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终,大家都主动或被动(单位要求)地盘点一年的得失成败,但多数总结都是洋洋洒洒的成绩,不足之处嘛,基本上是含糊其辞一笔带过。由此可见,大家更在乎“得”,只要没有大的天灾人祸,对“失”,相比之下就不太以为意了。
“失”的造字本义是手未抓牢而丢落。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定义的“失,纵也”。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失”有七中意思:一是动词,指失掉、丢掉,与“得”的意义相对,比如遗失、丧失、失血、坐失良机等。二是指没有把握住,如失手、失足、失于检点、百无一失。三是指找不着,如迷失方向、失去。四是没有达到目的,如失望、失意。五是指改变(常态),如失声、失色、失神。六是指违背、背弃,如失信、失约。七是指错误,过失、失误。
在各式“失”中,有些词汇是有带有特定烙印的。比如文人和“失意”是一家子,王安石有“人生失意无南北”,纳兰性德有“失意每多如意少”,陆游有“何限人间失意人”。
革命家家、发明家和“失败”是一家子,成王败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政治家失败不起。发明家不在乎屡战屡败,因为他们坚信,失败是成功之母。比如爱迪生发明灯泡,失败了8000多次,但最后成功了。
商人、政客和“失算”“失策”是一家子,有时孤注一掷的“失算”“失策”会让他们人财两失、身败名裂。
运动员、学生和“失误”“失手”是一家子,明明胸有成竹,志在必得,但在比赛时刻就是阴错阳差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们普通人和“失落”“失望”是一家子,长相磕碜、工作不顺、升职无望、公交涨价、子女叛逆、贪官太多,可是人斗不过命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幸福生活和自己失之交臂……
人生在世,没有谁敢说,自己和“失”没有过任何干系。有考试失误的、有丢失物品的、有言语失当的、有睡觉失眠的、有对领导有失敬的、有对朋友有失信的,有对工作有失职的,有对爱情有失意的、有对现状有失望的,林林种种,总有一款适合你。
2014年,从3月马航MH370开始,到8月全国多个省市出现女大学生“失联”遇害,“失联”就成为让国人揪心的一个词语。牵挂、期盼、侥幸、祈福…….人们为那些逝去的生命惋惜,但愿,2015年这个词就此消失。
有些东西是不能失的,比如节操、信义、道德。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失去了,比如失窃、失足、失身,但只要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笑对人生,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些人失明、有些人失聪、有些人失去双腿,像张海迪、史铁生、桑兰,还有正蹿红的脑瘫患者、农妇诗人余秀华,虽然失去健康,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尊严和人格。
有得就有失,只是看你是否在意这个“失”了。比如鲁迅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小说上了,他认为写小说比喝咖啡更有意义,所以得大于失;而有的人认为喝咖啡是享受生活,纵使留下一点文章,也难以藏之名山,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得不偿失。有人年轻的时候牺牲情感、时间甚至健康奋力搏杀在职场上,等终于功成名就了,虽然孤家寡人,但他也觉得值得。有的人觉得宁可布衣蔬食,也不以失去健康、情感为代价,该恋爱就恋爱,该吃吃喝喝就吃吃喝喝,享受每一天,否则,哪天过劳死多不值呀!得失的取舍,就看你把什么当鱼什么当熊掌了。
一般人都是得之则喜,失之则忧。为了让自己开心,经常要换位思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如钱丢失了,要安慰自己“破财消灾”;升职失败了,也得高兴“不用担责任了”;失恋了,可以对自己说“下一个才是最好的”。甚至做生意失算了,也要学会横向对比“某人比我惨多了,血本无归,家破人亡呢!”
患得患失的人最讨人厌,既害怕得到,又害怕失去。关于“失去”,我喜欢两个伟人的格言,一是马克思的 “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获得的却将是整个世界”,一是毛泽东的“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一深刻一诗意 ,都值得玩味。
所以,别让得失荣辱弄得自己惊慌失措、失魂落魄。生活往往是给你关上一扇窗,也会给你打开一扇门,这就是所谓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