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女人离婚后适合做什么工作(很难做一个选择就一条道走到黑)
30岁女人离婚后适合做什么工作(很难做一个选择就一条道走到黑)
2024-11-01 05:39:37  作者:罂栗花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uji263874.html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提到母爱这个话题,人们似乎很容易将之和“无私”“伟大”等词汇放在一起,这种一边倒式的偏于刻板的印象,往往让人们忽视了这种亲密关系背后,同样埋藏着许多问题的根源。

2021年,为了给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室准备一些庆祝母亲节的文案素材,心理咨询师、写作者于玲娜以“母亲节”三个字为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图片,这让她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于玲娜对前一百张表现他人为母亲庆祝节日的配图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母亲和儿子在一起的有15张图,母亲和看不出性别的婴儿在一起的有12张图,母亲身边既有儿子也有女儿的有5张图,母亲和一家老小在一起的有2张图,母亲和父亲在一起的有1张图,其余65张图,全都是母亲和女儿在一起。


以“母亲节”为关键词在某搜索引擎上的部分搜索结果截图。

这是一种偶然吗?为什么与其他三种亲子关系相比,人们在潜意识中更加倾向于母女这种亲子关系呢?母女之间,究竟有什么独特的关系呢?

在不久前上映的电影《妈妈!》中,很多人被剧中两个女人——妈妈蒋玉芝,女儿冯济真——的故事所打动。作为杨荔钠女性三部曲的终章,《妈妈!》延续了《春潮》和《春梦》的女性视角,将故事的焦点汇聚于母女关系内部。影片中,65岁的女儿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已经85岁高龄的母亲不得不转换被照顾者的身份,再次为女儿撑起一片天。爱和伤害,成为了这段母女关系的一体两面。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母女之间的关系虽然不像影片中那样充满戏剧冲突,却也同样是多种情感的复合体。

健康的母女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为什么母女之间的亲子关系总是纠缠不休?如何正确面对诸如“妈妈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的愧疚式控制?于玲娜的新书《挣脱母爱的束缚:母女关系中的伤痛与疗愈》,或许能为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富有启发的线索。


采写 | 新京报记者 何安安

“女性的人生很难做一个选择就一条道走到黑,没有工作能力的全职主妇,研究所里的大龄单身女博士,都会多少觉得有些遗憾。” 在于玲娜看来,这种问题的根源从原生家庭的角度看,很多都源于和母亲的关系。

于玲娜认为,不健康的母女关系会给女性的人格形成、亲密关系和人生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只有释放对母亲的各种负面情绪,才能真正从积压已久的关系痼疾中走出来,而这种释放既非期待母亲改变,更不是与母亲决裂。

作为一名心理写作者,于玲娜对母女关系心理学的本土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尝试,在先后翻译出版了《母爱的羁绊》《为何母爱会伤人》等母爱创伤领域的经典之作后,于玲娜结合自身多年咨询经验,剖析了15种不健康母女关系,将之形成了《挣脱母爱的束缚:母女关系中的伤痛与疗愈》一书。她试图用这本书帮助女性回顾、反思、梳理自己和母亲的关系,从而走出母女关系的创伤影响。


于玲娜,心理咨询师、写作者,日本东京映心堂心理创始人。业余从事小剧场表演多年。具有12年心理咨询从业经历,超10000小时咨询经验。在抑郁、强迫、焦虑、恐惧、疑病以及躯体化问题、轻度人格问题、女性成长、创伤陪伴等方面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有《我抑郁了吗:抑郁者自救指南》《挣脱母爱的束缚》,译有《母爱的羁绊》《为何母爱会伤人》《回忆、梦、思考:荣格自传》等。

为何母女关系的影响更加深远?

新京报:在亲子关系中,不只存在着母女关系,还有母子关系,父子关系,以及父女关系这三种关系。在书中你提到,母女关系的独特之处,根植于女性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模式。女性和男性在各方面存在不同,而这些不同在母女关系中又常常被放大,这给母女关系染上了一层不同于母子、父女、父子关系的色调。可以展开来谈谈吗?为什么不健康的母女关系会给女性的人格形成、亲密关系和人生发展带来比其他亲子关系更加深远的影响呢?

于玲娜:这个问题在《挣脱母爱的束缚》这本书的第一章有所介绍。我归纳为四个原因:

一是空间上,女性的很多活动围绕着家这个空间进行,男性则更多参与觅食和社会活动,哪怕父亲和儿子单独相处,常常也是在一个更广阔的大世界里,至于母子和父女,在性别角色分工的影响下,相处时间并不长。母亲和女儿就很特别,她们有很多时间待在一起,密集地在一个小空间里互动,甚至女儿成年以后,遇到结婚、怀孕、生产、育儿、离婚这类事件,也常常需要母亲的参与。

二是时间上,女性的时间焦虑比男性强得多,很多女性觉得30岁就会嫁不出去,40岁就人老珠黄,50岁就会更年期……女性的一生过得相当紧凑,不像男性很多事情可以慢慢来。这种紧张感,父亲和儿子是很难共情的,只有母女之间才会相互懂得,她们共同承受,甚至彼此加强。

三是身体意识,这一点女性和男性很不同。男性更关心“我感觉怎么样”,也就是我舒不舒服,而女性更关心“我看起来怎么样”,也就是我美不美。女性这种身体意识其实是背离身体的,会使得女性过度重视身体改造,却不重视身体的体验和健康。这种身体意识也是只有在母女之间,才会来回传递、相互加强的。

第四个原因就是养育职能了。在女性承担大部分养育职能的文化里,养育经验是在女性之间代代传递。理论上讲,每一代男性都可以选择和自己父亲完全不同的职业,但几乎每一代女性都继承了母亲的职业(不论是全职还是兼职),那就是养育下一代。也就是说,下一代人养得好不好,是由女性直接决定的,由女性之间代代传承的养育经验决定的。


《挣脱母爱的束缚:母女关系中的伤痛与疗愈》,于玲娜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2年6月版

新京报:在我的观感中,男性似乎从很小开始,就将自己的视野投诸外界,相较于女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似乎也比女性更少一些。与男性相比,女性是否过于关注自身,进行了更多的自我内在审视呢?过于从自我身上、从家庭内部寻找原因,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自身的成长?

于玲娜:原生家庭的影响是一部分,整体来说,女性成长过程中受到的伤害是比男性更多的,这就像暴力犯罪的施害者大多是男性,而受害者大多是女性。但即便摒除这个因素,去观察那些原生家庭大致健康的男性和女性,也有很大不同。

我觉得男性没那么关注内在,是因为男性没有那么多内心冲突。在我们的社会里,男性的成长赛道相对单一,是种接近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生存逻辑:你就往前冲,去打拼,去追名逐利,成王败寇,一将功成万骨枯也没关系,脑袋掉了碗口大个疤。所以男性焦虑的就是“我还不够强”,不够有钱,不够有本事,身高不够180。

但女性不一样,女性焦虑的常常是怎样维持平衡:发展智力还是改善外貌?找工作重要还是找对象重要?多花时间顾家还是多花时间打拼事业?先生孩子再升职还是先升职再生孩子?一个月那么点生活费怎么维持柴米油盐收支平衡?

女性的人生很难做一个选择就一条道走到黑,没有工作能力的全职主妇,研究所里的大龄单身女博士,都会多少觉得有些遗憾。很多女性活得像个玩杂耍的:脚下踩着跷跷板,手里扔5个球,头上还要顶个碗。有这么复杂的任务,内心就容易有冲突,怎么解决这些冲突呢?当然就需要向内审视。

新京报:有一些人可能会抱怨:“为什么现在到处都是讨论各种女性问题的书,女性为什么有这么多问题?”你如何看待这种抱怨呢?

于玲娜:其实男性也有很多问题,男性的心理问题不比女性少,也不比女性轻。不过我们心理咨询圈有句话,叫作“谁痛苦谁来成长”。

男性比女性“麻”,而且有很多向外的转移问题的方式。女性则更敏感、更规矩,也就更痛苦、更挣扎、更想解决问题,更容易找书看,向外求助。

至于我为什么更关注女性相关作品呢?因为我自己是个女的,先解决作为女性的问题。

做一个“孩子需要时可以找到”

的家长就够了,不用更多

新京报:你提到,过度延长自己承担母职的时间,也就回避了生命中其他重要的内容。如何理解理想的母女关系最终的结局就是分离,不是“母亲养大了女儿”,而是“女儿借助母亲的养育成为她自己”这句话呢?

于玲娜:说不是“母亲养大了女儿”,而是“女儿借助母亲的养育成为她自己”是因为,我认为亲子关系的主角和引导者应该是孩子,而不是父母。

我们做父母就是在提供养育服务,孩子需要什么我们提供什么,有一天她不需要了,我们就自己待着,不要去打扰。

新京报:作为母亲,一个理想的“退出”时间节点会出现在何时?

于玲娜:母女关系是一种渐进式的退出,没有所谓理想的退出节点,因为母亲没法预知女儿的人生会经历什么,女儿如果遇到什么事,母亲于情于理当然都会再度进入母职。但整体而言,我会建议母亲怀抱一颗健康的同理心,做一个“孩子需要你时可以找到你”的家长就够了,不用更多。因为大部分中国妈妈都做得更多,她们的确很难及时退出母职,这对女儿和她们自己都不好。


《妈妈!》电影剧照。

新京报:如果不能及时从母职退休,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于玲娜:这个问题的原因也是文化性的:退出母职以后去哪儿呢?很多妈妈没有地方可去。

为了理解这个问题,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位中老年女性,你觉得这个社会上有哪些事情是鼓励你去做的呢?又有哪些场合是欢迎你去的呢?

以前我见到中老年女性最多的场合就是广场舞和菜市场,现在是好多了,还能看见她们去旅游,扬着丝巾拍照。但她们应该去开会(参与)啊,应该更多出现在新闻画面里,那样也许她们就会很乐意退出母职了。

新京报:你在书中说,大多数的女儿要么变得和母亲一样,要么成为和母亲截然相反的人,为什么很多人提到母女关系的时候,更多的会感觉是一种“相爱相杀”,总是伴随着爱和伤害,不像其他亲子关系那样,至少在直觉上是温暖、亲密的呢?

于玲娜:关系里的相爱相杀,常常是因为又近又像,空间上靠得太近,又有很多相似的部分,就容易相爱相杀。但相爱相杀不一定是坏事,它作为一种鲜活的关系形态,是可以长期存在的。就像我们看电视剧嗑CP(网络用语,主要用来形容情侣),有些人喜欢嗑温暖亲密的,有些人却觉得相爱相杀的嗑起来更香。

新京报:这种“相爱相杀”的关系本质是什么?如何避免呢?

于玲娜:我觉得相爱相杀,意味着两个人可以互为镜像。她们都有可能从这段关系里得到很多成长,所以不用刻意避免,只需要多反思多觉察,在关系中积极成长。

新京报:能分享一些普通家庭可以采用的疗愈的方式吗?

于玲娜:我很难在这里开药方。心理学的复杂之处,就在于人和人实在太不一样了。要解决问题,我会建议大家先看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问题。我这本书(《挣脱母爱的束缚》)花了很大篇幅讲分类,讲各种不同形态,就是因为不同类型的问题应对方式是很不一样的。

另外,有问题的家庭里面,每个人的反思和成长节奏是很不一样的。最痛苦的人会最先寻求解决,而那些把症状转移到其他家庭成员身上,或者从其他家庭成员的症状中获益的人,常常觉得自己没问题,也不需要改变。

真正整个家庭都愿意一起成长的情况非常少。

所以我首先想建议大家,思考疗愈这件事不要急于以家庭为单位,而是以个人为单位,个人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家庭就会随之改变。

新京报:在各种不健康母女关系中,有哪种问题更容易被我们所忽视,但其影响可能是更加深远和令人担心的?

于玲娜:我觉得,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重要问题,就是忽视的问题。

忽视的问题存在于广阔的时空中,整个历史叙事就是对女性的极大忽视,是为“history(历史)”。在家庭层面,中国女性遭受的最普遍的创伤就是忽视的创伤。忽视女孩的身体需求:不给她吃饱穿暖,生病了不重视,很多女孩青春期来例假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胸部发育时没有合身的内衣可穿。忽视她们的情绪需求:要抱的时候不给抱,哭的时候让她憋回去,很多女孩跟大人说话大人都爱答不理。忽视她们的发展需求:认为女孩不需要读太多书,不鼓励女孩受教育,尤其不鼓励她们探索哲学、数学、物理这些男性把持的领域。

谁在忽视呢?

父母都在忽视,但父亲和母亲的忽视性质是不一样的。父亲的忽视接近一种阶层忽视:你不如我,你不能传宗接代,所以我没必要重视你。母亲的忽视则是一种不健康的代际传承:你和我一样,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你也要这样,我不配,所以你也不配,以后你如果生了女儿,她也不配。——这样的想法是下意识的,也是非常悲哀的。


《妈妈!》电影剧照。

如果我生了一个女儿,

恐怕会比现在焦虑很多

新京报:在生活中,你也有着女儿的身份,以及母亲的身份,面对同样的问题,作为母亲的自己,和作为女儿的自己,会有一些不同吗?

于玲娜:我只有一个男孩,所以没有机会体验母女关系中的母亲位置。有时候也会想,如果我生的是个女孩,会有什么不同。

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没有那么重男轻女了,但如果我生了一个女儿,恐怕会比现在焦虑很多。作为男孩的母亲,我只希望他轻松健康地成长,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成年后融入社会就跟我没关系了,以后都是独立的个体,没什么事不需要出现在对方的生活中。但如果有一个女儿,我觉得我需要教给她的事情太多了:怎样保护自己免遭各种伤害,怎样认清各种权力的运作方式,认清性别文化给自己带来的处境。等她长大,还得教她怎样择偶、怎样带孩子,毕竟我也得完成母职传承。我也许还会想攒一笔钱留给她,因为女人没有钱会比男人没有钱惨得多。

总之作为女儿时,我觉得我是让妈妈很省心的,因为我小时候是个很乖很自律的孩子,比同龄男孩好带多了。但做了妈妈我才意识到,养女儿是很操心的,男孩好动调皮,那种累是体力上的;女孩不一样,总感觉危险四伏,很多事情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光想想都觉得焦虑。


《母爱的羁绊》,[美]卡瑞尔.麦克布莱德 著,于玲娜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年9月版

新京报:你过去译介了许多相关作品,比如《母爱的羁绊》《为何母爱会伤人》等,对此有一些心得感悟吗?如果从现在的视角去看这些作品,你会有一些新的看法吗?

于玲娜:《母爱的羁绊》《为何母爱会伤人》这两本书,其实都是特定类别和理论框架下的细致讨论,比如《母爱的羁绊》,讲的只是自恋人格这一种类型的母亲。

我这本书(《挣脱母爱的束缚》)借鉴了《为何母爱会伤人》里对母职的描述。我尝试描述各种丰富的关系类型,提供一个概览的视角,所以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是和这两本书不一样的。另外,生活在不同的文化中,人的心灵遇到的挑战也很不一样。

这两本书(《母爱的羁绊》和《为何母爱会伤人》)讲的都是美国文化下的母女关系,我们的文化和美国人的文化很不同。很多现象在不同文化中很难找到对应物。同时美国文化里会有更多的家庭模式,也就是小孩生活在有两个爸爸或两个妈妈的家庭里,或者父母曾经转换过自己的性别,这些情况在中国又是非常少见的。

所以很多心理学理念的传播,都需要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即怎样去描述和处理特定文化中的心理问题和创伤。我这本书里探讨的所有例子和类型,都来自我们自己的文化中,也算是一种本土化尝试。

新京报:与其他国家相比,是否有一些和母女关系有关的问题,是在中国更为普遍的呢?

于玲娜:的确有一些母女关系问题,在中国更为普遍。

不一样的文化会造就不一样的心理问题。最典型的比如缠足,古代女孩的缠足,大都是由母亲完成的。让女儿变成“残废”,同时又是为了让女儿将来嫁得好过得好,这就成了母女关系之间一个非常复杂、特殊的事件。虽然缠足已经成了历史,但类似的事情仍然在我们文化中延续,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戏码:一边伤害你,一边说这是为你好。

简言之,我觉得我们的人心是比较“曲折”的,和其他国家的“直”有很大不同。比如中国女性常用的自虐式情感绑架:你不听我的我就死给你看!这种戏码老外就是完全理解不了的:为什么要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呢?他(她)不听你的难道不是让他(她)去死吗?


《为何母爱会伤人》, [美] 贾丝明·李·科里 著,于玲娜 邓莹 译,联合读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5月版

新京报:为什么会想要创作《挣脱母爱的束缚》这本书?回看这本书,会有一些遗憾吗?

于玲娜:这本书稿最初是作为一个课程来写的。几年前我的好友翟鹏霄女士想做一个关于女性成长的课程,我们讨论起来,她就提到一个话题:女儿和母亲的关系。

很多人讨论女性成长问题是从性别视角出发的:男性和女性的经历和处境有什么不同,所以女性应该怎样成长一类的。但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个人生活层面,女性到底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她们已有的成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答案恐怕是在母女关系中:很多女性是跟着自己的妈妈成长起来的,她们的性格和行为模式里面的很多问题,是在和妈妈的关系里形成的。

这本书得到了一些读者的热情反馈,印象最深的是豆瓣上一位读者,说这本书主要是讲异性恋中心视角的母女和家庭关系,如果能再添加其他类型家庭的母女关系例子就更好了。

我很赞同这个反馈,现在回过来看这本书,这的确是个遗憾:我只写了我最熟悉的母女关系类型,即男权社会下一夫一妻制家庭中的母女关系。如果扩大视野,我们应该能看到更多形态的母女关系,而且其中恐怕会有不少,比我们平时常见的母女关系类型更健康。比如我就一直很好奇摩梭族母系社会中的母女关系。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何安安;编辑:走走;校对:薛京宁。封面题图为电影《妈妈!》(2022)画面。

  • 如何去甲醛(有什么方法)
  • 2024-11-01有什么方法活性炭除甲醇是一种比较廉价和实用的方法,特点是物理吸附,吸附彻底,不易造成二次污染通风法去除甲醇,通过室内空气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此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300克红茶泡热茶两。
  • 农村中式一层三合院(想回乡下建房子)
  • 2024-11-01想回乡下建房子小时候有院子,却一心想着楼房,现在住楼房了,又心心念念院子因为那里有我们最美的梦境,有最真挚不变的亲情,它们都曾在一个地方出现过,那个地方就叫故乡那时,到了晚饭时候,西天经常能看到大片火烧云,接着晚风。
  • 行善积德善良的人有好报:行善积德善有善报
  • 2024-11-01行善积德善良的人有好报:行善积德善有善报我们都知道,善良的人会有幸福的生活亘古亘今,祖祖辈辈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要追求美好的事情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中要尽全力行善积德只要我们能够认知真正的善良只要我们能够朝善的方向实修我们的生命就。
  • 买样板房要注意什么(简介买样板房要注意什么)
  • 2024-11-01简介买样板房要注意什么样板间易显空间大样板房的很多家具都是根据尺寸定制的,开发商经常会使用将家具尺寸缩小、或是以家具代墙体、将厨房做成“开放式”等手段来营造宽敞的室内空间效果例如,房间放一张1.2米宽的床,号称是1.5米宽。
  • 台式电脑一天得用几度电(台式电脑多少时间一度电)
  • 2024-11-01台式电脑多少时间一度电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要了解一度电的定义一度电=1000W·h,是一个能量单位,一个功率为1000w的设备持续运作一小时就会消耗1度电所以台式机多少时间一度电完全取决于台式机的功率或者说能耗100W功耗1。
  • 动词不定式用法讲解乐乐课堂(教学札记二十八)
  • 2024-11-01教学札记二十八温哥华英文教练,致力于地道英文表达动名词由动词ing构成,是一种带有动作含义的名词,比如observing在英文里不少动词也有自己的名词的形式,比如observe的名词是observation于是,问。
  • 在哪能薅手机羊毛(小米手机撸羊毛攻略)
  • 2024-11-01小米手机撸羊毛攻略广大小米手机的机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用过小米手机里面的应用商店,是否注意到里面的红包?没注意到没关系,我接下来就告诉大家一个撸羊毛的好方法!1.小米应用商店里面的红包页面,点开后可以看到不同数量的ap。
  • 网红小龙虾调味料(网红十三香小龙虾)
  • 2024-11-01网红十三香小龙虾十三香小龙虾口味好,又富有营养老少皆宜By糯爸用料小龙虾3斤大蒜12瓣姜2块啤酒2瓶豆瓣酱2勺十三香调味料50克红油30g辣椒2个洋葱半个耗油2勺做法步骤1、锅内下油2、油烧热下小龙虾翻炒至变色3、翻。
  • 我的世界火影忍者MOD玩不了
  • 2024-11-01我的世界火影忍者MOD玩不了哦,那你可能没有安装FlogeAPI,这个是mod运行的基础,安装方法如下(我提供一个1.6.4的)http://www.paopaoche.net/buding/35305.html如果安装了,那么。
  • 老电影演员张国民(张国民80年代当红男星)
  • 2024-11-01张国民80年代当红男星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张国民以电影《金光大道》中“高大泉”的形象火遍全国,成为工农兵形象代言人40多年过去了,看过《金光大道》的观众都不年轻了,张国民的高大泉至今令他们难忘,是那个年代的全民偶像张国民祖。
  • 额镜是什么镜(额镜是哪种镜)
  • 2024-11-01额镜是哪种镜额镜一般是指额戴反光镜,它是一种凹面镜,因为它可以把接收到的光反射出去并聚在一点上,所以医生在使用这种反光镜的时候可以更清晰的观察患处佩戴额镜只需把它戴在头上并调整好位置,再通过镜孔来观察患者的患处即。
  • 电动汽车为什么不能直接用家用电(电动汽车的电是烧煤发的)
  • 2024-11-01电动汽车的电是烧煤发的很多人有这个疑问,那就是在中国,电力不完全是绿色能源,有很大一部分是火力发电,和燃油车相比,环保性并没有太多优势,为何现在却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说什么新能源汽车?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要系统的来看,而不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