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致力于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管理,质量改善。
在制造业中,不同的绝色组成了制造系统,其中有我们常见的生产经理,生产主管,和服务于制造的行政主任,计调经理,准备经理,工程经理,往后延生市场端代表,往前追溯有开发经理。不管是制造业的旺季还是淡季,这些智能部门一直都是焦点,但还存在一个比较尴尬的角色,质量经理,风平浪静的时候没有看到业务改进,波动较大的时候是责任单位。
当然各个角色存在也是合理的,我一直在想物理学中老师教授的熵增定律,或者说的鲶鱼效应,当一个团队中各个角色长期处于和平相处哥俩好的状态时,假设各个角色都是和老板一样的觉悟,这种场景或许是正常的,但实际中,不同层级处于的环境,面对的人群,工作的重点,交付的对象都存在阶层,这也导致了每个层级在思想上,行动上都存在GAP,也就不可能长期的和平相处,毕竟不同的群体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存在不同的阶级矛盾。也或者说这样的团队可能存在不了多久了。在这个全部的角色中,每个角色都可以默认的你好我好大家好,但质量这个角色无法做到,因为岗位职责和阶层代表差异太大,如果连质量这个角色都不敢发声了,这个组织或者团队离消亡也不远了。这也是符合熵增定律的。要么在封闭的内部打破常规,要么将封闭的壁垒开放,这两个途径都是转移矛盾,注入新的动力。
听到很多人说质量这个岗位有多么高大上,但实际上说这样话的人自己是不会从事质量岗位的,而且非常排斥,觉得质量没有看到价值,各种资源也不会倾斜。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生产管理人员,这其中的经历也只有从事质量岗位的人员才懂,尤其是质量运营经理。
质量可以是广义的大质量,也可以是侠义的小质量,这是根据产品或者服务的复杂程度来配置的。工种分支也很多,包括体量最大的产品质量,质检。物料质量,质量保证,驻厂质量,往市场端延生客户质量,往开发端前移的设计质量,业务代表等。从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匠精神质量,到工业革命时候的符合性检验质量,再到精准需求阶段的统计过程质量,科学管理,精益质量,质量工程技术到零缺陷,全面质量管理。也就这一两百年的时间,诞生了大量的质量理论,在每个阶段,这些都是很贴合实际和前卫的。质量代表人物也层出不穷,丰田英二,大野耐一,泰罗,戴明,休哈特,克劳士比,费根鲍姆,石川馨,田口玄一,朱兰等等,以欧美和日本为代表的居多。
今天偶然碰到一个老同事,有几年没见到了,花了十分钟聊了下,他特意在吸烟区抽了两支烟,快速回顾了一下我们从入职到现在的状态,就像翻书一样的记忆,将近十年了,我们一起入职的几位同事都还在,只是扎进了不同的质量分支。有的搞驻厂质量了,有的搞物料质量了,有的搞产品质量了,有的搞质量工程了,有的搞质量保证了,有的搞质量运营管理了,也有的搞车间质量了,也有的转行了。跨度和差异太大了,但曾经的我们都有一些相同的气质,有原则性,实在,不搞套路,刻苦钻研,功利淡泊,有自己的菱角,不愿意被世俗同化,即使这么多年了。这份曾经的气质还在,也或者说就是因为这份气质还在支撑我们在这个岗位上坚持。
回顾的太多,也大多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也有太多的不方便提及,加油,质量人,聚焦业务成功。聚焦商业价值,聚焦老板,聚焦骨子里的初心,努力活成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