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削皮机的运转,柿子飞出美丽的“柿皮花”。 记者秦丽云 摄
“大个子”冬瓜,助力村民腰包鼓起来。 记者秦丽云 摄
本报讯(记者秦丽云 见习记者刘菁 通讯员俸玉昌)柿子飘香,柚子丰收,“大个子”冬瓜挂满藤……时下,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镇和平村一派丰收景象,村民们在忙碌中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近日,记者来到和平村,漫步果园和田地,去感受那里的丰收乐。
采访当日,记者首先到达的是和平村心田屯。心田屯的大片柿子园内,不少村民正忙着采摘新鲜柿子。在村内的柿饼加工厂内,更多的村民集中在一起,正忙着加工柿饼。随着电动削皮机嗡嗡旋转,柿子皮飞舞,形成一长串美丽的“柿皮花”;在晾晒棚内,一个个黄澄澄的柿子被晾晒在一排排专用支架上,美丽又壮观。
和平村委的村干部告诉记者,该村种植柿子2000亩左右,亩产8000—9000斤。2021年,该村村民依靠种植柿子的收入,人均达3万—4万元。为了提高柿子的附加值,村民们把新鲜柿子加工成柿饼出售。为此,村民向春来专门在村里成立了宇堃农场柿饼加工厂。
向春来告诉记者,目前,新鲜柿子每斤的批发价是1—1.2元。加工后的柿饼批发价在每斤3.5—7元之间。相比之下,加工成柿饼后,亩产值更高,达1.2万元左右。目前,该加工厂每天收购本村村民采摘的新鲜柿子1万斤左右,制作柿饼4000—5000斤,柿饼远销全国各地。
品尝过软糯香甜的柿饼,记者走进和平村的柚子园。高大的柚子树上,黄澄澄的柚子挂满枝头,丰收的喜悦在村民脸上绽放。
“我一共种了2亩多柚子,虽然今年受天旱影响产量稍有下降,但是预计收成还是有1万斤左右!”既是果农又是和平村委干部的向志坚告诉记者,柚子种植产业是和平村的一项传统产业,村民在种植柚子方面已掌握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在平安镇政府和党委的引导下,该村因地制宜,确定了柚子为和平村发展农业的特色产业之一,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发展柚子种植。目前,该村柚子种植面积200多亩,年产量45万多公斤。“目前的市场行情,柚子的批发价是1.9—2元一斤。以亩产量1万斤估算,亩产值可达2万元左右。”向志坚估算了一番收入后,开心地笑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路边和山边的冬瓜地上,青油油的“大个子”冬瓜挂满了藤架,甚是喜人。村民向成华是村里的冬瓜种植大户,种植冬瓜近10亩。今年上半年,向成华在村里率先尝试种植青皮吊冬瓜。经过他的精心管护,冬瓜长势良好,单个冬瓜重量在25—30斤之间,亩产达1.3万斤,亩产值8000多元。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今年下半年,不少村民也加入冬瓜种植的队伍。目前,全村冬瓜种植面积40多亩,成为助力村民增收的又一特色产业。
柚、柿丰收,“大个子”冬瓜挂满藤,这些丰收的图景,最终变成了村民口袋中的“真金白银”。据平安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介绍,和平村曾是“十二五”时期的贫困村,于2016年脱贫摘帽。近年来,依靠柿子、柚子、柑子等特色种植产业的发展,和平村村民的收入不断攀升。与此同时,该村村民还积极引进其他特色作物,发展油葵种植和冬瓜种植等,不断拓宽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村854户2845人,几乎户户建起了新房子,超40%的村民还买起了小轿车,在乡村振兴的铿锵步履之中,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