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波
研究生提不出问题,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想象力,而想象力往往来源于仰望星空的历练和脚踩大地的实践。就目前而言,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卡尔·波普有言:宇宙学的问题是任何一个有思考的人都感兴趣的问题。接着卡尔·波普的话来讲,研究生提不出问题、不会提问题、批判思维的缺失等,都可以归因于过度关注狭义的研究本身而忽略了广义的为什么研究,这显然是舍本逐末的结果。师生为什么不具备无界的想象力?是什么控制了师生的想象力?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师生破解这道难题?众所周知,西方博士生的培养,学业开始阶段通常要学习较多的哲学类课程,而毕业的学位往往是PhD(哲学博士),由此可见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对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在此仅谈谈方法论和方法对师生提问题及批判思维的价值和意义。
借用西蒙·斯涅克的黄金圈思维,将研究生学会提问的方法论界定为“Why(内)—How(中)—What(外)”的同心圆法则,将研究生学会提问的方法界定为“看—听—说—写”四步法。方法论与方法有什么区别?从学术角度来看有很多定义,不一一列举。一般认为方法论是生成方法的方法,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
什么是同心圆法则?具体而言,What代表现象和成果的外在呈现,对研究生而言主要是科研成果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一般应该是并重的。但是,现实中重视数量远大于重视质量,这就是结果和现象的外显。How代表方法和措施的中间探索,对研究生而言主要是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措施,进一步创新研究内容。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往往采用追随西方研究方法的策略,而研究举措则多用模仿的方式,这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Why代表目的和理念的内在追求,是对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长期坚守。这是研究生研究的灵魂所在,也是最重要的,但现实中却成为最容易被忽视和被抛弃的,因为不能从灵魂本源出发做研究工作。很多研究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不会提问题、思维缺乏批判性等根本问题自然成为了研究生研究生涯的常态。
接着从“看—听—说—写”四步给出具体方法,供研究生研究参考。
所谓看,指的是“看什么”“怎么看”“为什么看”。对研究生而言,“看什么”主要有三看,一看文献。看文献是追随前人的研究,要看出问题来,这些问题可能就是研究生未来研究的突破点。二看实践。看实践是对标研究的效果,要对标与实践的差距,这些差距也是未来研究一方面的突破点。三看评价。看评价是主动寻找不足,甘愿接受不同意见,哪怕是对立的意见都可能成为研究道路上有益的帮助。“怎么看”,特别是看文献的时候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文献库并利用思维导图建立文献关联,否则文献看多了容易混淆;看实践一定要深入一线,扎根企业实际,利用一切实习机会锻炼自身,从企业实践中发现问题;看评价要多向同行和师长请教,要敢于学习华为“不要脸才能进步”的理念。“为什么看”一言以蔽之,要看出问题、不足和差距。进一步讲,在看的过程中,研究生要学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形成自己的研究观。
所谓听,指的是“听什么”“怎么听”“为什么听”。“听什么”首先是要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多听学术报告,利用一切机会和资源多参与讨论。其次是听实践界人士尤其是企业人士的各种“抱怨”。“抱怨”对研究生而言往往是研究问题的起点,解决了就是研究问题的终点。再次是广泛地听除了研究之外所有需要听的,这对于弥补和提升研究兴趣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帮助研究生形成完满人格的生活方式。“怎么听”的第一种听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参加学术会议来实现;第二种听需要借助导师的力量走到企业一线和田间地头,重点听各种“抱怨”,因为这是问题之源;第三种听需要找一个属于研究生自我的场域,在这个场域完成自我成长的“梦想”,要营造一种激发创造热情的氛围,记住,它是属于研究生自己的。“为什么听”一言以蔽之,要听到弦外之音,听者听到说者想说的,是比较高的境界。在提不出问题的时候,偶尔听听音乐,放松的同时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获得想象力的绝佳方式。
所谓说,指的是“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说”。研究生“说什么”,第一是说自己的想法。要经常跟导师、同学、家人、企业人士乃至于“无关”人士介绍自己的研究想法,哪怕是非常不成熟的想法,通过不断交流逐步完善它。第二是说自己的看法。想法仅仅是起始阶段,看法却要比想法更进一步,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观认知,此时更需要大胆地说出来。第三是说自己的做法。围绕想法和看法做了什么、写了什么论文、参加了什么会议、参与了什么课题,都可以说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互动和提升。
“怎么说”呢?第一种说想法,可以利用导师和导师组的学术研讨。这一般是非常宽泛的、不计较得失的头脑风暴会,鼓励畅所欲言。第二种说看法,可以列出一些提纲或者部分学术成果,通过参加学术交流的方式传播出去,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各种“点评”。第三种说做法,应该是非常成熟的作品,或者有了成熟的想法和看法后的一些成果,期望能够获得进一步的指导,其间要学会记录。笔者就经常鼓励和要求学生半年更新一次自己的简历。
“为什么说”一言以蔽之,说者要说听者想听的,说者不能自说自话,说是谈话的艺术。研究生要记住“研究生的天下有时候是谈来的”。即便这样,往往“说一物即不中”,因此还必须写。
所谓写,指的是“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首先是“写什么”,不管是写中文还是外文文章,甚至是随笔,都必须动脑、动手,这是研究生这项事业的本质工作。写的时候基本功训练非常重要,从最基础的遣词造句到比较宏观的谋篇布局,都需要认真对待。写文章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写出思想。
“怎么写”能表达思想?在DT(数据处理技术)时代,研究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受数字技术的影响大幅下降。在笔者看来,不注重传统文化的训练是不大可能写出有思想性的文章的。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过时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只能说明说者没有真懂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但没有过时,它还始终守护着我们,研究生不光要学会“知行合一”,还得学会“思知行一”。
“为什么写”一言以蔽之,要从本质属性出发,研究生必须写出研究后的学术成果,不仅仅是学术论文。写对研究生而言就是解构。写是一个不断产生新意的动态思想过程,解构会导致任何试图把意义、思想和知识固定化的结构发生消散,从而产生出新意。只有写才能展示思想和文化,才能把所有在显题化的讨论中隐含的某些未显题化的思维呈现出来。
(作者系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来源: 《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