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第一个玩的人是谁(我是曙光曙光明白)
曙光第一个玩的人是谁(我是曙光曙光明白)
2024-06-09 11:58:41  作者:寂寞伤员  网址:https://m.xinb2b.cn/life/dxd166614.html

占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我是曙光。”

“曙光明白!”

11月7日,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太空出舱活动中,一声声来自地面的“曙光”口令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那么,“曙光”是谁?

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来说,“曙光”曾是星星之火,点亮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我国启动第一次载人航天计划,名字就叫“曙光一号”工程,最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被迫下马。直到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启动,被誉为“中国航天员成长摇篮”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多年默默努力后迎来了载人航天事业的曙光。“曙光”也成为航天员系统的代号。

如今,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入空间站阶段,“曙光”的职能也得到拓展,成为航天员出舱活动专项指挥的代号。对于在轨航天员来说,“曙光”意味着距离太空400公里高度下航天员系统岗位人员在幕后的全力支持。

口令是一个人发出的,但“曙光”代表的,却是一个跨系统、跨部门的出舱活动支持小组,该小组覆盖了航天员系统、空间站系统以及测控系统,由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任组长。航天员的出舱任务就由该小组提供支持,并提出决策意见,航天员从核心舱进入节点舱,直到出舱活动任务完成,返回核心舱并关上舱门,全程都由“曙光”指挥实施。

可以说,在每一次出舱活动中,“曙光”都指引着航天员行走太空。

曙光第一个玩的人是谁(我是曙光曙光明白)(1)

11月7日18时51分,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截至20时28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曙光第一个玩的人是谁(我是曙光曙光明白)(2)

11月8日1时16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安全返回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引导航天员冲锋作战的指挥员

在11月7日出舱活动的直播画面中,有个身穿蓝色试验大褂、扎着马尾辫、戴着金框圆眼镜的科研人员频频出现在镜头里,她的声音穿越天地,指引400公里高度之上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的操作。

她就是这次出舱活动的专项指挥――吴昊,代号“曙光”。

“神舟十三号,机械臂即将转移,请确认安全带与舱体无连接。完毕!”当晚,吴昊紧盯着监控画面,密切关注在轨航天员的操作,指令有条不紊。

这次任务是空间站阶段第三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也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男女航天员协同开展的出舱活动,王亚平由此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在出舱活动指挥的接力赛中,吴昊接过的是第三棒,成为空间站出舱活动第一位专项女指挥。

她深知责任重大:如果把出舱活动比作一场战役的话,“曙光”身后的出舱活动支持小组相当于指挥部,而“曙光”则是引导航天员冲锋作战的指挥员。

尽管在地面经过多次的出舱活动训练和演练,尽管有一套科学详尽的实施方案和数百条故障预案,尽管身后有个出舱活动支持小组,但在这场实战中,吴昊仍面临着巨大压力:毕竟,航天员离开核心舱,只身进入深邃的太空,面对的就是未知的风险。

这要求她必须对出舱活动的整个流程设计非常熟悉,掌握操作的关键点和难点。同时,她还要全面掌握上百种故障预案,针对预案内故障,指挥航天员进行相应处置。

吴昊毕业于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进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室飞船专业技术组工作,这对她是个陌生的领域,可不到一年时间,吴昊就成长为飞船飞行程序训练主教员。

为什么这么快就担任主教岗位?外人很诧异。但只有她自己才知道背后默默付出了多少。

每个飞行阶段有哪些关键操作,可能出现哪些故障,如何进行处置,她不停地反复推演。5个飞行阶段100多项重要操作、60余个故障处置预案和4类应急程序,全部了然于胸。

“航天员都是万里挑一的,作为航天员教员,我们也要努力变得更加优秀才行。”吴昊说。

努力和回报是成正比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选拔训练室主任王焰磊评价她“悟性高,能吃苦”。

担任出舱活动训练主教员两年多,吴昊已经组织航天员进行了上百次的训练。她参与设计出舱活动训练的每个环节,不仅熟悉整个流程,对空间站平台设备、舱外服等各系统的操作和处置情况也是滚瓜烂熟。

与航天员天地一心默契配合

由于天地差异,再多的地面训练,也不可能完全模拟太空环境。实战过程中,也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

在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中,时任“曙光”指挥王焰磊的口令响彻太空,在轨航天员和他配合默契,出舱任务圆满完成,他也随之成为“网红”。任务结束后,王焰磊打开手机,发现有200多条来自同学朋友亲人的祝贺信息。

从事航天员教员工作16年,担任过神舟七号任务出舱活动训练主教员,王焰磊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最年轻的80后室主任。有人称赞他说:“这么年轻就当主任,载人航天事业发展有活力!”

在空间站首次出舱任务的前几天,王焰磊和航天员系统总体岗一起,与空间站系统和测控系统的岗位人员,对整个任务流程进行反复核查,明确每条指令发送的时间点、重要事件的时间点以及逻辑顺序。

可没想到,出舱活动一开始,他就遇到当头一棒。

由于太空复杂因素,航天员出舱前准备的时间,比预计的要多出来半小时左右,出舱活动时间因此也要往后顺延。

这意味着,此前拟定好的时间节点和事件全被打乱了,所有测控弧段要做的事,都要重新评估和调整,这对指挥的节奏把握能力提出了考验。

现场有人着急了:“不然,就催航天员动作加快点?”

王焰磊坚决否定了这一要求:“不行,没有充分的准备,必然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安全隐患,也会给航天员造成心理压力。”

果不其然,在后续进程中,航天员在出舱过闸段,把耽误的时间又抢回20分钟左右,一系列动作十分流畅。这还要归功于在地面上进行的多次出舱活动程序训练。

事后,王焰磊说:“我太熟悉航天员对哪些操作程序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能做到什么程度了,我们会据此做出相应调整。”

在那次出舱任务中,王焰磊的眼神紧随在轨航天员的一举一动,在关键时刻给予提示。“03”航天员汤洪波在进行应急返回演练过程中,为了防止磕碰风险出现,王焰磊从各路视频图像中综合观察,及时告知。

“‘03’注意身体姿态向下控制,避免头部磕碰。”“‘03’注意保护面窗,泛光灯距头部太近。”……伴随着王焰磊的一路叮嘱,汤洪波以最快速度攀爬回舱口,并进入节点舱。

任务中,“02”航天员刘伯明将舱外操作台从机械臂拆除时,遭遇了“拦路虎”。

在太空,物体的质心偏高,一米多长的操作台摇摆不定,加上航天员没有着力点,操作起来非常费力。这时,刘伯明灵机一动,跟王焰磊说:“曙光,按出舱流程操作试试?”

旁人可能听不懂该术语,王焰磊却心领神会。刘伯明指的是,按之前操作台出舱时的安装流程,将其逐段分解拆除再进行组装,而非原计划整段拆除和安装,这样就降低了质心,稳定性会好些。

王焰磊迅速向出舱支持小组的空间站岗位人员确认技术状态,同步分析此时舱外的安全绳状态,随即请示组长黄伟芬,在组长决策可以按此实施后及时发出指令:“神舟十二号,将操作台进行拆解,使用两条安全带分别固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口令下达完毕后,空间站正好飞出测控区。11分钟后再次进入测控区时,刘伯明已经将操作台拆除,并安装到节点舱门口的舱外工具箱上。

在这种近乎完美的配合下,出舱活动的既定工作悉数完成。直到航天员安全回到核心舱,王焰磊一直悬着的心才算真正放下来。

他告诉记者,作为遥控指挥的“曙光”,与出舱航天员之间天地一心、默契配合,是出舱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

任务结束后,刘伯明专门为他点赞:“指挥很到位,口令清晰、明确,关注点很细致,对我们的支持、提示和决策都很及时正确!”

个人追求和国家需求交会对接时潜能会被极大激发

2019年,由于空间站任务的需要,出舱活动训练提上日程。该训练面临前期经验不足、设备设施不到位、技术状态不确定、人员紧缺等诸多难题,领导希望吴昊能加入出舱训练组。

这意味着,丝毫没有出舱训练经验的她,又要从零起步,攀越更高的山峰。很多人劝她说,出舱活动训练风险高强度大,不适合女教员。可吴昊一想,自己是航天员教员,既然组织需要,就应该勇挑重担。

出舱活动训练种类多,任务量大,涉及系统多,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加庞杂。吴昊抓紧一切时间补短板,她翻阅神舟七号任务训练资料,参加机械臂的工效学试验,到试验现场观摩舱体正样。

2019年年底,航天员出舱活动水下训练拉开了序幕,吴昊参与了数百个学时的训练任务。她还自学潜水技能,辅助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水下训练,在水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风险最高的,要数低压环境下的出舱活动训练,即航天员身着舱外服在接近真空条件下开展训练,如有疏忽,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

吴昊不敢大意,严格复核相关产品的技术状态。为确保训练流程与真实出舱程序尽可能保持一致,她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和流程,与各分系统指挥反复推演训练协同指挥程序。

那段时间,吴昊几乎每天早上不到7点就出了家门,晚上将近12点才回到家。白天组织训练,晚上编写文件,连续作战40天,终于在腊月二十九如期完成了任务。

大年初二一大早,当春节气氛正浓时,吴昊又悄悄地撇下仅团聚两天的家人们,返回工作岗位,继续备战下一阶段出舱活动训练。

作为出舱活动训练组唯一的女教员,吴昊认为,教员没有男女之分,只有优秀和及格之分。而她的目标是向优秀努力。

引起她共鸣的,是航天员“总教头”黄伟芬说的那段话:“当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能够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交会对接时,个人的潜能就会被极大地激发。所有的苦都是乐。”

在工作上独当一面的吴昊,生活也有声有色。她有一对可爱的儿女,翻看吴昊的微信朋友圈,基本都是有关孩子们的分享。她还擅长烘焙,一有空就给孩子们制作蛋糕。不过,由于工作忙的缘故,孩子们常说她是“看不见的妈妈”。

高负荷高难度的工作,都击垮不了吴昊,孩子们的话却曾让她“泪崩”。

一个周末,她吃过早饭,正要收拾东西去加班。见此,两个孩子警觉地问:“妈妈,你要干什么?”得知妈妈要去加班时,孩子们不说话了。

当吴昊出门时,女儿一直把妈妈送到电梯口,喊着:“妈妈,再见!”直到电梯门关上往下走,女儿的声音还在楼道里一遍遍响起。

吴昊忍着泪,心里想着的是:“孩子,妈妈与你再见,是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能看到航天人最棒的一面。”

现在,3名航天员在核心舱胜利会师,神舟十三号首次出舱任务圆满成功。吴昊终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她说,可以把出舱成功这个来自太空的礼物带给孩子们了。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芬兰女总理今日消息(芬兰女总理回应派对热舞)
  • 2024-06-10芬兰女总理回应派对热舞来源:澎湃新闻8月17日,芬兰总理桑娜·马林(SannaMarin)参加狂欢派对热舞的视频被曝光,视频中的她一反常态,激动地和朋友对着镜头唱歌跳舞,并且背景声音中还疑似提到了毒品,随即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 粤通卡网站打不开(刷粤通卡线上就能开发票)
  • 2024-06-10刷粤通卡线上就能开发票粤通卡相信很多车主都办了吧~过高速直接走ETC通道,几秒钟就可自动搞定缴费简直不能太方便!但是问题来了:如果想开发票,要怎么办呢?以前,你需要提供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到粤通卡营业厅领取现在可不用这么麻。
  • 与胸有成竹相关的成语 成语-胸有成竹
  • 2024-06-10与胸有成竹相关的成语 成语-胸有成竹释义原指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yun筜dang谷偃竹记》感情色彩褒义词近义词胜券在握、心中有数反义词束手无策、不知所措成语专题造句老师思维敏捷。
  • 樱桃树大面积种植技术(樱桃好吃树难栽)
  • 2024-06-10樱桃好吃树难栽前言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为了破解这难题,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樱桃分会、中国园艺学会樱桃分会、各地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民间研究樱桃的各类机构等组织每年都会围绕樱桃产业、樱桃种植、樱桃品牌建设召开学习。
  • 武庚纪的各种神技(剧情出现的五件神器)
  • 2024-06-10剧情出现的五件神器神器是用于攻击的工具,能够发挥使用者最强大的力量,通常被用来威慑、攻击、防御等用途而在武庚纪中出现了不少的神器,他们的威力极其强悍,大多数都是为了弑神而存在的天——血矛天是众神之主,在神族中地位特殊,。
  • 友谊地久天长的英文短句(滴水之恩翻译成)
  • 2024-06-10滴水之恩翻译成即将离开新疆时,一个学生问“老师你辛苦了”英文怎么说?我想了一下,告诉她说“Dearteacher,youhavebeenworkingsohard!”我平时对翻译有些研究曾写过怎么翻译“好好学习,天。
  • 福州万达广场二期规划图(告别盒子)
  • 2024-06-10告别盒子白湖亭畔人熙攘,满目繁华聚万达12月23日,福州市第六座万达广场——福州白湖亭万达广场开业!与以往“盒子”式造型不同,白湖亭万达广场以“特色街区地铁商业”的全新形态,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元素,为城市居民呈。
  • 灌篮高手赤木的发型(脱去篮球服的湘北五虎)
  • 2024-06-10脱去篮球服的湘北五虎脱去篮球服的湘北五虎,秒变各路潮男,赤木的变化最大灌篮高手深受大家的喜爱,不单单是因为剧情的跌宕起伏,其中各个角色鲜明的人物特点也是大家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动漫中,他们经常身着学校制服或者训练服,对。
  • 马佳佳被老师批评(你那个演讲可不能叫TED)
  • 2024-06-10你那个演讲可不能叫TED互联网上,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热点产生,这两天是尼泊尔地震、汪国真逝世,还有马佳佳的『TED演讲』本来一个80后猥琐大叔和一个90后青春少女没有什么交集,但在朋友圈看到《马佳佳Ted演讲之<绝望的大。
  • led灯频繁关闭费电吗(我家LED灯费电又短命)
  • 2024-06-10我家LED灯费电又短命猜猜我遇到了谁——一个做了二十多年LED灯的超级大佬!闲谈中,我想他咨询了一些心里关于LED灯的疑惑:普通人,恐怕心里都有这些问题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比如我家LED灯为什么那么费电?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