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国际主义战士”,小伙伴们第一个想到的恐怕就是白求恩吧!他之所以广为人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毛主席的那篇文章《纪念白求恩》。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还有很多其他国际人士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提供援助。比如,白求恩大夫牺牲后,接替他职务的印度医生柯棣华,美国医学博士马海德。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两位国际主义战士的事迹吧!
马海德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1933年取得日内瓦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为了考察当时中国正在流行的东方热带病,于1933年来到上海。1936年春,中共中央想邀请一位公正的外国记者和一名医生去陕北,实地考察苏区情况,宋庆龄推荐了斯诺和马海德。到达延安后,马海德一边紧张地投入诊疗工作,一边做调查研究,在一个多月中巡视了陕北各地卫生医疗单位,写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提出了改进医疗事业的建议。毛泽东很欣赏这份报告,任命他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卫生顾问。同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立即申请加入中国籍,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外国血统的中国公民,并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致力于性病和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并取得了众多成果。马海德曾任第五届政协委员,第六届和第七届政协常务委员。2009年被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柯棣华柯棣华原名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出生于印度绍拉浦尔市,幼年时就随同父亲参加抵制英国货的斗争。长大后,他考入孟买著名的医学院,但因为参与反对英国殖民者,被迫辍学。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以顽强不屈的精神重新学习,终于在1936年毕业并考取英国皇家医学院。二战爆发后,他没有去英国上学,参加了一个五人援华医疗队,于1938年到中国,为国民革命军救助伤员。之后,他在1939年2月前往延安,参加了八路军医疗队,在晋察冀边区抢救伤员,并以自己的身体做试验,治疗当时流行的传染病。
1941年,柯棣华接替牺牲的白求恩大夫,成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院长。同年,他和卫生学校的教员郭庆兰结婚。1942年12月,柯棣华由于癫痫病发作,在前线逝世,年仅32岁。解放后,他和白求恩大夫一起被安葬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这些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的援助,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事迹,而我们也将永远铭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