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熊猫格子编辑部 笃子
“为无名者立传,为隐身者传名”。
▲ 梁衡老师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这段对壶口瀑布的描写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印象,这篇收录在人教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的《壶口瀑布》,正是著名作家梁衡的作品。除了这篇文章,梁衡老师的《晋祠》、《跨越百年的美丽》、《青山不老》等60多篇次的文章也被收录在了大、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
▲ 收录《壶口瀑布》的语文课本
成为“教科书里的人”也有些机缘巧合,1982年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百废俱兴,教科书也在重新编写。北京的地图出版社要创办一个《图苑》杂志,邀请梁衡老师写一篇风景名胜的稿子,他便应邀写了那篇《晋祠》,由于对晋祠太过熟悉,这篇文章仅用了两个小时便结稿完成。但最终,《图苑》杂志没有创办成功,这篇文章便发表在了《光明日报》上,也是在同年,这篇文章被收录进了语文课本中,梁衡老师便从此成了“语文课本上的人”。梁衡老师曾感慨道,如果当时真的发表在了新办的杂志上,可能也不会引起编书人的注意。
因为上了课本,梁衡老师总被误以为是个老人,其实那年他才36岁。
▲ 收录《晋祠》的语文课本
有读者说:梁衡所有的散文,到最后都是落到政治基点上去写。这样写是不是有点儿脱离文学创作的根本?其实,这种“刻意为之”,正是梁衡老师的与众不同之处。除了作家的身份外,梁衡老师还有另一重身份:记者。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
国家领导、革命先烈、烟火百姓都是他笔下的人物。也许正是因为作为记者的独特经历,让他能够有机会近距离地感受民生百态,所以他的文字总是肩负着家国情怀,记录着大时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评价梁衡:“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梁衡老师说,新闻与文学的最大区别是:新闻说事,文学说人;新闻是事学,文学是人学;新闻里也说人,但是以事带出来的人;文学里也说事,但是以人带出来的事。
1983年夏,梁衡老师在晋北神池县采访到了一个叫高富的农民,他在16年前组织了7个平均年龄65岁的人,成立了一支老年植树队,防风治沙,打起36座坝,绿化了8条沟,为集体创造了惊人的财富。在接受采访时其中5人已经去世,一人已病,只有高富还在坚持种树,小院里只剩下他孤身一人,还有一副棺材。他已坦然面对生死,等到哪天爬不动了,就躺进那副棺材里去。
但这件事已不再是新闻,没有报道的由头,梁衡老师便给县委出了个主意,请县里给这支老年植树队立碑,“立碑”便可以作为新闻来报道,引出16年前的事了。于是一篇名为《(肩题)神池县将立造林功臣碑;(主题)表彰高富育林十六载,一心为村里乡亲造福》的新闻刊登在了《光明日报》上,高富等人的事迹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1987年,梁衡老师调离一线后,便整理了一本新闻研究型的小册子,名为《没有新闻的角落》,其中就收录了高富育林的这篇稿子,并配了一篇文学性的写作体会《无尽的敬仰》。而机缘巧合下,这篇写作体会被收录进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中,用文章结尾中的一句话做了题目:《青山不老》。
▲ 《没有新闻的角落》1990年7月版 山西书海出版社
梁衡老师说,他当时对自己的职业要求是:“为无名者立传,为隐身者传名”。
我们经常会听到身边新闻专业的朋友说,毕业以后,看到了很多社会现象,但自己无权报道,也无法帮助,那种无力感让他们渐渐动摇了当初做记者的决心,怀疑自己做记者的信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再次翻开梁衡老师的《没有新闻的角落》,翻开小学时的语文课本,其实梁衡老师早在我们少年时期就已经告诉了我们:如何在不同的时代中,走出自己的路。
参考资料:
现代快报 王凡 《梁衡:我主张“脊梁文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梁衡《无心插柳柳成荫》
新华每日电讯 梁衡《人与文章一起老》
知乎 问答 “如何评价梁衡的散文?”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熊猫格子-大咖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