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枼”读作 yè,本义是树叶,甲骨文中是木上三个圈,象树上长有叶片,金文将上面椭圆形的叶子改成一道道短横,小篆则将表示枝丫和树叶的部分规整化,写成“世”,上“世”下“木”,这就是“枼”。
后来词义分化,“枼”加上“艹”写作“葉”,《说文》:“葉,草木之葉也。”而我们现在作为规范写法的“叶”,原本读为xié,是个会意字,意为十个口发出同样的声音,表示音调相合,也就有协同、和谐的意思,比如让诗歌读起来押韵这称为“叶韵”(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以为作品中某些字须临时改读某音,称为叶韵。后人并以此应用于其他古代韵文,到宋代此说大盛。明代陈第始用语言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建国后推行简化字,用笔画少的“叶”代替“葉”,且承继其读音,而“叶”的本义用“谐”或“协”替代。这和“听”取代“聽”、“触”取代“觸”是一个道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物之薄者,皆得以葉名。”像叶片的东西可以称为“叶”,如肺叶、烟叶、百叶窗等,黄县话说的片儿汤,有的地方称为“面叶”。也用来比喻轻飘如叶的东西,如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枼”的本义略作引申,指薄木片。《说文》:“枼,楄也,枼,薄也。”五代徐锴《说文系传·木部》:“楄者,阔也。枼之言葉也,如木葉之薄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木片之薄者谓之枼。故葉、牒、鍱、䈎、偞等字皆用以会意。”“枼”意为宽扁而薄的木片,突出薄的意思。这个薄的含义在很多从“枼”的字中都有体现。
“牒”指证件或文书,如度牒是旧时官府发给和尚、尼姑的证明身份的文书,是薄薄的一张纸。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武松血溅鸳鸯楼后,张青、孙二娘夫妇把他乔装打扮一个头陀,头戴金箍,持一双戒刀,身带度牒文书,这也是武松又被称为“武行者”的原因。
“堞”是城墙上凸凹相间的矮墙,防守者趴在后面,可以透过凹处放箭,与城墙相比,堞是薄的。“蝶”是蝴蝶的简称,蝴蝶的翅膀也是薄薄的。“碟”指盛菜蔬或调味品的器皿,底平而浅,与盆碗相比,当然是薄的了。“碟”还可以指唱碟、影碟等碟片,那自然更薄了。“揲”,椎物使薄,《淮南子·说山》:“譬犹陶人为器也,揲挻其土而不益厚,破乃愈疾。”
“锤揲”是金银器成型常用的工艺,这种工艺充分利用了金、银等材料质地较柔软,延展性强的特点,将自然形态的金、银或经过冶炼的金、银锭等材料经过锤锻加工,使之延伸展开成薄片状,再按要求打造成各种器形和纹饰。用锤揲法制造的器物要比铸造耗用材料少得多,可冷锻也可作热处理,且工艺简单易行,不需多人合作,故在金银器制作中较为流行。利用锤揲法制作的金箔轻如鸿毛,薄如蝉翼,没什么比这更薄了。“蹀”为小步走,与大步相较,也属于薄的,古人讲“君子不重则不威”,整天“蹀躞”非君子所为。“谍”指谍报活动,如间谍,间即间隙,搞谍报不是光明正大的,要找准缝隙见缝插针获取情报,只有薄一点才能寻隙而入。“喋”指言语烦琐,如喋喋不休。在黄县话里,把盛不住话的人称为“浅碟儿嘴”,意为和碟子一样盛不了多少东西。而且在人们的直觉中,嘴唇厚的人笨嘴拙舌,显得质朴憨厚,嘴唇薄的人巧说六道,给人尖酸刻薄之感,这样的人比较善“喋”。“屧”指木板拖鞋,也就是黄县人所说的“嘎嗒板儿”,底如果太厚就没法走路了。《姑苏图经》:“吴王宫中有响屟廊,以楩梓板籍地。行则有声,故名。”据说这是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唐代诗人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中的“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绮罗身”写的就是这事,看来夫差还是个挺有生活情趣的人。“”为单衣,自然是薄的,《说文》:“,南楚谓襌衣曰。从衣,枼声。”段玉裁改“”为“褋”,并注:“《方言》《广雅》《玉篇》《广韵》皆作褋。”《方言》卷四:“襌衣,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褋。”屈原《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媟”由“女”和“枼”联合起来,表示轻薄的女子,即其行为显得不够庄重得体(当然这是古代的一种性别歧视,带“女”字旁的字有很多意思都不怎么好)。西汉贾谊《新书·道术》:“接遇慎容谓之恭,反恭为媟。”比如媟狎就是狎昵、淫亵之意。
黄盖鲽
“鲽”是比目鱼的一种,身体侧扁成薄片,长椭圆形,两眼都在右侧,左侧向下卧在沙底,生活在浅海中。比目鱼是个很宽泛的俗称,命名通常按鱼眼所在的位置分为“左鲆右鲽”,常见的多宝鱼又叫大菱鲆,它的双眼是在左侧,右侧向下卧在沙底。黄县人常说的“小嘴儿”,学名叫作黄盖鲽,双眼是在右侧的。“煠(zhá)”通“炸”,清翟灏《通俗编·杂字》:“今以食物纳油及汤中一沸而出曰煠。”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六·荒政·救荒本草一》:“野生姜……采嫩叶煠熟,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在黄县话里蔬菜用开水焯一下称为“炸”,如拌菠菜之前要把菠菜炸一下,其本字为“煠”,相比煮炖,时间比较短,火也比较轻,这都算是“薄”(河北保定话把咸淡的“淡”也称为“薄”,比如:这菜味儿是咸是薄?)。
由“枼”的引申义出发,所有以“枼”为意符的字都有内在的脉络可寻,从中可以窥见语义的联系,这就像用一根钱串子把散钱串起来一样,用这样的方法学习汉字,庶几有事半功倍之效。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