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北京的某家媒体,需要给我快递书籍,打过来电话,核实我的快递地址信息是否变更。她说:“你的地址是河南省漯(lěi)河市召(zhāo)陵区·······。”等她说完,我说:“对不起,我需要纠正一下您的这句话的两处失误。漯(luò)河不读漯(lěi)河,召(shào)陵区不读召(zhāo)陵区。”对方听我这么一说,赶紧向我道歉。我说,外地人不知者不怪。只能说明漯河对外宣传还要加强啊。
外地人把召(shào)陵区读作召(zhāo)陵区。对于漯河人或者召陵人来说的确有点怪怪的,但是有这样的读法,也不是空穴来风。其一、不管是《新华字典》,还是《现代汉语词典》召字是多音字,读(zhào)和((shào))。我们经常见到的词语如召开召集等都读(zhào),突然遇到召陵镇或者召陵区,很多人自然而然根据习惯大多读(zhào)。其二、据说有人依据郾城区的县志推断,召陵原来念召(zhào)陵,在晋朝的时候,有人为了避讳当时晋朝的司马昭的名字,把召陵写作邵陵。于是召陵该念召(shào)陵。
召(shào)作为姓氏和因姓氏所得地名,加右耳旁不加音意不变。在这里召陵的“召”加“邑”为“邵陵”,从书写和观瞻上来说,显然有点画蛇添足,再把“邵”改回“召”也很正常。因为召陵因召公而得名,不可能会念召(zhào)陵。这样就破解了召(shào )陵不读召(zhào)(zhāo)陵的困扰了。
那么召公又是谁?他和原来的召陵镇有什么渊源?召公姬奭与周同姓,据说是西周周文王和他的媵、妾所生的儿子。因其采邑在召(今陕西歧山西南),曾辅助周武王灭商,故称召公或召伯。周武王灭商后,把召公封到郾国(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郾城),召公在西皋城西北一高岗地重新筑城建都城,因此得名召陵。《郾城县志·卷四》记载:“古城在县东三十五里,世传古郾子国受封之城,遗址尚存。”这里的“古城”就是指召陵。
在召陵人的印象中,关于历史中的召陵,不得不说“召陵之盟”。春秋初期,楚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不断向北挺进,染指中原。楚国先后灭掉了在今河南省南部和西部的申、息、邓等小诸侯国之后,对郑国虎视眈眈。楚国并伐黄服蔡,而且多次向郑国进攻。郑国感到危机四伏,恐怕支持不住,做好了背靠齐过面向楚国的准备。
为了救郑国,春秋五霸之首位齐桓公于公元前656年,率领齐、宋、陈、卫、郑、许、鲁、曹等八国军队进攻楚国的盟国蔡国,蔡国军队不战而溃败。这样齐桓公率领八国之军陈兵楚国边境境,楚国见齐国率领的盟军强大,所向披靡,吓得不敢率军与盟国之军交战。于是楚国派使者质问齐桓公:你住北海,我住南海。你带领大军来到我楚国边境是缘故?齐桓公质问楚国来使,楚国为什么楚不向王室朝贡?那意思就是说,我率大军进攻楚国是师出有名的。楚国使臣回来给楚王这么一说,楚王大怒,说,我还能怕你齐国盟军?只要有来犯之敌,楚国之军必奋勇抵御。
齐桓公见使臣回去不见楚国动静,于是又率领大军进兵到陉地(今河南漯河召陵南)但是楚国守军坚守不出,我就不跟你打,耗死你。两国军队陷入相持阶段,从春天相持到夏天,都不敢轻易进攻对方。这样僵持不下对谁都没有好处。于是,楚王派大夫屈完与齐国讲和,齐桓公也看到楚国强大,无隙可乘,齐桓公退军到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东南),齐桓公见不能用强力屈服楚国,只好和楚国协商,在召陵与楚国结盟,史称“召陵之盟”。
“召陵之盟”虽然没有让楚国屈服,却成为齐桓公“尊王”的又一次胜利,其霸主地位更加巩固,也让百姓免于陷入连年战争之苦。“召陵之盟”就此被载入史册,流传至今。直到现在,据说召陵故城遗址还在,位于召陵寨西北一隅。《郾城县志》载:召陵寨南门外,路东有平台,高3米多,周围83.3米。士人曰:“齐桓将台”,今遗迹尚存。1959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召陵镇还流传着召陵雪霁、邓湖莲歌的传说。
或许也是源于召陵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声望,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2004年9月份漯河市区划调整时,在保留原召陵镇的基础上,直接以召陵二字命名漯河的一个全新的区域,与郾城区、源汇区比肩存在,成为提升促进漯河发展壮大同等重要的地位。
历史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近几年来,漯河紧抓历史名人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促进经济发展为契机,先后修缮了许慎墓,创建了许慎文化园,不仅完善提升了漯河发展的软实力,许慎也成为漯河对外宣传的一张文化名片,很多外地人就是冲着许慎和《说文解字》慕名来到漯河旅游、参观或者投资兴业的。而历史文化名人许慎就是召陵人。召陵的小伙伴们,是不是很开心很自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