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茅盾先生的《子夜》发现自己不知道写点什么内容好,主要是自己看这种写实的长篇,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去体会那个动乱的年代的人们生活的艰难和挣扎,那个年代各个社会阶层面对同样的时局时的不同选择,作为社会还原的状态,是可以知道那种状态的存在,就相当于知道西施长得美,但是没想到怎么美。
有人推荐这本书,现在看应该是推荐人对这种时局,有可能会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再现,有内心的担忧和认可,只是这种话语公开讲肯定是不对的,这种都是观点都是基于某种社会现象对未来的预判,预判这种未来本身就是不成熟的想法,这种念头也就是茶余饭后的无聊消遣。
推荐这本书的人,是非常欣赏赵伯韬这种玩法的人物,也就是不置产业只要现钞,最好还是硬通货,可以做到当自己预判的情形出现时,可以做到进退自由,轻轻的我来了,悄悄的我走了,只是我提前在我认为安全的地方,把硬通货藏好了。这不是历史阴影的缘故,而是对历史风雨了解的太多的缘故,这种人深蕴人性的丑陋与险恶,也知道如何可以回避掉这种丑陋与险恶带给自己的风险。
当然这个只是自己的猜测,都是自己书看得不多,却想的太多的,没有深入的读懂《子夜》这种产业资本跟金融资本在动乱的时局中,那个更具有优势的缘故,民族资本在帝国主义大财团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这中间有个出发点的问题,要考虑进去就是实业救国这个念头,是吴荪莆坚持做大实业的基础所在,这个中间所有的风浪都是以资本的集中为最终目的,只有民族工业的强大才是民族富强的根本。
振兴民族工业的初心,成为吴荪莆兼并统一同行的理由,也是去资本市场做国债投机的理由,也就是开始资本集中提高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既然肩挑振兴民族工业实业救国的重任,这种高远的志向必然会藐视同行行为出来,也就是好的资源就应该在会使用的人手上,不然就是浪费资源。
这一点应该是契合推荐这本书的人现在执行的念头,也就是通过自己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来支持自己认为的有前途的产业。也就是通过另外的一种途径,实现自己产业报国的梦想,也就是伴随着国运成长。
自己现在看《子夜》只能想到怎么多,这个故事的框架比《林家铺子》要大很多,先看完在考虑写点内容,可能比较好一点。