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十二月(露似珍珠八月节)
古今十二月(露似珍珠八月节)
2024-06-26 11:22:58  作者:所有的承诺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uqa263737.html

今天是白露节气,9月7号——其交节时间一般在9月7号到8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这个时节,天气开始转凉,正如民谚所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黑晚夕(1)的水土湿气遇冷就凝结成了露水珠(儿),挂在花草树木的枝叶或花瓣上,在早晨子(2)的太阳光下,晶晶莹莹,透白无暇,硬是(3)惹人喜爱,所以得了块(4)“白露”的美名。

古今十二月(露似珍珠八月节)(1)

白露节代表暑热的煞各(5),冬季风慢慢(个儿)(6)代替了夏季风,气温下降,雨水减少,气候干燥(“秋燥”),温差变化大,尤其要注意“白露勿露身”,防止着凉受寒。而且,白露忌下雨,不然天无一日晴,地无半日干,这叫“坏白露”。气候的变化,也带来了物候的变化,白露即有三侯: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馐。鸿雁、玄鸟(燕子)开始南飞,各种鸟兽都纷纷蓄食准备过冬。而庄稼草木些也随到萧落成熟了,到处是一派丰收的繁忙与喜悦,形成了许多传统的民俗节庆活动。

古今十二月(露似珍珠八月节)(2)

收清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晞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是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在四川、湖南、安徽等地方,民间还用瓷器收取草头上的露水,用朱砂或上等墨汁调和后“点”在小娃娃的额头和心窝,称为天炙,说是可以治百病。因此,有些榻榻(7)也就把这种充满仪式感的活动叫做“过白露节”。

古今十二月(露似珍珠八月节)(3)

喝白露茶。这应该算是一种食俗。虽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但我们四川一带的人大都爱喝春茶而不大待见夏茶、秋茶。但老南京的茶客就是喜欢白露茶,因为经过夏天的酷暑,白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这块时候所讨(8)的茶叶,既不像春茶浪块(9)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涩口味苦,而是有一种特别的甘醇清香味道,深受那些资深老茶客的喜爱。

古今十二月(露似珍珠八月节)(4)

酿白露米酒。这块时节,酒谷(10)已经收割,好些地方都有用新酒米(11)做劳糟(儿)(12)的习俗。像我们小时候,好多家头都要在这块时候做劳糟(儿):先把酒米淘干净用清水泡一两块小时,沥干放到锅头隔水蒸成米饭,然后晾冷到不烫手后拌上酒曲和匀,装到大的陶坛罐子里头,面上再撒些酒曲后倒一点冷开水进及(13),用油纸或布把坛口封起来并用石质坛盖压紧,最后放到一块稀连背(14)之类的东西里头,再垫上晒干的谷草或旧棉絮,用来保温。要不了几天劳糟就沤(15)好了,舀来锅头烧开,也可以再加上点磨好的酒米粉子,就可以了。醇香微酸,十分美味。这与湖南兴宁、三都一带用酒米、高粱等五谷在白露自酿土酒、喝白露米酒习俗不孃(16)一样。湖南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又叫渌酒。郦道元《水经注·耒水》说:“郴县有渌水出县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谓之程水溪,郡置酒馆酿于山下,名曰‘程酒’,献同酃也。”相传程酒从秦始皇开始就是贡酒,因为酒政极严,其制酒方法又为不传之秘,到宋代以后也就失传了。“程酒”本来的意思是程水之酒,也有说是储存时间长的酒,比如女儿红一存就是十八年。《徐霞客游记》也有“程乡有千日酒,饮之至家而醉”的记载。后来,程酒(渌酒)与酃湖酒一起省称为醽醁酒,成为古代美酒的代名词。而有些地方还有吃番薯、打枣子、吃十样白(17)等不同的民风民俗。

古今十二月(露似珍珠八月节)(5)

过秋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是举行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大约在白露时节。宋代《东京梦华录·秋社》讲:“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肚肺、鸭饼、瓜姜之属,且做棋子样片,滋味调和,铺于饭上,谓之社饭,请客供养。”宋代还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等风俗。后来,这些习俗大多与中元节(七月半)合在一起了,正如清代顾禄在《清嘉录·七月·斋田头》写的:“中元,农家祀田神,各具粉团、鸡黍、瓜疏之属,于田间十字路口再拜而祀……则是今之七月十五之祀,犹古之秋社耳。”

祭禹王。禹王是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大禹,安徽太湖一带的人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节,都要举办祭禹王的香会。同时祭土地神、花神、门神、姜太公等等,到处搭台唱戏,十分热闹。

古今十二月(露似珍珠八月节)(6)

中秋节更是白露节气期间的一块重要节日。只不过,今年因为闰月(闰四月)而挪到秋分以后了。

中秋节又叫祭月节、月光诞、月夕、拜月节等,源自于上古的天象崇拜。据考证,最早“祭月节”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的“秋分”这天,随到阴历(夏历)的推行、使用。到北宋时期才正式将“祭月节”由秋分改到阴历的八月十五日。《周礼》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等活动,到汉代开始形成了习俗。唐朝时期,中秋赏月才盛行于长安一带,还加入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杨贵妃变月神等浪漫的神话故事,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北宋时的中秋节已经是普遍的民俗节日,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也是最早的月饼。《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竽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昏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到了明清两朝,中秋节已成为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世俗情趣也更加浓厚。《帝京景物略》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今天,中秋已与春节、清明、端午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也是东亚与东南亚一些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尤其是当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是花好月圆、亲人团聚的美好节日,传统的习俗活动花月(儿)(18)很多,各有特色。

古今十二月(露似珍珠八月节)(7)

一是祭月(拜月)。在院坝头摆块大香案,祭上月饼、瓜果一类供品,面向月亮摆上“月神”牌位,点上红烛,全家人依次拜祭、祈福。广东潮汕一带,中秋节当天还要在堂屋(19)设立祖先牌位,献上各种供品,祭祀祖先。

二是赏月。这块风俗来源于祭月,却又把严肃的祭礼变成了轻松的赏月、观灯活动。特别是一些青年男女,往往还在中秋之夜聚在一起边赏灯猜灯谜,边找寻心仪之人。而南京周边的人还喜欢在中秋月夜,鲜衣怒马结伴游于街市,或泛舟秦淮河上,或登楼共赏月华。明清时期南京的望月楼、玩月桥、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上海人叫“走月亮”的胜地。而明末,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清代则变成了一种儿童玩具,《燕京岁时记》说:“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而那些意犹未尽的人,还要在中秋次日晚上再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游乐,名为“追月”。

古今十二月(露似珍珠八月节)(8)

燃灯。周云锦、何湘妃在《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中写道:“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做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旗杆,灯笼两个,也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而香港的舞火龙也别具特色,每年从农历八月十四晚上开始,铜锣湾周边一连三个晚上都要举行舞火龙活动,70多米长的一条条火龙在大街小巷蜿蜒游走,欢腾起舞,热闹得很。

这种以灯火助月色的风俗,主要流行于南方,像湖广一带的“烧塔”(20)、沿海地方的制灯船等。江苏、台湾还有烧斗香(21)、耍禄子(22)、听香(23)等民风与习俗。而我们四川一些榻榻又有点桔子灯的整法(24),常悬挂在大门口,以示庆祝。

吃月饼。月饼最初是古代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的活动逐渐演变成了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习俗或中秋宴俗。四川过中秋节,除吃月饼外,有些地方还有打粑、杀鸭子、吃麻饼的食俗。新都桂湖的桂花会更是吸引着周边的众多游人前去观荷赏桂,瞻仰(杨)升庵祠。而我们邛崃遮(儿)(25)时兴八月十五走老丈屋(26)送节,自成一种习俗。

古今十二月(露似珍珠八月节)(9)

中秋月夜,尽管各方各俗,但人们往往都要在阵阵桂花香中,边吃月饼佳果,边喝桂花美酒——而现在的时尚是喝红酒,望远思今,赏月抒怀,自有一番景象: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1)黑晚夕:指夜晚。(2)早晨子:早晨。子为语气助词。(3)硬是:真是,非常。(4)块:个的意思。(5)煞各:结束,完了。(6)慢慢个(儿):慢慢,逐渐。个(儿)为语气助词。(7)榻榻:地方。(8)讨:摘的意思。(9)浪块:那样。(10)酒谷:糯米谷。(11)酒米:糯米。(12)劳糟(儿):醪糟,属于米酒的一种。(13)及:去。(14)稀连背:大的深桶背篓(篼)。(15)沤:指发酵。(16)孃:怎么的意思。(17)十样白:浙江温州一带过白露节的一种习俗,当日采集白木槿、白毛苦等带白字的所谓“十样白”草药,用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可以去风湿、补身体。(18)花月(儿):指花样。(19)堂屋:旧时主屋中间供奉祖先、待客的正房,相当于今天的客厅。(20)烧塔:主要流行于南方的中秋节习俗,即由村童捡拾瓦碌搭成宝塔形状的灯,晚上在中间投柴燃烧。旧时苏州村人在野外用瓦搭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塔灯”,广东潮州一带叫烧瓦塔。(21)烧斗香:江苏地方用四周湖有沙绢的“香斗”(类似灯笼),绘上月宫景色或以线香编成,在上面插上纸扎的魁星和彩色旌旗。(22)耍禄子:过去在中秋流行的一种儿童游戏,以柚子壳刻通花,中可悬灯,儿童提着成群游乐。(23)听香:古时流行于台湾地区的习俗,想得到佳偶的少女,先在家中神明前烧香祭拜,诉说心事,祈求神明指示听香的方向,然后依所指而去,在路上无意间或偷听到第一句话,牢记在心,回家后再掷茭来判断所占卜事情的吉凶。(24)整法:做法、作法。(25)遮(儿):这里。(26)老丈屋:岳父(岳母)家。

  • 暑假必追的甜剧(码住100部超甜小甜剧)
  • 2024-06-27码住100部超甜小甜剧我是不畏青年·理白,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个人成长和赚钱干货生活实苦,需要多一点甜来慰藉甜食甜品奶茶容易发胖,但是甜甜的剧看多了通体舒畅!今天,就来给大家分享100部甜甜的小甜剧,一起甜起来~。
  • 蟹爪兰怎样养一年四季都开花(秋天养蟹爪兰别心疼它)
  • 2024-06-27秋天养蟹爪兰别心疼它蟹爪兰只长叶不开花?给它剪几刀,新叶花芽长不停!蟹爪兰也是比较常见的盆栽花卉之一,大家应该都喜欢在家里养一盆,蟹爪兰是花叶一体的盆栽花卉,如果是老花友,拿在养护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有花友说自己养护的蟹。
  • 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初步感受(一起读课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2024-06-27一起读课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蓝字关注我们一起读课文指出:“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要反复读、仔细品”语文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是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重要奠基石为推动广大人民群众重温中学语文课文,回味经典文章,。
  • 又双叒叕读什么(又双叒叕读音和解释)
  • 2024-06-27又双叒叕读音和解释又双叒叕的读音yòu,shuāng,ruò,zhuó,是一个网络用语该词表示强调之前经常出现的某一事物再次出现或经常发生的某一事件再次发生或表示某事物变化更替相当频繁2012年12月17日晚间,日本朝。
  • 曾是开心麻花的台柱子叫什么(曾是开心麻花的台柱子)
  • 2024-06-27曾是开心麻花的台柱子大图模式曾是开心麻花台柱子,不满沈腾负气出走,王宁怎么样了?大图模式开心麻花是沈腾、马丽、艾伦等人所在的公司,全名是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每年的央视春晚,他们团队备受人们的关注,最近。
  • 海王鱼塘是什么意思(海王鱼塘的含义)
  • 2024-06-27海王鱼塘的含义海王鱼塘这个梗是在暗示对方是个渣男,起初是抖音上一个网络段子,后来演变成用鱼塘形容一个人有很多备胎,是个大渣男,而海王则是渣男中的渣男鱼塘指的是鱼塘效应,就是说一个人有很多暧昧对象或备胎,像中央空调一。
  • 桃花潭水深千尺原文(赠汪伦古诗讲解)
  • 2024-06-27赠汪伦古诗讲解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赏析:中国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
  • 宜张高铁规划地图(宜张高铁获国家审批)
  • 2024-06-27宜张高铁获国家审批近日,记者从张家界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获悉,湖北宜昌至湖南张家界的宜张高铁已获国家审批宜张高铁线路,从湖北宜昌东站引出,向南跨越长江,自湖北五峰县进入湖南石门县,经慈利县,终到新建张吉怀铁路张家界。
  • 张一山蓝盈莹电视剧热血青春(51岁翁虹搭戏张一山)
  • 2024-06-2751岁翁虹搭戏张一山翁虹也是红极一时的港星,出演过许多经典的剧集,塑造的形象也是非常的深入人心,翁虹的颜值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那个风华绝代的时期也不输任何人,后来翁虹的事业发展重心也像大陆转移,在大陆她也是和许多知名演。
  • 李白送别的诗句有哪些(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 2024-06-27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朋友遍天下,与友人离别更是常有之事,作为一个诗人,离别时自然会做诗表达下自己的难舍之意,据统计李白一生写下的送别诗多达170多首,小编在这里整理出10首比较有名的。
  • 我是小海军儿歌歌词(我是小海军歌曲简介)
  • 2024-06-27我是小海军歌曲简介《我是小海军》歌词如下: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不怕风不怕浪勇敢向前进炮艇开的快大炮瞄的准敌人胆敢来侵犯轰轰轰打的他呀海底沉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不怕风不怕浪勇敢向前进炮艇开的快大炮瞄的准敌人胆敢来侵犯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