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苏州一家子四代人)
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苏州一家子四代人)
2024-06-20 11:38:48  作者:单人循环  网址:https://m.xinb2b.cn/life/hcy117503.html

“我、我的爷爷、爸爸、大伯、弟弟都是医生,还有我儿子也是学医的……”每每许明珠向别人介绍起她的家庭来,言语中总流露着满满的自豪。在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相城区中医医院的耳鼻喉科医生许明珠,其一家四代人都专注于“同一件事情”——学医行医,治病救人。四代人坚守、奉献,成为新中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时间证人”。

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苏州一家子四代人)(1)

“闻着爷爷的草药味长大”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明珠的爷爷许庭英曾是望亭镇上保健站里的一名中医,在当地颇有名气,即便是退休后,每天依然有许多患者找上门来。“从我记事起,家里的大门就是敞开着的,每天到家里来寻医的人络绎不绝。”许明珠说,爷爷医术精湛,擅长调制各类膏药,看病鲜少收钱,遇到家庭条件差的,还经常免费送药.

就这样,许明珠“闻着爷爷的草药味一天天长大”。在爷爷的影响下,许明珠的伯父许大刚做了内科医生,去了通安卫生院,而父亲许大钧则插队到农村里,1979年成为了望亭卫生院的一位公卫医师。因为父亲的缘故,许明珠童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望亭卫生院的大院里度过,在那里她见到了父亲无数次把人从鬼门关拉回来的欢欣和鼓舞,也是从那时起,她对“救人”产生了兴趣。

1996年,22岁的许明珠从昆山卫校毕业后,再次回到了望亭卫生院,成为了一名耳鼻喉科医生。在那个基层医疗资源匮乏的年代,许明珠硬是靠着一己之力,扛起了建设耳鼻喉科的重任,一干就是24年。

如今,许明珠依然一个人坚守在耳鼻咽喉科,面对着医生少、病人多的情况,加班也早已习以为常。周围的百姓,嘴里卡个鱼刺,耳朵里进个异物的情况常常有,她总是急病人所急,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为患者解决病痛。

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苏州一家子四代人)(2)

“无数次,当我走在回家途中,或者刚拿起碗筷吃饭,或已经爬上床准备睡觉,只要一个电话,我都会义无反顾地冲去医院,从未懈怠。”许明珠说,做医生,无论何时都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这是她们家代代相传的“医训”,她一直铭记在心。

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苏州一家子四代人)(3)

“这是当年给爸妈打针的‘许阿爹’”

许明珠的父亲许大钧憨厚淳朴,不善言辞。他平时教导许明珠最多的话就是:“行医者,一定要严谨,不懂就问,千万别不懂装懂。没什么比病人的健康更重要的。”祖父是中医名家,父亲许大钧本有望“继承衣钵”,继续在中医这条路上走出一方天地。

“但父亲没有这么做。”在许明珠的印象中,父亲是个对自己对别人要求都很高的人,他始终觉得治病救人不是儿戏,不能一知半解、糊弄了事,必须要深入、系统学习才行。“而父亲因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安排下乡插队,错过最佳学习机会。”

后来,许大钧通过另一种方式坚守在了基础卫生服务一线。他从事儿童计划免疫接种40余年,期间还常常背着药箱上门服务。即便是退休后的十年间,他依然坚持在公共卫生事业的一线。

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苏州一家子四代人)(4)

如今,当年经许大钧之手接种疫苗的孩子已长大成人,为人父母。当他们继续带着下一代来找许大钧打疫苗时,总不忘给孩子介绍:“你看,这是给爸爸妈妈小时候打过预防针的‘许阿爹’……”

2018年,在许大钧70岁的年纪,他被评为“苏州市预防接种十佳模范人物 ”“江苏省预防接种优秀人物称号”。“当时有个环节需要进行网络投票,集聚人气,望亭很多老百姓都自发参与了投票。”许明珠说,父亲一开始并不知情,稀里糊涂地就去领了奖。直到后来才知道,背后有很多百姓在默默支持他。“我想,这也是当地老百姓对他的一种认可吧。”

治病救人的真实故事(苏州一家子四代人)(5)

许明珠说,他从父亲身上看到一种医务工作者的精神,对待病人不离不弃的坚守。受其影响,“常常走在路上,会有人跟我打招呼,就连去菜场买菜,都经常被人认出来,说他的什么什么病是在我那治好的……”许明珠说,每当这时,她都倍感自豪和欣慰。“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我们一家四代都是学医的”

如今,许明珠一家在望亭当地行医已近70年。70年间,他们共同见证着相城区中医医院从昔日的保健站搬入卫生院、卫生院现代化改造、升级到二级中医院的发展变迁。

与此同时,70年里相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足迹同样清晰可见:百姓看得起病了,就医政策改善了,医疗技术提升了……

如今的相城区中医医院正以一年医治病人40万人次的水平不断发展、壮大,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拿许明珠所在的耳鼻喉科来说,每天就要接诊病人数五六十人,遇到周末人还会更多。“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不辜负老百姓的信任。”

未来会怎样?作为家中第四代学医人,许明珠的儿子郭泰浩,或许会有更多感受。2015年,在家人的支持下,郭泰浩报考了南京中医药大学,并成功被中药临床专业录取。

“他目前正在苏州中医院实习,打算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希望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用更好的医术和医德,去救治更多的病人。”许明珠对儿子的未来从医之路满怀期待。与此同时,她也时刻不忘提醒儿子,学医路上一定要脚踏实地,多听、多记、多问。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薛马义 见习记者 江珂 通讯员 黄梅

  • 当年一起出道的五个实力派演员(别人红了自己糊)
  • 2024-06-20别人红了自己糊近几年,双主演的电视剧好像越来越多了,大概是两位男主或者两位女主同台斗戏,比一般的男女偶像剧更有看点,更容易出现爆款剧“双主演”对观众来说或许是好事,但对演员来说就不一定了同样是双主演,一个能火出圈,。
  • 三字经王昌龄出塞(三字经---莹八岁)
  • 2024-06-20三字经---莹八岁……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写在前面的话祖莹和李泌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神童,他们天资聪慧又酷爱读书,在很小的时。
  • 正规的中等职业学校读什么专业好(职业学校吃香的专业)
  • 2024-06-20职业学校吃香的专业职业教育分为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几个阶段职业教育的专业分类是很严谨的,按照教育部2012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来看,中职有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技术,农林,交通、旅游服务、财经商贸,艺术等16个大类,共200。
  • 如何让孩子学习进步(让孩子学习进步的方法)
  • 2024-06-20让孩子学习进步的方法确保孩子劳逸结合,生活中,有的父母会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种学习班、辅导班,认为这样能让他变得更加优秀要知道,孩子在学校里的压力本身已经很大了,下课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再接着上各种辅导班,这样只会把他们压的喘。
  • 大妈被老大爷追求黄昏恋 对大妈一见钟情
  • 2024-06-20大妈被老大爷追求黄昏恋 对大妈一见钟情相信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一见钟情,虽然在生活中也听说过不少这样的案例,但很多都是很快感情就消散了,毕竟一见钟情带来的感情好像很快就会消散但是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就是关于一个大爷对大妈一见钟情的故事,甚至。
  • 贺新年闹花灯围观爆棚(年俗贺新春年十二)
  • 2024-06-20年俗贺新春年十二时光的手总是轻柔,悄悄间,已经复工5天了工作状态想必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年货估计也消耗没了元宵佳节临近,你的准备还算充足吗?正月十二是元宵节的预热(央广网发资料图)旧时有童谣唱到:“十一嚷喳喳,十二搭。
  • 新能源车险构成明细(新能源车险还需寻找最优解)
  • 2024-06-20新能源车险还需寻找最优解来源:经济日报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关于车辆安全性、事故率的讨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互联网上的热点话题与此同时,新能源车险的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从“专属条款”到“基准费率表”,每一次产品。
  • 醪糟的营养价值(醪糟的营养价值介绍)
  • 2024-06-20醪糟的营养价值介绍醪糟大多是用糯米酿造的,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维生素B烟酸等,营养丰富,为传统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淀粉。
  • 孕期尽量避开这四件事(孕期的这3个禁忌都是谣言)
  • 2024-06-20孕期的这3个禁忌都是谣言文|淘妈女性在怀孕后就会受到各方面的束缚,在衣食住行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自从怀孕后,身边总有很多人告诉你这不能做,那不能吃,搞得孕妇整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哪里没做对会伤害到胎儿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孕。
  • 利物浦3-1逆转萨拉赫(萨拉赫失点创纪录)
  • 2024-06-20萨拉赫失点创纪录利物浦3-0完胜 北京时间10月28日22时,英超第10轮一场比赛在安菲尔德球场举行,由利物浦主场对阵哈德斯菲尔德上半场菲尔米诺造点,萨拉赫的点球被罗斯尔扑出;下半场斯图里奇为利物浦打破僵局,米尔纳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