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儒学大师,万世敬仰领袖,荀子集孔孟思想之大成,他看到人性有恶,乃需教化方可为善;他主张天道自然,一切万物皆由天体运动而生成;他提出“法后王”理论,告诫帝王将相务必与时俱进;他劝导人们去读书学习,提出了“青蓝”观点,流芳千古,激励后人。我们品读荀卿,我们景仰荀卿。
荀子:学不可以已
佚名
荀子是稷下学宫儒家的一位大师。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稷下学宫度过的。他受学于稷下,成长于稷下,成熟于稷下,并最终成为稷下学宫中最负盛名的领袖人物。他立足于儒道,汇通百家之学,成为集百家之大成的思想家、教育家。
学、思、行结合的思想。荀子《劝学》指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强调在善学、博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荀子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则不明。因此,他认为理想的“大儒”不只是博学多能,而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就是“知礼”,思考就是要以礼作为准绳来判断知识的曲直是非,反对不求本义的杂乱识记。荀子认为“行”既是学习的方法,也是学习的目的。“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才是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
持之以恒的思想。《荀子·劝学》开宗明义强调:“学不可以已。”就是说,学习知识来不得丝毫间断或停止。这是荀子在总结学习经验中提出的科学论断。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就要积微成著,积善成德,教导学生持之以恒。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言论至今被视为关于学习的至理名言。坚持是必要的,但要目标明确,方向对头,而不能见异思迁。如果用心不专一,学习也不会有所收获。荀子的学习观,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尊师重道的思想。荀子提倡师道尊严的思想,受到历代学者推崇。他认为,教师是崇高而伟大的职业,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才能承担。教师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工作者。因此,他特别强调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荀子认为,是否尊重教师,关系到青少年一代人格的养成,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安宁。教师应当受到统治者和全社会的敬仰和重视。
选自《大众日报》有删改
赏析:
学习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本。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昌盛就必须开展全民性的读书学习活动。荀子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谆谆告诫人们要“学不可以已”,倡导学思行结合、持之以恒、尊师重道,把教育提到了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文章条理清晰,立论高,分析透彻。
荀子的“明分”之道
荀子看重“明分”之道,将其作为一个理想社会之所以可能的重要原则,大概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明分”可以使人贪欲的本性得到合理的控制。他在《性恶》篇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这是说,喜欢财利、忌妒、憎恨、贪图享乐是人天生就有的本性。如果对之不加节制,不但社会会陷入争抢掠夺、残杀陷害的困境,而且人们之间那些推辞谦让、诚信友爱等维持社会和谐的美德也会丧失。因而,必须要以“分”的精神对人的本性进行必要的规范与引导,以便给予贪欲适度的需求与合理的满足。
第二,“明分”可以最佳地处理贪欲与财物增长之间的关系。社会财物、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虽然适度的欲望会进一步刺激社会的发展,当欲望无限扩张时,社会财物、自然资源无法满足人的需求,社会就会出现“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富国》)的混乱局面。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分”的精神来引导欲望,使欲望与财物“两者相持而长”,既能使贪欲得到合理的满足,又能使社会得到发展。
第三,“明分”可以使权势、财物得到合理的分配。荀子说:“分均则不偏,势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王制》)在这里,荀子明确地指出,如果不对人的层级、权势、好恶进行“明分”,非但人们之间不能互相役使,而且“势不能容,物不能澹”(《荣辱》),当权势和财物不能满足两人的同时需要时,社会也就陷入了争斗和混乱之中。由此可见,一个没有“明分”的社会不仅不会达到和平安定,而且还会产生种种的争斗和混乱。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赏析:
和谐需要有一个环境,和谐需要人们自觉地来处理利益关系。荀子提出“明分”的观点,从控制人的贪欲本性、更好地处理财物与贪欲的关系、调节权利与利益的关系等方面告诉人们“争则乱,乱则穷”的道理,这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子要我们做圣人
刘志轩
第一个层次是“民德”。以顺从风俗为好,以钱财物品为宝,以保养自己的身体为最高原则,这是普通老百姓的德行。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首先要能够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要想与人和睦相处,就必须限制、或者抛弃自己的喜好,去顺从民间的多数人的风俗。
为了吃得饱,穿得暖,孝敬父母,抚养儿女,就要重视财物,通过辛勤劳动,赚取钱财,养家糊口。为了好好的活着,就要关注健康,提高生存的质量,把保养身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从俗,理财,养生,把这三件事情做好了,就做到了民德。
在这个层次上的人,是普通的百姓,也就是荀子说的“涂之人可以为禹”当中的“涂之人”。“涂之人”就是从这个最朴素的起点上,向上攀登,走向圣人。
荀子把走近圣人的第二个层次叫做“劲士”。
行为坚定不移的遵从礼义和法度,不以个人的私欲去歪曲、混乱所知道的东西,做到这些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坚定的士人。
“劲士”,这是在“民德”基础上的道德升华。走进这个层次的人,不仅能够做到从俗、理财、养生这些人生最基本的品德,他的言行还能够自觉地遵守礼义和法度,能够排除私心杂念,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夸大,不缩小,不歪曲,敢于讲真话,讲真理。这样的人是正直的人,坚强的人,可以信赖的人。
走近圣人的第三个层次,是“笃厚君子”。
“笃厚君子”不仅能够做到以从俗、理财、养生为基本点的民德;也不仅能够做到坚定地遵守礼义法度,敢讲真话;他还能自觉地运用所学到的学问修正自身,改变自己恶的本性,并且把它看成是一件愉快的事;还能够为社会的进步思考,为社会做出许多有益的业绩;还能够敬重自己尊奉的人,开导不如自己的人。虽然他的所作所为还不那么周到完善,但这样的人,不失为社会的栋梁。
一句话,“笃厚君子”是一种能够自觉修身,改变自我,对社会善于思考和极度负责的人。人的品德到了“笃厚君子”,就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这样的笃厚君子有过很多。
比如,在古代的越国大夫范蠡。他在越王勾践想征伐吴国时候,劝阻越王不要用兵。越王勾践不听范蠡的劝阻,遭到惨痛的失败,只剩下五千人被围困在会稽山上。这时候范蠡又为越王献策,要他用谦卑的言辞,厚重的礼物给吴王。请求允许他回到越国去。尔后,卧薪尝胆,用心复国。
在吴王夫差被胜利冲昏头脑,全不把越国看在眼里的时候,范蠡又建议越王勾践出兵讨伐吴国,把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山上,最后吴王羞愧自杀。
范蠡用他的忠诚和智谋帮助越王勾践报了会稽山的仇恨,使得越国重新强盛起来。范蠡被封为上将军,可以说是功成名就。
在这个时候,范蠡突然请求辞职,带着轻便的珠宝乘船出海,到齐国去经商,一直没有再回来。范蠡尽心尽力服务于越国,而且知进知退,他可以说是一位笃厚的君子。
由笃厚君子再上升一步,进入第四个层次,就是圣人。
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才是圣人呢?
荀子说,熟悉历代君王的法度,就好比辨别黑白一样清楚;顺应形势的变化,就好比念简单的数字一二那样轻松;习惯于按照礼法做事,就好比运用四肢那样自如;能够掌握立功的时机,就好比了解四季那样及时;善于处理政事,安定百姓,让亿万的人民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如果做到这些,就可以称得上是圣人。
选自《邯郸晚报》
赏析:
荀子透析人生,把人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人的健康成长四个环节:民德、劲士、笃厚君子、圣人。圣人是人的最高境界:熟悉法度、顺应潮流、为国立功、安定百姓,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有至高的修养,需要经受艰苦磨练。时代需要圣人,发展需要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