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
2024-06-29 07:52:00  作者:凘擔噹  网址:https://m.xinb2b.cn/life/ing437737.html

2021年七月中旬,我和朋友先后去了大理、丽江和香格里拉旅行。此次云南之行,有几件事一直在我脑海里抹之不去。

在丽江的玉龙雪山脚下,游客虔诚祈祷请风帆。

在丽江,我们的行程之一是去玉龙雪山。导游先是领着我们这些游客在迎风轻摆的五彩风帆前,神情并茂地向我们讲述纳西族东巴教的传说和五彩风帆的含义。

五彩风帆分别代表五种意思:

蓝色代表长寿,

白色代表幸福,

红色代表财运,

绿色代表风调雨顺,

黄色代表健康。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1)

接下来,我们被带到一个屋子,屋子很小,除了一张大概仅两张小学课桌拼成的那么大的桌子,和桌子一面坐着的工作人员、以及桌上摆着的五彩风帆之外,什么也没有。

游人围在桌前,自愿掏钱请风帆。每种颜色的风帆好像20元(确切数字记不清了),大概1/3的游客请了不同颜色的风帆。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2)

次日清晨,在去香格里拉的路上,车上的导游对着我们10几个游客一顿神侃:佛祖在哪里?佛祖不在庙中,也不在外面,佛祖在心中。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3)

我当时坐在车里,就想:如果她是将“佛”作为一种抽象的信仰,不限制在某一种神或宗教中,我也还是认可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而信仰必须出自真心。比如:你可以信仰佛祖,也可以信仰自由,诸如此类。即使什么也不信,也是一种信仰。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4)

在迪庆的香巴拉时轮坛城中,游客伏地跪拜藏佛祖。

在香格里拉,导游把我们交给一位资深的住持,领着我们去参观香巴拉时轮坛城。住持带着我们从上往下逐次参观,一层一层走下来,走到最后,住持说:那些让你拿钱烧香拜佛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信佛。但是如果你们随身带了零花钱的话,也可以表示你们对佛的真心。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5)

香巴拉时轮坛城外观

住持强调:真心是自愿的,我不强迫你们。如果不是出自真心,佛祖也不会保佑你们的。佛祖感受到了你们的真心,就会保佑你们的父母健康、子女幸福……等等。

当时,我由于出现了一点高原反应,就在大家跪拜佛祖时,提前到室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6)

我对纳西族人民和藏族人民的信仰没有任何怀疑,谁都能从他们在讲述自己文化那严肃的眼神中看出他们对自己信仰的热爱。

或许,正是纳西族人和藏族人的那种真诚打动了游人,在某些瞬间,外地游客也将他们的信仰幻化成自己的信仰。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7)

我的疑问是对于那些来自外乡的游客:这些外来的游人,先信了纳西族的神;花钱请了风帆,求纳西族的神灵赐福;又来到藏族的寺庙中,花钱跪拜了藏佛,请藏族的神灵赐福,难道在他们看来,信仰也可以三心二意吗?

或许有人会说:我也不信,就是玩一下,走个形式。干嘛那么认真呢?

还有很多人会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的确,很多东西可以玩一玩。但是当涉及到“信仰”时,也能如此随意地说出抱着玩一玩的想法,难道不是既亵渎了自己的信仰、又亵渎了他族的神明吗?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都觉得我实在太大惊小怪了。人们还拎不清自己在干什么吗?就你大聪明?别人都是傻子吗?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8)

在“百病可治”的藏医家中,游客纷纷掏钱买藏药。

在见识了之前导游的各种骚操作之后,同行的10几个人,男女老少,在导游那个自称读过世界著名的藏医大学的姐姐一番天花乱坠,还有姐夫和姐姐演的妇唱夫和的双簧之后,当场买了摆在桌子上的各种藏药。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9)

香格里拉之行的藏民家

而这些人,正是之前既花钱请了风帆、又花钱拜了藏佛的那些人。

哪怕事后通过其他途径知道自己被骗,他们仍然相信可能就是被骗了钱财,药还是管用的。也就是1元钱的药卖到100元的价格,然后回去后还真把那包治百病的药给吃了。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10)

这几件事一直让我很纳闷。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人生一世,难免会上当受骗。被他人骗取钱财或信任,被骗者多少是让人同情的,但是自己欺骗自己,是几个意思?直到我读到这段话:

当我们说到自我欺骗时,我们总是会将它于“逃避”“怯懦”“糊涂”等负面的词汇联想在一起。但事实上,自我欺骗是我们能够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而不发疯的一个重要理由,对于人类的生存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

自我欺骗的根源,并非人心的虚妄,而是人心的脆弱。他是人心为自己筑起了一道简陋的缓冲,使我们不必迎头承受现实的全力一击,而是能够假以时间,渐渐地接受现实。———《克拉拉与太阳》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11)

如果自我欺骗的根源,来自人心的脆弱。难以想象,人心的脆弱能够到如此不堪一击的地步。当喝下那堆充斥着谎言的“药”时,无非就是为“自我欺骗”在心中立起的那堵墙又添了一块砖,加了一块瓦罢了。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确实会遭遇一些很难立刻就接受的现实,需要时间赐予我们力量。但是,并非所有的现实遭遇,都令我们脆弱到难以立刻承受。

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条就是应该学着变得坚强一些,变得能够抗击打一些。至少,当知道自己被骗后,就应该勇敢承认,然后吸取教训,避免今后再次被骗。

有些人总觉得这些都不是大事,并不涉及到原则上的问题。可是,当生活中细微之处没有原则可言,不信神佛却去拜这个神拜那个佛,明知被骗还延续被骗的恶果;如果说这些人内心不够坚强,那么,还有一点:这种行为反映出一个人对待事物“不讲原则”的原则。这样的人,等遇到他想讲原则时,自然也不可能很好地利用原则,也不知道该如何将“原则”讲起;更有甚者,或许最终也会被一众不讲原则的人以不讲原则而对待。

为什么很多人说不去云南(云南之行给我的反思)(12)

欢迎转发,谢绝网易抄袭!

  • 张翰分手后说的9个字(原来张翰和郑爽有这样分手的内幕)
  • 2024-06-29原来张翰和郑爽有这样分手的内幕在【背后的故事】接受访谈中,张翰和郑爽曾说漏了嘴主持人李湘问郑爽和张翰:“很多人都说你们是荧幕上的情侣,那生活中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张翰很聪明,没有直接回答,把问题甩给了旁边的郑爽而郑爽的回答很出乎人。
  • 风吹一夏 电视剧风吹半夏发布剧照
  • 2024-06-29风吹一夏 电视剧风吹半夏发布剧照新京报讯11月15日,赵丽颖、欧豪、李光洁领衔主演的电视剧《风吹半夏》发布剧照官方微博配文称:“今日份限定剧照已开启!用笑容化解生活中的麻烦,相信那些埋在心中的梦想,终会有实现的一天!”图片来自官方微。
  • 芈月传嬴稷前后变化(芈月传嬴稷结局是什么)
  • 2024-06-29芈月传嬴稷结局是什么分享芈月传嬴稷结局揭秘,嬴稷和嬴政什么关系?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已经接近尾声,剧中芈月的儿子嬴稷的结局引起观众注意,那么嬴稷的结局究竟如何呢?在历史中,嬴稷被称为秦昭襄王,其母亲是历史上首位太后。
  • 心脏病航班备降(14岁飞机上突发癔症需紧急备降杭州)
  • 2024-06-2914岁飞机上突发癔症需紧急备降杭州万米高空,一名14岁少女突发癔症急需医疗救助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9月19日从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浙江分局(以下简称浙江空管分局)获悉,9月18日,该局成功处置了1起。
  • 感谢有你和你同在(感谢有你)
  • 2024-06-29感谢有你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博@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报、央广网、福建共青团等还记得曾让您动容的“大眼睛”女孩和“大鼻涕”男孩吗?“大鼻涕”后来穿上了军装,“大。
  • 为四个少年点赞太暖心(三个少年温暖首播聚焦社交问题)
  • 2024-06-29三个少年温暖首播聚焦社交问题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宇浩3月31日,浙江卫视全新推出的互动演绎暖情访谈节目《三个少年》温暖首播,时代少年团-宋亚轩、唐九洲、何运晨三位少年研究员在节目中建立“少年研究所”,与研究所主理人沈涛,特聘。
  • 家庭手工濑粉做法(一学就上手的家乡惹味濑粉)
  • 2024-06-29一学就上手的家乡惹味濑粉鱿鱼泡软切丝,腊肉切片和虾米一起下油锅爆香加入葱白和蒜白爆香加入料酒,和少许盐和酱油翻炒加入菜花翻炒炒香后加入开水、盐、酱油、糖,盖盖煮5分钟至配料出味倒入濑粉盖盖煮至濑粉软试味调节咸度,加入切碎的芹。
  • 孙悟空的原型是什么(无所不能的孙悟空原型究竟是咋样的呀)
  • 2024-06-29无所不能的孙悟空原型究竟是咋样的呀“万福,万福,和尚今往何处?莫不是再往西天取经否?”“东土大唐还没有佛法,所以贫僧要去取经”“和尚生前两回去取经,皆中途遭难,此回若去,千死万死”“你如何得知?”“我乃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
  • 吃黑豆要注意什么(吃黑豆有哪些事情要注意)
  • 2024-06-29吃黑豆有哪些事情要注意孕妇朋友们不宜摄入过多的黑豆,由于黑豆中含有非常多的植物性激素,有可能会影响到人体的激素水平,甚至还会导致女性出现其他不适应的症状痛风的患者也不可以吃黑豆黑豆是属于高嘌呤的食物,有可能会导致尿酸浓度升。
  • 做人莫要太攀比踏踏实实做自己(做人不要太攀比)
  • 2024-06-29做人不要太攀比富豪们互相攀比都是为了面子,比来比去,比的是满腔怒火,钱不能给你带来欢乐,却给你带来不必要的烦恼这年头,攀比风气真是害人,前些年报纸上就有一条新闻,说有好几个富豪争富,一个南方富豪,定了三万块一桌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