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6集大型科技情景喜剧《微星时代》正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每天15:30播出。在2月1日首播第一天,该剧便以0.5249%的实时收视率高居CSM-Huan全国频道同时段收视排行第二。这样的好成绩在让业界惊叹之余,也展现了科技类题材在青少儿市场中的上涨空间。
作为央视少儿频道出品的重磅级作品,《微星时代》根据儿童兴趣点聚焦航天科技主题,在生活化、童趣化、故事化思路中展现了一个个有关卫星、人工智能等科技梦想的故事,以此培育青少儿的创造力、追梦精神和探索能力。
《微星时代》取材现实,把握时代脉搏,表现时代精神,在紧贴当今青少儿生活中把科技这个冰冷的大主题编排在一个个有温度的小故事中,开拓并延伸了儿童剧题材创作的新格局。
剧中出现的各项“黑科技”,如3D打印、微星地动仪、太空育种等,真实展现了科技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为了能够呈现这些高精尖产品,《微星时代》总导演黄木带领团队前往中科院、各大研究所参观、摸底长达三个月之久。可以说,这部玩转高智能的剧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与魔幻题材形成了鲜明区别。
进入到具体剧本撰写阶段,如何把国内先进科研成果融合进文学创作,给《微星时代》总编剧杨硕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在他看来,这次创作以幽默作为润滑剂,但还不能脱离生活,要解决孩子们在现实社会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他频繁地与专家和科研工作者接触、对话,在增进自身对先进科技了解的同时,来实现更平易近人的文学表达。
在杨硕完成剧本前期创作之后,《微星时代》剧组就剧本中涉及的科研数据和细节找到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论证,根据他们的意见又对剧本反复微调了十几稿。仅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就占去了剧组两三个月的时间。对此,剧组宣推负责人熊晓表示:“我们要做到影响一代人,第一自己下工夫,第二希望更多的专家能够加入到我们的团队当中。”
与以往作品不同,在《微星时代》中,专家参与的不仅仅是剧本的前期创作,还深入到录制环节。目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北斗女神”徐颖等国内一线科研人员纷纷转型成为演员,参演了剧中的部分角色,拉近了科学家与孩子们的距离。尤其是88岁的孙家栋老爷子,为此精心准备了三天。他的认真严谨,令剧组主创备受鼓舞。
剧组尽管也积极沟通、协调过航天员、飞行员、国外专家等,希望他们能够参与进来,但由于审批程序复杂、健康原因未能成形,这也成为导演熊晓心中的一大遗憾。不过在接下来的季播制作中,国外航天中心的景况将一一呈现在小观众面前。《微星时代》剧组这种务实不务虚的精品创作态度增强了小观众们对航天、对科技的真切认知。
主创们的期望也变成剧中小演员们的心愿。在顺义三千平米的寒冷大棚里,幕后工作人员可以裹着军大衣、烤着小太阳取暖,但台前的小演员们只能穿着短袖,在沾满全身的数个暖贴中完成表演。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只为《微星时代》能够在寒假期间顺利播出。
儿童文艺创作,看似简单,但却是个门槛极高的领域,需要从业人员更多责任和担当。作为儿童文艺中的一部精品之作,《微星时代》剧组秉承了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和态度,在经过前期细致且精准地调研之后才得以生产制作出这样一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以此赢得了青少儿观众的广泛喜爱。就像导演熊晓所说的,希望《微星时代》能够真正陪伴孩子们长大,当他们回忆起童年的时候能够记起这样一部给他们传输了那么多科技知识、科学知识的剧。
这也佐证了新时期的小观众具有了更高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并对于青少年文艺创作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植根生活这片沃土,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精品创作意识投身文艺创作,才能使儿童文艺领域呈现出新变化、新气象,才能吸引并影响更多青少年,《微星时代》就是最好的例证!
本文来自央视少儿,欢迎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cctv14childre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