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听过、用过“无人问津”这个成语,它的意思是无人过问、无人尝试等等,形容一个事物没有市场或者不受重视,“无人问”很好理解,可是这“津”要怎么解释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个成语跟孔子还有关系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无人问津”的出处和含义
在“无人问津”这个成语中,“津”的意思是指渡口,连起来的意思就是没有人来询问渡口,后来慢慢引申出了更多的含义;今天,这个成语广泛出现在各种场合和语境下,是一个非常通俗的成语,那么,它的出处是哪里呢?
对中学课本中《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比较熟悉的人,可能一下子就能想起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写的:“后遂无问津者。”这也被认为是这个成语的出处所在。那么,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呢?又是哪里“无人问津”呢?
原来,东晋时期,有个人平日里靠打渔为生,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划船出去打渔的时候,顺着水流一直走,不知不觉忘了路的远近,到了一个非常奇异的地方,这里全是桃树,景色十分美丽,这个打渔人觉得很惊奇,就一直往里走,穿过了一座山,来到一处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齐的地方,这里的田地肥沃、庄稼饱满,一看就是安居乐业之地。不过,让他觉得奇怪的是,这里的居民衣着打扮都和大家不一样,他们看到打渔人同样觉得很惊奇,一番交谈才知道,这些人当初是为了躲避战乱才来到这个地方的,时间长了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变成什么样子了,打渔人便向他们讲述如今的种种,大家纷纷把打渔人请到自己家里款待,顺便打听外面的变化。
临走的时候,桃花源的人嘱咐打渔人说,不要把这里的事情告诉外面的人,但是打渔人还是沿途做了记号,并且禀报给了太守,太守派人一同去找,却没能找到。后来,南阳有个叫做刘子骥的隐士,听了这件事以后也去寻找,依然未果,不久就病死了,之后便再也没有询问如何去桃花源的人了,即“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他是个志向高洁、隐居避世的人,之所以要描绘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其实反映了他对于这种安然宁静、守望相助的生活的向往,现实的社会充满动荡烦扰,让他觉得喘不过气来,所以渴望来到这样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尽情享受田间地头间的朴实与纯粹。
当然,“津”这个字并非只有渡口一个意思,它还有以下几种含义:第一种是指口水,唾液,比如“津津有味”;第二种是指汗水,比如“遍体生津”;第三种是指滋养、补充,比如我们常说的津贴;第四种是天津市的简称。
“无人问津”为何与孔子有关?
那么,为什么这个成语还能和孔子扯上关系呢?原来,虽然《桃花源记》中出现了一句“后遂无问津者”,但是“问津”这种说法最早是在《论语》里出现的,所以之后的用法更像是一种沿用基础上的变换,那么,《论语》里是怎么写的呢?
在《论语·微子》中,有这样一句话:“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这里的“问津”就是问渡口在哪里的意思,和无人问津的初始含义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后者加了一个否定的前缀而已,所以,说这个成语的出处是《论语》也完全说得通,只不过《论语》中的用法和《桃花源记》中的用法不太一样,后者更接近这个成语的整体意思,所以大多数人认为《桃花源记》才是更为合适的出处,两种看法都有道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再赘述了,接下来就讲讲《论语》中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吧!
孔子一生带着弟子周游了十几个国家,沿途不懈地传教讲学,也感受着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影响了很多人。一天,孔子等人赶路的时候,正好碰到长沮、桀溺两个隐士在种地,孔子就让学生子路上前问问渡口在哪里,即“问津”,长沮问子路后面那个手里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回答是孔子,长沮便说:“那他已经知道渡口在哪里了,不用再来问我了。”
子路只好再去问一旁的桀溺,桀溺没问身后的人是谁,而是问子路是谁,子路便如实回答了,桀溺又追问道:“你是那个孔子的徒弟吗?”子路回答说是,桀溺便说:“这天底下已经像不受控制的洪水一般混乱了,谁又能有本事去改变呢?你跟着孔子这样避人的人又有什么用,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样避世的人呢?”从长沮、桀溺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对孔子的作为是不支持的,甚至是有意嘲讽的,长沮觉得孔子这样的人都要改变世界了,还用得着问路吗?桀溺则否定了孔子的做法,认为跟着他没什么用,还不如隐居起来自得其乐更好。
我们今天回顾孔子的所作所为,都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时代的先驱,可是当年的孔子本人却遭受了不少的冷眼和嘲讽,长沮和桀溺的态度就是一个缩影,而他周游列国的途中,类似的遭遇还有很多,但是面对这些外界的阻力,孔子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情怀,而是不屑于和这些人为伍,认为他们不过是一些没有思想的“鸟兽”罢了,这种坚持,便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来说,改革都是困难的,而那些敢于扛起改革大旗的人,在当时的绝大部分人眼中也都是行为怪异甚至离经叛道的,但是,历史不会否认他们的贡献,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向前。
结语:
我们今天说的话、写的字里,包含着无数千百年前的典故和社会思潮,作为一名中国人、华夏文明的继承者,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待成语如此,对待各种俗谚、风俗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在外来文化如潮水般涌入的当下,保持一份淡然而又坚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