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大型古装清宫剧《还珠格格》火遍大江南北,几乎占据了各大卫视的黄金档期,创下了当年收视率排行榜之最,引得无数吃瓜群众熬夜追剧、寝不安席。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引爆海内外和业界口碑,出现万人空巷盛况的影视剧。
而除了主角之外,戏份不多的配角“香妃”,更是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香妃的传奇之处,除了她的美貌之外,更重要的是她“身有异香”的传闻,在剧中,她的香味甚至能够招来蝴蝶。而后来的一些文学作品中,“香妃”的形象也是层出不穷。那么历史上真有“香妃”这个人物吗?
“香妃”的历史原型在清朝的官方记载当中,并没有香妃这个人物。她最早出现在清末的一些个人著作当中,而对其形象和生平描述最完整的,当数清末学者天嘏编撰的《满清外史》。
根据该书第四篇乾隆朝条目下的“眷恋香妃”中记载,维吾尔回部有位王妃,不需要沐浴熏蒸,天生自带沁人的异香,而且拥有绝世艳丽的样貌,被当地人尊称为香妃。
乾隆帝一生后宫妃嫔共计40多位,其中确实有一位来自回族,也就是维吾尔族的女子,这就是后来故事中的“香妃”。这位“香妃”真正的封号并非是香妃,而是“容妃”。与影视剧中一样,这位容妃来自新疆和卓部落,是维吾尔族后裔。
乾隆年间,新疆回部大小和卓发动叛国叛民的暴乱,容妃家族反对叛乱,拥护清政府,配合清军平定了叛乱。容妃家族因平叛有功,被乾隆帝召至京师为官。为了报恩,他们将容妃送入皇宫,服侍乾隆皇帝。
香妃性情刚烈,又心存亡国之恨,不仅对百般献殷勤的乾隆冷若冰霜,拒之千里。而且,她还声称贴身藏有数十把利刃,如遇逼迫便引颈自刎。多情的乾隆生怕美人失了娇色,也不敢强求,只有想尽办法哄香妃开心。
在很多文学作品之中,香妃的死因都是因为受到了太后迫害,乾隆的母亲钮钴禄氏趁着乾隆前往宗庙祭祖的时候,单独把香妃召入慈宁宫,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命宫人将其缢杀。
乾隆得知香妃被杀的消息悲痛万分,一连几日水米不进,后来便命人将香妃安葬于如今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19号的陶然亭东北角,并亲自题写了碑文。
香妃的故事越传越神“香妃”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这个传说中的美丽而神秘的女子,被编成故事,写进了小说,搬上了荧屏。金庸在小说《书剑恩仇录》中就描写了香妃,把她称为“香香公主”,陈家洛幻想通过香香公主反清复明。电视剧《风流才子纪晓岚》中还把香妃和纪晓岚扯到了一起,剧中的香妃不但会武功,还会“天香功”,她能发动气功使全身散发出一种奇异的香味。电视剧《还珠格格》则把香妃称为“含香”,说她全身自带奇香。
根据现在的科学解释,人类根据生长地域和年龄的不同,通过汗腺挥发出来的体味也略有不同,但却绝不会产生一种非常独特,而且味道很大的香气,要说能够召唤蝴蝶更是无稽之谈。
一种说法,从容妃受宠的程度来看,肯定是位拥有绝世身材和面孔的大美女。所以,取秀色可餐之意,衍生出了“香妃”一名;另外一种则是根据古代贵族女性的生活习惯。她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一些带有特殊香味的花瓣或香料,进行沐浴或熏蒸,从而获得较为长久的体香。
香妃身上的异香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一点,学者们的观点也是众说纷纭。
好巧不巧的是,1979年,一场不期而遇的地震,使位于遵化清东陵的一处墓葬群发生坍塌,当地的文物工作者立即对墓葬展开了发掘、修复等拯救工作。但可惜的是,由于清末民初时局动荡,盗墓猖獗,考古工作者进入地宫时已是一片狼藉。
考古学家们根据墓葬之中留存的文物,和《昌瑞山万年统志》中的记载及图示,从中可以看出明显的异域风格,墓葬的很多设计特色都可以看出是回族伊斯兰教的风格,所以考古学家们从此可以认为,这座墓葬的主人应该就是乾隆的香妃。
考古学家在容妃的地宫中发现了棺木、大量的珠宝、丝织物以及容妃的头骨和发辫。专家们对容妃的头骨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后得出:死者是一位年逾五旬的维吾尔族女性,专家们又对容妃墓中发现的发辫进行了化验,通过分析容妃发辫中的微量元素成分,得知容妃的血型是O型。
专家们根据地宫发现的容妃遗骨,推测容妃生前的身高为163.71厘米。遗骨本身无任何香味,从遗骨的化验分析中也无法得知她身上散发香味的原因。
专家们在对文物进行保护挖掘的过程中,根据墓葬中残留的香囊碎片,得出了一个可喜的发现。
原来,回族女性一直都有随身佩戴香囊的习惯,而香囊中的配料,也都是自制的特殊香料和沙枣花混合物。这种香囊气味独特,且存留时间较长。也就是说,传说中的“香妃”并非自带异香,而是佩戴香囊散发的气味,给人留下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