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久病成医”,说的可能就是王大爷,63岁的王大爷是一位退休教师,同时也是一名患病多年的二型糖尿病患者。
前段时间王大爷因为血糖过高,来到医院门诊检查,见到医生,便与医生聊了起来,医生:医生,您说现在标准血糖是不是已经不是3.9~6.1了,我跟隔壁老张头说这个事,他还不信,偏说我是道听途说,不是真的。”
医生解释道:“根据2022年发布的最新标准,血糖的正常值范围可能已经不是3.9~6.1mmol/L了”。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今天就来让我们讲讲血糖的新标准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以此维持机体日常活动的重要物质,可通过消化食物、分解肝糖原及非糖物质成分,通过氧化分解、转变成肝、肌糖原储存在体内,合成其他如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分解。
但一旦糖分解异常,就会对身体的整个生理机能造成影响,因此将血糖稳定在合适范围内才有助于维护身体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有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我们体内的血糖水平也会随之改变,根据临床数据研究,最新的血糖标准可能已经不再是3.9~6.1 mmol/L,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有了不同的血糖标准。
不同年龄对于血糖的控制要求不太一样,建议了解:
18——50岁的中老年人群:空腹血糖是4.4~6.1mmol/L;餐后1小时的血糖是6.7~8.3mmol/L;
50——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可以稍微放宽一点标准,毕竟衰老是谁也不能改变的,而这对各项指标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要更切合实际,6.1~7.0 mmol/L之间,餐后一小时血糖不能超过10.0 mmol/L,如果超出这一标准,或许血糖有些偏高。
诱发糖尿病的因素
长时间吸烟喝酒
众所周知,喝酒伤肝,长时间的喝酒会损伤身体各项器官以及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导致血液流通不畅,糖分在血液中堆积之后容易诱发糖尿病。
饮食因素
糖尿病被称之为”吃出来的糖尿病“,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经常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或者食物过于精细,就会影响血糖值。
建议将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转为蔬菜或者粗粮食物,减少脂肪的摄入量,稳定血糖值。
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性,但家族遗传需要助攻才能显现,比如肥胖、久坐不动、饮食结构不合理、感染病毒。
劳累过度
当长期处于劳累的活动或者前情绪过于激动,心肌耗氧量有所增加,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过度,心跳加快,从而诱发心脏缺血,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阅读延伸——血糖水平高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
血糖升高之后血液变得黏稠,影响血管的弹性,血管壁变脆,就会影响到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导致整个机体都会出现缺血缺氧,而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就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血液运行不畅影响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导致眼底毛细血管发生堵塞,就会影响视力,甚至还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导致眼底反复出血,严重者导致患者失明。
糖尿病病足就是因为手足末梢循环不通畅,不仅手脚冰凉,而且还伴随着麻木感。
糖尿病属于代谢疾病,当出现代谢紊乱后,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和杀菌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生成的免疫球蛋白和各类补体的数量也会减少,降低血液系统的免疫力,出现血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