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到学生为简历制作发愁,也有人在后台问我怎么制作简历,还给出了所学专业。是时候说说简历制作了。
这是简历制作前必须树立的观念。一说到“生涯发展”或“职业规划”,就有很多疑问。比如:
什么是职业生涯?
什么是职业规划?
职业到底能不能规划?
职业规划到底有没有用?
……
这些问题的回答都需要基于“生涯”二字的理解。
那么,简历的意义就在于重新回顾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么成为最好的自己。
所以说,生涯之学,乃应变之学。我们制作简历必须以了解自己为前提,必须以发展自我为前提。它可能是我们学生生涯的重点,但它又是我们另一个人生阶段的起点。
如果在制作简历上都草草了事,可能会得到一份工作。但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第一步就没有走稳,你还能期待将来走的更远吗?这也是很多毕业一两年的学生回来找我倒工作苦水的原因。
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的,那就只能灵魂漂泊,无法安身,更无法立命。故,制作简历之前最重要的准备就是回顾自己的过往故事,从而审视现在,胸怀未来。
简历之“简”
简历之“简”非“简单”之“简”,乃“简明”之“简”。
工作的原因,我会接触很多学生的简历。无论形式排版如何,打眼一看就问题满满。
例如:基本信息过于“丰富”,实践经历又过于简陋。简言之,无用信息太多。甚至有的人在制作简历时形式内容都不过关,草草了事,非能力问题,乃态度问题。
简历制作时,不是要写得简单,而是要写得简明扼要。我们只注意了“简”,却没有足够重视“明”字。我想,明确、明了是最基本的理解。更深一层的理解应该是与岗位要求相匹配的简单明了的个人履历。
例如招聘测量员的某公司的招聘启事里写到:
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敬业精神
有同学就开始写是如何在学生会工作的,巴拉巴拉写得很长,确实做到了匹配岗位要求,但是没有做到“简明扼要”四个字。违背了“简历”之“简”。还有学生为了使自己的简历看起来内容丰富一些,将自己的获奖情况写的过于细致,甚至连初中高中的获奖情况都要写上,这也是不合适的。
因此,在匹配岗位需求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简明扼要”。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分门别类,列出项目。既要“简”,又要“明”。
“简历”之“历”
履历,经历等都是“历”字之含义。简历中往往存在两种情况:
经历太过丰富,缺了哪一样好像都不能说明自己优秀
经历太单调,没什么可写的
第一种情况解决的办法是尽量做到“匹配”二字。比如,在匹配“形象好气质佳”的时候,写了参加了很多的学生活动来匹配,可能效果不如一张完美证件照来的实在。腾出来的空间就可以留给更重要的经历。
第二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麻烦。首先要坚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故事没有好坏,关键在于能否进行能力萃取。
例如某君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也就喜欢打打篮球。我们怎么进行能力萃取呢?
可以说,所有的故事里都蕴藏着力量,都蕴藏着你的优势。可是,从比较粗劣的故事线中,几乎无法看到,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细化我们的故事线,然后从故事中找出我们的力量,资源和优势。具体的办法,以后会说到。
制作简历就是在回顾人生
如果把简历制作定位在回顾人生这个高度上,那我们的简历制作绝不是求职前几天来做。或许一入学校就应开始,每半年更新一次。我们可以将这样的简历称之为“简历初稿”。基本信息部分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教育经历和社会经历部分会随着你选择的路来变化。
上学期参加了辩论赛,这学期参加了朗诵大赛等等,逐一地列在简历初稿里面,并写上取得的成绩。等到求职前夕,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根据岗位需求进行经历的删减和匹配。
“磨刀不误砍柴工”,借制作简历的机会,认认真真回顾一下这过去二十多年的经历。说不定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实际上,履历表我们已经写的不老少了。可是每次都是姓名、性别等基本信息的填写,然后是家庭主要成员,受教育经历,赏罚经历等等。但凡有一次你是认认真真的回顾过去,然后写在履历表上,你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触动。
你的履历表不会欺骗你的真实年龄;你的履历表不会欺骗你的受教育过程;你的履历表也不会欺骗你失败或成功的过去……不仅如此,一份份存在于时间线上的简历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个节点。正是那些故事让你的简历活了起来。
因此,把简历当做一份生命回顾,一份过往经历的总结,给自己一次看到不同自己的机会,花点时间,用点耐心,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