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过张爱珍和她的“爱珍腔”,在上党梆子界,一种唱腔能以一个演员的名字命名,说明她的演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向往之心很久,但一直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她。借这次“梅花奖演员访谈活动,我有幸采访了以“爱珍腔”闻名上党戏曲界的张爱珍,使我对这位唱做俱佳又勇于革新的上党梆子著名演员有了初步的认识。
张爱珍很忙,我们采访她的时候,她正在筹备自己的专场演唱会。谈及这次演唱会,她说这是她几十年艺术生涯的一次总结,也是对自己艺术特色的一次总结。几句寒暄过后,她便开始向我们娓娓道出她的经历。
张爱珍,1959年生在高平市河西镇官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出于对女儿的珍爱,为她取名为爱珍。父亲张东林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能识文断字,憨厚中带着几分书卷气,在官庄村老一辈农民中算得上是一个文人,为张爱珍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较为浓厚的文化氛围。母亲邢腊凤虽不识字,但却善良、要强又能干。所以张爱珍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幸福快乐。说起怎样喜欢上戏曲,她说自己小时候并没有过多的接触戏曲。村里逢年过节总要搭台唱戏,小小的她觉得台上的人唱得真好听,所以回来后就模仿着唱。哥哥冯来生是个音乐爱好者,一次,他在家里拉胡琴,见爱珍和几个同岭孩子在院里玩要,出于无意,他把这些孩子叫进家,让他们每人唱一支农业学大寨的歌曲。他发现爱珍的音调准确,嗓音洪亮,能随着胡琴伴奏一起唱。这意外的发现,使冯来生惊喜万分。尽管爱珍年幼,由于不理解歌词的意思,吐字不清,把“粮冒尖”唱成了“两毛钱”。但凭着一个音乐爱好者的直觉,他感到妹妹具有音乐天赋,目有一剧好嗓子,将来准是块唱戏的料。张爱珍天生爱好唱歌,那时,村里的高音喇叭里经常播放郭兰英演唱的“清凌凌的水来蓝格莹莹的天"“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等歌曲,她就是这些歌的忠实听众。学会了就唱,并且唱得甜丝丝的。村里的人们夏天乘凉时,都爱把她叫来唱几曲;冬天聚在一起闹红火,也少不了让她唱几首。每逢此时,平时少言寡语的小爱珍,心里也是乐滋滋的,俨然是一位小歌手。
然而,天有不测风雨。爱珍九岁时,失去了母亲,之后哥哥成亲分出去单过,家里只留下了父亲和她两个人,她用自已柔嫩的肩膀挑起了
母亲留下来的家务重担。她的童年就是在上学、做饭、喂猪、洗衣中度过的。直到今天,每每回想起那段日子她都会感慨地说,大概从母亲去世那时起,她的童年生活就已经结束了。
1972年,高平县文化部门开办“青年文艺培训班”。在哥哥的动员下,13岁的小爱珍心怀忐忑地参加了考试。尽管竞争相当激烈,爱珍在考场中超凡的表现还是让她顺利的考上了“青训班”,开始了正式学习戏曲的生涯。“青训班”设在米山镇定林寺内,离县城较远,交通十分不便,条件异常艰苦。但对于过惯了清苦日子的小爱珍来说,更苦的是基本功的训练。唱、做、念、打一套训练下来常常累得浑身散架。然而,老师的教诲,亲人的鼓励,时常萦绕在爱珍的脑海里,坚定着她学好戏曲的决心。五年的学习是艰苦的,但因而打下深厚的唱功底子,使爱珍的声音更加悦耳动听,这段经历无疑成了她成功走上艺术之路的踏脚石。
初生牛犊不怕虎。还在培训班时,一次在农村演出《杜鹃山》,观众陆续进场了,而饰演柯湘的演员突然病了,她毛遂自荐,主动请缨。手戴镣铐的柯湘上场了,唱得入情入戏,“冲开这……"边唱边做着动作,由于用力过猛,镣铐一甩,竟甩过头顶到了身后,情急之中,两脚迅速一抬,身后的镣铐又回到了前面。回想起这段经历,她还是忍不住笑。
“1978年,我演出了平生第一部传统戏《英台抗婚》,我扮演祝英台。上党梆子传统戏中本无此剧,是高平县上党梆子剧团根据川剧《柳荫记》移植改编而来的。这是传统戏复演之后,上党梆子恢复上演的第一个传统剧目。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排练,将此剧搬上了舞台。那一年,我19虚岁。
在培训班学习期间,传统戏尚属禁区,因此,她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传统戏的表演。为了演好这部传统戏,她从青衣的指法、台步、跑圆场开始,一招一式虚心向老艺人学习。也曾自费到太原,向晋剧表演艺术家田桂兰和肖桂叶老师学习水袖功夫。短时间内,她就掌握了戏曲身段的基本功。上党梆子的表演,比较粗犷、豪放,追求粗线条、大轮廓,强烈明快,但她在英台抗婚》中扮演的祝英台,却别有一番韵味,着眼于刻画人物的微妙心理。因此,《英台抗婚》演出后,观众和领导对她塑造的祝英台反响不错,这是对她的鼓励,是一个好的开始。学无止境。为了更广泛地吸取上党梆子的优美唱腔,她又开始学习上党梆子名角吴婉芝的唱法。上党梆子名剧《皮秀英打虎》是吴婉芝老师的成名作,为了排好这出戏,她把吴婉芝老师“文革”前灌制的唱片找来,认真地听,反复地学。为得到真传,她登门拜访,拜吴婉芝老师为师。吴婉芝老师热情地接纳了她,收她做徒弟。临走时,吴老师还以师徒的初次见面礼,送给她一身布料,一条裤子。吴老师不仅教她唱,还在生活上给予她关心。张爱珍说:"我们既有师徒缘,更系母女情。”在以后的排戏中,她都要向吴老师请教,特别是排演《秦香莲》一剧,吴老师给予了她许多指导。当吴老师病逝后,她深感悲痛“声声泣哭先师鹤鸣,句句缅怀泰斗恩泽。”
“我到剧团里排演的第一出戏是现代戏《蝶恋花》,在剧中饰演杨开慧。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我专程到北京观摩学习由李维康主演的京剧《蝶恋花》。她精湛的表演、优美的唱腔,大大打开了我的艺术眼界。回来后,结合上党梆子的特点,在人物的身份、气质上狠下功夫,终于使这部戏的演出获得成功,在高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连演20余场。晋东南地区文化部门的领导,亲率地区三团一校人员前往高平观看演出,之后戏校又全剧照搬排演了此剧。”
从《蝶恋花》之后,张爱珍算是一炮而红,成为知名的上党梆子演员。1981年,生活中的“蝶恋花”有了结果,这一年,她不再是孤身一人,她结婚了。丈夫张建国和她是培训班时的同学,两人同窗四年,志同道合。张建国也是农民的儿子,忠厚、纯朴,为人正直。原来学表演,后来改学音乐,他们从培训班毕业后,同时被分配到高平人民剧团担任乐队演奏员。1983年,儿子出生了。看着自己的儿子,她内心体验到了一位母亲说不出的快乐。但儿子的到来,也给她增添了许多新的困难。演员的生活不固定,成年演出在外,孩子刚过满月,她就得带着儿子下乡演出。有一次,她在高平青年团下乡演出时发高烧,当时还奶着五个月大的儿子,连医生都说她当晚不能参加演出,可后来,她硬是让医生想办法把体温降到38度,保证不误演出,演出后连夜又被送进医院,孩子却因她发烧没有奶,饿了两天,那时候观众在看她的戏,而孩子却饿得直哭,回到高平住院后,奶奶抱着孩子来回往返走五里路,还是吃不上奶,世上哪个母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张爱珍她也是个贤妻良母,可为了剧团、为了事业、她只能这样做。如今、为了能更好地照看两个孩子,丈夫张建国离开了剧团、在职业技术学院当了教师。这也减轻了张爱珍的负担,演出时再也不心为孩子担心了,在家休闲时,同样可以静心地唱、练、琢磨台词。完美家庭,是成功人生的一半。张爱珍的完美家应,成就了她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