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朋友问我:想买一台佳能R5,问一套配置需要多少?我说入门套装3.4万左右,豪华配置要5~10万。他说:是不是太高端了?然后问我用什么器材?我说:用佳能5D3,他很好奇我何不换?我说我更在意镜头不迷恋机身……说着说着话题就聊开了。
我们的摄影热情能持续多久?
我这位朋友之前用的是用的尼康D90,是该到了升级换代的时候了。加上现在有了经济实力,想一步到位。但有一个担心的是,怕买了这么贵的器材会不会像D90一样,躺在家里的防潮箱里?据朋友说,他的D90快门数不到2万次,还像新的一样。
朋友这样的这种担心也正是我所担心的,在老狼的身边,买好器材的人很多。但真正能把器材发挥作用的并不多。这当中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家现在确实很忙,特别是年轻人,有经济实力买好器材,但不一定有时间去拍照。另一个原因是,学习摄影真的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漫长过程。如果把摄影分为三个阶段,入门、进阶、痴迷。大多数人在入门阶段就失去了学习摄影的兴趣,与手机的简单便捷相比,相机实在显得有些笨拙。加上开始没有拍摄经验,感觉相机还没有手机拍的好。
在进阶阶段更是枯燥乏味,这个阶段没有大量的实践拍摄和深入地学习,摄影技术很难有提升。当摄影技术长久没有提升,还有动力学习摄影吗?最后能喜欢摄影,并痴迷摄影的人并不多。有实力买好器材,并不一定喜欢摄影。因此这是对器材的浪费。
什么样的器材适合自己?
现在高端相机的功能强大,对于职业摄影师,特别是对视频有需求的用户,是需要发挥相机的极致性能,对相机的追求是更快更强。但对普通摄影爱好者而言,估计一年都不会用几次连拍,视频更是玩不转(后期剪辑太麻烦)。并不需要那么高端的器材,他们最关心的是画质够不够?
许多人并不明白,器材的高低不是以画质来划分的,全画幅与全画幅之间的画质差距几乎没有,全画幅与半画幅之间的差距也是非常小。决定画质差异的主要在镜头上。机身价格的高低是以性能来区分,比如高速连拍、视频高码率、动态追焦、扎实的做工等。
当你的技术实力没有上来,90%的功能对你来说是用不上,看到复杂的设置更是一种心理负担。当你技术实力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你又会觉得,机身实际也不重要,你最需要的是时间,和拍摄什么的思考。
高端的器材是需要职业摄影师来发挥它的极致性能。就拿老狼来说,并非职业摄影师,很少用连拍,对视频拍摄没有兴趣,不拍鸟,也不需要超大分辨率,使用8年的佳能5D3现在觉得完全满足拍摄需求。就是像朋友的尼康D90也觉得不落伍,日常拍摄够用。因此对机身的需求并不强烈,有好的镜头就能满足拍摄。每次在测试新的相机时也是很心动,但更明确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因此比较冷静。如果我是一个职业摄影师,当然不会这么冷静,会追求更快更强的器材。
对于现在的数码相机来说,更新换代很快,性能提升非常大。给我们的错觉是,我们的产品太落后了,看到身边的人都用上了最新的产品,而自己还在用10年前的产品。从面子上过不去,自己也不是差钱的人。因此相机也是自己身份和面子的代表,器材跟着被迫升级。而实际的需要并没有改变,10年前的相机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
对摄影的爱好,你是哪种?
先把器材武装到位,有利于摄影兴趣的培养。这也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在摄影的路上,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成了器材党。对于器材的研究热情大于拍照的热情。相机的每次升级换代都很激动。这也是对摄影热情的一种方式,因为相机本身也是非常具有诱惑力。
而另一种人是真的喜欢摄影,越玩越专注,拍摄的题材越来越小。对自己的需求越来越明确,相反对器材热情慢慢降低。在自己熟悉的器材中,知道它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兴趣点在拍摄什么内容上。这又是一种认识,只关注摄影的本身,器材只是自己使用的工具而已。
如果我们能明白自己的需求,从需求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器材才是最好的。并不是最好的器材就适合自己。比如各家相机的旗舰相机并不一定适合你,一是功能太复杂,二是分量扎实,携带是一种负担。相反一台轻巧实用的器材你会使用更顺手。
以上只是和朋友交流中的一点感想,对于器材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大家可以在文末聊聊自己使用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