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梗死 概述
主要累及脑的深部白质、基底节、丘脑和桥脑等部位,形成腔隙状梗死灶。
部分病灶位于脑的相对静区,无明显的神经缺失症状,放射学检查或尸解时才得以证实,故称为静息性梗死或无症状性梗死。腔隙性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的20%~30%。
腔隙性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
最常见为高血压导致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脂质透明变性,管腔闭塞产生腔隙性病变。
病变血管多为深穿支动脉。
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栓子阳新血流,导致供血区的梗死。多次发病后形成多个病灶。
腔隙性梗死 病理
病灶常位于脑深部核团(壳核约37%、丘脑14%、尾状核10%)脑桥(16%)和内囊后肢(10%),脑深部白质、内囊前肢和小脑较少发生。
病变血管可见:
透明变性;玻璃样脂肪变;玻璃样小动脉坏死;血管壁坏死;小动脉硬化。
腔隙性梗死 临床表现
1.一般特点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半数以上有高血压病史。
突然或逐渐起病,出现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等局灶症状。
通常症状较轻、体征单一、预后较好,一般无头痛、颅高压和意识障碍表现,许多患者因影像学检查发现。
课件视频详解 → → 腔隙性脑梗死和分水岭梗死——【视频】
END—— 观看更多精彩实用学术知识视频,可私信我回复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