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心,就要讲一下心学大师王阳明,谈到王阳明,就离不开“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些坐而论道的深奥词汇。这片文章当然会讲到这些,因为心学给我们指出了这样一条道路:成大事者,必有强大的内心。
文章当然也不只是这些,也会带你重回五百年前,窥探一下身为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王阳明的平生重要事件,更好理解心学的要义:如何拥有强大的内心。
问津书院名宦祠王阳明像
五千年来两大经世致用之学
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从不缺乏思想,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有“”儒释道”三家。
慵懒地躺在树下的摇椅上,梦见蝴蝶的庄周道家,起初讲究的是无为而治,后来道家开始热衷山林,追寻修仙,到了明朝只剩下一群人忽悠着皇帝埋头炼仙丹,还吃死了不少皇帝(明朝皇帝有长期服用道家仙丹的习惯,大都很少活过40岁,据现代考究属于重金属“汞”中毒。)
再看佛家,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全放下。剃度后再被老主持用戒香烧上几个疤,就彻底遁入空门,远离红尘。从此功名利禄,儿女情长,就理所应当地没了关系。面对找上门来的父母妻儿,压抑着来一句“施主你请回吧”,自此“你妈不再是你妈”。
在入世的知识分子看来,佛家放下的不只是感情,还有责任。
这两家自然不可能被积极入世的主流知识分子信奉。
反观儒家就显示出不一样的优势,孔子说我们要学做圣人,什么圣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圣人。
主流知识分子高声齐呼,这不就是我们积极入世要建功立业所不懈追求的吗!
所以儒家必定成为主流。
孔孟的儒家,那是正宗纯粹的儒家思想,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论语,不同的人,也会读出不一样的结果。二程兄弟(程颢、程颐)硬生生的从中悟出了理学,后由朱熹发扬光大:要想成功就必须“存天理,灭人欲”,天理要从外物中寻找,这就是“格物致知”。形成了元朝以后的主流官学“程朱理学”。
再讲阳明心学
心学又是从孔老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儒术中发展而来的。
自元朝蒙古人的时代,被定为官方学说的程朱理学振臂高呼一嗓子“尊天理灭人欲”,为统治阶级提供了一套前所未有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的思想界也正式进入冰河时期。里面的出不来,外面的也进不去。思想的固化,带来的必然是阶级的固化。底层知识分子一边摇头晃脑地背诵着“四书五经”,一边感叹时运不济。
阳明心学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像一道闪电划亮天空,如一声惊雷打破沉寂。王守仁在鸟不拉屎的龙场驿指着朱熹的“格物致知”说了一句“五性足矣,不假外求”,正式向政府的正统理学说发起挑战。心学自出生就走强大的生命力,迅速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遍地开花。王阳明用行动向他的弟子们诠释了“知行合一可致良知”,无需向外追寻天理,你的内心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心学并没有推翻儒家思想,只是与后来的变了味的理学格格不入。王阳明提出了每个人都有圣人的基础,不论是强盗,市井平民,还是知识分子,之所以没有达成不过是良知一时被蒙蔽。创造性地给出:心即理,只有练就强大的内心,才是成为圣人的唯一法门。
阳明心学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可能王阳明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心学对后世的影响能有多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是我们推崇一门学问的根基所在。比如:几岁孩童就可以背诵“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论语,再比如大学里修习的永放光芒的“毛泽东思想”。这些都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洗礼,可作为修身,治国的指导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适用的真理。
而心学就是这样一门学问,一样的人生哲学。
同时被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极度推崇。
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研究王阳明心学,还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心之力》来探究中国的出路。这在当时湖南第一师范轰动一时,就是这片文章,恩师杨昌济注意到了毛泽东,不但破格给了这篇文章105分的高分(满分100分),更是慧眼识材,将自己的女儿杨开慧托付终身。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隔海相望,另一位影响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人物,为了寻求救国出路,东渡日本,学习军事的蒋家大公子沉浸在一本名为《传习录》的书中无法自拔。这位名叫蒋志清,后受心学影响,以王阳明的名言“大中至正”,改名为蒋中正。
近代日本强大的起点是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的意识基础就是阳明心学。心学东渡日本,日本的国运就开始了。开启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主导人物: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都是阳明心学的忠实粉丝。这些堪称近代日本国父一代,几乎都是心学的忠实信徒。心学的影响,让这帮底层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并逐渐走进日本的政治中心。
心学的核心
心学的主要思想核心大体分为三个板块: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阳明心学
先说心即理
意思就是天理或者说是道理就在心中,不必向外界追求。这个思想可以说是对朱熹理学的颠覆,我们前边说过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也就是说,道理是需要从外物中格出来的,一切真理都需要从研究外物上得来。这个道理乍一看确实很符合我们现在的学术精神,深究起来,并不是那么回事。现在学术是讲究做实验来探究事物的潜在规律。比如说:我们做生物实验来观看洋葱表皮细胞。显而易见细胞的发现是需要用显微镜下实验观察的结果,我们才得到生物是由最小单元细胞组成的这个道理。
然而对于朱熹的格物致知,并没有任何实验的成分,只停留在表面的观察。这就容易出现问题。这里讲一个“阳明格竹”的故事,也正是这次经历,让王阳明对理学产生了质疑,才有了后来“心即理”的开创。
阳明格竹
王阳明本身是个理学生,一直在当时的正统程朱理学中寻找圣人的修炼方法。于是就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来了一次浩大的实践。格物,格什么呢?王阳明选择了后院大片的竹林。王阳明搬起板凳,往竹子前一座,开始了格竹。王阳明的毅力也非同一般,这一格惊天地泣鬼神,朱熹在世看到此情景估计也会被感动得痛哭流涕。王阳明格起竹来不要命,饿了就简单地往嘴里扒几口饭,困了就原地打个盹。就这样格了整整七天七夜,愣是啥也没格出来,王阳明从小身体就弱,据记载肺部应该有先天缺陷。当时的场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应该是这样的。
到第七天,还是没有任何收获的王阳明越想越气,越气越想,看着竹子就要崩溃,还可能一度出现了幻觉,他看到竹子开始扭曲,出现一张张诡异的脸在哈哈大笑嘲笑自己说:“我们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格不出来?你个傻冒。”王阳明怒火中烧,就像古侠小说里的真气紊乱,走火入魔了,最后一口老血宣告失败。这件事彻底改变的王阳明的身体状况,他一生都在于肺病做斗争,57岁终因肺痨早逝。
格竹失败让他对理学产生了彻底的怀疑。在王阳明被贬,龙场悟道之前,他经历了一段思想的混乱期,为了追寻成为圣人之路,他还尝试上山修道,入寺拜佛,最后不得而返。
最后在龙场驿,一个山洞里,躺在一口石棺中,苦苦思索。在一天电闪雷鸣,滂沱大雨的夜晚,他突然从石棺中腾的一下坐起。来了一句:“吾心足矣,不假外求”(我的心中的道理就足够用了,不用从外物得来。)开创了心学的基础“心即理”。这层意思不难理解,我们从出生以来,从娘胎里就自带一种良知,这是本能,本性,价值判断标准。比如说: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善良,正义……。这些就在心中,不需要再从外物获取。我们要做的是通过“知行合一”扫除良知上蒙尘。恢复良知本来的面目。这里良知可以理解为行为价值标准。
再者“知行合一”
心学的集大成著作《传习录》中王阳明这样解释:“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意思是说“真真切切地知道就是行,在行动中真正体悟到的东西就是知。”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知道孝敬父母,但没有孝顺的行动就不是真正的了解孝道。在孝敬父母的行动中,才会真正的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孝道。”
只有行动才能获取真正的智慧,真正的智慧只会存在于行动之中。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名中“行知”就是取自这里。
最后“致良知”
“致良知”还是要回归最初的“心即理”,回归到本心中来。良知可以理解为真理,真正的智慧,就是至纯的心,也可以理解为“知行合一”中的那个“一”。
“知行合一”是手段,是途径。在这个五颜六色纷杂,欲望横流的世界,私欲会在真理这块坚不可摧的美玉上蒙上一层灰尘。知行合一就好比手中的拂尘,只有不断的用手中的拂尘掸掉美玉上的灰土,才能还以良知这块美玉的真实面目。
这颗至纯至净的心,就是真理,就是良知,就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
这就厉害了,拥有这样的纯心,你就掌握了真理,掌握了宇宙运行规律,也就是道家终极目标“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你就会无比的强大,做事只需依照这可纯心就没有错,因为你的心就是真理。
那么如何获得这样强大的纯心呢?
我们结合王阳明一生的经历来讲,也许会给你一些启发。
磨难是最好的磨刀石
阳明九死一生
早年为官的王阳明曾经被下入诏狱,就是这段经历,奠定了他心学的思想基础。
明朝有一个特殊的机构,叫做锦衣卫,这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个特务机构,是由朱元璋创建,朱元璋这个人疑心比较重,得天下后,就玩起了兔死狗烹的游戏,组建锦衣卫的目的就是为了监视百官,锦衣卫属于特别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当然少不了特权,比如:可以越过司法程序,不必提审,想查谁只需亮腰牌来一句“锦衣卫办案,跟我走”,定罪也不必走司法那一套,因为在锦衣卫眼里罪名大多只有一个“死”字。专权,又没有监管机构,就必然导致滥用职权,在锦衣卫权力鼎盛时期的嘉靖年间,冤家错案满天飞,被盯上的官员,轻则冤死诏狱,重则株连亲族。可见明朝的官员算是比较苦逼的一代。
这锦衣卫下辖的监狱就是诏狱。这个诏狱可不简单,晚明的民族英雄瞿式耜曾经描写锦衣卫诏狱的可怕说,“一属缇骑,即下镇抚,魂飞汤火,惨毒难言,苟得一送法司,便不啻天堂之乐矣”。(瞿式耜《陈政事急着疏》)意思是说:“下诏狱,就像下了十八层地狱一样,就等着魂飞魄散吧,如果哪天能从诏狱被送到正常的刑部大牢,那简直就是到了天堂。”
王阳明下诏狱,还要从他的一篇文章说起,当时大太监刘瑾把持朝政,历史上有个规律,阉人当权,那这个朝廷基本上就黄了,皇帝也肯定是个半废。阉人非男非女,大多心里不健全,甚至可以说有病,一旦当权,心狠手辣,排除异己这是必然。明朝的宦官都是有官职的,有些官职还不小,他们的老巢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东厂和西厂。这就在政治上形成了除了皇帝之外两大政治集团,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这两大集团的争斗可以说贯穿整个明朝的始末。
刘瑾惑乱朝纲,文官集团群起攻之,不料皇帝太昏庸,站在了刘瑾这一边,文官被血腥镇压。杀的杀,下狱的下狱。本来这事跟王阳明八竿子打不着,因为他的官职太低,还只是个六品官员,远到不了明帝国的政治中心。可王阳明不是一般人,是打小立志要做圣人的,走仕途当官也是为了这个目标。王阳明在文官集团失败后,铤而走险,给皇上上了一道奏折,名为《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单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劝谏皇帝罢免刘瑾。后来有人问过王阳明,文官集团抱团弹劾刘瑾时没见你说话,现在都败了,你又单枪匹马杀出来了,你这不是引火烧身吗?王阳明这样解释道:“那个时候,多我一个不多,现在没人敢站出来,少我一个就真的少了。”
结局不出所料,这奏折被刘瑾截流了,气急败坏的刘瑾把王阳明廷仗四十,下了诏狱。王阳明廷仗四十后,已经奄奄一息,当时已是寒冬,又被拖进了阴暗冰冷的诏狱中。在众人看来王阳明已是凶多吉少。可这是王阳明,天生就要练就强大内心的人,在诏狱中硬生生的挺了过来。在入狱的3个月里,能够陪伴他的除了三五成群的老鼠,再就是只有自己的内心,王阳明开始研究作为五经之首的《周易》。易经探究的是人生的终极智慧,宇宙的奥秘。这对他后来创建心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龙场悟道
在诏狱中挺过来之后,朝廷的处理意见也下来了:发配贵州龙场驿做驿丞(掌管一处驿站的官员,连官阶都没有。)
为什么会去贵州龙场这个地方,这又是刘瑾主意。刘瑾还是想搞死王阳明,去往这里,有两大危险,一是刘瑾布置下天罗地网,私下命锦衣卫中途劫杀王阳明。二是路途遥远,贵州龙场是瘴气满山,毒虫遍地,是出了名的有去无回的发配地。
王阳明是真的命苦,先是被扒了裤子廷仗四十,被打个半死,又是下诏狱,出来还要面临锦衣卫的追杀,去到一个鸟不拉屎,满是毒虫瘴气的龙场。
之前讲到王阳明自小立志做圣人,一直在寻找通向圣人之路的修炼方法,遭遇磨难被下诏狱后,开始研习蕴含宇宙终极智慧的《易经》,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被下诏狱的都是政治犯,大多数死在监狱里,虽然有皮肉之苦的原因,更多的是内心已经绝望崩溃,郁郁而终。能从诏狱里活着出来,这个时候可以说王阳明的内心已经修炼得非常强大了。
接下来的两关,也被王阳明闯了过来。一个傍晚,面对锦衣卫的追杀,王阳明机智地设了一个跳水自杀的假象,瞒天过海。之后长途跋涉,一路艰辛挺过毒虫,瘴气,最终来到了龙场驿这个地方。
在这里他依然选择好好生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先是在山民的帮助下建起了一处茅草屋取名“何陋轩”。这就是他以后赖以遮风挡雨的住所了。
经历了对理学的质疑,过生死这道坎,面对人生的终极问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王阳明应该一直有一种思想压抑在胸中说不出,道不明。
他让人帮忙在一个山洞中凿了一口石棺,也不回茅草屋“何陋轩”了,有一段时间整日躺在这口石棺中,思考被压制在心中的说不出道不明的东西。在一个风雨之夜,他开悟了,犹如火山喷发一般:“五性足矣,不假外求。”这就是阳明心学的基础“心即理”,这个山洞现在还在,名为“阳明小洞天。”
心学的威力
有了心学加持,开悟之后的王阳明有多厉害呢,从他平宁王之乱,建不世之功便可窥探一二。
被忽略的军事家,平宁王之乱。
历史上被传为经典的战争案例不在少数,王阳明平宁王之乱知名度远没有“赤壁之战”,“官渡之战”那样被传唱的妇孺皆知。但是这确实是王阳明指挥的一场无论是以少胜多,还是战斗难度各方面都惊为天人的传奇战役。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战前局势。
宁王朱宸濠雄居江西,厉兵秣马十年,准备了十年,号称十八万雄兵,不可谓准备不周密。
当时王阳明是南赣巡抚,他来江西的第一个任务是扫清南赣匪患,王阳明面对朝廷多年束手无策的土匪,三下五除二就清理的一干二净。就是这么牛,因为他强大的心里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平宁王之乱,也是如此,战争与其说较量的是军事,不如说更是一场心理战。宁王起兵的时候,朝廷都不知道,因为大家都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没人敢直接上书说宁王反了,万一朱宸濠像朱棣一样再来个靖难之役,当了皇帝,换了天,告他谋反的第一个遭殃。王阳明不管这些,因为他心里有大义,直接上了一道奏折,告诉皇帝朱厚照你叔公反了。
言归正传,王阳明这个时候竟然没有一兵一卒,匪患荡平之后,由于军饷拮据,所有部队都遣回原籍了。
这已经失了天时,江西又是朱宸濠的老巢,又没有地利,这仗在常人看来根本就没法打,可最后,王阳明还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干掉了宁王,朱宸濠能蛰伏十年可见胸有大志,也不是一般人,怪就怪在时运不济,他面对的对手是王阳明,一个心里强大的极致的人。
王阳明不慌不忙,先是写了很多信,写什么呢?一写咨文,这是兵部调兵遣将用的文书。因为兵部尚书王琼给了他特派员的权力,手上有兵部的敕书、旗牌,可以调动兵马。
在咨文中王阳明自称要调集两广狼兵四十八万,再调集其他各省兵力二十四万云集江西,成勤王之师,而且将战略战法都交代得很清楚,各部队驻扎在哪儿,让他们先不要急着汇集到南昌。等朱宸濠从南昌出发,然后张开口袋阵,一个一个剿灭他。
二写私信,对象是给朱宸濠的左膀右臂,两员大将刘养正和李士实。说朝廷知道他们一片忠心,不过是在宁王身边做卧底,以待时机擒贼首来报效朝廷。
王阳明通过驿站把这些咨文和信件全都发了出去,又找了一些演员,给了他们一些重金,让他们揣着这些私信就出去了。
王阳明太了解朱宸濠了,宁王虽然胸有大志,但多疑。这是王阳明的攻心计和缓兵之计,他需要时间集结兵力,目的就是扰乱朱宸濠的判断争取时间。其实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朱宸濠直接起兵,直捣黄龙,取北京,大事可成。北京的皇帝朱厚照还不知道宁王造反的信息,再加上这个皇帝不知天高地厚,非常自负贪玩,根本就没有任何军事准备。
朱宸濠抓了不少王阳明的演员,果然中计,愣是迟疑了十多天不敢轻易出兵,担心被王阳明的几十万大军给包了饺子。这十多天的迟疑可以说决定了朱宸濠的命运。
等朱宸濠反应过来,发现中计了,于是选择南取南京,还可划江而治。此时的王阳明还没有等来他的勤王之师,不过还好,他早有准备,就在江西征得新兵不到三万人,这就是王阳明这次战斗的家底了。人数两万多,又都是新兵,这又该怎么打。就在大家都在考虑等待各省兵力集结的时候,王阳明一声令下出兵,打南昌,宁王的老巢,此时的宁王朱宸濠正在重兵攻打安庆,安庆虽死守,但军力不足一万,孤不敌众,岌岌可危。王阳明太了解朱宸濠的性格,这是个赌徒,又是个守财奴,来个围魏救赵,打他老巢,朱宸濠必回师救援,安庆之围即解。王阳明对南昌又用心理战,放出自己拥兵十多万,宁王朱宸濠已经兵折安庆城下,王阳明竟然带两万新兵攻下了南昌。
眼看安庆马上打下来,朱宸濠听闻自己老巢被端,大怒,不顾左膀右臂刘养正,李士实的劝阻继续攻打安庆便可得南京的正确路线,果断回援。
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用心理战一直在牵着朱宸濠的鼻子走。朱宸濠大军回援,王阳明断定,受挫安庆,老巢又被一锅端,宁王的军队此时必士气低迷,人心不定。于是又破天荒的下令,用自己两万兵力对阵朱宸濠十多万大军,主动出击,杀他个措手不及。最后朱宸濠兵败鄱阳湖,被绑成了螃蟹,押到了王阳明的面前。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就在双方鄱阳湖大战时,王阳明坐镇南昌,在干什么呢?他南昌城中,府邸中门打开,一边处理不时送来的前方紧急军务,一边在给弟子门生们讲学。你看这颗心有多么强大,朱宸濠注定不是对手。
王阳明军政上的成就远不止这些,后来的平广西匪患,不动一兵一卒招降七万匪兵,结束了广西十多年动乱的局面,士人无不感叹他的魄力。
回过头来看,王阳明九死一生创立心学,心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知行合一”修炼出一颗无比强大的内心,这颗至纯的内心通达真理就是致良知。有了这个强大的内心,人生就不再是大海上无根的浮萍,就有了坚定人生的方向和盖世的勇气,在不断地“知行合一”中实践,尝试,领悟,事业成就,功名利禄就像是这颗强大内心的副产品一样得来。
人生在世,勇敢一点,“随心而动”,才能随心而动。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汲历史之经验,解今日之问题,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