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礼乐文化 儒家礼乐文化初识
儒家思想是礼乐文化 儒家礼乐文化初识
2024-06-30 02:29:37  作者:一个超人  网址:https://m.xinb2b.cn/life/fia511349.html

周公“制礼作乐”:中华德治的奠基石,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儒家思想是礼乐文化 儒家礼乐文化初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儒家思想是礼乐文化 儒家礼乐文化初识

儒家思想是礼乐文化 儒家礼乐文化初识

周公“制礼作乐”:中华德治的奠基石

中华文明在经历了漫长的传说时代(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后,进入历史时代,最初是历时约500年的夏朝,末代夏王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于是汤兴师伐桀,建立了历时约600年的商朝。殷商经济发达,处于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期,而其文化传统却是迷信鬼神,《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末代商王纣“淫乱不止”,“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建立了历时约800年的周朝。

牧野之战后,以武王、周公、召公为代表的政治精英,总结夏、商两朝亡国的教训,提出了“德治”的执政理念,作为制度保障,又“制礼作乐”,使中国走上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

周人认为,夏、殷两朝都曾“服天命惟有历年”,长期承受天命,享有漫长的国祚,为何“不其延”,都走向了灭亡?原因无他,“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对道德没有敬意,故昏庸腐败,暴虐无道。召公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希望成王得到小民拥戴,永远享有天命,“不可不敬德”。

周人相信民意一定能上达天听,天对下界的了解来自民的所见所闻,“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天的意志与民的意志完全一致,所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人将民意提升到与天意同等重要的位置,由此确立了“民惟邦本”与“德治”的理念。

周人认为道德最能感动神明,“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将道德视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希冀作为执政的精神资源,永远流传。

武王伐纣,除暴安良,解救万民于倒悬,他们抚恤受到纣王迫害的殷商贵族,广施恩泽于天下,释放囚犯,将纣王掠夺的粮食与钱财发放给民众,褒封神农、黄帝、尧、舜、禹之后,以示德政,并且“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立誓放弃暴力,告别战争,其意义非同一般。

对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殷周之兴亡,乃有德与无德之兴亡”;“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其终极目标是,“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达到天下大治。毋庸置疑,这是思想领域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两千年的德治思想由此奠定。

周人之“德”,意境高尚,遗憾的是,它仅仅是抽象的范畴,由于不具备操作性,无法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这一问题若不解决,就有可能流为凌虚蹈空、无补于事的空谈。有鉴于此,周公起而“制礼作乐”,将道德理念转换成政府的典章制度与举国上下的行为规范,使之能真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贯彻到社会的所有层面。

仁与礼是表里关系。儒家所谓道德,可细分为很多德目,但以“仁”为总目。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仁者,爱人”,人是有爱心的动物,宋儒形象地将它比作花生、核桃等的“仁”。没有了仁,花生、核桃就失去了生命,成为无用的躯壳。人亦是如此,不仁,则谓之非人。

人有喜怒哀乐,在婚丧嫁娶等不同事件面前,如何正确表达内心的情感,做到“发而皆中节”,并非易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礼就是因应这类社会需要而出现的,所以,古人说:“礼缘情而作。”

许多人提到礼乐,满脑子就是仪式或者玉帛之类的礼器,钟鼓之类的乐器,这完全是误读,当年孔子就反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仁在人的内心。内心有仁之人,外在的仪式才有意义,才能称为礼、乐。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谓一语中的。

德音之谓乐

音乐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但凡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会出现音乐生活。就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而言,音乐的主要功能是娱乐,自娱、群娱,或者是娱神。而中国的先哲赋予音乐以教化功能,不仅将它与修身养性、引导社会走向和谐紧密连为一体,而且详密地论述了音乐的起源、功能等,创建了独树一帜的东方音乐理论。

《礼记·乐记》中说:“德音之谓乐。”意即能体现道德教化的音,方能称之为乐。

中国古人将今人所说的“音乐”,拆分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分别称之为声、音、乐。其中“乐”是最高层次,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就涌现出不少纯正而高雅的乐曲。相传,舜治理天下有方,万民赞美,《韶》就是民众歌颂舜的乐章。孔子的音乐修养很高,他在齐国听到《韶》乐,感觉尽善尽美,因而深深陶醉其中,居然三个月都吃不出肉的美味。他感慨地说:“想不到《韶》乐感人至深,能达到如此境界。”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

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这样说声、音的缘起。意思是说:但凡音,都是由人心而生的。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感动于内心,所以会通过发声表达于外。声经过文饰,就称之为音。

儒家音乐理论中的“声”,包括人声在内的自然界的所有声响。声没有节奏、旋律,没有审美情趣,层次最低。音,相当于今人所说的音乐,是人用七声音阶,以及旋律、调门等文化元素创作而成的曲子,其所表达的情感远比单纯的“声”来得生动与深刻。但是,音的范围太大,良莠不齐,对人的影响也各不相同,故儒家区别对待,将其中能体现道德教化的部分称为“乐”。

“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记·乐记》认为,连声都不懂的人,是没法与他谈音的。连音都不懂的人,是没法与他谈乐的。懂得乐的人,就非常接近礼了。

声、音、乐三分,是儒家音乐理论的基础。禽兽知其声,而不知五音之和变;众庶知歌曲之音,而不知乐之大理;唯有君子为能知乐。故声、音、乐三者,也是区别禽兽、众庶、君子的标尺。古人认为音乐与伦理相通,听乐而知为政之得失,故能正君臣、民事、庶物之礼。

孔子学琴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传说孔子向鲁国的师襄子学习弹琴。师襄子教了一首曲子,孔子每日弹奏,已经过了十天,依然没有厌倦。师襄子说:“可以学习新的内容了。”孔子说:“曲子,我已熟悉,但演奏的技巧还不够。”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的演奏已经很熟练,继续往下学吧。”孔子说:“可是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志趣。”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曲子的志趣你已明了,再继续往下学吧。”孔子说:“曲子这么好,我还没悟出作者是谁。”于是,孔子沉潜往复,涵泳其中,似乎看见了一位穆然深思、内心怡然、高望而有远志的人,终于豁然开朗,说:“我知道乐曲的作者是谁了,他肤色黝黑,体形颀长,目光深邃,远望深思,正领导着四方之国。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这首乐曲!”师襄子听了,连忙离开座席,对孔子拜了又拜,说:“太对了!我当年学琴的时候,老师曾告诉我,这乐曲就叫《文王操》。”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礼记·乐记》)这说的是乐与声之间的本末关系。

乐,由心动而生。声,是乐的形象。文采节奏是声的装饰,使之有美感。君子以心之动为本,按照乐之声,然后饰之以文采节奏。

心动而表现于声,声成而成为乐,所以说乐由心动而成。乐本无体,由声而现,所以说声是乐的形象。声本素朴,无曲折,缺乏表现力,所以用文采节奏装饰之,使之具有审美价值。

乐者天地之和

在中国文化中,上古帝王特别重视各地自发产生的音乐,定期到各地“采风”,挑选内容纯正、风格高雅、节奏明快,能给人以道德启示的乐曲,予以记录,带回京师,通过行政体系予以推广,因为它可以使人心性和谐,使人翩翩然有君子风范,又是移风易俗的最佳方式。

音乐能体现政治是否清明。所以先审识其声可以知音,先审识其音可以知乐,先审识其乐可以知政,这样治理国家的道理也就具备了。

乐由音、声相生,声感善恶而起。若能审乐,则知善恶之理,行善不行恶,习是不习非,则知为政化民。政善乐和,音声皆善,社会安宁,则治道大备。

《礼记·乐记》又说:“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意即礼乐之教,旨在正人道。

由此可见,礼乐的核心作用不是娱乐,而是教育民众走正道。

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礼记·乐记》

这说的是,乐通达之处则怨恨消失,礼通行之处则争斗消失。能做到揖让而天下治的,说的是礼乐啊。

乐主和,乐行,故民众无怨。礼主谦敬,礼行,故民众不争。无怨无争,则君上可揖让垂拱,其功皆在于礼乐。

《礼记·乐记》还认为,天地、阴阳、四时、日月相和,则百物化生。乐和人心,就好比天地之和万物。地气上升至天,天气下降向地,阴阳二气相互摩擦,天地之气互相激荡,再以雷霆鼓动,风雨奋厉,生命随四时生长,而以日月温暖之,如此则万物化生。如此,则乐效法的正是天地之和气。

古人讲究“天人合一”,人类社会生成的道理与宇宙万物滋生的道理完全一致,天地阴阳之气化生万物,而礼乐的交互影响可以孕育和谐社会。

(摘编自《礼乐中国》,彭林/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22年)

《中国教育报》2023年01月06日第4版

作者:彭林

  • 叶黄素有什么功效(叶黄素有啥功效)
  • 2024-06-30叶黄素有啥功效抗氧化、保护视网膜、保护黄斑叶黄素对眼睛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对视网膜和黄斑区有营养作用,同时也有抗氧化作用,保护视网膜、黄斑正常情况下在膳食中可以获得叶黄素,比如多吃深色的蔬菜,包括吃胡萝卜、豆制品、。
  • 荀子全文在线阅读(关于荀子人性论的七种解读)
  • 2024-06-30关于荀子人性论的七种解读荀子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郭沫若称之为“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集了百家的大成”人性论是中国历史上一直探讨和争论的问题在诸多人性论中,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最为出名,。
  • 英国女歌手阿黛尔经典曲
  • 2024-06-30英国女歌手阿黛尔经典曲Adele阿黛尔最经典歌曲的,也是成名曲:《SomeoneLikeYou》这首神曲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是阿黛尔因情伤而写的一首歌,收录在她的专辑《21》中,也是这首歌让阿黛尔成为了乐坛的神话这首歌当时。
  • 发海参小技巧(这才是发海参的正确方法)
  • 2024-06-30这才是发海参的正确方法海参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优质食材,营养丰富其做法多种多样,食用也是非常有讲究海参做得好不好吃,关键在于泡发的效果海参泡发得当,吃起来既有营养,又有口感因此,正确泡发海参就显得尤为重要借助今。
  • 为什么不拿养老金的人老谈养老金(一定要参与个人养老金)
  • 2024-06-30一定要参与个人养老金从长远来看,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会获得非常好的发展,这是由它的几个特点决定的一是参加的条件比较简单目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在职人员不论是什么样的就业形态,即不论是单位就业人员还是灵活就业人员,不受就业地域、。
  • 喝茶的三大感觉(色香味)
  • 2024-06-30色香味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冒着火的周六下午,村姑陈穿着新买的旗袍,坐在窗前码字坐下来就发现胖了,腰肥了一圈传说中的救生圈,也有机会长在村姑陈的腰上了这个月吃了四次。
  • 怪物大学日漫(绿川光加盟日剧妖怪)
  • 2024-06-30绿川光加盟日剧妖怪绿川光是日本著名的男性声优,栃木县大田原市出生,所属事务所为青二事务所由他配音的《灌篮高手》流川枫至今都是一个备受动漫迷们喜爱的经典角色据悉,绿川光将出演日剧《妖怪!百鬼夜高等学校》,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 pgi比赛第一局(和大家想的有点不一样)
  • 2024-06-30和大家想的有点不一样前不久,一位名叫“PACEMAK1r”的嘻哈歌手发布了一首新歌,这首歌上架还没到一个小时,评论数立刻变成了999,这个成绩在嘻哈歌手中无疑是顶尖的水平,并且还有公司高调宣布已经和这位歌手签约,未来不久。
  • 漳州大桥什么时候改建完成?漳州金峰大桥建设收尾
  • 2024-06-30漳州大桥什么时候改建完成?漳州金峰大桥建设收尾福建日报省重点工程,世界最大跨径、最长的廊桥——漳州金峰大桥项目建设已全面进入收尾阶段图为10日,无人机拍摄的项目施工现场金峰大桥项目部在严抓疫情防控的同时,施工快速有序推进目前,工程进入附属结构收尾。
  • 漫威女性角色对比图(气人漫威有3位皇后)
  • 2024-06-30气人漫威有3位皇后对于漫威宇宙中的众多角色设定来说,拥有听起来比较牛掰,甚至是“限定”级别的称号不算什么稀罕事,因为在整个漫威宇宙中,几乎随便一个英雄都有着自己的代称,这点即便是在反派英雄身上也是如此但就像我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