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很多人眼中,“虫”这种诡异的生物常常给人留下令人汗毛耸立的印象。它们那奇特怪异的生理构造和数量繁多的节肢体系,以及微小体型带来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生存特性,令许多人避之不及,胆战心惊。蚊虫叮咬传播的疾病和带来的瘙痒痛苦,也让许多人憎恶上这种奇怪的生物。
总之,一提到虫子,大家的刻板印象通常都是“恶心”。因此,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与这种生物进行亲密接触,唯恐避之不及。但偏偏有这么一种虫子,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受到女性的喜爱;用这种虫子所碾磨而成的粉末是上好的化妆品原料,常常被用来制作色彩鲜艳的口红,这些口红被抹在嘴唇上,绽放出鲜艳夺目的色彩。
虽然,将虫子抹在嘴唇上这件事似乎有点恶心和出人意料,但不要小看这为美丽而“献身”的虫子。如今,这种用来制作口红的虫子,身价堪比黄金,是一般人不太消费得起的“奢侈品”。
这种虫子之所以拥有如此之高的身价,离不开口红的出现。因此,在了解这种奇异的虫子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口红是怎么产生的。
传闻,口红的出现,源于人类第一次吃到鲜肉时双唇沾满鲜血的远古回忆,不过这种说法无从考证,只是从生物冲动来看似乎和人们对口红的执迷有一定联系。据出土的文物来看,世界上第一支口红是在苏美人的城市乌尔发现的,是苏美尔时期的乌尔皇后用红色岩石制成的唇彩,被公认为是口红的最早雏形。
在古埃及时期,上至王室贵族下至平民无论男女老少的埃及人民,对于化妆都持一种十分热衷和执迷的态度,他们通常会使用由各种颜色的矿石磨成的粉末混合树胶来制作化妆品,口红也在这个时期兴盛起来。
以古埃及著名的埃及艳后为首,她十分热衷于口红的制作和使用,也引领了全国使用口红的时尚潮流,使得口红成为了贵妇们的最爱。许多古埃及的富婆们去世以后,也兴用唇彩涂抹在坟墓上,以表达对于口红的喜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古埃及人民甚至探索出了各种匪夷所思的古怪色号:蓝绿色,黑色,橙色...稀奇古怪,应有尽有,并不局限与红色这一种色系,可见古埃及人民对于口红的审美多样性比现在还要开放。
但是随着古埃及时代的衰落,口红的地位也随之跌落谷底。
在古希腊早期,只有风俗业者才涂口红,基于人们对于风俗业者身份的歧视,口红也随之被“污名化”,那个时候的口红主要以绵羊的汗液和人的唾液以及鳄鱼粪便等秽物制成,并且颁布了第一条关于口红的法律,规定风俗业者出现在公共场合必须涂上用这种秽物制成的口红以区别普通女性。
到了古罗马时期,在享乐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口红又重新受到贵族阶级的喜爱,并采用最天然珍贵的自然成分来制作,被视为身份尊贵的象征;到了欧洲的黑暗中世纪,教会认为口红会扰乱男性心智、增加女性魅力,所以将口红认定为一种邪恶巫术,十分抵制口红,但这仍然阻挡不了口红在女性心目中的地位。
后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技的进步为口红衍生出了无限的可能性,美国人抓住了这个商机。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美国许多化妆品牌推出了正式的商品口红,商业化使得口红包装得以创新,口红的生产成本也逐渐降低,变得更加容易携带。
而女权主义者也将口红作为标志,她们涂上口红走上街头来争取女性权益。随着影视行业的兴起,荧幕女明星的“带货”也掀起了口红的风潮。在二战时期甚至出现著名的“口红效应”经济理论,指经济萧条时人们趋向于购买廉价商品,而口红既廉价又好看,人们便倾向于用口红来粉饰倦态,因此口红一类化妆品的销量反而暴增。
那个时期,口红商家们为了营销口红往往也鼓励女性涂上口红以展现不服输的勇气和斗志,激发了女性们的爱国激情,同时也赋予了口红更多的含义。如今,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是口红依旧成为了女性的群体象征和时尚潮流,也出现了更多的材质种类和颜色花样,口红的发展史也反映出历史上女性的生存境况,所以口红在化妆品里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时至今日,口红在化妆品市场里依旧有着极大的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根据2018年的中产女性消费报告显示,中产女性平均每年购买四支口红;口红也是所有化妆品种类里受关注度最高的一位,口红市场份额也在逐年增加。因此,无论资本家还是女性,对于口红都同样钟爱。
胭脂虫:化身唇间的一抹红艳但是,现代工业制作的口红多数都采用大量的人工合成色素为原材料,这种色素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作为每天都会被吃进嘴里摄入人体的口红,人红合成色素往往会给人体带来一些健康隐患,人们也就一直在为口红寻找最安全健康的红色原料。
而胭脂虫红无疑就是最佳选择,作为一种纯天然无毒的动物色素,胭脂虫红的酸性特质还具有坚固的稳定性和优秀的抗氧化能力,甚至还可以当做食用色素。
据英国《草药志》记载:胭脂虫可以治疗抑郁和幻觉;据现代医学研究,胭脂虫红色素可以抑制致癌物导致的DNA损伤,还可以防治病毒性疾病、艾滋病,因此又广泛应用于制药领域。
而胭脂虫作为口红的一种重要原材料,其使用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号称“口红热衷者”的埃及艳后。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制作口红的材料十分局限,许多用来制作口红的重金属原料其实是对人体有害的,口红中毒事件其实不在少数。对于口红无比钟爱的埃及艳后,便开始寻找安全无毒的口红配方,也开启了口红的“重口味”历史。
为了寻找到合适的红色,她从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寻找到一种红色的虫子,也就是我们的主角胭脂虫,用雌胭脂虫的卵和脂肪调出一种洋红色,后来这种颜色也逐渐成为了口红的最经典色系,红极一时。直到欧洲中世纪的伊丽莎白一世,又在以胭脂虫为材料的洋红色配方基础上,改良成为了深红色。
后来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和口红产业的规模化,亲水性的胭脂虫红需要先被制作成亲油性的胭脂虫红色淀才能作为口红的色素原材料,因此胭脂虫红色淀的成本是普通色淀的三到五倍,所以目前胭脂虫红制作的口红目前主要存在于中高档化妆品市场。
胭脂虫的市场发展不过,要论胭脂虫的规模产业化,得从西班牙开始说起。胭脂虫最早分布在墨西哥中美洲以及非洲等热带地区的仙人掌上,以仙人掌叶为食。一开始胭脂虫只是被当地人拿来制作染料,后来随着西班牙人的到来,他们很快从中发现商机,并把胭脂虫制作的染料运回西班牙进行售卖和出口贸易,没想到这种胭脂虫红大受喜爱,市场需求供不应求,因其纯天然性质被人们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衣,化妆品和药品等各个行业领域之中。
1600年,胭脂虫红已经成为了西班牙人极其重要的出口产品,胭脂虫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西班牙开始对胭脂虫进行大规模养殖。
同时,西班牙人为了维持对胭脂虫的市场垄断,禁止活体胭脂虫的出口,并试图掩盖胭脂虫红是用虫子制作而成的这一事实,谎称这种红色是从植物之中提取出来的。直到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之后,在微观视角的观察下才发现了胭脂虫的成分,胭脂虫这一事实才得以公之于众。
18世纪中期,爱美的法国人也成功建立了胭脂虫养殖场,并引入了当地产业,打破了西班牙对于胭脂虫的市场垄断。虽然胭脂虫红这种色素的市场需求量十分可观,但是由于其产量却远低于市场需求,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一斤的胭脂虫可以卖到一千多美元,身价堪比黄金。
而我们中国也在2000年引入了胭脂虫,主要养殖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干热河谷和金沙江等适合仙人掌生长的地方,填补了当地因气候而导致的农业发展短板,通过胭脂虫产业的养殖和发展,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收入。
总结所以,胭脂虫的黄金身价,也昭示了人们对于色彩的热衷。胭脂虫为口红的献身,成为了女性钟爱的一抹鲜艳色彩,同时让每天都会被吃进嘴里的口红变得更加健康和安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虫子,让美丽不再是迷人但危险的把戏,使得鲜艳魅惑的红色也可以变成治愈疾病的良药,令红色保存得更加坚固,历久弥新。
所以,胭脂红虫,为色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希望通过合理的养殖方式能够使它的供应能够满足需求,成本价格降低,让这种“完美色素”可以更广泛地使用在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