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前期的历史,就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征战的历史。
事实上,在大禹治水期间,华夏族和东夷族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可以说,正是双方的精诚团结,守望互助,才让当时的中国度过了洪水的难关。
按理说,这种在共同战斗中结下的友谊,应该能够保持长久。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双方却因皋陶之事很快便发生了嫌隙。皋陶,作为“上古四圣”之一,因其卓越的才能,很早便被大禹确定为继承人。但好景不长,皋陶被确立为东宫不久,便因积劳成疾,过早离世。为了争夺继承人的位置,华夏族与东夷族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
(皋陶)
当时有资格竞争继承人位置的有两个人,一位是禹的儿子启,他是华夏族力挺的对象,另一位是禹治水时的助手伯益,他得到的是东夷族的支持。
在这里,重点说一下伯益。据《史记·五帝本纪》与《夏本纪》记载,伯益在尧时代就曾以部落首领的身份参与了以尧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内部事务的管理。在舜执政时期,伯益被任命为“虞”官,专门负责掌管山丘草泽,调驯鸟兽的事务。在沧海横溢,滔天洪水危及人类生存的重要时刻,他受命作为禹的助手,辅佐大禹平治水土,历时凡13年,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禹践帝位后,伯益更成为禹的左膀右臂,尤其是在皋陶早逝后,伯益深得禹信赖,并“任之政”。由于禹在治水时操劳过度,身体受到严重的损害,故在禹的晚年,伯益作为其唯一的副手,实际与之共掌天下。
除了深得大禹信任之外,当时还有一条惯例对伯益特别有利,那就是东夷族、华夏族轮流掌管天下,当时称为“禅让制”。比如禹是华夏族人,他的位置是从东夷族人舜手中接过的,按照惯例,禹应确立东夷族人为继承人,此前的皋陶就是东夷族人,皋陶死后,这个位置就应该归属由同样出身东夷族的伯益。
事实也确实如此,大禹死后,将位置传给了伯益。按理说,这下伯益和东夷族人应该放心了,但历史却给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伯益)
按照史料记载,在大禹死后,伯益必须要演一出戏,否则的话,将无法顺利地继承王位。这出戏是由舜所创,在尧三年之丧期满后,舜让位于尧之子丹朱,而辟居到南河之南;舜三年之丧期后,禹也效仿舜的做法,让位于舜之子商均,自己辟居到阳城。因此,伯益在禹三年之丧期满之日,也须在形式上仿效舜、禹的做法,将位让于启,而辟居到箕山之阳,然后静静地等待着天下万邦诸侯蜂拥前来朝见,只有这样,他的位置才有合法性。
伯益确实是这样“演”的,但是“群众”们却没有这么配合了。伯益将王位让给启后,启根本就没有推辞的意思,在各方诸侯的拥戴下,“当仁不让”地登上了王位。
对于启的做法,伯益以及东夷族的大小首领们很不满意,为了永绝后患,六年之后,启设计在箕山杀掉了伯益。
伯益被杀后,东夷族决定彻底与华夏族决裂,各部落决定向西进攻,攻打中原地区。其中,以有扈氏部落的兵力最为强劲。启杀掉伯益后,曾在钧台大宴各地部落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启以“恭行天之罚”的名义讨伐不服从他的有扈氏。双方在甘地进行了决战,最终启评定了有扈之乱。不过,启虽然仗打赢了,但是无力阻止东夷族部落西迁的脚步。
启在甘之战后没几年,就病死了。接替王位的是启的儿子太康。相对于处理政事,太康更喜欢打猎,为了追逐猎物,他可以几天不归。有一天,太康又去洛河的北边打猎了,这次去的时间更久,将近一百天没有回都城。消息迅速传到了东夷族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的耳朵中,他觉得这是取代太康的好时机,于是派兵前往洛河,不让太康回都城。太康见此状况,惊慌不已,吓得有家不敢回,拔腿就跑。但他哪里逃得掉,后羿乃是当时闻名的神箭手,他拔出利箭,张开大弓,于十里之外将太康射杀。太康死后,其弟仲康继位,仲康势弱,当了后羿的傀儡。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走,自己当了国王,得以号令诸侯。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后羿并不是传说中的英雄,而是夏朝的一个历史人物。之所以称他为后羿,是因为他射箭技术非常了得,和历史上射掉九个太阳的那位英雄类似。
可悲的是,后羿得位以后,也重蹈了太康的覆辙。后羿自持善射,以为天下无人不服,便对自己的言行不加丝毫约束。他像太康一样终日沉湎于酒色,不问政事。后来,在他的亲信中有一个叫寒浞的,也是东夷族人,此人诡计多端,早想除掉后羿取而代之。他知后羿目中无人,于是伺机暗杀了后羿,自己当上了国君。
(寒浞)
而此时,相也在斟灌氏和斟鄩氏两大诸侯的扶持下,在帝丘称王。寒、夏两国矛盾不断激化,对抗不断,为了永绝后患,在寒浞即位的第二十年,他决定向相发起总攻,首先灭掉了斟灌氏和斟鄩氏两大诸侯,除去了夏王朝的左膀右臂。紧接着便兵分三路围攻夏都帝丘。夏王相率城中军民拼死抵抗,终因势单力薄,挡不住寒军的强大攻势。寒军攻破帝丘,残酷地屠杀城中军民和夏后氏大臣,夏王相及族人皆被寒军杀死,宫室内外血流成河。
就在东夷族人欢庆胜利的时候,借助王宫的水洞子,一个身怀六甲的妇人爬了出来。让寒浞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个妇人的肚子中的孩子,敲响了他丧命的钟声。
(文/ 朱文龙 图/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