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境界的诗意求索
——略论著名诗词作家李文朝诗词艺术
李增瑞 /文
作家 李文朝
著名诗词作家李文朝集将军、专家、诗人、作家于一身,在中国军界、新闻界、文化界,都有广泛持续的影响。李文朝历任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文学工作者职业道德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第三、四届常务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他诗词时代感强、艺术性高,广受读者好评。
戎雅人生
熟悉李文朝的专家学者,都说他“将军本色是诗人”。更有浪漫情怀者,把李文朝的“戎马生涯”,改换成“戎雅人生”。在人们看来,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堪称“戎马一生”的将领并不鲜见,而能文能武,既有冷竣气质,又有飘逸情思的“戎雅”将军却为数不多,李文朝就是一位戎雅互融,相得益彰,各有其彩的儒将。
1975年,李文朝在山东菏泽军分区宣传科当干事。根据领导安排,二十多岁的他,主编出版了第一部反映菏泽地区民兵革命斗争故事的报告文学集《万丈长缨》。他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生动的表达力和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得到当地老作家们的赏识。他们鼓励李文朝说,你这样发展下去,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作家。然而,他的大多时间都用在了写新闻报道、典型材料、工作总结、领导讲话上。但是,这没有消磨李文朝追求文学创作艺术的意志,他把诗词创作放在了茶余饭后散步和乘车旅行途中,如滴滴泉水,渐成小溪。他的业余诗词创作笔记本就自命为《滴水集》。后来,在朋友的鼓励帮助和文学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他的诗词作品不断结集出版,并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李文朝将军的诗意人生,得益于他的诗词情结和诗意心境。他的人生道路和常人一样,也是风雨兼程。但他热爱生活,珍重人生,豁达大度,乐观向上,走到哪里,就把诗情画意带到哪里。可谓一串脚印,一路诗情。他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他所从事的中心工作,他所采访的边关哨卡,他所度过的激情岁月,他所参观的风景名胜,他所品味的恬淡生活,都会化作词句诗篇,增添着生活的璀璨烂漫。军旅几十年,他痴迷诗词,笔耕不辍,每有所思必构思,每有灵感必作诗,如此日积月累,他的诗词作品如积沙成塔,积水成潭,愈积愈多。他把自己的“戎马生涯”真正走成了“戎雅人生”,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传统诗词创作队伍里的佼佼者,也为自己在中国诗词界大成有位,积淀下了丰厚资本。
2005年5月15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李文朝将军手稿著作捐赠仪式暨作品研讨会”上,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的金炳华在讲话中热情指出:“李文朝将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以高度的热情从事诗词创作,创作并发表出版了大量作品。他的诗词,充分表现出一位中国军人的大气和风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李文朝的诗词直面伟大时代,反映火热生活,诗风豪迈,诗意明快。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作了大量弘扬主旋律,高唱正气歌,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诗词作品……今天,大家在一起研讨李文朝将军的创作成就和诗词艺术,就是要通过对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的诗人创作道路的总结,探讨文学创作成功的必由之路,探寻当代诗词创作的艺术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让古老的中华诗词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展先进文化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
道是戎雅两相融,更是诗魂依军魂。李文朝以军人的品质,诗人的慧眼观照生活、思考人生,铺设出一条大情怀大豪迈为根基的诗意大道,使他的创作基调显现出深沉的爱国情怀,开阔的胸怀眼界,高迈的思维品质,崇高的美学特质,这也因此使他逐步在中国诗词界深扎其根,渐成大树,他作为优秀诗人的先锋模领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在众多诗人推崇与追随的时候,中国诗词界高层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来。
诗意风采
中国是诗国,中华诗艺无限丰富,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诗艺有所不同。但不管运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归结到一点,还是要给人启迪,给人激励,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一名现代诗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把自己的灵魂、学养、哲思、深情熔铸一炉,融之于心,形成崇高的修养、超越的视野和宏阔的境界。
正如叶燮在《原诗》中所言:“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然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辩以出,随遇发生,随生而盛。”李文朝的诗词,不仅具有传统美学的内涵,其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光芒。他的意志品质、学识修养、格局视野、人格情怀在作品中得以明显体现。他健康积极的心态,坦荡高昂的气韵,融入自己的诗句之中,呈现出优秀的美学特质。
五言古风《登泰山》和《沁园春·四季画屏》,是李文朝最早成名的两篇代表作,分别被制作成电视诗词艺术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社会广泛好评。2006年4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李文朝将军诗词选集》出版暨捐赠仪式上,著名诗评家张同吾连声赞叹:“《五古·登泰山》堪称精湛的艺术长卷。这首诗以举世闻名的泰山风景和人文景观为依托,以中路登山路线为经,以沿途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纬,全景式描绘出泰山风光的雄伟壮丽和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谓神思天纵,妙笔飞腾,色彩绚丽,用典圆融。”“而他的《沁园春·四季画屏》又可视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宇宙图像,是人类向往的生命之歌。春之众草蓬茸,夏之万物蒸腾,秋之海碧江澄,冬之雪裹冰封,都显现出不同的色调,而又同样鲜活的生命形态,都涌动着生生不息的力量,真正体现了诗歌超越历史的暂时性而走向哲学的永恒。”
《中外现代文学名家集萃》系列丛书主编、著名诗人峭岩,在李文朝将军诗词选《戎雅春秋》的“主编语”中也赞口不绝:“读李文朝将军的诗词,倍觉汉语之恢宏博大,又觉汉语内涵之丰富,好似那些磨练几千年的词语专为其所设,有随手拈来之妙。无论咏古颂今,歌事赞物,都能入诗入境,可谓美不胜收。尤以长诗壮写泰山,且五古句式构成,洋洋洒洒一百五十六句,阴阳顿挫,掷地有声,写容状貌,外查内导,把一个泰山写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真乃痛快。当我读着‘华夏一巨柱/雄峙东天边/巍峨耸入云/拔地通九天……始皇封禅至/遇雨在中坂/松阴遮风雨/护驾悦龙颜……登上天柱峰/脚踏极顶巅/伸手捧红日/举臂擎蓝天/极目望四海/一览小众山/黄河飘金带/云海托玉盘’的诗句时,阵阵激情席卷心头,诗句一气呵成,我也一口气读完,真为诗人的文采及深厚的古诗功底而骄傲!”
人们称赞的《登泰山》一诗刊出后,又被多家报刊、电台等媒体竞相发表,《泰安日报》更是在突出位置以突出形式予以展现,山东相关文化旅游单位还组织活动,让名家在泰山极顶进行朗诵,呈一时之盛。后来,该诗又被全文镌刻在泰山脚下一处风景旅游点的红色花岗岩诗墙上。
李文朝的《沁园春·四季画屏》最早是作为新中国成立55周年的献礼诗,发表在2004年9月29日《光明日报》“文萃副刊”的头条。词作一经发表,便好评如潮。第六届“韬奋奖”获得者、时任《光明日报》“文萃副刊”主编韩小蕙女士,在众多读者来信来电中,对一个叫王留芳的读者来信印象很深,并特意转给了词作者本人。王留芳读者在来信中称赞李文朝的《沁园春·四季画屏》,“透着一股豪迈壮阔的意蕴,没用政治术语,也无标语口号,跟译文体‘新诗’自有分野;更难能可贵的是完全使用普通话审音规范,又基本不失平仄格律。如此,中国诗辉煌的明天应该是不远了,好好高兴!”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李文朝将军手稿著作捐赠仪式暨作品研讨会”上,将军诗人、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张黎上将讲话指出:“纵观中国自唐宋以来的千秋词史,以《沁园春》的艺术形式酣畅淋漓描绘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还真是前无古人。所以他的作品是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昂扬奋进、豪情奔放,而且讲格循谱、押韵合辙、审音规范、用语精当。”作家田永清将军则发言讲到:“这篇作品如此铺天画地,波澜壮阔,与古人那些伤春悲秋的零星之作比较起来,不禁令人发出‘不信今时无古贤’的由衷感叹。《沁园春·四季画屏》以天地为纸张,以心灵为巨笔,饱蘸浓情,挥洒自如,把改革开放后的中华大地写得生机盎然,催人奋进。”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国家民族屹立不败的精神皈依,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自古以来便以诗歌形式深深扎根于国人的内心深处。唐有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宋有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清有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如此肝胆相照的家国诗篇在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海洋里比比皆是,它是中华诗词的灵魂和血性所在,也是历千年万载不衰的精神文脉。
身在军旅几十年,并从一名热血青年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李文朝最不缺少的就是这种铁血气质。他在创作诗词的过程中,首先汲取的也是这种昂扬奋进的精神营养。他的诗词作品,也不乏充盈着家国情怀的基因。
2016年5月12日,“李文朝将军抗战史诗《血肉筑长城》手稿捐赠仪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把传统诗词手稿及原始创作资料作为文物级被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这是军博开馆以来的第一次。
这首长诗分序曲、国破家亡、浴血抵抗、砥柱中流、正义伸张和尾声六部分。全诗在《解放军报》、《诗刊》、《中华诗词》等报纸刊物及网站发表后,受到中宣部领导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被誉为全景式反映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英雄史诗。军事博物馆馆长董长军少将在讲话中指出:“今天捐赠给我们军博的这件作品《血肉筑长城》,可以说是李文朝将军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凝聚了他的智慧和情怀。这首长篇古风五言诗,是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而作,虽然全文只有1100余字,却全景式回顾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战过程,读后令人感到气壮山河,振奋不已。”
当代著名诗人、新疆师范大学教授星汉先生撰写点评文章指出:“这首五言诗的题目‘血肉筑长城’五个字,源自《义勇军进行曲》,故小序云:‘义勇壮曲,萦绕脑际。奋然命笔,醒人警世’,由此生发出180行的叙事诗。此诗之长处在于有点有面,有总说有分写,既有概括提示,又有具体描绘。例如,其《序曲》相对来说,是全诗的总纲,将抗日事实高度概括。但其中有合有分,先写中华古国在历史上的地位,再回顾历史,分说七七事变前的重大事件,最后以“血肉筑长城”小结。第一部《国破家亡》,实乃《序曲》中民族危亡的拓展。举出几地实例,列举日寇种种罪恶。形势如此,中华民族不得不‘奋起抗敌顽’,由此自然过渡到第二部《浴血抵抗》。第二部主要写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是《序曲》中‘血肉筑长城’主要内容。抗日战争重大战役有20余次,作者将其典型会战列出,予以歌颂。第三部《砥柱中流》,主要突出我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抗战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因为‘蒋公’要‘攘外先安内’,必然会‘锤镰红星起,救亡承大义’。第四部《正义伸张》中,所写‘长城号角吹,海南穷寇追。黄河怒涛卷,大江巨浪推’,在神州大地上,处处是抗日的洪流,同时也得到了华侨和国际上的援助。全世界‘高扬正义剑’,迫使‘战犯终伏法’。《尾声》在这里极为重要,时至今日,依然‘东瀛起阴云’,不思悔改,中国人民只有万众一心,富国强兵,方能‘持久保和平’。”“此诗之作,是抗日战争过程的艺术化再现。虎虎生气,读之令人振奋。酣畅淋漓,不觉其直白。这首五言古诗,四句一韵,自成一个段落,亦即一个抗日史上的事件。把一个历史事件浓缩于四句20字之中,没有高度的概括力是不能奏效的。”
2018年是新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个重大历史时间节点上,强烈的家国情怀,促使李文朝直抒胸臆,纵情高歌。他及时创作出七律《戊戌咏春》:“变法图强不顾身,岁更戊戌两回轮。山川已换经纶手,关隘终来开锁人。解索神龙当筑梦,值班旺犬正迎春。吉祥红火城乡乐,锦绣乾坤万象新。”由于这首诗气象恢宏,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深受诗友们喜爱。公开发表后,《中华诗词》杂志社同仁率先唱和、全国诗友争相赓吟,一时间作品就达数以千计。中宣部党建网随即转发全国,并加“编者按”指出:“《中华诗词》杂志社的‘韵人雅和’庆新春,已成为他们坚持几年的活动品牌。今年新春伊始,李文朝将军一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戊戌咏春》,引起杂志社同仁和全国诗友争相唱和,成为诗咏新春的一道亮丽风景。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诗颂辉煌,礼赞家国,是诗人的神圣使命。现辑录部分韵人雅和作品,以飨读者。”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罗辉先生,专门撰文《笔下乾坤满目春——关于“大我”题材诗词创作的思考》评李文朝的诗词作品:“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大我’题材的诗词,无一不是运用比兴方法的产物。……请看这本酬唱集,一些好的诗作,其‘景语’和‘情语’都体现了比兴手法。例如李文朝将军的首唱诗作就用‘山川已换经纶手’来比方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代巨变;用‘关隘终来开锁人’来比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历史跨越;用‘解索神龙当筑梦,值班旺犬正迎春’来比方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取得了伟大成就,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的宏伟篇章,春意盎然的戊戌年,又成为新时代的开局之年。综合首联与尾联,全诗的诗学时空跨越了两个甲子120年,讴歌今日神州,山河锦绣,万象更新,畅吟中国已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跨越。”
责任担当
写诗对于诗人来说,是精神需求,是情感寄托,是理想追求,诗人面对自我的纯粹写作,无疑是自身与生命对话的良好状态。但一个真正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价值取向的诗人,必须是站立时代潮头,在民族大义国家前程的大境界里,展示时代责任和时代担当的诗人。李文朝面对时代的需求和召唤,往往会放下小我,积极投身于时代激流,做时代精神的弘扬者、时代发展的助力者。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党中央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在“笼子”里,使全党看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和希望。时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法定代表人的李文朝,深感在这场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传统诗词界不应缺席,也应该以自己的方式为党的反腐败斗争呐喊助力。于是他认真学习了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相关重要文件,认真查阅了《廉吏传》、《贪官传》等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资料和现实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案例,以满腔的时代激情和自觉的担当精神,创作了长篇七言歌行体《青莲曲》。在《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相继发表后,被誉为当代传统诗词反腐倡廉的扛鼎力作,引起了中央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好评,并在重要场合预以展示。著名诗人、词学家周笃文教授评论说:“七言体的《青莲曲》是长达112行的歌行之作。此诗从眼前呈现的一湖荷花入手,自然过渡到李白青莲居士的雅号,周敦颐的《爱莲说》,以及以廉政为主题的“青莲杯”诗词大赛上来。然后笔力一顿而起,历数古往今来廉政清官以及贪官顽丑类,对比写出,惊心动魄,十分感人。此诗见学养,见人品,见才情,不愧为当代反腐倡廉的鸿篇力作。此诗问世,大得好评。”“文朝的诗作,一如其人,充满阳光、朝气、妙思、豪情。读其作品是一种享受和正能量的提升。”
《中华诗词》杂志2013年第4期“名家荐评”栏目,当代两位著名实力派诗人星汉教授和熊东遨先生,联手荐评了《青莲曲》。星汉教授的荐评语是:“诗是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学养、经历、见识、性情等抽象物的综合体,读过此诗,以上种种便昭然面前,不必赘语。此诗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请看:由植物之青莲引入,自然过渡到李白的雅号和周敦颐的妙文,‘青莲杯’赛事的宗旨在于‘廉政’,作者仅一语带过,犹如驰马,轻一提缰,便放开驰骋。诗的中心部分即是‘廉’与‘贪’的对比,加大反差,效果极其明显。在列举的廉洁人物中,先古人,后今人。无论古人与今人,大体以生年为序,文思不乱。接下来有一段必不可少的文字,就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一起惩治贪腐的决心和行动。最后一段又写到植物之青莲,首尾绾合,完成全诗。此诗恢宏之气势,暗藏书卷气之中,可见,作者胸中书卷繁富,左抽右旋,无不如意。……”熊东遨先生的荐评语则说:“体裁重大,气势恢宏,情感奔放,精深警策。怀想英贤,直面现实,是反腐宣言,亦是时代赞歌。篇中引经据典,有铺陈,有比拟,有追思,有愤慨。通篇以气行诗,徐徐进入,渐起波澜,愈后力道愈大。气韵如斯,文辞或可不计。”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日子里,李文朝曾专门撰文《传统诗词助力抗疫的时代担当》,并身体力行,在第一时间带头创作了大量抗疫题材的诗词作品,特别是长达152行的七言古风《中华庚子抗疫歌》,推出后第一时间被光明网发表,接着各主流媒体和各诗词网群广泛转发,并被收入多部抗疫诗集。尤其中国军视网,制作成配图像朗诵的音画视频节目隆重推出,产生了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诗友们热情留言点赞:“全方位记录,史诗级阐发”。中华诗词研究院编的《中华诗词发展报告(2020)》指出:“李文朝的《中华庚子抗疫歌》不愧为压轴之篇,组诗分《疠侵大武汉》《令出中南海》《众志筑长城》《情牵五大洲》四章,采用观览全局的视角与胸罗社稷的气概,为民族抗疫大业精神作宏壮长歌。”
一位著名诗评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文朝将军的诗词出语豪壮,不见衰飒。我们见到的是一扫古人陈腐之气,给人以清新活泼之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岳飞语),诗词只有走向社会,关心社会,注意搜集生活中的素材,才会有旺盛的生命。从《李文朝诗词诗论选》自序可知,文朝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模仿毛主席诗词写古体诗词’。这个时间段告诉读者,诗词创作也有一个‘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语)的过程,那种急功好利的诗词作者,可以在互联网上忽悠一阵子,终难成器。”此语颇发人深思,也让我们对李文朝立足诗词创作的大境界,不懈追求社会价值诗意的求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敬慕。
作者简介:李增瑞,山东东营市人,军旅诗人,散文与纪实文学作家。现任某军队报刊主编,大校军衔,出版个人专著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