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 思
编辑|友 子
“我特别相信,谍战剧不会没落。一定会有低谷,一定会有高潮,一定也会有绵长的发展期。”
谈到谍战剧的发展,《麻雀》《谍战深海之惊蛰》(下文简称《惊蛰》)的原著作者兼编剧海飞对数娱梦工厂表示。
近期热播的《惊蛰》改编自海飞的同名小说。从10月下旬开播以来,《惊蛰》在近期剧集中热度稳居第一,湖南卫视的收视率多次突破1.7,豆瓣上打出了7.2分。
这样的热度和口碑,在谍战剧史上实属平常,此前的《潜伏》《伪装者》等谍战剧皆是行业翘楚。但放到视频网站时代观察,这样的成绩却是少见。
回顾近十年的谍战剧发展,2009年播出的《潜伏》引发热潮,掀起了持续几年的谍战风。虽然后来者中出现了不少好作品。但随着愈演愈烈的题材跟风,过度开发使谍战剧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整体创作出现低迷,更是引发了监管部门出手限制。
经历了大火、增长、降温之后,谍战剧寻求着新的突破,直到2015年的《伪装者》,这部剧的大火不仅见证了谍战剧从卫视独播台网同步,也带领这一题材进入了新的阶段:以往老戏骨领衔的强正剧,逐渐向偶像化、轻松风格过渡。
然而近年来,观众对于剧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谍战剧的同质化和粗糙制作带来的逻辑硬伤多次引起观众不满。一些流量明星挑大梁的作品,更是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作为一种独特且成熟的电视剧类型,谍战剧到底应该如何创新?
从正剧到偶像剧
谍战剧经历了什么?
近几年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部名噪一时的“现象级谍战剧”。
2009年,《潜伏》在北京卫视播出大结局时,收视率一度超过14%,当时创下北京卫视电视剧收视率之最。2015年的《伪装者》同样成为社会话题,带动胡歌、王凯、靳东大火。2017年底柳云龙的《风筝》播出,最高收视率也是破2。
而最近正热播的《惊蛰》,在第三方平台上的热度和收视率同样名列前茅。
(《谍战深海之惊蛰》收视率居高不下)
在《惊蛰》原作兼编剧海飞看来,“谍战剧的数量一直很多,其他类型剧也一直很多,但从未有谁能独领风骚。”
不过一直以来,观众对于谍战剧确实存在观影需求。节奏快、戏剧冲突多、故事反转复杂,是谍战剧一直深受国民喜爱的原因。
回溯谍战剧发展史,各个阶段皆呈现出不同特点。国产谍战剧最早可以追溯到1981年的《敌营十八年》,但真正引发谍战剧高潮的则是2005年柳云龙主演的《暗算》,这也是国内第一部描写侦听和破译工作的谍战剧。
《暗算》改编自麦家的同名小说,由柳云龙、陈数、王宝强主演,分三段故事展现三个时期的谍战工作。这一时期的谍战剧,人物命运悲伤凄美,观众观感紧张压抑。
伴随着烧脑情节引发的观众热议,《暗算》的成功也使国产谍战剧的创作迎来新的高潮。在故事结构、人物设置、情节设定、投资力度和演员搭配上,谍战剧都迎来了重大突破。
这样的积累终于在2009年播出的《潜伏》体现出来。这部剧成就了谍战剧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潜伏》打破了以往谍战剧的一贯严肃作风,在悬疑、智斗之余,融合了幽默、言情等诸多元素,着力表现特殊年代中地下工作者的奋斗与牺牲。
“谍战 假夫妻”的模式也被主演孙红雷与姚晨演绎地接地气而扎实,带动谍战剧再度走向热潮。
《潜伏》不仅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也得到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得第27届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第1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等多个奖项。
《潜伏》的热度影响下,谍战剧转而成为电视台的“宠儿”。
很快,大批制作方对谍战剧趋之若鹜,跟风模仿之作层出不穷。百度数据显示,相比于2008年的35部,2009年谍战剧呈爆发式增长趋势,共有52部谍战剧轮番登陆各大电视台。
在这段制作井喷期中,虽然播出数量不减,但不再佳作迭出。除了《黎明之前》(2010年)、《悬崖》(2012年)、《渗透》(2013年)等少数剧集口碑、收视俱佳之外,大多跟风剧集品相粗制滥造。题材僵化、剧情重复、逻辑错误等问题一度让观众审美疲劳。
此外,伴着谍战剧爆炸式增长的劲头,部分谍战剧为吸引观众眼球,出现了“过度娱乐化”以及“不尊重历史”的现象。
为扭转这股不良创作倾向,2009年至今,广电总局曾多次对谍战剧进行过管控。
即便到今年,对谍战剧的内容公示审核、内容审查的管控依然相当严格。在6月公布的广电总局电视剧备案公示中,电视剧共58部,抗战、谍战题材仅2部,分别是《九个弹孔》和《密战1949》。
基于此,不少影视剧投资方对谍战剧集的投资信心陡降。
柳云龙携《暗算》团队于2013年打造的《风筝》,就因审查趋紧,在14年临时撤档,一直拖到2017年12月方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首播。
因为审查尺度的趋紧以及市场风向的变化,谍战剧不得不变。2010年左右,视频网站兴起,面向更年轻的观众群。为了适应年轻观众的喜好,同时也打破谍战剧的严肃、老派的风格,一些谍战剧开始试水用更年轻的演员领衔。
2015年的《伪装者》采用了胡歌、靳东、王凯等年轻演员,剧中人物和情节深受年轻观众青睐,最终在收视率、点击量与口碑上皆获丰收。
或许是看到《伪装者》的成功,2016年谍战剧正式进入了偶像化时代,一大批谍战剧启用了更为年轻、演戏经验更浅的流量明星主演。
《解密》《麻雀》《胭脂》《代号》《双刺》,一大批剧集轮番登场。虽然高颜值偶像的加盟迎合了市场和年轻观众的期待,但表演能力的欠缺直接影响了作品的反响。
好在过去两年,谍战剧的品相开始回归正剧风。除了前文提到的《风筝》,市面上还出现了张鲁一的《爱国者》、陈坤的《脱身》、祖峰的《面具》等实力派演员领衔的谍战剧。
遗憾的是,虽然有实力演员担纲,但这些剧集既不复《潜伏》的热潮,也未达到《伪装者》的收视率。
现正热播的《惊蛰》《光荣时代》则是2019年为数不多的谍战剧。其中《惊蛰》也大胆起用了张若昀、王鸥等年轻演员。
两部剧集的口碑不相上下,但从热度来看,还是年轻演员主导的《惊蛰》更具市场号召力。
年轻演员能带来热度
但谍战剧关键在剧本
“我觉得年轻演员也是演员,也需要机会,需要在演技上锤练与提高。从作品角度来看,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需要拘泥于谁是偶像化的,谁是年轻化的。”对于年轻演员入局谍战剧,编剧海飞有着清醒的认知。
随着网台联播成为常态,为迎合市场诉求和观众审美,大部分谍战剧都选择了高颜值的年轻演员来拯救收视率和话题度。
这一点从播出平台的变动就可看出。早在《伪装者》时期,极少涉猎抗战谍战剧的湖南卫视就从众多卫视手上抢下该剧独播权,究其原因,也是看中了该剧几位年轻男演员的号召力。
《麻雀》出品人周之光就曾直言不讳,“为了让我们的女性观众喜欢,我们选了李易峰;同时也为了大叔们喜欢,我们选了李小冉,还有为了挑剔演技的专业派喜欢,我们选了张鲁一。”
(《麻雀》出品人周之光)
翻看近年来火热的谍战剧,绕不过去的就是越来越多年轻演员挑大梁,主演偶像化。
除了李易峰、张若昀主演的《麻雀》,近年来类似情况的还有陈学冬、经超等主演的《解密》,刘诗诗主演的《黎明决战》,赵丽颖、陆毅主演的《胭脂》,陈晓、杨子珊主演的《红蔷薇》……
然而,虽然这些偶像或者说流量明星为谍战剧带来了新的关注度,但当中不少对角色的完成度难以达到谍战剧的高要求,招来了不少批评声。
而从故事角度,相比于过往的优质剧集,谍战剧“后来者”也出现了设定同质化、逻辑bug严重等问题。
以《惊蛰》为例,从不少观众的反馈来看,《惊蛰》和过往作品设定极为类似。
在人物设定上,该剧采取的是谍战剧中常见的“双生”人物关系,即剧中的主人公一人分饰二角,要么是双胞胎兄弟,要么是相貌相同。
双胞胎兄弟的设定,可以参见改编自张勇“谍战三部曲”之一《一触即发》的同名电视剧,钟汉良一人分饰双胞胎兄弟阿初、阿次。相貌相同的设定,则可以参考《和平饭店》里的陈数扮演的陈佳影。
《惊蛰》选择了第二种。张若昀一人分饰军统特工肖正国与小市民陈山。陈山一出场是一个小混混,因为长得像死去的军统特工肖正国,被日本机关特务头子看中,逼迫陈山当日谍。
相似的故事设定,也直接导致了该剧的剧情结构有迹可循。两个角色个性相反,“小混混”人设迅速成长,以及接下来的恋情纠葛……
运用这一模式本身并不是原罪。前作无数,重新创造出前人未用过的模式太困难。只要剧作扎实,观众也会为此买账。
编剧海飞告诉数娱君:“创新是最重要且最难的环节。在我开始创作每一个剧集和小说之前,我都会问自己,新在哪儿?许多的新,比如人物设置和故事,是可以设置的。但是概念的新,也同样重要,概念几乎就是纲领。”
从观剧体验来看,大多数观众对于谍战剧的认知与时俱进,对剧集品质和内容吸引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逻辑问题的容忍度非常低。
针对《惊蛰》,观众也指出了多处漏洞。对此海飞表示,在剧本创作时期,是不存在逻辑问题的。
此外,面对快节奏的观剧观众,风格轻松化、剧情爽点密集也是谍战剧的新尝试。
如2018年播出的《和平饭店》就通过反差大的CP人设,浓烈的喜剧色彩、活泼的调侃气质赚足了话题,也削弱了这类题材所应有的历史厚重感。喜剧形式也掩盖了逻辑推导、剧情合理性上的不足。
《惊蛰》中的陈山的形象极为靠近爽文男主,拥有天赋异禀的洞察力。快速的剧情节奏也赋予观众强烈的戏剧爽感。
事实上,当数娱提到“爽文”一词,海飞显得有点懵。“我对这个名词其实不了解。但是,我写的时候确实是爽的,剧中陈山身陷谍战,同时又快意恩仇。《惊蛰》是一出个人英雄的成长史。这个成长,有《亮剑》式的爷们,有《上海滩》式的杀出血路,有谍战中的精彩桥段。”
谍战剧如何突破套路?
强化女性角色存在感
早些年间,观众看《潜伏》《悬崖》《黎明之前》,记住的是孙红雷、张嘉译、吴秀波。
反观近年的谍战剧《伪装者》《胭脂》《麻雀》《惊蛰》,宋轶、赵丽颖、阚清子等演员出演的女性角色在观众心中存在感更高。
当女特工因出彩的人物角色设定赢得观众喜爱时,男主和女主、女二之间的感情戏也成为当之无愧的焦点。《麻雀》中,陈深、徐碧城、唐山海的三角关系贯穿了大半剧情。《惊蛰》里,山晚CP粉和山离CP粉之间的battle也是粉丝日常。
在过往的谍战剧中,主角险象环生、任务十万火急,感情戏份较为含蓄克制。而近年来,三角恋乃至多角恋也成为谍战剧的主要元素,角色情感纠葛成为戏里戏外的话题担当。
海飞就向数娱梦工厂提到:“有一天,我打开自己的微博,发现了两个CP的粉丝群在争执的时候,我就知道可能(剧集)有了一些反响。”
在近年新出现的一些谍战剧中,女特工不再只是作为辅助角色出现,也背负着一定的任务,智力超群。
2016年赵丽颖主演的《胭脂》就是从女性视角、女性的思维方式去展开故事,可惜由于过于偶像化的剧情和大女主的设定,并未收获好口碑。
在海飞的未来规划中,女性谍战也是他的创作方向。“我的小说《捕风者》也将改编成影视作品。这本书主要刻画了三个深陷谍战的女性。”
一些创作者意识到,谍战并不一定仅限于抗战时期。事实上,建国后的国安题材等也可以是谍战剧的发展方向。
2017年,谍战剧《守卫者-浮出水面》就尝试着眼于当代社会的谍战故事,故事的主角也从地下党情报员转换成了当代社会的国安侦查员。
而2019年拍摄的《暴风眼》也是一部都市反谍剧,由金沙执导,杨幂、张彬彬领衔主演,讲述国安人员努力侦破技术窃取案件,保护国家稀有资源不被境外势力走私交易的故事,该剧将在明年上线。
从各平台放出来的2020年片单来看,受限较多的谍战剧的数量寥寥无几。但海飞告诉数娱,他一直在创作新项目。他手中除了一部名为《向延安》的新剧,甚至受到电影宇宙的启发,计划做一个谍战世界,《麻雀》《惊蛰》都在这个谍战世界中。
由此可见,市场上依旧是有谍战剧项目正在运转中。
对于谍战剧的发展,海飞充满期待。他认为,谍战剧实际上可以往十二集体量的短剧集发展,同时也有能力成为下一个爆款电影的新类型。
“只要我们对这种烧脑剧集的热情不减,对美剧模式的追求不变,谍战剧就不会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