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们传统文化非常璀璨夺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宋词,字数长短不一,韵律十足,表现的方法也是千姿百态。像我们熟悉的词牌《满江红》《一剪梅》《浣溪沙》《卜算子》等等……有没有发现,这一首首宋词是不是在当时就像经典流行歌曲,一代一代传下来?我想答案一定是这样!那时候没有收音机,录音机,mp3,更没有录音笔等现代科技和工具。比如苏大学士写了一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如果没有谱成曲,如果不是人人传唱,他怎么流行下来,就算是有史官能记载,那么多诗词大家,优秀的诗词作品又怎么都能一网打尽?那时候可没有微博,朋友圈……我想好的诗词一定会被谱上曲,旋律一定会很美,有当时代赫赫有名的大词人作词,谱曲也就相对容易了。
或许是我异想天开,但我也有根据。辛亥革命期间,朱德将军就层带领士兵一起唱《满江红》……我们上初中的时候,第一节音乐课就是学会了岳飞的这首词!正因为词有了旋律,有了灵魂,有了传承的土壤,才一代代继承下来。否则怎么会有太多的诗词作家都写同一个题目词牌呢?!最为经典的毛泽东先生的《沁园春 雪》和《沁园春 长沙》
还记得古天乐,张柏芝主演的《河东狮吼》吗?苏大学士手拿蒲扇:山上的朋友好吗?然后来了一曲:明月几时有……我无法考证这个旋律是不是正版的旋律还是编剧的有意为之……
就拿经典流行歌曲,有英语版的《吻别》,更有原唱张学友的!
光一曲《千千阙歌》就有歌词好几个版本,内容不一样,名字不一样,旋律是一样的!
由上述的联想,继续遐想下去……
我是70后,八九十年代流行歌曲是非常经典的,不但旋律非常美,歌词也是相当震撼人心的:
是否我真的一无所有,心中之火怎没有一点光和热……(发自内心审视自己)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你的寂寞逃不过我的眼睛……(无以表述的爱)
好人都一生平安……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涛涛……
爱江山更爱美人,哪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
只不过缘来缘去缘如水……
歌词多么经典,加上优美的旋律,所以造就了一个经典!
再到后来,网络歌曲开始流行,也就变味了,什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什么:左三圈,右三圈……还有什么:洗刷刷,洗刷刷……我没有贬低谱曲不好,旋律不美,只是歌词就差了十万八千里,哪里还能传承?!我们那时候有首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非常经典,如今被改成:让我们,荡,荡,荡,荡起双桨……嘴不利索的还真唱不好……
如果举例子,更恶心的歌词,喜欢唱歌的朋友们能找出无数来……
继续联想……
继续联想……
如果我们把经典歌曲的歌词做一个内容大改动,名字就叫《歌词大意大pk》让更多有文化有内涵的人参与进来,根据旋律填写歌词,不就是一首首优美的现代诗吗?我们没有把顾城、舒婷、席慕容、余光中……的现代诗谱成歌曲,而我们现在做的正好相反,有了优美的旋律,我们全民添写歌词!就像宋词一样,不同大家都写《浣溪沙》都写《满江红》,我们算不算又一个文化复兴呢?!
好的歌曲,作曲和作词是相辅相成的!优美的旋律,脍炙人口的歌词相得益彰,否则怎么会在战争年代有战地文工团?怎么会有楚汉相争中的十面埋伏?!唱的楚军一个个如醉如痴,思念家乡更加的浓郁了,哪里还有什么斗志?这就是歌曲的力量!
战争年代,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就这么直截了当,直指人心!
革命时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哪位战士不会唱?!我们共产党人的无穷力量就在这里迸发出来!
太多太多的经典了!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评论区留个言,回头我给你唱首歌!哈!
喜欢唱歌,自以为唱的也不错,所以突发奇想,纯属异想天开!我的经典之作:
1 大学新生入学,学院组织革命歌曲大联唱,我是领唱“我们的南泥湾呀……”在我的带领下,全都唱跑偏了!
2 人家都属于“麦霸”级别,同学同事都称我为“麦爷爷”!
回头看着原词曲我改改歌词,就成了我的诗歌了!这个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码字不易,创意无限,留下发财的小手点点关注吧,点个赞吧,在下这厢有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