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陶器的起源、传播始终是世界学术界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课题。所有在人类早期文化发展史中,作为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并推动文化巨大进步的标志性的事件,陶器的发明和出现是最重要的典型事件,也是最难以解释、最令人着迷的事件。之所以难,就是因为它太久远,现存的考古证据太少,难下结论。之所以令人着迷,就是因为它的起源、作用、发展、延续……等等,都太令人费解和难以琢磨了!
好在,现在随着多学科的知识、手段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参与这个课题的解读越来越深入,似乎离真相也越来越近了。
我们今天就综合现有民族学和考古学的一些典型推断和论点,站在标准化的视角来审视一下这个课题,凑个热闹。
作为标准化的通用知识,标准化有四个最主要的性质:一致性、惯性、复现性、流通性。在这里我们先做个基本的解读。
▲一致性性质:
凡是标准化的事物或关系必呈现出一致性关系和特质。而且标准化的一致性的呈现维度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
▲惯性性质:
标准化的惯性性质是指标准化的保持性质,或叫状态的保持能力。
▲复现性性质:是指标准化状态扩大化的性质,即标准化对象在产生相同形态的
再出现
▲流通性性质:指动态的流动性质。
我们拿陶器来看,现有所有的已证实的考古学证据分布地点,如日本的绳纹时代(12.700年至5000/4500年);中国最早的陶器(10.000—14.000年,中国北部内蒙古阿拉善沙漠中采集的陶片、黄河流域中游南庄头遗址的陶器、东南部的江西省仙人洞及吊桶环遗址的早期陶器、珠江下游及沿海地区的早期陶器等);西亚的陶器(8300—7900年);非洲的尼罗河流域中部的早期陶器(距今约9500多年);南美亚马逊腹地的早期陶器(距今7580年—6300年之间);中美和北美(哥伦比亚北部、厄瓜多尔沿海地区6000-5300年)等等(注:上述年代均为碳十四测年法数据)。这些已证实的早期陶器分布地点的例子证实:即使在陶器出现的早期看,全世界范围内多地点的出现跨空间维度的地点分布,是典型的的标准化事物的一致性性质;更何况从时间维度上看,你不觉得早期的陶器和现在的陶器比,只是工艺、材质、外观的精细化程度上的差异,其本质上并无大的变化吗?
这可是跨度上万年的时间变化啊!作为人类社会早期最重大的发明,一直沿用至今,基本无变化,这种保持能力堪称之最。而现在你再看看全世界的陶器使用,应该说所有的国家、民族、所有的人类都在用,其复现性和流通性何其巨大。这也是为什么陶器起源这个话题令全世界的学者着迷的深层原因所在。
凡是标准化特征鲜明的事物,必有其巨大的存在价值!
我们就来详细看看,陶器到底有哪些特性,使人类对它产生强烈的跨空间、跨时间的共同认同和依赖。这些特征很可能就是古人最初发明陶器的初心。
一、有关陶器起源的理论
有关陶器起源的理论很多,主流的大致可分为几种:
建筑假设:一种理论是把粘土建筑物的建造与粘土容器的制造相提并论,认为:“陶器技术可能从前陶器新石器时代的石膏技术发展而来, 或者是与建筑技术同时发展的”;烹饪假说:陶器的发明源于烹调的需要,可以用来储藏、在火上煎烤、水煮食物,陶器便产生了;食土癖:吃土,尤其是粘土的习惯—在人类中间广为流传(灵长类亦如此),这种观点认为陶器中的土减轻矿物质(包括盐)的缺乏,帮助消化,还可以解毒;资源强化理论:地球在晚更新世及早全新世过渡期的环境变化产生的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的变化,使人类的生存策略发生重大变化,以植物驯化为代表的的农业渐进成为一种主流方式,定居行为日益增强,陶器随之产生;社会/象征阐释:比如许多早期的陶器制作精美,且表面有图纹装饰,其中可能包括身份等级的产生、展示,或者是粘土制造的宗教仪式物品有关;特殊盛器:陶器应当包含某些有特别用途的器具,且当与积累、储存、烹调及装盛特殊食物有关,如果实、动物脂肪等;以上的理论主要是根据现有的考古证据进行的推论假说,其中建筑假说、社会象征理论、特殊盛器几种主要是依据早期陶器出土证据的外观、形状、装饰等进行的技术性的推论。而烹饪假说和资源强化理论则带有很强的多学科的融合研究性质。
关于起源时间推论,早期的陶器起源说受证据资料的限制,主流认同多将陶器的出现与农业、定居生活捆绑,主张“陶器是农业产生以后,为了适应炊煮谷物性食物的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一解释体系的学术意义在于把陶器的起源与农业的起源及所谓“新石器革命”联系在一起,因此,从人类文化演进的角度审视,先验、主观的把陶器的起源时间置于农业的产生之后。
而随着世界、尤其是我国最新的考古证据显示,我国的玉蟾岩及庙岩遗址出土的陶片年龄可早到1.7万年前。甑皮岩遗址陶片的断代的年代认为中国南方陶器的起源在距今15000年以前。这说明什么?也就是说:在栽培作物产生之前陶器便已产生。
随着新资料、信息的不断出现和累积,学者越来越普遍意识到陶器起源早于农业的出现,应该是个大家都应该认可的不争事实。
由此,以前单纯的从考古证据的技术探讨加上民族志资料的逻辑推导产生的结论就显得过于单薄。学者们开始从更多的视角进行介入,因此陶器出现的环境背景、生业形态、功能需求等等,都成为研讨关注的焦点。此时,多学科的知识、技术手段融合开始大放异彩。
二、陶器产生的动因
标准化学说、理论虽然是一种有关过程、结果状态的研究理论,是一种事后总结论。但是用关于这种事后结果论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可以反推事前产生的可能的原因和动机。
比如:凡是具有标准化特征的事物结果都具有统一化作用、复制作用、提高效率作用、节约作用、保护作用等作用。再结合我们上述讲过标准化事物的四个性质看,也就是说,反过来讲,凡是具有上述作用和影响的标准化事物(技术和产品)显然都具备更好的一致性、惯性和流通性。一种作用已然影响很好,多种作用叠加,你想象一下,是不是影响巨大!
用我们上述谈的结果来看,陶器显然是一种符合典型的标准化四性特征的人类发明,所以才能够对早期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我们现在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到底是那些具体的影响,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
首先,我必须声明一下,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民族学学者,本文的初衷也不是试图建立什么另类假说,只是作为一名参加标准化工作多年的工作者,用标准化的视角参看人们普遍关心的事物,算作票友凑个热闹而已。
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基本事实,陶器是人发明的,也是为人用的,研究陶器实际上也就是研究人,本质上是研究人为什么要发明陶器,也就是研究人的初始动机,也就是研究人的最初需求。
一个影响人类最初的生存、发展、乃至到现在的发明,显然是和人最基本的需求高度关联的。
恩格斯在其巨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序言中写道:“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我们中国古人总结的更精炼:“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
显然,站在标准化知识的角度上对现有证据、知识进行推论、研讨,陶器的产生和人类最基本的吃的需求高度关联应该是可信的。
1、人的需求促使烹饪的产生和变革
我们都知道,人类饮食的进化,是生食到熟食的进展过程,这对人类的进化意义重大。我们古人讲的茹毛饮血,说的就是生食方式。而熟食显然是用火的结果。熟食的加工,本质上就是现代人讲的烹饪!
熟食对人的好处很多,最主要的好处是:熟食本身是一种半消化的食物。 可以有效促进人类对食物的消化,提高了食物的质量,增加营养促进人类生理发育,扩大了食物资源, 使得先前不能食用的资源变为口中的美餐。使食物由“自然”的食物变为“文明”的食物,促进人类文明的演进……。
而熟食尽管加工的方式有多种,但按其标准化的性质进行分类:主要就是烧烤和炊煮两大类。前者借助的工具载体很少,甚至没有也可以。而炊煮则必须借助工具载体才能完成。
它们共同的基本特征都是利用火才能完成。烧烤是直接用火,而炊煮是间接用火。这里烧烤指的是将肉等食物资源直接置于火焰上烘烤。烧烤曾经是人类用火后长期的食物加工方式。炊煮则是借助一定的载体完成火的热量转移, 是烧烤法之后人类食物加工的主导方式。烧烤法早于炊煮行为的出现,但炊煮法出现后,二者是并存的。
炊煮的前提是能实现火焰热量的转移。因此,转移媒介的选择成为人类首先面对的挑战,实际上也就是对炊煮载体的选择。
在陶器没有应用于炊煮之前,人们的炊煮盛器选择很多,如:竹子、动物的胃、皮、桦树皮、木桶、树叶、石块等。受热方式以间接受热为主,热量的中转由烧热后的石块完成。直接的受热方式因容器材质的不耐热并不多见。加工对象可以有水生动物、肉、植物性食物等。最典型的就是“石烹法”,就是热量的中转由烧热后的石块投入到容器的食材中进行加热,然后食熟食之。现在仍然流行的陕西小吃石子馍就是石烹法制的。
陕西小吃石子馍
石烹法做鱼
显而易见的是,这些载体容器的材质因均缺失耐火性不能直接用
火,间接借助石头加热长期使用又会使容器材质变质损坏。还有一个缺点是,非陶材料在容器的制作上严重缺乏可塑性,导致炊煮载体的形状与食物加工的方式及质量时常不合拍。
从民族学及考古学的证据看, 生食——烧烤——炊煮是人类饮食演化的基本过程。而整个进程本身,表明人类对食物加工方式的一直是在不懈追求状态,真所谓“食不厌细脍不厌精”。作为美食文化集大成的中国人,对此,应该是深有体会的。因此,无陶材质加工工具的先天不足,导致食材加工的不便利。显而易见,这是人类饮食文化进程的内在需求显现,也是促使载体容器变革的重要诱因。
2、外部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生存方式的改变
生态环境是人类文化演变的先导因素和决定因素。生态环境直接决定了人类的生业形态,由此引出一系列相应的维生技术形态,包括食物资源的采集、加工、分享等一套完整的体系。作为食物加工载体容器的陶器,实际上是维生技术对自然环境的调适。这里,自然环境变迁很可能成为陶器出现的一个外在动因。
现在所有考古遗址有关陶器断代最早的年代距今20000-10000年之间,正处于地质年代的末次冰期冰盛期。那是个由冰期开始回暖的时代。也是原来人类原有食物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
现有考古证据显示,冰盛期期间确实存在一个广谱经济的过程。啥叫广谱经济,就是必须寻找更多的食物来源的意思。而我们人类原有狩猎、采集为生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几项特征: 大型食草动物为主的狩猎模式,对野生果实的直接食用。冰盛期很可能造成原有食物资源的减少,倒逼着人类寻找新的食物资源品种。比如新增加了对螺壳类资源的食用,野生禾本科植物果实成为食物组成的一部分。实验研究表明,贝类是需要炊煮变为熟食后才能食用。螺类煮熟后更容易获取螺肉。而禾本科植物果实的食用也必须经过炊煮才可实现。因此,学者提出螺蚌类小型水生生物及禾本科植物资源的采纳是陶器起源的原因之一,这一认识是合理的。
如此,环境的变化,新资源的出现,造成的后果实际上是普遍炊煮的需求日益增加和迫切。而改变现状的关键在于寻找一种能满足普遍炊煮的载体容器。
从标准化的角度看,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讲,生态环境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是关键性的、决定性的因素。陶器实际上就是这种人类采取的用技术和产品的确定来应对环境变化的不确定的典型个案。
3、陶器容器的诞生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种有关发明的基本认识。在工业社会之前,任何发明都是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累积!也就是一种具象思维的发明!工业社会之后,因为哲学、科学的出现,导致哲科思维的飞速发展,抽象思维下的发明出现才有可能。
陶器本质上作为一种土与火的产物,发明的前提在于首先要对黏土的可塑性、耐火性及黏土过火后性质的不可逆(变硬)有充分的先期经验和认识。只有具备这几项基本经验, 陶器的发明、乃至烧制才能成为可能。
关于对泥土的可塑性认识,应该不是难点。水塘、泥塘嬉闹是许多动物的天性,我们人类的先祖也不例外。撒尿和泥更是现代人类孩童的遗传性天性。玩泥巴、捏造型应该是人类祖先普遍的,最起码是不陌生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水泥土具有可塑性应该是个大概率事件。在这一点上恩格斯的论述最为精准:“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质的容器上涂上黏土使其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型的黏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也就是说,在纯粹的陶器出现之前,人类已经在其他的容器载体上利用泥土的可塑性特点做过大量的主动性的试验了。
其次,关于对黏土过火后性质的不可逆(变硬)的认识,应该也不是难点。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对火的认识以达到相当的层次,众多的考古用火遗迹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上述讲的烧烤、石烹法、还有泥烹法等用火熟食加工的实践也足以证明使用并控制用火已经成为这时期古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行为。早期以火塘为中心的生活,泥土遇火变硬的现象肯定在长期的生活中为人们所注意到。只是那时没有足够的动力刺激人们开发这种潜在的生活用器。
再次,关于对黏土耐火性的认识,应该是个渐进的过程。早期的考古遗址发现的陶器大多都粗糙、易渗水、多孔结构、易碎,显然是低温烧制的结果。通常烧烤类的普通火塘温度多为300-400℃,封闭式类似与烤箱的火塘化温度约为450-500℃、用于制作陶器等生产性的火塘,多选用燃烧值更高的原料,并人为的输入氧气,其燃料炭化维度多在600-900℃。这个温度是完全可以达成初期的陶器烧制要求的。我在文章“火对于人的意义”中,有过一些简单的介绍,这里就不再深聊了。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有关陶器制作的几个基本知识、经验条件在当时的环境中,是完全可能具备的。也就是说,陶器的出现本身作为人类用火经验及游玩、尝试活动的一个结果,是完全有可能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对各种自然资源、材料加以利用、加工的过程和结果。
而黏土的可塑性和耐火性是在当时人类经验认知中的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具有唯一性。再加上黏土获取的便利性,成本低廉,使大规模制陶成为一件低成本的事情。这也说明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化进程中的一个当时很好的方案选择。
三、总结
陶器的发明,为人们寻找到一种极具潜力的炊煮载体。它能容纳传统石烹法的继续使用,也增加了一种可以直接受火的炊煮器。仅从食物加工而言,陶器的“不可逆性”使得多种加工方式在同一器具上得以完成。从功能的角度考察,陶器作为一种熟食的炊煮载体,体现出了其方便性、多样性,热耗能亦实现了最大化。同时,又便于携带,亦或在促进人类社会组织结构方面,尤其是家庭形成过程中或起到了一定的凝聚作用(以火塘和炊煮陶器为中心的日常生活的形成)。
因此,陶器的出现,使得普遍的熟食成为可能,人类饮食的多样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陶器本身也是一种容器,可以盛放和储藏各类资源。多功能性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尽管陶器易碎,但原料的易得性及制造的批量化充分弥补了这一缺憾。
从标准化的意义上来讲,作为一种传承至今的古老技术、产品。陶器实际上是体现的作为一种多功能(可直接加热、一定的保温效果、耐热性能良好、综合性容器、良好的隔湿潮容器、性能稳定)、可塑性好、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加工简单、耐使用、环保性能较好等综合好处集合的产品。
在这里,陶器只不过是个产品,人们真正认可的是陶器产品背后所呈现出的带有鲜明统一性性质集合的上述功能和好处(这也是为什么众多民族学、考古学型学者都对陶器着迷、却又难以说清缘由的根本原因)。总而言之,用现代商业眼光看,陶器是一种综合性价比极高的技术和产品。因此,广受人类的欢迎,成为一致性认可程度很高的产品就不足为奇。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成为一种跨时间、跨空间传承、流通广泛的技术和产品。
人类陶器的发明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的文明史某种意义上就是生活资料及生产资料的发明、创造及生产的历史。本质上也是人类对自然界不同领域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历史。也是人类的知识、经验、理论总结、固化、传播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首先是观察、认识自然界的一些现象,然后再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从早期人类石器的制造,火的利用,弓箭的发明,一直到近代工业革命和当代信息技术革命,都是在认识与利用自然界所固有的现象和规律。使物质发生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变化,创造出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技术和工具。不断把人类的物质生活向更高的水平推进。
陶器的发明最终亦是循着这一规律而产生。某种意义上说,陶瓷的出现就是人类第一次化学实验、实践成功的产品的大规模应用。并且,由于陶器的各种显在的优越性,使得其在世界文化发展过程和文明演进过程中,始终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依赖,人们选择它作为最重要的生活器具,并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陶器是古人生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后出现的陶瓷容器、玻璃容器、乃至青铜器、铁器都是基于陶器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是陶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对于自然材料特性的认识,火的充分利用等知识经验高度固化、提炼、总结、升华的结果。陶器对人类生存智慧的提升,技术的发展居功至伟。
全文完,如果您喜欢,就请点个“赞”或者“在看”吧。如果您喜欢本号,就请添加关注,我们一起来探讨。
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