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城临沂,交通发达,商贾云集,为全国物流之都和小商品批发基地,海内外闻名遐迩,有“北临沂、南义乌”的美誉。
这一切得益于临沂发达的陆上交通和充沛的水上资源。
发源于蒙山北麓的沂河为临沂的母亲河,它一路向南狂奔,穿越崇山峻岭,流经临沂古城东畔,形成了一碧万顷的平缓湖水.沂河东岸是河东区;西畔是兰山区;位于临沂城南,作为沂河分支-陷泥河以南为罗庄区。
在临沂城北,作为沂河最大的支流的祊河,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在临沂城东北角汇入沂河。祊河和沂河在临沂正好形成一个大写的“Y”型。在太空中俯视,沂河和祊河就像一只舒展双翅的大雁,在碧海青天中自由地翱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条贯穿临沂古城东西方向的小河-涑河,蜿蜒曲折,形成一个“S”型,在三河口汇入沂河。
临沂涑河地图
从地图上看涑河犹如一个晶莹剔透的翡翠,镶嵌在临沂城中,滋润着两岸百姓。
涑河,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它的修建得益于明朝时期一位分封在临沂的王爷。他就是泾王朱祐橓。
(2)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对皇帝直系子孙实行异地封王的制度,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
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八个等级,亲王是除太子以外的所有皇子的封号。
明朝亲王被封往各地为王,只属于宗人府管理,享有无上的特权。
生活上享受优越的物质待遇,他们锦衣玉食,从出生,娶妻生子,一直到去世,一切费用都由朝廷负担。
政治上不受明朝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员管理,不纳税,不参政,不科举,公侯大臣见了要下跪。
他们的任务就是无限制地生孩子,为朱明王朝更多地繁衍子孙。到了明末朱姓皇族竟达上百万!
这些皇族国戚大多沉迷于声色犬马,终日无所事事,更有甚者依仗特权鱼肉百姓,收取税费,欺压官员。
像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出生时朱元璋43岁,明朝建立刚刚三年,朱元璋老来得子,非常疼爱他,朱檀刚满月就被封为鲁王,15岁娶汤和之长女,16岁去封地兖州。然而鲁王夫妻俩长期沉迷长生,喜炼丹药,竟然将大量民间孩童绑入王府阉割,用阉割之物作为药引,造成数十名儿童死亡,引起极大民愤,平民出身的朱元璋闻讯龙颜大怒,把二人带到南京,鲁王被施以髡刑,王妃被令自尽。后鲁王被放回兖州封地继续做王爷,但是他痴迷丹药屡教不改,以致双目失明,年仅20岁就毒发身死。死后被谥鲁荒王,真是荒诞不经!
诸如败家的诸王多如牛毛,有建树的凤毛麟角。
像朱元璋第五子朱橚,被封为周王,勤学好文,喜诗词,曾作《元宫词》百章,善习医药,组织医学能手编著有《救荒本草》《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等医学作品,流芳百世。尤其是《救荒本草》一书,流传到日本,被称为植物学的开山之书。
诸如作为郑王世子的朱载堉,本来可以像其他王爷一样锦衣玉食,但他却节衣缩食,俭朴敦本,而且聪颖好学,早年即从外舅祖何瑭学习天文、算术等学问,因不平其父获罪被关,筑室独处十九年,直到1567年,其父被赦免,他才愿意入宫,郑王去世后,作为长子的他本应继承王位,他却七次让国,辞爵归里,潜心著书,专攻音律、历算长达十九年,完成《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辨惑》、《嘉量算经》、《律吕精义》、《律历融通》、《算学新说》、《瑟谱》等著作,被中外学者誉为“律圣”。
泾王朱祐橓(1485-1537),明宪宗成化皇帝的第十二子,母亲杨妃,杨妃虽然是成化帝普通的妃子,但是在成化最后三年内只有她接连给皇帝生下两子,看样子杨妃比较受宠幸。
《明史》记载:“泾简王祐橓,宪宗第十二子。弘治十五年之籓沂州。嘉靖十六年薨。子厚烇未封而卒。无子,封除。”
短短不到四十个文字,看不出泾王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是他在我们临沂地方志史书中却名气很大。
泾简王祐橓
(3)
泾王出生的年代,正值明朝中叶,明朝自从“土木堡之变”之后,国家由前期的开疆拓土逐渐地变得守内自保,上下更注重内政。
作为成化皇帝第十二子的王祐橓,出生不到三周岁时其父亲成化帝就驾崩,他的同母弟朱祐楷不到周年。他的长兄朱祐樘继位,是为弘治皇帝。弘治帝在明朝十六个帝王中在朱元璋和朱棣之后历史评价最高的皇帝。
弘治二年(1489)年仅五岁被封泾王。府邸在沂州。由于年幼不能就藩,只能在京城生活。他和众兄弟姐妹快乐地成长,尤其和小他两岁的同母弟弟申懿王朱祐楷关系非常好。
弘治十三年(1500)朱祐橓与东城兵马指挥曹铉之女成婚,弘治皇帝亲自主持婚礼,泾王夫妇接受朝臣朝贺,婚礼按照皇太子的规格举行。
弘治十五年(1502)年仅17岁的泾王,携曹王妃诸人告别洒泪告别母亲和弟弟,离开京城,去千里之遥的封地-沂州。
仅仅过了一年泾王弟弟申王朱祐楷在宫中早夭,年仅16岁,谥为申懿王,无子封除。相伴长大,情同手足的兄弟仅剩泾王一人。面对亲人离世,阴阳两隔,他悲痛欲绝,但不能去赴丧,由于明朝亲王制度,亲王就藩后没有皇帝允许不得离开封地,即使父母兄弟姐妹去世也不得。
泾王只能在千里迢迢的封地-沂州遥祭自己的亲弟弟了。
(4)
沂州即是今天临沂。临沂古称琅琊,明朝时期沂州隶属青州府管辖,治所在临沂县,相当于府与县之间的地方机构。一直到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升为沂州府,才直属山东行省。
泾王府邸早在弘治二年(1488)封王时就在沂州城中建设。
富丽堂皇的王府高耸入云,当时是沂州城最高最宏伟的建筑。
危楼高千尺,手可摘星辰。
今天在兰山区政府西侧,临沂影剧院附近。影剧院前身是临沂第五中学,在清朝时期,是考取秀才的地方,叫做“试院”,俗称“考棚”。现在的考棚街,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考棚街以西的南北小巷,叫考棚西巷。过去有凌云阁澡塘,今已不存。从此往西,当时是一片大汪,并无人家。为了防止夜间行人失足落水。汪东崖筑有一段垣墙。墙基下部一步之内砌有三孔小桥,名曰“一步三孔桥”,是“临沂八小景”之一。
泾王府邸就在附近。
沂州古城
泾王聪明好学,勤俭节约。朝廷规定亲王封地上万亩,他主动辞让一半土地归还给当地政府。
他经常深入简出,不饰太多华丽的车驾,乐善好施,接济百姓,兴修水利,笃信佛教,捐资佛堂,在当地赢得很好的名声。
嘉靖元年(1522),他见当地沂州西一带百姓疾苦,虽良田沃野千里,但因为连年旱灾,农产不丰,农田灌溉成棘手问题,甚为惋惜,如果引涑河东与沂州城护城河连通,不但解决良田灌溉问题,而且还能解决城里百姓吃水用水的便宜,造福百姓,这样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于是他上书朝廷,兴修水利。
收到皇叔关注民力的奏章,嘉靖皇帝欣喜,钦命工部侍郎付熙法前来督办,协同沂州知府范树铭、沂州卫指挥使史李翰一起,招募当地百姓数千,开挖涑河。
(5)
涑河又名“小涑河”,古汉语中流水速度快称为“涑”,由此得名涑河。发源于费县芍药山西南峪村老庵子庙,流经新庄,马庄,刘庄四乡镇,经西墠(shan四声,人工修筑的高台)村流入兰山区。
在这以前是在兰山区义堂镇郭村向南流经罗庄,经过宝泉寺,郯城,江苏邳州最后汇入京杭运河。
泾王采纳当地百姓建议,在义堂镇郭村开凿一条人工河道,故道仍然保留,只是向东再开拓一条人工河,在今天的宏大路与陷泥河接通,可汇入沂州古城南护城河,汇入武河。
流经临沂古城西门时外再分为两股,北股经过临沂原城西门城墙、北门,向东注入沂河;南股在蚂蚱庙附近注入护城河(即青龙河)。
这样临沂古城河流星罗棋布,形成完整的发达的水系。
后人把汇入北护城河的称为北涑河,郭村南向涑河故道称为南涑河。
在临沂形成了“北涑河,南武河,一条沂河通南北”的局面。
临沂三河口
试想,五百多年前的明朝,延续着中国几千年来的自足自给的自然经济,生产工具简单,没有挖掘机等现代工程设备,完全靠人工,工程量浩大。泾王陪同钦差亲临工地督办,利用枯水期,不到半年就顺利完工。
泾王疏通涑河,治水成功的壮举受到沂州百姓的爱戴。
朝廷派的钦差,治水的工部侍郎付熙法驻扎的地方后来形成了前钦宿和后钦宿。
泾王治水临时驻扎的王府的地方形成了几个村庄,人们都叫王庄,比如宋王庄、曹王庄、陆王庄等。
泾王崇信佛教,经常捐资重修寺庙。他看到临沂城西南的宝泉寺在当时已经破落不堪,于是捐资助佛,重修佛堂,功德无量。
今天这个位于临沂市罗庄区朱陈村西南的宝泉寺,已经成为临沂四大名寺之一,寺内仍存石刻碑记载着泾王捐资修佛,导涑入城的事迹。
临沂宝泉寺
嘉靖九年(1530年),泾王妃曹氏薨逝,年47岁。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临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临沂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面是层岚叠嶂的蒙山,南面是沂河冲击刷下一马平川的平原。蒙山沂水,所以说临沂又俗称沂蒙。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古人有视死如生的观念,何况帝王诸侯。
据说,泾王对自己的后世已经选中了蒙山南麓,这里北靠山南有水,为风水宝地。
泾王在山前建造了一座陵寝,先将发妻安葬于此,等自己百年之后也葬于此。在陵墓周围种了万棵松树,远远望去,郁郁葱葱,苍茫如海。
费县王林庄曹妃陵墓
这陵寝位于费县薛庄镇东,云台山下。山脚下的护林守墓的人后来形成一个村落,王林村。
就在曹妃去世七年后,嘉靖十六年(1537)夏,泾王薨逝,终年53岁,沂州地方官讣告到京城,嘉靖皇帝命工部为泾王建陵,由于泾王生前清正廉明,崇尚简约,赐谥“简”,谥法上有“一德不懈曰简”,泾王又称泾简王。
泾王陵墓
泾王去世前,其唯一的儿子朱厚烇未封而卒,根据明朝制度,藩王死后无子的,要除去封号,葬于京城。
今天北京西山著名景点八大处-金山府,此村因葬明代泾王而得名。葬在蒙山脚下的曹妃也一同迁往西山。
蒙山南麓的陵墓成为一座空墓。
泾王的另一位王妃魏妃,嘉靖帝令在北京重建泾王府,让其安度晚年。
(6)
从此,临沂的泾王府也就逐渐荒废了。今天,富贵华丽的泾王府早已荡然无存,已经成为普通居民的楼房。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涑河自从疏通后,涑河景色宜人,好多文人墨客前来吟风弄月。明朝时安徽人舒祥做沂州教谕时游览到此,留下一首诗:
苍苍微曙霭高台,几树桃花昨夜开。
疏柳啼莺三月届,断云迷雁九天来。
千门辟尽晨钟散,百役奔初晓漏催。
此际登临观下境,满城春色拥蓬莱。
后人给此诗题名为《平野晓霁》,成为沂州八景的代表诗作。
改革开放后,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涑河河水污染严重,防洪低,河道排洪功能弱。2005年,市政府投资300多亿元,用3年的时间把涑河整修规划,建成了兼具水乡风景和商业旅游的试点。
涑河风景
今天涑河已经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河水清澈见底,夹岸绿树成荫,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绝佳场所。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作者 孟力
文献参考:《明史》《沂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