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11年,匈奴大军攻破西晋京师洛阳,立国仅四十多年的西晋王朝就这样匆匆走向了历史的终点。由于中原地区沦入外族之手,再加上战乱及局势动荡不安,许多原本定居在北方的汉人选择逃往南方,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衣冠南渡。
公元317年,逃到南方的西晋皇族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与此同时,北方的中原地区则是各路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直至北魏成功统一北方后,南北朝的对峙局面才正式出现。
长期分裂导致南北两地人们在生活、语言等方面都出现了很大变化。当时的南方地区虽然还谈不上繁荣,但与北方不稳定的政治秩序比起来显然要好得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是南方远胜于北方。
随着南方几个重要城市的不断发展,许多原本居住在乡村的人(包括世家大族和普通百姓)开始脱离自己的家族而到城市中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南方地区的家族结构逐渐变得松散。
相反,北方混乱的局势促使乡村中的亲友们保持团结紧密的关系。当时北方的乡村地区有许多坞堡,地方上的名门望族以首领身份组织当地的武装力量,以防军阀、流寇突袭。对外部环境缺乏安全感使人们自发形成凝聚力,当时北方乡村社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同姓家族之间建立的紧密纽带。集体利益为先的道德观使人们愿意倾其所有去帮助落难的亲友。因为只要某块“短板”被外部敌人攻破,那么整个组织就可能全军覆没。
南方乡村的社会秩序相对比较稳定,所以人们更愿意优先考虑个人前途而并非家族或更大集体的利益。比如当时最负盛名的王导、王敦兄弟曾合谋杀死了一个北方来投靠他们的同族亲戚,但不久后兄弟二人又为各自不同的利益展开厮杀。
简单来说,南北朝时期的北方相对朴素和军事化,南方则更倾向于个人才智和文化修养。
除了上述南北差异外,当时南方人和北方人在言谈举止上也有很大不同。学者颜之推在他的《颜氏家训》中这样写道:“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而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
颜之推的这段话大致意思就是说:南方人语音清亮高昂,但言辞多浅陋粗俗;北方人语音低沉浊重,但言辞中有许多古语。南方士大夫的言谈水平高于北方,北方平民百姓的言谈水平高于南方。南方士大夫的谈吐与平民百姓差别很大,而北方士大夫的谈吐与平民百姓不容易区分。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差异其实也和衣冠南渡有非常大的关系。因为南方移民中包含了大量从中原地区南渡的世家大族和朝廷精英,他们有最权威的见解,最标准的发音。南方本地人则以地方话为主,所以“辞多鄙俗”,即便大家的穿着打扮都一模一样,但一开口就能知道谁是士大夫,谁是白丁。
留在北方的精英都是没有随朝廷南迁的当地世家,他们原先社会地位就要低于南迁的那些贵族。加之他们要长期和地方上的百姓打交道,所以彼此间的言谈都非常接近。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差异长期存在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直至后来隋朝统一天下,这一情况才有所改观。
参考文献:《颜氏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