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100多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了67篇。平均每年发30多篇?!
近日,知乎上一则话题「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博士生武某某在读期间发表100多篇论文?」引起热议。
从2017年截止到2022年7月27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武同学(博士三年级)已经发表了108篇论文。
2022年才刚刚过一半,武同学已经发表/投稿了19篇一作论文,差不多10天就写一篇paper!
根据知乎提供的博士生武某某的学术主页显示。
谷歌学术引用2100余次!简单一算平均一年发表论文18篇!其中包括arXiv的一作论文,武同学就读清华大学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了67篇论文。其中,CCF A类推荐会议/期刊共计22篇;CCF B类推荐会议/期刊共计9篇;CCF C类推荐会议/期刊共计4篇;Nature子刊共计3篇!
这发文速度,平均每个月发表2篇论文,10多天就写出一篇paper。
对比一下普通人的发文时间,从做数据、到写、到投稿、到返修、再到发表,能1年发1篇都算非常高效。
没有感情的发文机器?
如此快速的文章发表,使得不少人质疑武同学顶会灌水。
据知乎上电子系相关专业的答主表示,在武同学的论文里,论文代码很少开源或者就建一个空仓库。并且复现出来的效果并没有论文实验结果展示的那么好。
简单的说,就是这些论文无法让同行去验证、复现。因此,灌水的嫌疑就非常大,为了发论文而发论文。
论文灌水频发
近几年,因为发表论文数量惊人而被质疑灌水的科研人,太多了。
几乎每年都会有类似的讨论登上热榜。
2020年,一南邮的老师桂某,在三年半内发表了300多篇IEEE论文。
2021年,一二本学生连发10篇SCI直博香港城大。
2022年,兰大一本科生狂发 31 篇论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并获优秀论文奖2项。
虽然他们研究的领域都不相同,但经过对比,这些论文的共同点就是“缺乏理论深度,多篇论文idea类似,文内数据不明朗”。也就是说,这些工作对研究领域的发展起的作用微乎及微。
尽管灌水现象令人不齿,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相当一部人对灌水的态度是“我行我也灌。”
这主要还是和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相关,尽管大家高喊「破四唯」已久。
但真到了评职称、找工作的时候,论文还是最直观的敲门砖。
这就让不少学生面临一个选择「为了科学,不该灌;为了生存,多灌多得」。
就拿上述被举例的发表10篇SCI全奖直博香港城市大学的本科生万同学来说。
在被质疑灌水后,其本人亲自下场回应表示:
个人愿意承认自己10篇论文的整体水平很低,有「灌水」的嫌疑。
但这并不代表自己不热爱科研,他自己也想在读博期间做出真正hard core的成果。
不过,尽管初心出于诸多理由。但灌水本身并不是一个值得倡导的行为。
做修修补补的实验,发边边角角的文章,对科研的进步没有丝毫意义!
真正的科研和科学家不应该是搞一些短、平、快的项目,而是应该沉淀下来,像一个工匠一样精耕细作,慢慢雕琢出来一幅耐人寻味的作品。
如果大肆吹捧论文数量而忽略质量,对那些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出成果的科研工作者,将会是真正的伤害。
编辑:储舒婷
综合:知乎、募格学术、兰大就业、中国新闻周刊、武同学学术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