种植。林占熺回忆:“我的观点很明确,最贫困的那些人是最需要帮助的,他们是经济发展的短板,要脱贫,就要解决这些人的贫困问题。”

他的策略是“集中连片”,把二十几户集中起来一起指导。宁夏昼夜温差大,住在菇棚有利于及时发现情况,他就带同事住在菇棚里,随时查看菌草和蘑菇的情况。

每次回福建,他就把宁夏县乡村的骨干请到福建作培训,带他们下乡查看,“先解决骨干的观念问题,他们有积极性了,回去组织老百姓就更方便”。

种了菇,还得卖出去。1999年,林占熺发现,报名种菇的人很少。农户担心大规模种植,市场小,卖不出去。他们把县长拦下来问:“咋办?羊不吃、马不啃。”

原来,许多人没见过蘑菇,本就对它能否增收存疑,再加上不好卖,就怀疑林占熺团队在坑他们。

有一天,林占熺接到同事的电话,说有人拿着扁担来了。林占熺说:“赶紧跑,不要被打了!”后来,他们把隔壁几个县的技术人员调过去帮忙解释和协调。

林占熺下定决心要取得农民的信任,向他们保证能把菇卖出去,还让助手发“安民公告”:工作队全部包销,时产时收,当场兑付,不打白条。

他错开闽宁两地卖菇季,比如在宁夏种植南方夏季无法种植的双孢菇,填补了江南6至10月不产蘑菇的空当,很快便吸引了买家。

如此,宁夏农民的竞争力提高了,蘑菇的售价提高了,收成颇丰。

林占熺记得,种菇的很快由200户猛增到1000户,菇农在50平方米菇房里的收入比他们种20多亩小麦的收入还高,甚至是种玉米收成的四五倍。

此外,种菌草的土地,其土壤流失量比种玉米减少约98%,水的流失量减少约85%。菌草被碾碎后还能做饲料,养猪养牛养马。

当地农民也对林占熺彻底改观:真没有“坑”他们!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10)

·林占熺在内蒙古阿拉善菌草治沙基地察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11)

来自中国的“极乐鸟”

在林占熺办公楼下的空地上,记者见到一个他发明的简易汽油桶装置。菌草生产过程需要高压灭菌,他将三个桶拼在一起,呈三角形,下面两个用于加热,将桶里蒸气用橡皮管导入塑料薄膜中进行高温灭菌。

他每年会招几名非洲大陆、南太平洋的留学生,让他们学习操作这个设备,等他们回国便可仿照搭建。

截至目前,林占熺的菌草技术和减贫经验已经传播到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援外第一站,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称巴新)东高地省。

“当时一到东高地省,我就蒙了,大部分人把树叶当衣服穿。要吃饭时,他们在地上挖坑,放石头生火。快进入21世纪了,竟然还有刀耕火种。”

当地议员去买棉被,在路上遇到部落械斗,东西也被抢光了。同行的中国同事担心安全,林占熺却想,如果能把菌草种在这里,大家有了正经工作,也不至于因为贫穷而去抢劫。

林占熺发现当地有野生象草,就在地里挖沟,覆上薄膜,将其培育成菌草。不过,培育需要灭菌仪器,一个锅炉要12万元,对巴新百姓来说成本太高,他便想到用汽油桶,这样制作的灭菌灶只需800元的成本。

只是,当地农民没听过菌草,指着它摇头说:“dead, dead!”意思是种这东西挣不到钱,他们活不下去。

林占熺请部落酋长出面介绍菌草,还一家一家地教他们种植,看哪一户种得好,送他们一把中国镰刀。

在很多原始部落社会,农器不多见,当地人更常徒手“砍”稻子和树叶。而在当时,中国镰刀则成了文化象征。

林占熺在镰刀上刻“中国菌草”及其拼音,还请驻地的中国参赞给当地的骨干农民送镰刀。“一把镰刀成本不过五六块钱,但代表着劳动和进步。参赞代表着中国,请参赞送,表示中国的支持。”

农民受到激励后,很有干劲,还和林占熺成了好朋友,叫菌草为“林草”。他还在东高地省种植旱稻,结束了巴新无法自产稻谷的历史。巴新老百姓用国宝 “极乐鸟”称呼林占熺。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12)

·为感谢菌草扶贫和援助,斐济首相赠送纪念品给林占熺。陈霖/摄

那时,因为文化差异,他们还差点闹了笑话。原始社会重男轻女,当地人知道林占熺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孩,想帮他找个妻子生儿子。

林占熺知道,这是文化差异,但人家毕竟是好意,就告诉他们:“谢谢你啊兄弟。我跟妻子有约定,她只能有一个丈夫,我只能有一个妻子。”

如今,林占熺分享的巴新友人给女儿改名为“菌草”的故事,无疑是这种“好意”与情谊的延续。

从南太地区到非洲、拉美,许多人通过菌草摆脱了贫困,改变了命运。林占熺表示:“我们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了菌草技术骨干一万两千多人,培养菌草留学生24人。”

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这位二十大代表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13)

·2018年,林占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当地农民庆祝丰收。

林占熺的学生们曾送给他一个特制的地球仪,上面标注了菌草覆盖到的107个国家。作为回礼,他给每个人都送了一本他写的《菌草学》并题词:为国争光、造福人类。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 睿

  • 冷酷的朋友圈说说(微信朋友圈高傲冷漠说说)
  • 2024-06-28微信朋友圈高傲冷漠说说一、人生就是一次感恩之旅,开心是一种觉悟的境界,独步人生,我们会遇到种种困难,甚至于举步维艰,甚至于悲观失望征途茫茫有时看不到一丝曙光,长路漫漫有时走的并不潇洒浪漫这时,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微笑二、莪们。
  • 初学者化妆品购买清单(化妆需要用的东西介绍)
  • 2024-06-28化妆需要用的东西介绍底妆:粉底液、粉饼、散粉;眼部:眼影、眼线笔、睫毛夹、睫毛膏、唇部:润唇膏、唇部遮瑕膏、口红或者唇彩脸部:腮红、高光、修容粉;眉部:眉笔、修眉刀、眉粉;工具类:腮红刷、眼影刷、散粉刷;卸妆类:卸妆油或。
  • 乳鸽用什么食材煲汤(乳鸽的家常做法有哪些)
  • 2024-06-28乳鸽的家常做法有哪些又是到长肉的季节,古话说“一鸽胜九鸡”,鸽子营养价值较高,对老年人、体虚病弱者、手术病人、孕妇及儿童非常适合鸽子又名白凤,肉美,营养丰富,它所含的钙、铁、铜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BE等都比鸡、鱼、牛、羊肉。
  • 国家允许水泥放洗衣粉吗(为什么农村建房和水泥要加白糖)
  • 2024-06-28为什么农村建房和水泥要加白糖农村自建房,往水泥里加白糖、洗衣粉,你见过吗?最近新型房屋收到好几个私信都说,自家盖房时,看到工人往水泥里加别的东西,有的是白糖,有的是洗衣粉、洗洁精,工头却说大家都是这么干的,没什么问题那么事实真的。
  • 李白来蜀地留下的名篇(1300年前李白在此留下名篇)
  • 2024-06-281300年前李白在此留下名篇极目新闻记者董淑健通讯员吴句兵夏婵湖北省黄梅县蔡山镇历史上曾有一座著名的江心寺,始建于晋代,寺中的摘星楼天下闻名,诗人李白在此留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名篇1700多年过。
  • 海贼王中最高的海贼,海贼王九大海贼职业
  • 2024-06-28海贼王中最高的海贼,海贼王九大海贼职业船长:波雅·汉库克、乔艾莉·波妮波雅·汉库克王下七武海中唯一的女性,是生活在亚马逊·百合的战斗民族九蛇的最高领导人和九蛇海贼团的船长,同时也被认为是世界第一的绝世美女拥有着数百万人之中只有一人才有的“。
  • 广东宏远队新赛季赛程表(广东三队新赛季展望)
  • 2024-06-28广东三队新赛季展望经历了一个休赛期之后,CBA各支球队的阵容名单也基本落实而在这个夏天,最为抢眼的无疑就是三支广东的球队了,他们都各自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补强新赛季也确实让人期待,展望三支广东子弟兵,谁能在未来这一年取得更。
  • 三角梅怎样才能过冬(三角梅想要顺利过冬)
  • 2024-06-28三角梅想要顺利过冬三角梅是很常见的一种开花植物,平时在公园、路边、景区等地方都能见到,尤其是在一年四季都温暖如春的地方,三角梅更是常见,不单单是盆栽,在比较温暖的地区,三角梅能长成大树,有的甚至是两三层楼那么高,开花的。
  • 新婚燕尔是指结婚多久(新婚燕尔多长时间)
  • 2024-06-28新婚燕尔多长时间也就是指刚结婚洞房花烛的夫妇“新婚燕尔“,亦作“新婚宴尔”原为弃妇诉说原夫再娶与新欢作乐,后反其意,用作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欢乐结婚,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是指配偶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
  • 超好用的洗发水推荐给大家(这款洗发水好嚣张)
  • 2024-06-28这款洗发水好嚣张前几天刷知乎,发现有个热搜是:“什么样的妹子男生更喜欢?”答案竟然是:“头发好闻的女生”古有“风情万种,不如体香撩人”今有“低头那一刹那,闻到片刻的温柔”不少男生也直言:其实一个女人身上最撩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