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方力 杨一凡 实习生 俞丰君安 通讯员 陈聪 沈春芬
我们对他们既熟悉又陌生。
也许每天,我们都接过他们送的快递或外卖,可除此之外,我们对他们又似乎一无所知。
从城东的笕桥横塘到城西的五联小区和益乐新村,数以千计的小哥们租住在这些曾经的杭州“城中村”。
连日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多路记者走访了这几处小哥租住集中地,走近他们工作的驿站,走进他们生活的出租房,听他们讲在杭州的奋斗故事(此前报道戳这里:酷暑盛夏,奔忙在跑单路上,杭州这里生活着3000多名小哥)。
提起城西的益乐新村,不少来杭州打拼的人可能在这里租过房,因此年轻人多,热闹,富有活力。“这里生活氛围浓,在城市快要消失的修鞋摊,或是买一些小零碎,在这里都找得到。”住在周边商品房小区的孙女士说。
8月1日上午,日头很大。丰潭路地铁口一出来,转身就是益乐新村南区保安亭。两个保安大叔说,“这里小哥住得蛮多的,以前房租几百块好了,现在贵了,没有一千块租不下来。”
往小区里走,几个街坊正坐着聊天。没几步就是一个快递驿站,人头攒动,孙民昌夫妇没空聊天。
孙民昌黝黑精干,俞华活泼开朗,夫妻俩都是80后,湖州人。
从十个平米的快递站点到现在40个平米,他们在益乐新村一带打拼了七八年。
俞华最骄傲的事情,就是两个女儿在杭州出生,在自己身边长大,一家四口不管生活多难都在一起。
“我们就近在益乐新村租了一个单间,月租金1500元,晚上要11点多关店,方便走过去睡个觉。”
穿过一排排快递架子的丛林,有一处通风、安静的小天地,那才是一家人的心灵栖息地。
一张朴素、老旧的木桌子靠着窗,窗台上挤挤挨挨排列着名著等各种书籍。墙上有小女儿张贴的乘法口诀表,椅子上有大女儿翻看一半的《骑鹅旅行记》。临着桌子就是一个木架,放了烧水壶、电饭煲、纸巾等生活用品,还有一罐超大的辣酱。
“店里一般一天一千多个件,另外搞一点小区团购,每月能补给点家用也好的。”俞华很喜欢笑,平时她管孩子多一点,接送、做饭;老公则一天到晚把脸埋在快递堆里,老家的婆婆就抱怨过,“你们常年在外头忙,一年到头也看不到什么钱”。
“这个暑假,大女儿高一,她要提前学习高中课程,我就给她交了5000,让她学,真的有点贵。小女儿喜欢跳舞,也给她报上。每个月光房租1500元店租5000元,开销也很大,我们夫妻比较节约,但养孩子的钱不能省。”
俞华说,好在头几年,他们已经在杭州花60多万,存下一个30平米小房子,两个女儿顺利在杭州上学。
“我们这个行业全年无休,干了几年我老公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去年夏天,他还要自己到处送件,皮肤黑得发亮了,今年不让他做了,就守着店吧,钱不多能负担一家人生活就可以。”
俞华有时会想起老家的哥嫂,在厂里干活一个月也能赚1万块钱,“老家开销少,每天能吃家里种的菜,日子过得比我们舒服”。
那要回老家吗?
“不回去了。两个女儿都在杭州读书,杭州的教育总比老家强。”俞华想到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就又释怀了。
让她欣慰的是,两个孩子从小自己带大,都很懂事。学校里发了什么好吃的,都记得带来给妈妈尝尝。孩子也想帮着干点活,俞华总是坚持不让她们碰,抓紧时间去学习。
“我们没多少文化,孩子不能再像我们这样了。我大女儿读书勤奋的,但中考粗心了没发挥好,希望她努力考上个好大学。”这是俞华最大的期盼,也是夫妻俩在杭州奋斗的最大动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