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民国时期上海滩上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他一生娶了五位夫人,其中又以五夫人孟小冬名气最大,那么孟小冬的结局如何呢?
(孟小冬旧照)
孟小冬出身于梨园世家,耳濡目染的她,从小在京剧表演上很有天赋,9岁学戏,12岁登台唱戏,14岁时已是上海共舞台和乾坤大剧场倍受戏迷追捧的台柱子。
1925年,18岁的孟小冬结识了杜月笙。
杜月笙很欣赏孟小冬的大气端庄,也折服于她京剧上的才华,不过已经赫赫有名的杜月笙,并没有做出黄金荣对露兰春的事情来,他反而很爱惜孟小冬的才华,劝她去北京继续深造。
孟小冬听从了杜月笙的建议,舍下正红得发紫的事业,毅然做了北漂一族。
孟小冬本身功底很扎实,再加上她吃苦好学,最终成为京剧大师余叔岩的关门弟子。由于得到余叔岩的倾囊相授,她在京剧上的造诣有了极大的飞跃,很快就成为京城戏曲界名伶,尊美名曰——冬皇。
事业处于巅峰期的孟小冬常与大师梅兰芳合作演出,一来二去,再加上朋友撮合,最终二人走到了一起。
然而,梅兰芳当时已是有妻室的人,孟小冬又不肯委屈作妾,因此两人渐生龌龊。再加上缀玉轩血案发生后,媒体大肆炒作,闹得沸沸扬扬,最终梅兰芳抵不住压力,离开了孟小冬。
(左一为孟小冬,中为姚玉兰)
深受打击的孟小冬皈依佛门,幸好她早年登台演出时相识的好姐妹姚玉兰对她多有关照,才让她不至于消沉下去。
姚玉兰是杜月笙的四夫人,她之所以对孟小冬非常关照,一方面是出于姐妹情谊,一方面也是杜月笙的意思。
转眼到了1936年,杜月笙在上海又开了一家黄金大戏院。为了一炮打响,杜月笙请了许多戏曲界名伶,其中就有孟小冬。孟小冬在演出的20多天都住在姚玉兰的家中,与杜月笙的接触比较多。杜月笙一直很敬重她,在她演出结束后,赠与重金,但孟小冬却只拿走了她该拿走的那部分钱。
1937年抗战爆发,上海沦陷后,由于杜月笙很有影响力,日本人多次上门请他出任上海市长。杜月笙为了落得清静,只得远避香港。但他却一直很留意孟小冬的安危,并多次施以援手。
1945年抗战胜利后,杜月笙迫不及待地回到了上海,他难掩对孟小冬的思念之情,再加上时局复杂,他担心孟小冬的安危,于是让手下拍电报,催她来上海。
姚玉兰感念杜月笙对孟小冬的一片深情厚意。在她的撮合下,杜月笙终于和孟小冬走到了一起。
此时的杜月笙已是疾病缠身的年纪,为了保家人平安,杜月笙不久又带着家人迁居香港。
(杜月笙和孟小冬)
在香港,杜月笙的身体每况愈下,几乎靠吸氧活着。再加上他在上海的实业来不及转手,所带现金亦有限,家中人口众多,生活较之前窘迫了许多,但孟小冬对他不离不弃,自跟随他后,便一直对他悉心照料,从无丝毫怨言。
若说有,也就是有次杜月笙怕香港不安全,准备带家人去法国。当时夫人和孩子们都在,杜月笙算着要买多少张票时,孟小冬淡淡地说了句,我跟着去,算保姆还是女朋友呢?一语惊破梦中人,杜月笙不顾家人劝阻,坚持让人搀扶着和孟小冬补办了一场婚礼。
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由于有了名分,也分得了两万美元。同时按杜月笙遗嘱,家人都可以取他一件遗物作为念想,在别人都算计着他哪件物品值钱时,孟小冬只是拿走了他戴了多年的一条金表链。
虽然在杜月笙临死前,一再嘱咐孩子们要好好照顾没有子嗣的孟小冬,但杜月笙死后,大家也就各奔东西了。
起初,孟小冬居住在香港的公寓中,以教授京剧为业。
孟小冬为人孤傲,对弟子的选择很挑剔,所以得她指点的弟子寥寥。但由于她在教授中极为严格认真,所以她所教授的弟子均成为港台两地的名角。
(左二为孟小冬)
1967年,60岁的孟小冬在姚玉兰(已定居台湾)的邀请下, 迁居台湾。
到台湾后,孟小冬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她自香港带去了3条狗,除了遛狗外,她多是窝在家里看电视,偶尔也会打牌。
由于孟小冬的名气很大,再加上当时台湾流行京剧,许多人想请她出来唱戏教戏,但都被她婉拒了。
之所以如此,全因孟小冬是个守旧的人,在那个年代,出来唱戏是可以的,但嫁了人便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再抛头露面对丈夫而言,是不大体面的,所以她为了杜月笙对她的情意,从此再也没有在众人面前唱过戏。
1977年,众多好友齐聚一堂,给孟小冬过了一个极为热闹的70大寿。孟小冬在寿宴上非常高兴,还清唱了几句戏词,但大概是受了累,再加上她一直有肺气肿,寿宴过后,她咳嗽一日竟比一日重,治疗又不见起色,不久便因肺气肿和心脏病并发,病逝于医院。
(参考史料:《杜月笙传》《一个真实的孟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