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可以救治(被治疗的同性恋)
同性恋可以救治(被治疗的同性恋)
2024-06-29 05:37:02  作者:瀍婂罘咻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ziw433424.html

作者:Jame

1990 年,「同性恋」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移除疾病范畴,而国内也已在 2001 年将其从「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移出。

「同性恋不是病」已是医学界的共识。

但直到现在,同性恋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正常」的。

国内依旧有多家机构在开展同性恋治疗,其中有些还是公立三甲医院。

今天是国际不再恐同日,我们找到几位同志聊了聊。

现实版的「飞越疯人院」

让他做了整整一个月的噩梦

张可 男 40 岁

曾接受强制住院治疗

2015 年,张可结婚的第 12 年,儿子当时也已经 11 岁了。

他鼓足了勇气,对老婆坦白了:

他其实喜欢的是男的。他希望跟老婆离婚。

张可早就知道自己的取向偏好,但他出生在小城镇,同性恋是不被接受的。张可年轻的时候,更是没期望能与男性一起生活。

于是在父母的安排之下,他像很多人一样,相亲、结婚、生孩子......他希望自己能因此变直。

但在 2013 年,他在网上认识了现在的男友大伟 ,进而相恋,他决定不再逃避自己真实的取向。

但张可的老婆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第二天,她和张可的哥哥,强行将张可送到了某精神病医院。

医院以「性偏好障碍」为名,将张可强制收住院。住院单上,标注了「预防出走」。

同性恋可以救治(被治疗的同性恋)(1)

那是一栋崭新高大的住院楼,病房却似戒备森严的牢房。

张可与其他精神疾病患者被关在了一起,每一层楼都是一个隔绝的世界。

同性恋可以救治(被治疗的同性恋)(2)

入住的第一晚,张可被绑在了病床上,绑了整整一夜,第二天「知道厉害了」,才被松绑。病房里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看守,他们对病人凶道:「好好听话」。

张可看到,那些「不听话」的病人,会被拳脚相向。

在病房里面,每天要和医生谈话、定时定点地服药。

张可当时被迫服用的药之一

同性恋可以救治(被治疗的同性恋)(3)

不止如此,张可的手机也被收了起来,所有与外界的联系都被切断,哪怕是亲戚朋友也无法探视。想要联系外界,唯一办法是向主治医师申请,让他帮忙打电话,但若是医生觉得你「状态不好」,连电话都没得打。

整层病房有澡堂、卫生间、食堂,衣食住行全都不用离开一层楼,唯独一周有一次「放风」。

但所谓「放风」,也只是从住院楼的一层到了另一层,活动范围也依旧被围栏围住,生怕「病人」逃了。

同样的,不听话的人,连「放风」也去不得。

在这样的环境底下,张可不敢反抗,每天准时地服药、谈话。但最令人绝望的是,在与世隔绝的生活中,日复一日,看不到头。

所幸的是, 张可在医院里时,男友大伟四处奔波,找到了张可所在的医院,又四处联系公益组织、律师、公安部门等。

在张可入院的第 19 天,大伟成功地将张可「解救」的出来。

但说是「解救」,其实也是被家人接了回家。

出院后的整整一个月内,大伟时常会在夜里做噩梦,梦见自己仍在医院里被拘禁着,被吓得醒来。

回家于张可而言,也只是程度轻一些的煎熬。

在出院后的第 7 天,大伟和张可做了一个决定——他们「私奔」了。

他们跑到了南方的一座城市去打工,远离了「家乡」。

一个不存在的病

却让妈妈得了焦虑症

小夏 男 25 岁

曾接受同性恋「诊断」

「同性恋治疗」的这门生意,主要的「客户」倒不是同性恋者本人,而是他们的家人,尤其是父母。

一位未向父母「出柜」(承认自己是同性恋)的同志说,「如果我爸妈知道了,大概也要送我去医院吧。」

在国内,很多的同志都不敢向家人出柜,毕竟「结婚生子,天经地义」的观念太普遍了。

小夏的母亲就是其中一员。

大四寒假的某个晚上,小夏洗澡出来,就感觉氛围不对劲,看见了一脸愠怒的的妈妈。妈妈径直问他:「这个是谁?」

桌上是小夏的手机,此刻手机屏幕亮着,正是小夏和男朋友的微信聊天界面。小夏的妈妈向来强势,以前也曾拆过小夏的信件。

小夏知道,妈妈已经对他的取向有过怀疑,这次他也不再隐瞒了:「就是这样的,我喜欢男孩子。」

这份坦诚换来的却是妈妈的暴怒。她骂他,说就不应该让他去那么远上大学,去外面学坏了,还问他「有没有得艾滋,或者什么乱七八糟的」。(注:同性恋与艾滋病没有必然联系。)

但暴怒之后紧接着是崩溃,她哭着求小夏说:「你为什么不能做个正常人?变回来吧!

但其实对于小夏,压根儿没有「变过」,又如何「变回来」呢?

他也曾经尝试交女朋友,但交往的两三个月里,完全对女生提不起兴趣,牵手、拥抱等步骤对他来说像是打游戏时的一个个关卡。

他牵手的时候甚至是掐着时间,感觉「牵了一分钟,应该够了」就赶紧松了手。

小夏的大部分生活轨迹都和大部分人差不多,求学找工作,更没有给社会添过堵,他尝试解释同性恋很正常、不是变态。

但妈妈没能接受。

第二天,妈妈立刻带着小夏去医院查了病毒全套等检查。

但哪怕结果证明没有染上病,妈妈依旧觉得自己的儿子「很脏」。

头几天在家里,小夏碰过的东西,妈妈甚至要用医用酒精擦一遍消毒,再往后几天,甚至径直搬了出去住宾馆。

到了第七天,她更是找到了某大学的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的副教授,她听说这位医生能帮人治疗同性恋。

在父母的软硬兼施之下,小夏答应去看看。

在那位副教授的私人诊所里,副教授告诉小夏一家人:同性恋分 0 至 7 级。

「0 是最接近异性恋,7 是完全的同性恋。但是,可以进行干预。」

副教授一直没用「治疗」两个字,但介绍方法时,说的都是激素、药物注射等。这些仍处于试验阶段。

小夏的父亲有一些怀疑,他向副教授问到:「同性恋不是正常的吗?而且在一些国家都婚姻合法化了。」

这位副教授也不否定同性恋,但「有些人接受不了自己是同性恋,或者是家人排斥他,他受不了了,就到我这里来接受干预。」

小夏在医生的安排下,做了抽血查生殖激素、问卷、脑部核磁共振等检查。

同性恋可以救治(被治疗的同性恋)(4)

而有些问卷和小夏做过的测 IQ 的问卷几乎一样。

一道小夏和编辑都没读懂的题

同性恋可以救治(被治疗的同性恋)(5)

还有一个检查项目是:让小夏快速地念出字体的颜色(不是字的本意),类似这样:

绿

小夏虽然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但一一跟着做了。

直到第二天,小夏做完了最后一项检查出来之后,副教授给他下了一个诊断——「假性同性恋」。

根据副教授的说法,小夏的脑子跟大多数同性恋不一样,逻辑感比较强,对色彩不是很敏感,而一般同性恋对色彩是很敏感的。

并且告诉小夏一家,这个「假性同性恋」是可以被干预的。让他们回家考虑考虑。

正是副教授的一句「考虑考虑」,成了小夏一家新矛盾的导火索。

原本在检查之前,小夏妈妈已经不那么生气了,对同性恋的偏见也有些许松动了。

结果检查回来之后,当小夏表现出坚决地反对治疗之后,他们又开始新的争吵。

「一开始我爸跟她说,儿子这是天生的,他也没得选。

但现在,我妈觉得我至少可以选择减轻同性恋的程度。我拒绝的话,是我做的选择,放弃变直。

我妈就说那是你自己不选,你为什么不选择?是你自己不想要跟大多数人一样,你自己不选择接受他们的干预,

反正就变成是我的错了。

医生这么一句话,就变成了,我生而如此还是我选择去当同性恋。」

原本平静的小夏,说到这番话突然语速快了起来,最后又突然沮丧地说到:

「直到现在两年多过去,我妈还是认为,是我不愿意选择过正常人的生活。」

在刚出柜的那段时间,小夏的妈妈患上了焦虑症,常常失眠,一度需要吃药。

而当小夏拒绝了医生的方案,妈妈一怒之下把小夏的身份证等藏了起来,不让小夏回去学校完成最后半年的学业,小夏几次撞墙、割腕,以死相逼,才能回学校。

然而即便回到学校,妈妈也偶尔会打电话给辅导员,让他帮忙半夜到小夏宿舍「查房」,唯恐小夏半夜与男友出去。

两年多里,母子二人时常因这件事儿吵起来。

同性恋不是病

不需要被治疗

除了张可和小夏,我也还找到了燕子。

燕子本人

同性恋可以救治(被治疗的同性恋)(6)

2014 年,他接受了重庆一家同性恋治疗机构的电击治疗,后来他对这个机构提起诉讼,并胜诉了。

这是国内同类案件中,第一例成功胜诉的。

在燕子的民事判决书中,法院也写下了:「同性恋并非精神疾病」。

同性恋可以救治(被治疗的同性恋)(7)

而张可现在也已经和妻子离婚。

他的儿子跟着他俩生活,平时在学校住宿,一个月回家两天,对张可和大伟的关系,只淡淡说一句:「我不管」。

张可不愿回忆起当时被治疗的经历,他的故事是由他的男友大伟向我们讲述的。

一家人只希望生活不再被打扰。他和男友大伟两人现在则在家乡搭伙生活,两人在镇上摆个小摊,相互扶持。

但现实是,「同性恋治疗」依旧存在在许多地方。

今年行为艺术家吴老白暗访了多家医院、诊所,发现至少仍有 96 家机构在开展这样的治疗。其中不乏公立医院,有一间就是小夏当时去的某大学附属医院。

事实上,「同性恋不是病,不需要治疗。」已是医学界的共识。

2019 年 2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编译发布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中文版》,其中依旧没有将同性恋列为疾病。

所以,推广同性恋治疗的机构都属于虚假宣传。

同性恋治疗或许离大部分人很远,但其实正是每一个非同性恋者的不接受、嘲笑、排挤......让这些治疗的需求源源不断。

越是害怕同性恋,就越是可怕。

曾经,肤色、种族、宗教信仰都成为过被迫害的理由。

今天,同性恋会被强行「矫正」。

说不定,某一天你我也可能因为身上某个标签,而成为少数人,需要被「矫正」的一员。

但是,「大多数人」就等于「正常人」吗?在不对他人社会造成影响的前提下,我们有没有当「少数人」的权力呢?

*文章中张可、大伟、小夏、燕子为化名。这几年,燕子所在的公益机构在帮助被治疗的同志们,推荐更专业的医生跟家人沟通,他们也更期待,这些违规的扭转治疗能尽早被禁止,以免更多人受到这样的伤害。

同性恋可以救治(被治疗的同性恋)(8)

本文经由明尼苏达大学

心理咨询博士 周翔 审核

— 参考资料 —

[1] 中国精神疾病障碍与诊断标准第 3 版 (CCMD-3)

[2]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中文版 (ICD-11)

封面图来源:www.tpi.it 新闻图

责编:Jame

同性恋可以救治(被治疗的同性恋)(9)

  • 小鸡x2使用步骤(小鸡M2上市夜航西飞)
  • 2024-06-29小鸡M2上市夜航西飞话说以前有师徒四人,收拾好了行囊,准备夜航西飞~~~(不是西游记啊喂!!!)但是,突然一个通知来了:把产品寄过去检测就行了,你们继续赶G5的进度吧嗯,看到这你懂了,这真的不是唐僧师徒,而是我们的研发大。
  • 草字头的儿童创意画(方块字里的童年)
  • 2024-06-29方块字里的童年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共享节日欢乐》于童(6岁)作(寄自丹麦)《儿童节愿望》梅兰妮(9岁)作(寄自荷兰)《“六一”欢歌》肉肉(6岁)芋头(3岁)作(寄自加拿大)《荷叶上的节日》石娅婳(7岁)作。
  • 一首歌成名的网红(凭一首网络歌爆红)
  • 2024-06-29凭一首网络歌爆红在很多人看来,赵本山的徒弟基本上都是二人转出身的演员,所走的也都是喜剧演员的路线不过赵本山的徒弟当中也有不是演员的,譬如汤潮他是赵本山的第一位音乐徒弟,创作歌手出身汤潮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是对。
  • 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吃法(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吃法是什么)
  • 2024-06-29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吃法是什么吃田七粉的时候可以起到止血化淤的功效,实际上田七粉最大的功效就是止血了,而且田七粉是可以起到快速的止血散瘀血功效的,同时在止血的是还可以不留瘀存在,所以说无论是出现了人体外部出血的情况,还是出现了内部。
  • 海底最深处有未知生物吗(到底有什么生物住在一滴水里)
  • 2024-06-29到底有什么生物住在一滴水里如果我们在小溪、池塘、湖泊里取一滴水出来,把这一滴水用高倍光学显微镜放大,大约将这滴水放大到10米左右,那么这滴水大约有一间卧室的大小,我们再贴近它进行观察你可能会发现有很多东西在这间房子里游动,它们。
  • 冯导是怎么成功的(致冯导走得太远)
  • 2024-06-29致冯导走得太远——本文系红网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11月18日中午12:30,《我不是潘金莲》上映第一天,冯小刚发布微博《潘金莲致王健林先生的一封信》,怒斥万达院线给自己的新片排片过低文中自称金。
  • 泡面番推荐恋爱(悬疑泡面番亲密侵略者火热上线)
  • 2024-06-29悬疑泡面番亲密侵略者火热上线原创悬疑泡面番短剧《亲密侵略者》,将于1月9日在腾讯、微博、爱奇艺、B站、YOO视频等各大视频网站上线,全网热播该剧共四集,单集8-10分钟《亲密侵略者》作为PGC短剧,打破大剧思维,告别注水、冗长剧。
  • 含羞草花语(含羞草花语是什么)
  • 2024-06-29含羞草花语是什么害羞敏感:含羞草的叶子如果用手触摸,浇水或者微风吹过就会将叶片收拢起来,就像一个含羞怕生的小女孩礼貌:碰触它的叶子,就会蜷缩起来,就好像在向人彬彬有礼的鞠躬因此,它的花语是“礼貌”自我保护:只要有风吹。
  • 胡歌高中同班同学(文章称她为老师)
  • 2024-06-29文章称她为老师在如今鱼龙混杂的娱乐圈,有很多种成名的方式,有的艺人为了出名不择手段,没有绯闻也要制造话题吸引观众的眼球但,也有一部分演员,坚守道德底线,没有绯闻,拒绝炒作,只靠作品说话,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但却赢得人。
  • 欧蓝德冰天雪地怎么样(冰天雪地燥起来)
  • 2024-06-29冰天雪地燥起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雪岭冰川装饰在了土地上,北方独特的气候与环境赋予了冬天美妙的魅力置身于一片冰天雪地中,你能想到什么有趣的点子能让自己尽情撒欢儿?堆雪人、打雪仗还是溜冰车?一场有“预谋”的探趣自驾游。
  • 贾青妻子的谎言大结局爸爸道歉 妻子的谎言将播
  • 2024-06-29贾青妻子的谎言大结局爸爸道歉 妻子的谎言将播近日,由浙江金溪影视有限公司出品,贾青、张晓龙领衔主演的都市情感大剧《妻子的谎言》将于本周日晚8点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人气女星贾青在剧中再度挑战时装剧,“变身”都市丽人李夏曦,并与人气小生张晓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