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邵东县委常委 宣传部长 刘永格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中共邵东县委常委 宣传部长 刘永格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 ,在婚丧寿庆活动中盲目攀比之风日盛,随礼名目繁多泛滥,人情消费持续攀升,城乡居民不堪重负。特别是我县农村的一些地方,如灵官殿、堡面前、水东江等地,一段时期以来,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互相攀比,大讲排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一是受这些地方热情好客的传统民风影响;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当地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部分富裕家庭把酒席的档次越提越高,导致盲目攀比成风。尤其在宴席上发包烟和红包的现象十分突出:作为晚一辈的直系亲属要到每桌发一包香烟, 且烟的档次较高 , 不然不好意思出手 ; 每人红包金 额在 50 — 100 元之间 , 最高甚至达200 元。烟和红包开支占了酒席开支的大头。而更令人头疼的是丧事,一是操办时间久,动辄三五天,甚至一个星期;二是场面大,迎宾队、鼓乐队、龙灯队,都来站队,请和尚、做道场,扎台子、唱大戏,一应俱全,每餐数十桌,两个正餐起码上百桌,好不热闹;三是开销大,除烟酒开支巨大外,荤菜开支也不小。除了一大桌十几道丰盛的菜肴外,还要打发给客人带走的一人一块“面子扣肉”或一人一只猪脚。
承办这些酒席的主人,或是确实家底殷实,想借此显摆显摆,或借机答谢父老乡亲;或是碍于面子不甘自弱的攀比心理作祟,“打肿脸充胖子”,硬着头皮也要风光一回;或是房亲等主事者想借机从乐队 、 仪仗队 、 戏班子 、 和尚队 、 纸马匠 、 烟酒商那儿拿点 “ 回扣 ”,捞点“油水”,极力主张排场搞大一点儿。但不管哪种情形,都使酒席失去了庆祝和纪念意义,从而变成了“炫富”的平台,直接导致当地民众因承受不了酒席的巨大支出或“人情消费”居高不下而“谈酒席色变”。
当前,包括灵官殿在内的我县一些地方婚丧寿庆大操大办、盲目攀比之风盛行,导致不仅户主承担不起 , 群众因 “办 酒致贫 ”, 群众因 “ 礼金 ”负 担过重而致贫 , 影响脱贫致富 、影响文明程度进程。人民群众对此怨声载道,改变这种陋习已是大势所趋、群众所盼。移风易俗,简办婚丧寿庆活动已成为广大城乡居民的迫切愿望。
2016 年 11 月 28 日, 中宣部 、 中央文明办召开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中央文明委副主任刘奇葆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内容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
刘奇葆指出,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抓手。要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和农民群众思想实际,找准工作载体抓手,深化文明素质教育,加强移风易俗宣传和舆论监督,发挥文艺作品敦风化俗的作用,推动乡风民风美起来。
婚丧嫁娶、节庆祭祀,都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风俗因时因地而异。风俗作为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不适宜部分 , 也会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 即所谓 “ 移风易俗 ”。 我们认为 , 移风易俗方式方法要简便易行,平易近人,心必归之,所以,我们应该注重从“情”、“理”、“法”的角度入手,从情感上能够接受,道理上立得住脚,法律上有规可依,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规之以法。移风易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实现常态化、长效化。
一、推动移风易俗,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婚丧习俗对于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还要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 党的十八大提出 “ 三个倡导 ”的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明确要求 “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弘扬时代新风 ”,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 精神家园 。 移风易俗是弘扬时代文明新风的题中应有之义,对社会文化建设、对弘扬社会主旋律至关重要。因此,推动移风易俗,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推动移风易俗,必须以党风、政风建设带动社风、民风转变,从制度上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 风成于上 , 俗化于下 ”。 当今社会党风政风与世风民风紧密相连 、 相互影响 、 相互作用。党风政风是关键,世风民风是风向标。党风政风决定民风,民风影响党风政风。一个艰苦奋斗的政党,必须懂得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反对铺张浪费,我们党才能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中,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厉行勤俭节约,才能有效净化我们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崇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已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狠刹歪风邪气,遏止陈规陋习,刻不容缓。移风易俗的目的是通过风俗改造,优化社会环境和政治生态,提升干部群众人文素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此同时,还要制度规范,刚性约束。当今是一个法治社会,制度化既有助于移风易俗的顺利进行,也能体现法治社会的特点和精神。实践已经证明,制度往往能够更好地规范引导人们的生活,也更容易让群众接受。在移风易俗的过程中,旧的不合时宜的风俗要及时主动抛弃, 新的文明的风俗要加以提倡并制度化 。只有新的文明的风俗被制度化了,才会被群众更好地坚持下去,移风易俗才算成功。
三、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必须依靠三种力量。
1 、依靠群众自身的力量。
移风易俗具有群众性、复杂性、普遍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推动移风易俗必须走群众路线,依靠和发动群众,通过引导群众主动参与、自觉践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要注重发挥村民自治作用,通过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执行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村规民约,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 使其成为约束农村生活风俗 “指 示灯 ”, 引导民众摒弃在民俗中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在日常生活习惯中知晓应怎样保持勤俭节约,从而在从农村日常生活习惯当中营造出良好的民俗风气 。 4 月 21 日, 灵官殿镇第一 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 《 关于倡导移风易俗 、 弘扬孝文化的决议 》, 自此拉开了该镇倡导 移风易俗 、 破除陈规陋习 、 禁止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序幕。镇人民政府随即出台了《灵官殿镇规范群众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工作方案 》, 印发了 《 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 》。 目前 ,该镇 42 个村在村级班子换届完成时均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并出台了管理考核办法和违规操办责任追究办法。该镇率先在升旺村等村开始试点,要求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工作班子,各村由红白喜事理事会全程参与、全程监督;统一标准,每桩红白喜事费用原则上控制在 3 万元以内;统一餐具和环卫管理,餐具由村里集体置办,卫生清场由主家承担;统一审批督办;统一通报曝光。同时做出了“六个严禁”的规定:即严禁发包烟、严禁发红包、严禁上全菜、严禁上高档酒、严禁超标准操办。 7 月 25 日— 28 日、 8 月 23 — 25 日,镇移风易俗督查组两次对各村进行督查,均下发了督查通报。
2 、依靠党员干部榜样的力量。
移风易俗、破除陋习,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党员干部。老百姓有句俗语,叫做“组看组、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对于培育、引领淳朴的民风、乡风,具有极其重要的标杆作用。对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能无动于衷,更不能随波逐流 , 而是应该守住正气 、 坚决抵制 , 自觉做清 正廉洁 、 移风易俗的表率 ,“ 上行下效”, 事半功倍 。 古人云 :“ 以身教者从 , 以言教者讼 。”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 党员干部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敢于弘扬正气,反对歪风邪气,必须走到群众前面,变指派命令为行为感召,变喊破嗓子为做出样子。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社会风气的影响甚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抵制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的 不良风气 ,自觉带头不铺张浪费、不滥发请帖、不大操大办,做移风易俗、勤俭节约、文明办事的表率;要动员教育自己的家属及亲朋好友养成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良好风尚,争做倡导社会文明新风的典范,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引导民风。党员干部要感召和带动群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移风易俗深入民心、开花结果。
3 、依靠道德文化传承的力量。
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文化建设就要在移风易俗、除弊布新、崇尚新风上下功夫,必须面对并正确解决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的传承问题。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地方风俗中的人文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的感召力,着力培养广大民众的道德自律和文化自觉。建设新农村要硬件、软件两手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于群众思想中,不遗余力地倡导发扬传统美德,倡导现代社会的文明礼仪,革除陋习,激浊扬清,移风易俗,形成社会文明新气象。
移风易俗,任重道远。风俗之变,关系盛衰。倡导移风易俗,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既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也是每一个公民责无旁贷的义务。要切实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风气,抓党风政风促社风民风,推动这场深刻的风气变革,让百姓生活更加和谐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