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看了一遍胡枚导演的《汉武大帝》,其中有三分钟的戏看的我热泪盈眶。
汉使张骞出使西域十三年后,回到了汉朝,汉武帝召集两千石以上的朝官,全部到承明殿场迎接张骞。
由此可以看出汉武帝对张骞归来的激动和喜悦。
大殿外,为了庆祝张骞归来,钟鼓齐鸣;大殿内群臣鸦雀无声,汉武帝端坐高堂,眼神里全是热切。
张骞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却又急切的走进殿堂。
当张骞一步步走到殿中,哭着喊出那句“汉使张骞向陛下复命”时,汉武帝眼里泪光莹莹,满堂大臣无不唏嘘。
汉武帝疾步下堂,张骞一声“陛下”,抱住汉武帝的腿哭的不能自已。张骞十几年来所受的苦,所经历的绝望和无奈,在见到武帝的一刻,全部爆发了。
他就像是一个离家太久的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他的委屈,他的辛酸,都化作那一声声的哭泣。
汉武帝扶起痛哭的张骞,眼里满是热泪,他摇着张骞的肩膀:“张骞,你这十几年跑到哪里去了,怎么一点音信都不给朕,朕整整想了你十三年….”
汉武帝这一句小儿女似的埋怨,饱含了对张骞的牵挂,这一刻的君臣之情,让无数的观众感动落泪。
这一刻,宝叔的演技绝了,以至于大家说陈宝国之后,再无汉武帝。24岁的任重也贡献了炸裂似的演技。
1.少年张骞绝域探险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欲出兵匈奴,想联合大月氏国,结成同盟,共同攻打匈奴。他贴出皇榜招募使者出使西域。
张骞是皇宫中的郎官,曾经做过汉武帝的伴读,他喜爱探险,于是勇敢的揭了皇榜。
很多人不明白张骞的举动,他是武帝的近臣,有光明的前途,在长安有安逸的生活,怎么就非要去那未知的领域冒险呢?
张骞用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来回复亲朋的质问。这是典型的长安公子哥的作风啊!少年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狂热的内心满是对探险的渴望。
但是于武帝而言,张骞此举无疑是为国分忧的壮举。
武帝给张骞挑选了100多名精壮卫士,还找了一位归顺的"胡人"、堂邑氏的家奴甘夫,充当向导和翻译。
汉武帝亲送张骞西出长安,在张骞扬鞭打马那一刻,汉武帝担心张骞能否活着回来。
风度翩翩的少年,带着丰厚的盘缠和大汉精美的瓷器丝绸,带着对异域的向往,西出阳关,开始了他的探险之旅。
张骞出关后,被关外的景物风情深深的吸引,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戈壁草原,这些在书中读到的景物,他实实在的看到了。就像我们初次旅游一样,一切是那么的新鲜,刺激。
张骞趁出公差的机会,狠狠的满足了自己的旅游欲。
就这样边走边玩,等他们一行来到了河西走廊,一切的惊喜都变成了惊吓。
河西走廊在月氏西迁后,已经被匈奴人控制。匈奴人发现张骞后,立即把他带到了匈奴的王庭。
匈奴单于是不允许汉朝的使臣借道匈奴去大月氏国的,软禁了张骞。
期间匈奴人为了让他投降,还给他配了匈奴女人为妻,但是张骞这个公子哥,却是个硬骨头,宁死不肯当汉奸。
匈奴打发他去放羊。他一边放羊,一边学胡语,还熟记地理,他时刻在为逃跑做准备。
匈奴人看着张骞说匈奴话,穿匈奴衣,还娶了匈奴女人,生了孩子,对他放松了看管。
此时不跑更待何时,张骞带上妻子孩子、甘夫偷偷的溜了。
十年才重得自由,换是谁,都想回家吧。可张骞没有急着回长安。
他选择继续完成任务,向未知的前路继续出发。
走出匈奴的地界,他继续西行,来到了大宛国。
大宛国慕名汉朝已久,对汉朝的丝绸瓷器非常喜欢,有通商的想法,对张骞一行非常友好。
临别还送给了张骞大宛国宝--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日行千里,无疑是古代最快的交通工具。张骞骑着宝马,很快就到了月氏国边境。
月氏,他整整迟到了十年。
张骞手持汉武帝赐的金牌节杖,对着东方跪拜:“汉使张骞,找到月氏国了,特向陛下复命。”
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已经是历经沧桑、憔悴支离的中年男人。不变的是他的忠诚和一腔热血、一份孤勇。
2.归来少年已老在月氏,张骞联合月氏国抗击匈奴的事情,进展的并不顺利。
不过月氏对他很友好,临别时给了张骞铸剑的精钢粉,应该是一种炼钢用的一种矿石吧!张骞带着西域的地理知识,风土人情,蔬果种子,美食食谱等返回汉朝。
他这次选择避开匈奴,走人烟稀少的大漠。
他借道羌人地方,只是羌人区已经被匈奴征服。
张骞再一次悲催的落到匈奴的手里。
不过这次运气还算好,不久匈奴内乱,张骞趁乱逃了。
穿越万里黄沙,张骞一行一路乞讨,终于在奄奄一息时,爬到了汉朝的边关。
当他看到久别的故土,他晕倒在故乡的土地。
在边关将领的护送下,张骞一刻不停的回到长安。
于是有了电视剧《汉武大帝》中,那让人热泪盈眶的三分钟。
张骞出使西域,太史公司马迁称他为“凿空”之旅。
张骞虽然没有完成汉武帝联合月氏抗击匈奴的任务,但他把西域的蔬果宝马等带回了大汉,把西域的地理知识带给了汉人,把大汉的文明远播西域。
以后 无数的商旅马队沿着张骞的足迹,将汉朝的丝绸瓷器远销西域。
一条丝绸之路绵延千年。
至今仍以“一带一路”的方式在继续。丝路未完,强汉未央!
张骞出使西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如果没有张骞,不知道现在我们能不能吃到葡萄、石榴、核桃、大蒜等美食。
如果没有张骞,还会不会读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
如果没有张骞,不知道还不会有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霸语。
张骞和郑和、哥伦布一样,都是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英雄。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大胆的走出去,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闯一回,才能扩展生命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