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女子,风轻云淡,欢迎关注槐序~
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亦有精美的配图
心理学认为,从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走向社会的人,往往会有一部分感情缺失。而缺失的这部分感情,将会导致他变得“敏感、自卑、叛逆”,因为他的内心深处会有一种“逃脱感”。
很不巧,陆游就是一个典型。
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19岁的陆游娶了16岁的唐婉,本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奈何婚后一年,唐婉尚未有孕(著花迟),陆游新婚之兴也意犹未尽,整日与唐婉缠绵在一起,这引起了陆游母亲的不满。
陆游本出身名门望族,高祖为前朝进士,祖父师从王安石,官至尚书右丞,所以陆游被寄予厚望,将来是要光耀门楣的。
为此,陆游的母亲唐氏觉得陆游再与唐婉这样儿女情长下去,会影响他的仕途,于是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占卜,算出来的结果是陆游与唐婉八字不合。唐氏回到家中后,便命陆游写下了休书,生生拆散了这对鸳鸯。
另外补充一点,唐婉虽与陆母同姓,但经考证,并非是陆游表妹,只是巧合。
陆游虽然很舍不得唐婉,但此时他还是个“妈宝男”,受封建礼教束缚,不得不抛弃爱妻唐婉,并于次年娶了王氏。
彼时,唐婉家族也是当地名门,放不下这个脸面,很快就将唐婉许配给郡王爵赵士程,为继续室。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陆游进京赶考,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名,但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使得秦桧大怒,命主考官在礼部考试中不得录取陆游,于是陆游落榜。
30岁的陆游回到家中,抱着一壶酒在沈园浇愁,偶遇前妻唐婉和赵士程,忆起往昔内心更加伤感。
在征得赵士程的同意后,唐婉前往亭中敬了陆游一杯酒,略略寒暄几句,便又是匆匆别离。唐婉离园时,命随从为陆游送来饭菜,她现在能为他做的,也仅仅是这些了。
于是伤心不已的陆游,在沈园的墙壁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钗头凤》,泪如雨下。那支凤头钗原本是他们的定情信物。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与唐婉的此一别,竟是永别。
次年春,唐婉复游沈园,发现了陆游所题之诗,也写下了一首《钗头凤》,并于同年冬底,郁郁而终,芳年27岁。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唐婉的去世,成为了陆游一生的痛,75岁还作诗缅怀: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32岁时,秦桧去世,他被召入京,任敕令所删定官,因敢于直言进谏,得高宗赏识。但10年后,陆游又因“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等由头被弹劾,孝宗罢免了他的官职。
直到1169年十二月,陆游才又重新被启用,并于3年后出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与范成大共事,是上下级关系,同时也因诗成了莫逆之交。
但此时的陆游很不让人省心,略有些“狂放”,每每僭越议事,所以与范成大之间有些矛盾,范成大作为他的上级,好心劝他要收敛锋芒,韬光养晦,可陆游不听,还作诗反击那些唯唯诺诺之人:
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螿渐觉近房栊。
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
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尊中。
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
作完这首诗后,陆游就为自己取号“放翁”,你说我狂我就狂,放翁不是养牛郎。于是,在压力之下,范成大不得不免去陆游官职,而陆游就在杜甫草堂附近浣花溪畔开辟菜园,躬耕于蜀州。真真正正成为了放牛郎。
不久后,范成大被调回京,陆游亲自送至眉州,临别还恳请范成大回朝后劝皇帝“先取关中次河北”、“早为神州清虏尘”。
可见,陆游的确是有匡扶社稷之心,奈何不懂收敛心性,总是要彰显自己的锋芒。10年后,已经60岁的陆游再复官,依然是“狂性”不改,屡屡上疏,建议减轻赋税、惩贪抑豪、缮修兵备、搜拔人才,力图大计以恢复中原。
最终因劝告光宗带头节俭,以尚风化,被谏议大夫何澹弹劾,于是朝臣群起而攻之,最终光宗以“嘲弄风月”为由,赐陆游告老还乡。
回家后,陆游将自己的住宅改名为“风月轩”,可见60多岁的陆游还是有一些小“叛逆”的。
但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在诗词上,还是江山社稷上,陆游都为南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靖康耻犹未雪,中原失地尚未收复,陆游作为一个小小的言官,却把这些视为己任,在临终前还叮嘱自己的儿子: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单单就是这份爱国情怀,就足以让所有人敬重。不管陆游这一生是叛逆也好,狂妄也罢,我们都得承认,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