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河砚制作过程(三十年的洮砚梦)
洮河砚制作过程(三十年的洮砚梦)
2024-11-24 11:09:26  作者:梦已倾城  网址:https://m.xinb2b.cn/life/dml103622.html


“一带一路”砚


“东方醒狮”砚

中华腾龙砚

在甘南、定西、兰州一带,赵成德也算是个名人了,尤其在洮砚行业中一提起他的名字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能让洮砚成为甘肃的一张名片,成为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品牌产品,走出甘肃,走向世界,也许大家会认为他有高深的文化修养、或认为他是一名商业奇才,或有深厚的家族背景。其实,他只是个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农民。他,就是岷县人赵成德。

是啊!甘肃岷县是个出产洮砚的地方,洮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并称中国的三大石质名砚。他,一位朴实的农民、岷县长大的汉子与洮砚结下不解之缘,不仅把洮砚璀璨的文化艺术呈现给人们,而且带动一方农民创业增收脱贫致富,成为国内洮砚行业中的领军人物。他公司创作的“九九归一”“中华民族大团结”“东方醒狮”等大型洮砚,先后被国家有关单位、香港特区政府等珍藏。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素有陇原古文明摇篮之称的洮河流域,不仅孕育了闻名中外的马家窑、寺洼、辛店彩陶文化,而且滋养和造化了绚丽多彩的洮砚艺术奇葩。

产于甘肃南部黄河中上游的岷县、卓尼、临潭三县交界处一带喇嘛崖、水泉湾、纳儿村、西西沟、禾驮沟等地的洮河绿石,历经数亿年水下地壳沉积形成,绿如蓝、润如玉,用这种洮河绿石雕刻出的砚台,亦称洮砚。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岷县有个维新乡元山坪,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朴实,这就是赵成德的家乡。这里人才辈出,村里有一座清代楼式建筑群,悬挂着“明经进士”“五凤齐鸣”等几幅匾额,那是他曾祖父赵金鉴居住过的地方,至今保存完好。

赵成德,这个曾牧过牛、放过羊、稚嫩的肩头背过石头、冻肿的双手捡过牛粪、甚至光着脚板进山采野药,在甘南的卓尼、临潭、迭部等地崎岖的山道上跋涉、挑着货郎担的他,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从山洼里走出来,将洮砚推向省内、推向全国、推向世界,成为当今洮砚的带头人。

由于家乡贫困落后,他从小唯一的乐趣,就是祖上传下来的几方洮砚。小小的砚台手感滑润、碧绿清新、砚台上简单的图案雕刻深深吸引着他,使他爱不释手。

洮砚采石的地方,山高沟深、道路狭窄、交通极为不便,运输成本昂贵,工匠们辛辛苦苦制作出的洮砚难以出售,生活依然拮据。上世纪80年代初,赵成德看到许多人经销中药材,搞长途贩运,科学种田,脱贫致富,他做点什么呢?思来想去,便想到了洮砚。因一次偶然的机会,给他带来了启发和勇气。他到县城送山货时,曾从农民手中先赊欠了几方洮砚捎带到县城后居然能够卖出去,虽然钱并不多,但对他来说很满足。岷县拥有洮砚石的天然资源,而且许多老百姓家中都有会雕刻洮砚的手艺人,如果把群众的洮砚收购起来,运到外地去卖,既能解决销路,又能从中盈利,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不就是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吗!于是他下定决心,说干就干!

从1983年起,他开始了专门经销洮砚的生涯。他背起一个黄色帆布包,走东家串西家,从群众那里收购或者赊欠一些洮砚,到外地去卖,一干就是3年。这期间,他去省城,到陇西,下河西,去延安,走街串巷,沿途叫卖,饿了啃几口自带的干粮,渴了喝几口河里的流水,累了蹲在僻静处打个盹。风雨兼程,尽管很疲乏,但心里暖和,觉得这是为自己打工,再苦再累也值得,日子久了,逐渐有了点名气。

1986年,他已经不满足小打小闹,觉得单纯靠走街串巷叫卖,不仅很辛苦,而且赚不了几个钱。于是,便萌生了办个自家小厂,自产自销洮砚的念头。但一没资金,二没厂房,更困难的是,严重缺乏经验,怎么办?天上不掉馅饼,靠等是等不来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他腾出了自家的几间房子,请来了十几位制作洮砚的师傅,办起了“维新乡工艺美术洮砚加工厂”。工厂办起来了,销路打开了,产量也不断提高,有了一些效益。1989年,他在县城办起了“岷县洮砚厂”,东借几间厂房,西租几间库房,频繁搬迁,无法稳定加工生产。一堆堆石料几经折腾,摔坏损毁时有发生。仅1994年到1995年两年间,他的厂子先后换过9个地方。1997年,岷县县委和政府领导了解到他的情况,当即表示大力支持,在县城工业开发区划拨了3亩河滩地给他,使他建起了厂房和办公楼,生产规模蒸蒸日上。

1990年,国务院扶贫办的领导在考察引洮工程期间亲临他的工厂,参观了洮砚生产流程,鼓励他把洮砚做大做强。省上一位老领导亲笔为他的厂子书写了“开发洮砚,脱贫致富”的题词,并鼓励他把企业办到省城,让洮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当时洮砚不为大众所了解和认可。没有铺面,他就租房子,在几年内先后搬迁了6次。一间小平房白天做铺面,晚上做卧室,有时为了赶活计,一家人连夜糊包装盒,他的妻子李玉萍还辞去公职来兰州与他一起干,给了他莫大的温暖和帮助。

1992年底,在省扶贫办和农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在兰州创办了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又一次跨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不久,他的洮砚产业链辐射到甘南、定西、河西以及杭州、北京等地,企业越做越大,成为国内洮砚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全国著名文化企业。他们公司创作的“神笔马良”等8方砚台,以其创意新颖,构思奇妙,雕刻独特,一举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文房四宝博览会上获得金奖、银奖。

2001年,他们积累了一定资金,在兰州繁华地段,市中心位置购买了两层铺面,800多平方米,一楼作为展示大厅,二楼作为加工和办公场所。2002年,在公司乔迁之喜之日,几千人参加了庆典活动,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这是一次不同凡响的企业庆典。从此,他们的公司走上了发展之路,辉煌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据了解,甘肃洮砚开发公司是经省上有关部门命名的首批甘肃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经过老赵之手传帮带出来的传承人达上万人,其中高级、中级技工和工艺美术师就达百余人。

他的公司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发展洮砚艺术事业为宗旨,坚持精品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道路,使洮砚的质量和工艺长足发展,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格局,带动甘肃洮砚产业蓬勃发展,带动砚乡人民脱贫致富。

“做任何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我经营洮砚以来,真切地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品尝了酸甜苦辣般的滋味,但我认为,既然创业就需要付出艰辛,能吃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才能收获别人收获不到的快乐,一旦认准了,就坚定不移走下去”。赵成德说。

回忆当年创业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在他刚贩运洮砚的时候,千里迢迢,路途艰辛,吃不上,住不好,甚至有时连一口水都喝不上,常常嗓子眼干得冒烟。有一次,他到兰州大学一位副教授家推销洮砚,这位副教授不仅买了砚台,还热情地把他让进门,端上热腾腾的饭菜。他吃着吃着,热泪便夺眶而出。那之后,这位副教授和他成了好朋友。有一次,定西的两个干部不但买了他的几方洮砚,给了2800元,还给他出谋划策,建议他把洮砚产业发展起来,做出特色。并勉励他建厂生产洮砚,把一部分人带动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1987年7月,他背着7方洮砚乘班车去陇南,想推销掉赚点钱。当班车行至白龙江畔时,突然一声巨响,大客车冲出公路,跌入十多米高的悬崖。他听到轰隆一声巨响后就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吃力地睁开眼睛,看到白色的房顶,白色的被子,一群穿着白衣服的人静静地围着他。他艰难地问:“我的7块砚台呢?”白衣人都露出惊讶的神情,好像在看一个怪物。一个医生模样的人问:“那些砚台比你的命还重要?”他吃力地笑了笑,算是回答。事后他才知道,这次事故,伤亡30多人,因为他坐在车的尾部,幸免于难。然后,陇南的一个干部领他到陇南文化处,得到大力支持和帮助,很快把7方洮砚卖掉,购买人给了一张支票。他从来没见过这玩意,还纳闷,一张纸怎么能当钱使呢?正当他纳闷时,地区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帮他把支票兑成了现金,一下子得到这么多钱,他害怕被小偷看见,于是把钱缝在裤腿上,步行3天才回到了岷县。

事后有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洮砚的生产基本上处于传统的自我封闭状态,在市场经济和文明进步的今天,必须以全新的姿态,全方位的革新和创造,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书画家艺术创作的工具,又可以在寻常百姓的案头观赏把玩,兼鉴赏、收藏于一身,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赵成德说。

1991年,他安排几个优秀工匠精心创作了一方洮砚,重49公斤,命名为“八仙庆寿”。《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及其他媒体相继采访报道后,一时间他们岷县洮砚厂声名大振,闻风而来的购买者、欣赏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采访中,赵成德说,他最难以忘怀的是他们公司精心创作的“九九归一”砚,被香港特区政府陈列在会展中心,供各界人士观赏。


世界纪录协会官员现场为“中华腾龙砚”颁发认定书


圆梦中华砚

“圆梦中华砚”精彩亮相

日前,赵成德带领50名能工巧匠历时4年时间精心制作完成的“圆梦中华砚”精彩亮相,再次刷新了该公司规划设计制作巨型文化艺术洮砚的历史。

该砚长18.9米,宽3.29米,高1.69米,重达129吨,将中华龙文化与洮砚工艺相结合,以中华龙、长江、黄河、海涛、祥云、长城、关隘等为主题元素,融合了历代龙的图案特色,设计构思奇伟,雕刻层次分明,名曰“圆梦中华砚”。56条巨龙昂首眺望着巍然耸立的崇山峻岭和逶迤起伏的长城。黄河、长江则在祖国的怀抱中奔腾流淌,底座的祥云和海涛,似中华巨龙乘风破浪,腾空而起。整副砚刻画了百余年中国波澜壮阔、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更象征着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圆梦中华,实现腾飞”,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风采。

甘肃省工艺美术特级大师陈一珀先生在观看了“圆梦中华砚”巨型洮砚后认为,体量如此巨大的砚台,不仅在洮砚雕刻行业,而且在整个砚雕界,也是绝无仅有的!赞曰:“横空出世,崛地群龙。爱我中华,美梦成真。”

笔墨纸砚,故称文房四宝,而名砚为首!中国的四大名砚:洮砚、端砚、歙砚、澄泥砚!让我们一起走进洮砚,走进那“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的世界!

有资料记载,洮砚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色碧绿,珍奇雅丽、质坚而细、晶莹透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堪称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

洮砚发展的历史是中原文化外围羌藏文化融入华夏文明的重要见证,它从一个侧面如实地反映了岷县历史发展和民族融合及岷州地区工艺特征和美学观念。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让我们在感悟岷州人文内涵和历代匠师创造力的同时,更清晰地认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体系的形成以及文明的不断进步。传承文明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保护文化遗产,为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

是啊!他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很穷的农村里。一块块普通的原石经过巧夺天工的手法变成一方方让人爱不释手的精品洮砚,带动当地百姓致富,成为各界人士收藏的选择。有人说过:一个有事业的人,必然有超人的精力,源自于自身的那种独特的意志力!在赵成德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与众不同的气质,那种专注于洮砚的劲头、那种别具风格的思维,使他的事业蒸蒸日上!

昨天,挥之不去;今天,来之不易;多少艰辛,多少磨难,才能铸就今天的“洮砚大王”赵成德!他背后的心酸、洒过的汗水、付出的一切,是别人无法想象的。他不仅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他更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献礼!在奋斗中前进,在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在发展洮砚产业、弘扬洮砚文化的路上已经走过了整整30多年的历程。

30年艰苦创业、30年呕心沥血、30年砥砺奋进,铸就了今日之辉煌。洮砚成为甘肃乃至国家的一张文化艺术名片。

感慨于精美的艺术,感动于精湛的工艺。“圆梦中华砚”的设计也是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董事长赵成德骨子里浓厚龙文化情结的完美体现。日前,赵成德再次组织专家团队,精雕细刻,把民族文化元素更深刻地熔铸其中,对“圆梦中华砚”作进一步的艺术提升,让这个洮砚制作中的“航母”级作品日臻完善,向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献礼。

岷山巍巍,洮水汤汤,作为茶马古道的岷州,物产丰饶,商旅络绎,共同构成了中国西部一个奇特的文化板块。作为开发洮砚领头雁的赵成德,和着发展的节拍,紧跟时代的步伐,用如椽巨笔在石头上书写民族魂,充分展示了洮砚的艺术魅力。

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际,赵成德的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制作了雕刻有99条龙的“九九归一”巨型洮砚,以甘肃省人民政府名义作为庆回归礼物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30多年来,每遇党和国家的大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神舟飞船发射,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召开等,赵成德的洮砚公司都会设计创作大型纪念砚,作为庆贺献礼。

从“九九归一砚”到“圆梦中华砚”,已有整整20多年时间!赵成德每次都能敏感地把握时代脉搏,适时地推出反映时代题材的巨砚精品,以示庆贺,这些洮砚完整地记录了他在洮砚开发和制作过程中的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他推出的“东方醒狮”砚、“春满中华”砚、“民族大团结”砚、“世纪龙”砚、“千禧龙”砚、“凤鸣九州”砚、“百龙戏海”砚、“龙之舞”砚、“龙祥龟寿”砚、“群龙腾飞”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砚等洮砚精品,不仅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应,使洮砚公司名声大振,逐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奠定了公司在全国制砚行业中的优势地位,而且使洮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空前提高。

——“九九归一”巨型洮砚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以甘肃省政府名义作为庆回归礼物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

——“中华民族大团结”砚,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

——“东方醒狮”砚,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和十六大。

——“神舟四号发射成功”纪念砚,献给中国的航天事业。

——“辉煌”砚,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

——2015年国庆节来临前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制了“人民必胜”砚。

——两当兵变等各种红色革命纪念砚,孙中山、宋庆龄,十大将军,十大元帅等历史名人砚。

……

一方方浸润着洮水灵气的洮砚精品,承载着陇中厚重的文化内涵,在华夏大地大放异彩,受到世人的赞誉。洮砚扬名、产业壮大,而这一切离不开洮砚传承人赵成德的含辛茹苦、矢志努力,更离不开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精心呵护和重点培育。


“神舟”砚


“人民必胜”砚

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据史载,洮砚石的开采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历代以来,生产洮砚的石料主要来源于洮河东岸的喇嘛崖岩层之中。这里山崖险峻,道路崎岖,三面环水,急流滚滚,虽然开采难度十分巨大,但是开采工作从未停止。如今,由于资源储存有限和工程建设等原因,洮砚石资源已十分珍贵。

有地质学家认为,洮砚石乃淤泥沉积而成,它和煤的形成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的变化,经受了亿万年高压的锻造,才生成了如此高洁的“绿金子”。

从沿袭多年的传统观念看,洮砚的定位仅为文房四宝之一的实用工具,以实用为主、审美为辅。而在当今工艺美术面临蜕变和再生的新时期,赵成德敏锐地认识到,洮砚已成为石雕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其内涵和外延,已从文人雅士研墨濡笔的文具功能中拓展出来,更多地转向艺术欣赏和收藏。

如何在洮砚的制作中,既能展现悠久深邃的文化传统,焕发洮河流域独具特色的人文风尚,又能够体现创意创新理念,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美的艺术性,提升洮砚文化的审美价值?如何使古老的洮砚拂去历史的尘封,摆脱“温室的花朵”或“复制的古董”的困境,经久不衰、华彩愈盛,赢得国内市场,吸引世界的目光呢?这些都是赵成德苦苦思索而又久久难以破解的难题。而善于从风云激荡的时代强音中捕捉思想的火花,激发创造的灵感,这就是赵成德及其智囊团队的最大优势。

赵成德有着一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钟爱,也有着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因而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担当。他认为,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圆梦中华砚”设计伊始,赵成德就定下了主基调,即思想一定要体现时代特色,要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时代主题联系起来。

为了设计“圆梦中华砚”,赵成德发动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圆梦中华砚”的设计师和砚雕师们纷纷建言献策、畅所欲言。超级工程、科技强国,这些全新的设计思想,富有时代感的设计理念,激荡着大家的心扉,使大家兴奋不已!

最后,综合各方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只有“龙”这个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图腾,才能涵盖所有美好的寓意,才能综合体现艺术的想象!

对!就用“圆梦中华、巨龙腾飞”来涵盖所有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一旦确定,“圆梦中华砚”巨型洮砚呼之欲出,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赵成德骨子里就有洮河激流涤荡的性格,也必定有大海般的胸怀。为了制作“圆梦中华砚”,他自始至终坚守在洮砚厂,与设计师、雕刻师一起研习洮砚设计方案,爬冰卧雪、栉风沐雨,吃着冷米饭,睡着大通铺,靠炉子上煮沸的罐罐茶取暖……。

“圆梦中华砚”的砚雕技师们都来自全国各地,崔云强说,有一天技师们听说要吃“鱼”,都非常兴奋,好久没有吃过肉食,这回可以打打“牙祭”了。谁知道吃完一盆烤洋芋,竟然连“鱼”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原来他们把洋芋的“芋”,误以为是“鱼”了!

从上述小幽默里,可以大略窥见洮砚工匠们生活的艰苦,而赵成德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更是让常人难以想象。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里,他和技师们同住一个帐篷,同睡一个被窝,啃冷馒头,吃烤洋芋,真正是同甘共苦。技师们私下里都嘀咕:这赵总还是个老板嘛,哪有老板和员工们一起吃苦成这样的?

这几年,他把全部心思放在了洮砚的雕刻上,赵成德难得洗一次澡,理一次发。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曾经的赵成德,个子高挑,经常西装革履,出入于京城和省城的各种重要场合,风度翩翩,有着西北汉子特有的魅力。

但是,这几年来,他经常留着的小平头由于长期不理,变成长发了。裤脚上沾满了洮砚石的泥灰。皮鞋也变成了灰色的“泥鞋”……隐姓埋名,卧薪尝胆,这是几年来赵成德在雕刻巨型洮砚过程中的生活写照。

为了避免打扰,他把兰州的手机号暂时停机了。兰州的朋友们找不到他,就纷纷猜测,这家伙又在搞什么名堂,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又要放一颗“原子弹”呢?而有的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赵成德“烂包”了、趴下了,等等等等。总之,流言蜚语满天飞,唯有他不以为然。

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文人墨客以之为工具,挥写出锦绣文章,绘画出传世名作,可以青史留名。而制作砚台的工人们,从古到今,却几乎没有留下一个雕刻大师的名字。其实,这才是中国的“工匠”,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赵成德常说:“没有梦想就没有现实,没有‘敢想’就没有成功。”

更值得称道的是,多年来,赵成德还默默地将更多的心力投入慈善事业中。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不断慷慨解囊,回报社会,支出累积达到1亿多元,善款多用于修路助学、扶贫助困和公益事业。在岷县2012年“5·10”特大暴洪和2013年“7·22”大地震发生后,赵成德组织公司员工,捐款捐物,累计近百万元。

赵成德的创业经历,给予我们这个新时代的创业者以深刻启迪: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更需要企业家精神。时至今日,我们不仅需要这种“工匠精神”,更需要给予洮砚工匠们广泛的赞誉和应有的回报。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的汗水,洮砚上那一条条巨龙,似乎很难实现“腾飞”!


“千佛”砚


“九九归一”砚

他的“洮砚梦”仍在延续

砚石记录了一个人30多年的梦想与拼搏,洮砚作品也记录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凭一腔爱国热情,执一砚铁血丹心,30多年来,每遇党和国家的大事,赵成德的洮砚公司都会设计创作大型纪念砚,作为礼物隆重献礼。

“九九归一”砚“中华民族大团结”砚“东方醒狮”砚“神州四号发射成功纪念”砚“辉煌”砚“人民必胜”砚“两当兵变”砚等各种大型题材的红色革命纪念砚,孙中山宋庆龄砚,十大元帅砚、十大将军等系列革命先辈历史名人砚以及赠送给全国政协、中央党校、中央统战部、共青团中央、中央电视台,中国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佛教圣地社会各界等单位的洮砚,总共8000余方。

用方寸洮砚反映大千世界,反映五千年的先进文化,用方寸洮砚歌颂伟大的共产党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拼搏精神,歌颂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制砚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感应着时代的脉搏,雕成了“一带一路”砚。“一带一路”砚长5.9米,宽3.5米,高1.50米,重达19吨,其上雕刻有19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巨龙”,以及穿行在欧亚大陆的“复兴号”高铁、翱翔蓝天的飞机、作为“丝绸之路”起点标志的西安大雁塔、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天水麦积山和“丝绸之路”上闻名遐迩的重要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还有大漠驼队。“一带一路”砚更凸显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这预示着当今中国的复兴众望所归。

响应国策雕巨砚,重现丝路报国恩。体现了民族自尊和民族自豪感,“一带一路”砚在敦煌文博会上展出后,每天有几万人慕名而来,产生了轰动效应,目前“一带一路”砚放在月牙泉,继续让世界各地的游人参观。

赵成德说:“洮砚制作要一如既往关心国家大事,更要关注国计民生的时代要求”。

千回百转山水依,汉藏羌居华蕃融,作为茶马古道的岷州物产丰饶,商旅络绎,共同构成了中国西部一个奇特的文化板块,作为开发洮砚的领头雁,他制作的洮砚美丽恢弘气派被更多的人们欣赏颂扬,尤其是作为“国之重器”策划的巨型洮砚随着被世界纪录认证,更是名声大振,誉满九州。

制作推出“九九归一”巨砚以来,赵成德的洮砚事业一年一个变化,两年一个台阶,三年一个周期,天天都有新发展,年年都有大举措。洮砚事业的发展受到了有关领导、各界人士、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石雕龙形歌盛世,洮砚立业为民众。

“我是个唯物论者,一个人干事业的信心和诚心就是心中的神灵,我执着洮砚事业,更要将慈善事业坚持做下去,当然也会给岷县人民带来吉祥幸福。今后要继续通过洮砚,实现共享经济帮助当地农民兄弟共同致富是我毕生的愿望”。赵成德说。

乐善好施是赵成德多年的生活习惯。在这30多年里,岷县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的洮砚公司在全县扶贫攻坚战中不甘落后,竭尽全力,倾心公益,救助山区儿童,多次为农村学校捐款捐物,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领导的好评。

最近两年,赵成德带领他的洮砚团队到卓尼临潭的农牧民家、制砚艺人家走访,研究市场,了解当地民情,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在记者谈及赵成德未来的事业构想和行动计划时,他略有沉思,然后打开了浓郁的岷县口音,给记者讲述了他将来的五大心愿——

心愿之一:我目前正在制作即将完成“圆梦中华”砚,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并将其无偿捐献给国家收藏。

心愿之二:我几十年来倾尽所有,收藏了近万幅名人字画。我将把这些字画捐献给国家,作为国家和人民的财富。

心愿之三:我制作的“中华腾龙”砚即将和商家达成协议,拍卖价为两个亿,拍卖成交后将拍卖所得五千万捐献给相关慈善基金会,五千万奖给长期关心和支持洮砚事业的各界有识之士,五千万奖励给修建洮砚文化产业园及洮砚博物馆的有社会担当的人士,五千万将用于偿还我本人的债务和上缴国家税收。

心愿之四:我将打造一个集参观交易、文化交流、艺术收藏于一身的洮砚文化产业园,营建一个洮砚博物馆。使洮砚产业真正成为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文化名片。

心愿之五:我是洮砚传承人,洮砚厂是我和几代传承人心血的结晶,如果因为目前的经济困境而拍卖掉,这将是当地的一个文化之殇,希望保留住“中国洮砚之乡”这个来之不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

是啊!他的愿望是朴实的!

因为,洮砚就是他的光荣和梦想。他的人生因洮砚而璀璨,因雕刻艺术而光彩。

虽然甘肃岷县是个出产洮砚的地方,洮砚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齐名,并称中国的三大石质名砚。然而,随着不断的开采,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终究有枯竭的一天,况且,有些地段的开采还是过度的。资源的枯竭,加上工匠的流失,致使洮砚这一支撑赵成德经济命脉和雕刻艺术的产业也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甚至越来越少了。

为此,赵成德说:“我在完成我的‘五大’心愿后,我将告别洮砚这一产业,告别这个我做了30年的‘洮砚梦’,因为这个梦我已经做了30年了,该到梦醒的时候了。”

说这话时,这位耿直倔犟的岷县汉子,眼睛湿润了,豆大的泪珠从他黑里透红的脸颊滚落,重重地掉在地上,摔成八瓣,瞬间被滚烫的黄土稀释,化得无踪无影。

是啊!老赵这位朴实的农民,在岷县土生土长的汉子,从小就和洮砚结下不解之缘的“洮砚王”,将要告别他的“洮砚梦”时,怎么不泪流满面呢?

这是一次痛苦的抉择!

不管怎样,他公司创作的“九九归一”“中华民族大团结”“东方醒狮”等大型洮砚作品,先后被国家博物馆、香港特区政府等珍藏,对于这点,他是欣慰的。

目前,他的厂子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他仍不屈服,继续雕刻着他的人生之路。向浩瀚的人生海洋挺进,扬帆远航!

其实,他的梦还在延续,他的传承人仍在帮他圆着“洮砚梦”!

小蜜蜂带来“甜蜜蜜”

赵成德从起家至今,始终秉承“服务家乡、报效国家”宗旨,坚实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家乡,也为社会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善事,带动了一方父老乡亲们共同脱贫致富。

赵成德的家乡岷县维新乡,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陈旗乡毗邻,维新乡在上游,陈旗乡在下游。维新乡还与甘南州的卓尼县洮砚乡隔着洮河相望,三个乡镇的直线距离也就是十来里路程,呈品字形状,分布在洮河的东西两岸。赵成德的童年是在洮河边度过的。这里山大沟深,雨量丰沛,水源充足,但土地稀少。童年时代的赵成德家境困难,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小学刚毕业就辍学了,为家庭生计十多岁便上山砍柴,牧羊放猪,下河摸鱼,且跟着父辈料理难得温饱的几亩薄田,过着度日维艰的生活。到十五六岁时,他迫于生计在卓尼、临潭等地当货郎担,挑着针头线脑走村串寨,换一些油盐为家中添补生活之用,以减轻父母肩上的担子。艰难的生活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品质,从小肩负家庭重担历练了他顽强拼搏的勇毅,摸爬滚打的经商经历给予了他睿智的目光。

改革开放的东风,让赵成德敏锐地看到一个“抱着金疙瘩过穷日子”的现实困扰和黄金机遇。岷县、临潭、卓尼三乡村社山寨中,许多群众有一身精湛的洮砚雕刻技术,但由于缺少门路、不善经营,加之诸多历史的、地理的、交通的原因,很多群众加工雕刻的洮砚卖不出去,“养在深山人未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商机。从那时起,赵成德走上了与洮砚相伴之路,并要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不久前的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主办方展出的一方重达19吨的洮砚,让参会的中外宾客和文化界人士赞叹不已,并永久留驻敦煌。这方取名“一带一路”砚的洮砚精品,是赵成德近年来的又一精品力作。

从年少时的“放羊娃”“货郎担”,到1987年在家乡办第一家个体洮砚厂,再到进军兰州成立甘肃省洮砚开发公司,赵成德结缘洮砚已整整30年。

30多年来,赵成德一直奔跑在向外界展示甘肃洮砚的艰辛征途上,方寸洮砚更已成为洮河两岸各族儿女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之一。目前,在卓尼、岷县、临潭、临洮等地,有近万名砚匠、砚商、砚农从事洮砚的设计、制作、销售、运输、推广等,他们把洮砚带到了天南地北,洮砚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外,岷县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植物多样,山野林木开花此起彼伏。全县境内290万亩草原和90万亩天然林广泛生长着600多种天然蜜源植物,加之近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和规模不小的黄芪、党参、红三叶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蜜蜂养殖业具有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如何让丰富的自然资源撑起群众的“钱袋子”,这成为近年来赵成德苦苦思考的问题。两年前,他眼光独到地“盯”上了蜜蜂养殖,并终于找到了一个答案:脱贫致富,蜜蜂引路。

当大多数人还在观望的时候,赵成德便以其定西市政协委员的身份,向市县政府大力呼吁发展养蜂产业,拓宽群众的脱贫致富路。2015年5月,岷县成立了中蜂养殖协会,热心人赵成德当选为会长。协会成立后,他带领协会会员走村串户,帮村民们计算养中蜂的经济对比账,帮他们解疑释惑。他和众人一道努力将家乡传统的蜜蜂养殖培育成了一个较大的脱贫产业。他总是说,小小蜜蜂也能带来“甜蜜蜜”的美好生活。

针对蜂农们养蜂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赵成德不仅通过协会积极联系省蜂业总站以及定西市、岷县的农业畜牧部门,组织了多次培训班,而且在他的提议下,蜂农们在手机上建了个微信群,目前有87名蜂农加入到群里。“养殖过程中谁有困惑,就在微信群里发送视频、图片或语音,然后群里就会集体‘会诊’,直到解决问题。”蜂农们无不赞叹。

截至目前,岷县已成立中蜂养殖保护区60个,中蜂养殖农户达4200户,养殖中蜂超过5.16万箱,养殖规模初步形成。小小蜜蜂已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路上令人欣喜的“甜蜜事业”。

赵成德仍在雕刻着他的洮砚,也在雕刻着他的人生。他的人生因洮砚而璀璨,因艺术而光彩。他的洮砚公司会在传承人的拼搏下,一定会焕发无穷活力,昂首迈向实现新目标的新征程。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马进帅文/图

  • 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什么意思(农村俗语中秋云遮月)
  • 2024-11-25农村俗语中秋云遮月今天日子很特殊,既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是9月10日教师节这两个节气出现在同一天,是本世纪第三次发生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年中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同时,也是民间测年景和旱涝的重要窗口民间有“七月十。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湖南景点(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取景地)
  • 2024-11-25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取景地【恩施丨一幅鬼斧神工的文化画卷】大峡谷中的百里绝壁、千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美不胜收上古巴文化发源地,文化优势得天独厚,整个古城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取景。
  • 郑浩南现场(郑浩南开豪车高调出行)
  • 2024-11-25郑浩南开豪车高调出行近日,郑浩南在社交平台晒出一段自己开车的视频,视频中他开着豪车向大家输出心灵鸡汤:人生就像开车,不必总是回头看,因为前面还有很多路可以走视频中郑浩南虽然已经快58岁,但看得出身材依然健硕,手臂上的肌肉。
  • 两级巡特联动神速擒贼(守护万家平安发扬)
  • 2024-11-25守护万家平安发扬来源:江苏警方辛丑新年,奋牛蹄春四代生肖属牛的民警们迎来了自己的本命年其中,既有初入警营、干劲十足的初生牛犊,也有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拓荒牛,也有坚守基层、默默奉献的孺子牛,还有临近退休、不待扬鞭自奋。
  • 深圳福田打卡网红景点(深圳网红打卡景点有哪些)
  • 2024-11-25深圳网红打卡景点有哪些深圳这座城市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的熟悉,作为国内知名的一线城市,深圳是很多人向往的发展之地,在这座城市里面有着很多的机遇同时深圳也是国内出名的旅游城市,大家都知道深圳它经济发展的迅速,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位。
  • 如何评价电视剧中的科幻片 国产剧的三重拓新
  • 2024-11-25如何评价电视剧中的科幻片 国产剧的三重拓新《三体》电视剧版中张鲁一饰演的汪淼闫伟近年的国产剧不乏亮眼的精品,但总体感觉在创作向度的实质性拓新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拘囿于一些固有题材和类型领域里“互撕”和“内卷”,终究不利于行业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实现。
  • 大侠霍元甲赵文卓陈真释小龙(大侠霍元甲释小龙版陈真被诟病)
  • 2024-11-25大侠霍元甲释小龙版陈真被诟病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宸曦微凉《大侠霍元甲》这部剧追得真是心累啊,赵文卓饰演的霍元甲,那个性格、智商真的是让小凉觉得有点堵心,或许是有英雄情结吧,总觉得霍元甲的人生应该是快意恩。
  • 厦漳泉合并最新规划(如果厦漳泉合并)
  • 2024-11-25如果厦漳泉合并厦漳泉都市圈为福建省最重要的都市圈,由厦门、漳州、泉州三个闽南城市组成如果厦漳泉合并,将成为国内第五大城市!聊湾区看世界以深圳为对标对象予以简要分析一、GDP2020年深圳市GDP为27670亿元,厦。
  • 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新时代爱国主义)
  • 2024-11-25新时代爱国主义金砖国家,因其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特指世界新。
  • 作文可以怎样写自己的老师(写法和范文这里都有)
  • 2024-11-25写法和范文这里都有我的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第一,老师穿着打扮,老师的上课方式,老师对我的影响作文应该前后呼应,最后延伸,这样看起来有内容范文李老师相貌普通,尖尖脸,鼻子略高,浓眉大眼,眼皮一单一双,会做出奇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