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咔咔,昨天开学日,好激动啊!神兽归笼,普天同庆!
但又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归笼”,因为家里俩娃,一个上小一,一个上幼儿园小班,都是新生,作为新生家长,往往是比较紧张、和有“仪式感”的。
前一天晚上,我们8点半就开始进入睡眠程序,比暑假任何一天睡着的都要早……果然早上叫醒没怎么吃力,小叶子还是自己爬起来的。
第一天送上学,也特别的“隆重”,老公平时怕高峰堵车,7点就开车上班了,为了送娃,他昨天竟然决定晚点去挤地铁,或者干脆请半天假,说啥也要见证孩子们第一天上学。
姥姥姥爷也都出动,熟悉一下接送程序,我俩接送不了的时候,他们能帮忙。
但是家有俩娃啊,弟弟幼儿园最早7:40才能进校,姐姐是7:50到校,需要预留30分钟左右提前出门,算了算时间,他俩就没法顺道一起送:
弟弟跟姐姐出门,弟弟到校太早;姐姐跟弟弟出门,到校太晚……所以生不生老三,真的有技术性难题,家里不够人的话,接送都是个问题~
好啦,终于仪式感满满地出门了,可是状况不断:
我负责送小叶子,本来打算不急不躁走路去学校,路上再和她聊聊新学期新期待,结果走了没几步,新买的黑皮鞋她说卡后脚跟、走路不舒服……
换公交车!正常5、6分钟就能到,班次也多,也就几个路口的事儿,但我们严重低估了开学日的路况是多么可怕:
平时很密的公交车,等了好一阵都不来;好不容易上了车,学校门口的那条路,又堵得水泄不通……据说有私家车光是掉头,就花了半小时……
结果第一天就迟到了3分钟,路上我啥也没来得及聊,光看表了。
好在老师特别nice,手拉手领进门,我站在门口,好想再多看几眼,但娃就那么潇潇洒洒进门去了。
老公的反应和我一样,孩子没表现出特别的不舍,他倒留门口半天没走,想着别一会儿哭着出来啥的,哈哈哈哈……
我发现不止我这样,第一天送上学的家长们,都一样一样地,尤其是新生。
虽然不至于这么夸张,上天下地:
但我们主要的特征呢,是不舍、一步三回头、又期待孩子到校、又不知道孩子在新环境是否能适应得不错:
盼星星盼月亮似的,希望老师能多发点照片、视频,老师一发,立马转家庭群,翻来覆去看上好几遍(重点找自己孩子),还要在班级群跟帖加油鼓励,好像自己这样,就能跟老师处好关系,间接帮助孩子融入新集体……
我发现我还是有“偏好”的,更紧张小叶子怎么样,小鱼儿就稍微好一点,像幼儿园群里这种对话,我是“不屑”参与的,多大点事儿啊~
陪孩子第一天上幼儿园,我焦虑了……2岁入托是不是太早了?孩子的反应,和我想的太不一样了……
什么哭没哭啊?孤不孤单啊?渴了知道喝水吗?有新朋友吗?想我们吗?能找到自己的书包和物品吗?想问问老师自家孩子怎么样,又怕打扰老师显得事儿多……
(小叶子当年第一天上幼儿园小班)
现在回头看吧,这些都不是事儿,老师不发照片,是因为在看孩子,孩子们的适应能力,也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好;
等过了这一阵儿再送娃,内心就没有这些小九九了,我们真实的想法就只剩下,“哎呦喂,你可赶紧上学去吧!”
只是每一年的这个开始,只要对孩子来说是第一次,我们就还是免不了,要共同走一遍“分离焦虑”的流程,这是孩子的成长,更是我们的自我宽慰:知道孩子终究会独立,但牵挂,也是本能的、呼之欲出的爱的表达呀。
我觉得还特别有仪式感的,是我爸和我一起送的小叶子,送孩子第一天上小学,对我爸来说,可不是第一次了!
我特意翻出了陈年老照片,1991年的9月2日,哇,整整30年了,这是我在哈尔滨市长虹小学,入校的第一天:
看到这个照片时,我眼睛有些湿润:
我的记忆里是有这一天的,我还记得我爸我妈招呼我和这个邻居家的小姑娘一起在操场合照。
对方特别大大方方,而我有些不好意思,照片里肩膀都是耸着的,站姿像军训,表情也是乖乖配合礼貌式好孩子的微笑。
一晃儿就30年了啊……我也成了妈。
我看到老师发的第一个视频里拍到的小叶子,在第一排,镜头缓缓流过,她初来乍到有些腼腆的样子,像极了我小时候,连我们同年龄时的五官、没门牙的样子,都几乎一样……这神奇的基因!
而我的爸爸,已经白了头发……时间,都去哪了呢?
不禁在想,30年后的今天,我会不会也成了送孙子孙女开学的姥姥奶奶,还得纠结一下,送儿子的娃,还是送闺女的娃?如果他们再各自有俩娃,我就要和我的老头子商量下,我们各自去送谁……
哈哈哈,让我现在想,我都不想送,只想做个动不动就去环球世界的潇洒老太太,但话不能说太满……
等自己也到了父母这个年龄,再想过自己的人生,说不定也还是放不下这份牵挂,想要支持自己的孩子们,少辛苦一点……
一下子觉得心酸,为这份爱,为这份爱的传承。
我们本来也都是时间的旅行者,突然想到,从这个维度看,开学是个好日子:
因为我们会拍很多照片、会做很多有仪式感的事情,我们会在记忆里,去深深地铭刻下这一天,在3年、10年、30年后,它们仍然会闪着光……
如果说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还有啥特别想讲的,我原本想着,我可能会说说些,分离焦虑的“干货”知识;
从过来人或者教育心理的角度看,新生都要注意些啥;
哈哈,等之后的哈,此时此刻,真正开始码字的时候,发现我就只想说:开不开学的,咱都过好自己的生命和日子吧。
当了妈,就挺容易忽略自己的,孩子这孩子那,可别忘了,孩子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这一年年,也是我们生命里最好的岁月,值得好好的、有品质地去过。
爱你们,我会一直在这里,说说困惑、聊聊家常,保持敞开与真诚~
—END—
作者:吉吉。微信公众号「慢成长」联合创始人,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manchengzhang123
个人花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3
manchengzhang123
个人花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3
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