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一个老头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却能让子路体会到"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这老头有点奇怪吧。
孔子说他是隐者。他评价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评价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但直称隐者者,惟此丈人!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天下无道则隐。但一个真正的隐者是有风范的,毕竟有道能见的人也不多,有道而隐的人也不少。
来看这个老头。
其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证明丈人知道孔子其人其事,这样子说是因为他知道世已无道,一个从小能多贱事的人却关心起国家大事来!言虽似不仰止,但是惺惺相惜。
其行: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这里充满敬意,子路不是孔子哟,丈人对孔子那样说,对其弟子却如此相厚,不亦奇怪么?
孑路以勇称,这件事上却有知了:
不仕无义。
丈人知邦无道可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丈人引见其二子焉,不废长幼之义,君臣之义自然不废!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邦无道君不义,所以不仕;而长幼之义不乱,则大伦不乱,洁身可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所以,这样一个不废长幼之义进而不废君臣义似乎乱了大伦而洁身自爱的老头就成了一面镜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