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11月8日上映的《饥饿站台》,掀起了人们对阶级与反抗的思考热潮,贪婪与人性,阶级与反抗,在这部影片中处处都是《雪国列车》的影子。
与《饥饿站台》混沌的阶级划分不同,在《雪国列车》里,阶级的划分是明确而有逻辑的,这样就把矛盾的问题一下放大,这种阶级的存在,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在全球寒冷的时候,一辆乌托邦似的“永动”列车承载着人类最后的希望,从头到尾的车厢,是富人到穷人的阶级划分,而每一节车厢的逐次变化,代表了所享受资源的慢慢变少。
从头等舱的衣食无忧整日享乐,到末尾车厢的杀人取肉只求果腹,这种固定的阶级没有《饥饿站台》的随机选择,与其对人性的揭露不同,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对阶级划分这一制度的思考。
在《雪国列车》里的阶级就是因为资源划分不同,所受到的区别对待,导致的阶级诞生。
列车上的阶级诞生
片中的梅森部长和列车长威尔福德一次又一次的强调着“位置”这个词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这种位置的划分就是阶级的互斥根源。
在列车前部的富人纸醉金迷时,列车后面的人们吃着蟑螂做成的黑色蛋白质块,饥不果腹的日子,逼得人们对同类下手。
这种巨大的反差不仅仅在剧情上体现,在不同车厢的环境、光线、人们所穿的服饰、样貌都有巨大的反差。在后面车厢的人们没感受到这种反差时或许尚能忍受,但是在梅森到列车后面发表演讲的时候,这种矛盾,才真正爆发了。
在没有产生冲突的时候,阶级或许并不存在,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关系,维持着一种奇怪的平衡。
阶级平衡作用的现实意义
弱者勉力维持现状,只求苟活,强者不过度压迫,只求安稳和谐,这样一种方式就相当今第一世界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贫穷国家的关系一样。
美国将所有的加工制造搬到印度,让他们来加工,这是压迫吗?当地人有了工作,有了钱,这么看也不像压迫,但是因为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所生产产品的售价与成本的巨大反差,又处处透露着这种压榨,一种富人阶级对穷人阶级的压榨。
虽然压榨存在,但是人人接受,这样就没有阶级矛盾,即便是有,那也伴生有无法拒绝的平衡,但你要真让印度拒绝这种压榨试试?经济崩塌,无数人居无定所,没有收入。所以阶级带来的平衡,极其重要。
在影片中男主要反抗,发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呼声,一层层的打到第一节车厢,但是最后他却炸了列车,这一点让我们不得不深思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有压迫就有反抗,阶级矛盾的壁垒必将由受迫者打破
被头等舱人视作肮脏、下贱、残暴的末尾车厢人,他们凶悍的举起拳头要打破专制,要得到平等对待,这一点我们越看越眼熟。反抗,要求民主,这是他们能突破重重困难的力量所在,因为心中有一种大义的精神,在面对整整一车厢拿着斧头的执法者时,依旧无所畏惧。
世界上每个国家貌似集权专制的结果都不太好,这种专制的意识主导者在一个人身上,他拉拢一批人——头等舱富人,打压一批人——车尾穷人,以便自己的意志能贯彻到所有人身上。
既得利益者会主动维护他,受压迫者因为专制者与富人群体1 1>2的威胁只能屈服,完美的统治手段。可是这种专制是与人道主义、自由主义相反的原则,资源的倾斜导致反抗意识的滋生,这就是阶级的弊端。
按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来讲,正是这种阶级的压迫和歧视,以及资源倾斜分配的不均匀,导致五种需求均得不到满足!
①生理需求:人们吃着蟑螂做的蛋白质块,还吃不饱,这就是典型的生理需求缺失。
②安全需求:卫兵们拿着枪镇压他们,梅森甚至当众砍掉一个人的手来威胁他们,这导致了他们安全感的极度缺失,也是矛盾爆发的焦点。
③社交需求:人作为社会性动物需要社交,而在末尾车厢食不果腹,甚至吃人的情况都出现了,他们得不到正常的社交,每日都在惊恐与憎恨中,这就是滋生反抗意识的温巢。
④尊重需求:对上层人士而言,底层的他们更像是因为同类而产生的同情心,所以饲养的动物,也是列车“永动”能源——“小孩子”的提供者,哪里有什么尊重可言,歧视处处存在,这也是阶级最明显的地方,没有尊重。
⑤自我实现需求:自由,为了自由,生存,所以反抗!这点在欧美的影片中体现的最多,不管是《勇敢的心》还是《肖生克的救赎》,都是对自由的呼唤。列车尾部的人们为了得到平等的对待暴起反击,这就是为了实现自我的自由,这也是他们反抗力量的源泉。
——虚伪的反抗者,实际上是借助民心想成为另一个掌权者
在影片的最后列车长表示可以让男主担任列车长,继承他的权力,在这一刻男主迷茫了,这也是对虚伪反抗最完整的暴露。
就像历史上无数的起义一样,人们为了反抗君王的统治揭竿而起,人人大呼着“苟富贵勿相忘”,然而结果呢?实际上,不过是压迫者更替,受压迫的人依旧在受苦。
所以其实这根本不是一部追随内心自由,实现真真平等的影片,无论是他们杀到列车第一节车厢,还是炸毁了列车,这些都和他们的初心不符,这都是虚伪的反抗。
跟随他们的贫民们要么死了,要么依旧在那个深深的黑色车厢遭受苦难,甚至可能连基本的蛋白质块和水都没有了,列车炸毁,他们还要忍受严寒,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光明反抗的结局,一场骗局。
我们一直在讲一个平等,但是我们人类历史几百万年没有一个真正的平等,包括我们现在。
世界上有穷有富,这个永远也改变不了,假如每个穷人都怀着仇富心理,要打破这“车厢”的阶级壁垒,人人都喊着“不自由毋宁死”,这社会早乱了套了。
我们首先要明白阶级的合理性,如影片中梅森所说:“威尔福德是不会离开引擎的,他唯一在乎的就是引擎。”这个引擎代表的是让人类社会能够安定向前行驶的保证,他需要的是稳定。
我们看到孩子在引擎室麻木的工作,齿轮不停地转动,保证所有人的安全,这更像是一种工具,而我们人人都是保证社会进步发展的工具,这有问题吗?我觉得并没有问题,那些所有觉得有问题的,想要突破现有秩序,想自由高飞放纵自我的人,都进了监狱。
所以这种阶级是合理的,这种方式让所有的车厢有条不紊的运作,我们假想如果全部都是富人车厢,列车的资源还够用吗?列车还能前进嘛?
人们的不满只不过是对自己没有得到享受而别人享受了,这样一种嫉妒心理在作怪而已,阶级的存在并不是错误的,人们在阶级中产生的各种对立冲突才是阶级矛盾的问题所在。
正确看待阶级存在才是实现共赢的局面阶级是可以存在的,甚至是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如何正确用阶级来引导,这才是问题所在。我仅用我的理解,来解决《雪国列车》上的阶级问题。
①打破阶级壁垒的固化
人们的怒火来源于阶级的固化,富人永远是富人,穷人永远是穷人,这是错误的。如果给穷人们跻身富人车厢的机会,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比如在车尾箱担任巡管人员,或者是进入列车引擎室工作过的家庭,可以获得富人车厢的居住名额,这都是打破阶级壁垒的手段,也是维护底层人心的手段。
②对富人的分化统治
盲目拉拢富人阶级不如分化富人阶级,在富人阶级之间造成冲突才能更好的立下规矩。
富人分为实权派,即拥有武器的人,以及权势派,即拥有上列车前的地位。这样的两种集团如果产生冲突,第一步是拉拢权势派,第二步掌控部分实权派,最后强势打压两派立下规矩,这才是统治者应该有的意识。
立下规矩,例如为非作歹,嚣张歧视等行为的,下放到尾部车厢;不作为,整日享乐的,车厢居住权后放;无贡献,无能力的,车厢居住权后放等等。
总结我们的社会有《雪国列车》上一样的阶级存在,作为底层人物,要分清他真的是罪恶的独裁压迫还是高瞻远瞩的以集体利益为主,而作为高层人物,要想办法化解掉阶级壁垒的固化,获得万众一心的认可。
阶级是合理存在的,也是对人类进步有激励作用的,如果人人真的平等,那谁会努力呢?只有存在通往不同阶级的道路,才会让人们在争抢这个名额的时候,获得进步,才能推动人类这辆“列车”的永动。
以上就是我对《雪国列车》上阶级存在的思考,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