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曾经乃至现在,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说一句话,别人能听懂什么意思,为啥写一些文字,别人能看懂?为什么一段发出或接收一段点dot(.)划dash(-)的电码,就可以告诉或听懂对方表达的意思?当然也有很多人没思考过这个问题,或没有什么值得思考的。
我们生存的这个客观世界的美妙就在于,它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紧密的联系起来。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但当我们想要把自己脑海里想要表达的意思传达给另外一个人,我们就需要借助这个客观世界,比如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段话、一段文字、一些符号、一段音乐、一幅画、一个肢体动作等等,但凡能让对方通过感官感受到的,都可以作为传达信息一种方式,但仅仅传达过去还不行,还需要对方理解,而构建一种怎样的方式让对方理解,就是意识的契约。
概念
当你在读《毛选》的时候,你和教员就联系起来了,通过书上一个个文字进行理解,你进入了教员的精神世界,进入了教员描绘的那个世界,你知道了那个年代农民问题的严重性,你知道了那时候要打倒土豪劣绅,你知道了十四件大事等等(《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你的意识“遨游”在那个世界,并因此可能影响你的人生未来。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但是对这些文字进行理解才是最为关键,通常我们通过文字构建我们的精神世界,是通过“概念”来构建的,举个例子,“鹿”这个字,放到你面前,大部分人脑海里会出现鹿这个具体的动物,为什么我们会想到鹿,是因为在历史文化中人类构建了“鹿”——>鹿这种动物,也许在很久以前,创建“鹿”这个文字的人,拉一只鹿来到大家面前,说这个动物就用“鹿”来表达吧,但其实还不够说明“鹿”,因为有些人以为鹿是他拉过来的这个动物个体,于是这个人又拉了很多很多鹿来到大家面前,说这类动物就是鹿,于是大家理解了,鹿是一类外形相似功能一样(还有其它特征)抽象事物,于是概念产生了(请大家不要用小篆,甲骨文,或英文中的deer等等其它不同的写法来抬杠,我只是用中文简体“鹿”举个例子)。不管这个文字的由来是怎么样的,这个字被概念化了后,我们一看到这个字后,我们脑海里就会冒出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概念是人对文字理解的基础,文字是怎么被概念化并且被传承,成为了人类文化的一笔“财富”。
《说文解字·叙》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
理念
在柏拉图的思想体系里面,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一种描摹,你说有真正的“圆”吗?现实世界可能没有,但理念世界中有,那理念世界中的“圆”有意义吗?我现在借你一个完美的圆规画一个圆,那画个圆是真的圆吗,它有多圆?
让我回答,我觉得不管你画的这个圆是不是真的圆或有多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画的这个圆的现实意义,“真的”、“多”只是我们脑海中的一杆标尺对现实世界的映射。比如某工厂专门做篮球,他们会先制作一个模型,或制作一个样品,做出来后,去篮球场试试,假如可以的话拿去nba试试也行(当然试验品或次品一般不会出现在赛场上),赛后采访球员都说,这个可以,然后你工厂其它篮球都按这个样式来。
这么说吧,概念可以是对具体事物的一种归纳抽象,再对抽象进行建模形成理念,再回到现实世界进行推演验证。
罗翔教授说,虽然我看不到最完美的正义是什么,但是我相信正义是存在的,因为它就像完美的圆一样,存在于理念之中,虽不能辞,心,向往之。
逻辑
其次一个问题就是概念的同一性,这成为逻辑的基础。
比如1 1=2,它之所以成立,是因为里面的4个符号(1、2、=、 )我们都一致认同它是什么意思以及它的范围,万一谁硬要说“ ”是救护箱或120救护车的那个“ ”,那上面那个等式立马不成立,简直毫无逻辑可言,但是你又不能否认“ ”确实可以理解救护的意思,所以又有语境的说法,一个符号对应的概念,在一个语境中的范围。我们如果都认同1 1=2有意义,必须认同(1、2、=、 )概念在某范围的同一性。
所以概念的同一性是基础,语境中的范围是规范。
关于概念同一性我们再看看黑格尔的哲学(我们不评价黑格尔的哲学,只从它自身思想体系来聊聊关于概念,也是作为一个参考吧)
在黑格尔的《小逻辑》中,逻辑学在整个构建过程中遵循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统一,是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提出这个原则。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形成思维体系的构建单位,那么在本体论层面上,将抽象事物理解为普遍性的本质,继而将这个本质确认为理念,在认识论层面上,理念的自我认识过程和本质的发展于具体化的过程(理念到客观世界)相统一,世界自为自在理解为理念自我上升与发展的过程(世界万物自然发展,它是一个自我优化过程,然后在理念世界中,理念也只自我优化),那么概念自身由潜在到自为自在的发展的必然性的推演来建构世界的逻辑结构,确立概念和概念的运动所展开的主客体的辩证法为世界的终极解释的原则和模式,在价值层面上,理念世界最终目的是自由与善,现实世界最终也会按这个轨迹走,而概念论就是确立这一终极价值。
我画一个自己理解的图:
其实这样看黑格尔的哲学是矛盾的,因为按他的思想是,先要同一,然后内在调整,自我上升,这一下子从形式到辩证,也就是不断的调优,找到最优解,这个最优解就是自由与善,这个算法在理念世界,在现实世界运行,进行验证,不断循环往复。(我可能是以我的思维方式去解读黑格尔的哲学,有一种先入为主,并因此而没理解他的观点)
其实马克思直接用辩证唯物主义讨论这个问题。
题外话,我隐隐约约觉得西方哲学的辩证法,来源于我们中国的古代思想体系,比如易经中的: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也许是我想多了。
差异之美
在一个语文作业题出现这样一道题:冰融化之后变成___?
我估计你会填“水”。事实上当时班上同学基本都是填“水”,只有一个同学填的“春天”,结果老师给这个同学打了一个“❌”,后来这个同学的家长找到学校来了,找老师评理,说冬天的冰融化了之后,春天来了,没错呀,后来这个事还闹到教育局(只是听说哈。)
冰融化之后,确实变成水,物理学告诉我们就是这样的,关键这个题目是一个语文题目,语文老师不是在授课物理知识,物理、数学、化学其它学科的知识,都是对知识概念建立范围标准之后,才让这些学科的知识成为可能的条件之一,而语文是告诉我们在不同情况下,怎样对知识概念的范围标准的建立,简单点就是语文就是告诉你这个文字在不同场景有不同意思,其它学科就是这个文字在这个学科就是这个意思,直接用它(如果这个文字在这个学科还有其它意思,也应限于在这个学科之内)。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应该庆幸还有一位同学,填的是“春天”的这个答案,才保留了我们的思想意识的开放性,保留了想象力,如果所有同学填的是“水”,很难想象在未来,我们是否会走进了科学可能出现的“死胡同”?有人会说我们的科学还在继续发展呀,“死胡同”怎么可能。我告诉你科学之所以还在进步,是因为科学在不停的修改过去的所谓的“科学范式”,也就是科学创新,新的科学理论出现以及被验证,如果不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现,我们还停留在牛顿的经典力学(过去的科学范式)。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以推导出牛顿的经典力学,但是无法从牛顿的经典力学推出相对论,牛顿的经典力学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一个特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神思”篇写了这样一段话:【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也表达了想象力的重要。
对过去被规范的概念,而产生了差异,也许是一种艺术,又或许成就一种科学理论的进步,亦或许只是异想天开,但不管怎样,正是由于有了同一性和差异性的共同存在,才有了我们的今天的文明,以及去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组合契约的个性化
我们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了解ta吗?”、“你知道ta喜欢吃什么吗?”等等
举个例子:
你爱人打电话给你,说今晚不加班,记得煮ta喜欢的饭菜。
好,你是怎么判断该炒哪些菜以及怎样的做法和口味,就是ta喜欢的饭菜?
有人会说,我了解ta呀,我知道ta喜欢吃什么,因为过去做个很多菜,我总结了一下,这些口味是ta喜欢的,ta也说过喜欢吃这种做法的菜。
那我再问,“了解”是什么?存在哪里?是什么样的形式?
上文中提到我们通过客观世界向对方传达我们的意思,但是你爱人只是说煮ta爱吃的饭菜,到底是哪样的饭菜?如果我们按照上文中的抽象概念去推演,好,你去买点米,买点菜,买点油盐,各种调味料,反正啥都有,然后你开始用电饭煲煮饭,开始切菜,放油盐,油盐放多少呢?放不放鸡精?什么时候放?大火还是小火炒?你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终于知道以怎样的工序去完成这道菜,才是你爱人喜欢吃的。从此ta都不用说什么,你都知道该做什么饭菜了,有一天你父母来了,问题又来了,你怎样做饭菜既符合你爱人又你父母的口味,算了,不做了,去下馆子。如果你还是坚持用了你爱人的口味的做法,刚好你父母也喜欢这个口味做法,那是不是同样可以意味着以后你父母来了,你都可以用同样的做法?不管怎样,你总之在以一种尝试、总结经验的方式在展开你的行为。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许多被抽象的概念被组合起来后,可能会形成个体化,继而成为一种价值判断,也就是说“了解”是一种价值判断,以一种个性化的契约存在我们的意识里。
但如果从脑科学的角度来回答,你会说“了解”是一段记忆,存在我们的大脑的海马体内,是一种化学成分的变化。也许你还可以通过神经科学的知识去解释,总之你会给它一个完美的答案。但如果问题被追问下去,你终究会陷入沉思。
契约在两种世界观的意义
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传说在公元前212年,罗马攻入迦太基后,罗马士兵闯入阿基米德的住宅,看见一位老人在地上埋头作几何图形,阿基米德对士兵说你们等一等再杀我,我不能给世人留下不完整的公式!还没等他说完,士兵就杀了他。他是带着遗憾死去的。
据说关于阿基米德的死亡传说有很多版本,但都有一点是,在他即将死的时候,还沉侵在他的精神世界。
你看,人家要死了,还想着给世人留下一个完整的公式,我只想说一句,佩服!我并不是想说我们应该学习他那种精神,我想表达的是,他留下的这个公式的意义。你说它有没有意义?
假如他留下的公式是,任意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θ=180°·(n-2)。其中,θ是n边形内角和,n是该多边形的边数。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连其他的顶点可以将此多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故,任意n边形内角和的公式是:θ=(n-2)·180°,∀n=3,4,5,…。(我只是举个例子哈!虽然在黎曼空间几何,这个公式不成立)
你说这个公式有什么意义?放到2200年前有什么意义?我尝试给它找到一个现实意义,假如我开一辆车,从武汉,开到长沙,再开到南昌,再回到武汉,这是一个三角形,我到长沙了,该转多少角度去南昌,我测量一下,然后到南昌以后又该转多大的角度回武汉,总之我要让这三个城市形成三角形,只要内和等于180°就一定会回到原点,我大概是疯了吧。那我可不可以修改一下,把180°换成181°?当然如果只要人类达成共识,换了也行,不过人类历史上关于几何知识很多都要重新调整,生成新的知识。不管怎样,这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并尝试找到找到现实意义,即使没有,在我们的思想里面只要成立也行,那是否形而上呢?我认为不是,如果是的话,在这种角度来说,数学也是形而上了,事实上数学并不需要证明数学对象和数学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当大家达成共识,这种共识并不能去推演世间万物,因为它只在范围有效,所以不是形而上。
而因此对应的是另一种世界观,辩证法。包括上文提到的黑格尔的逻辑学,虽然是在唯心主义基础上提出的原则,但它符合辩证法,但它仅仅只是通过辩证法则来寻求理念世界的真理,还是唯心主义,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而马克思的哲学体系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我重新画一张图。
在这张图里面少了“理念”,事物发展规律(真理)就在现实世界中,而我们通过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发现真理并改造世界。
通过这种世界观,来确认意识的契约在现实中的意义。否则只是yy。
结束语:请文明讨论问题观点!
参考资料:
1.《毛泽东选集》毛泽东
2.《矛盾论》毛泽东
3.《理想国》柏拉图
4.《说文解字》许慎
5.《小逻辑》黑格尔
6.《艺术哲学》王德峰
7.《文心雕龙》刘勰
8.黑格尔《小逻辑》逻辑学的概念论中对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解决 - 搜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